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本文针对大地网三类设计的质量标准问题,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应变分析法。它可以根据区域性的尺度、旋转、变形三个应变参数的变化,来发现网的局部区域性系统差或粗差;并能较明晰地反映出新增观测值对原网的局部改进或细节改进。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电子地图支持下的控制网设计,将地理环境信息、网优化设计理论、技术设计规程相融合,介绍了"大地网技术设计系统"的基本功能,从技术角度探讨了其软件开发的4个关键技术.此类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代替测量规范中有关技术设计部分的操作;这也是大地测量生产中软件开发向可视化和支持质量控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常用方法。采用青海和西藏三级GPS大地控制网测量数据,利用移动曲面法、改进的移动曲面法、二次曲面拟合法和改进的二次曲面拟合法对青藏高原中部似大地水准面进行了拟合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移动曲面法和改进的二次曲面法能有效地提高本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效果,精度优于0.5 m。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电子地图支持下的控制网设计,将地理环境信息、网优化设计理论、技术设计规程相融合,介绍了“大地网技术设计系统”的基本功能,从技术角度探讨了其软件开发的4个关键技术。此类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代替测量规范中有关技术设计部分的操作;这也是大地测量生产中软件开发向可视化和支持质量控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地网最优化设计现状,讨论了大地网二级设计几种不同的解算方法,最后,对作为理想的方差——协方差矩阵的标准矩阵给予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大地水准面的研究状况,提出了在国家GPSB级网完成之后,利用GPS水准、天文重力水准与重力大地水准面3类数据确定我国高精度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3类数据的误差传播规律,给出了联合平差模型,并用一模拟网进行了试算  相似文献   

7.
我国天文大地网的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GPS A级网和部分B级网的数据,应用应变分析理论对我国天大地网进行了检核,指出了天大地网的伸缩变形、扭曲变形以及旋转的范围和特征。根据分析结果,对坐标转换模型和选择和坐标转换时的正确分区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了相应的坐标转换模型。  相似文献   

8.
GPS水准,天文重力水准与重力大地水准面多种数据联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我国大地水准面的研究状况,提出了在国家GPS B级网完成之后,利用GPS水准、天重力水准与和重力大地水准面3类数据确定我国高精度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3类数据的误差传播规律,给出了联合平差模型,并用一模拟网进行了试算。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采用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建立湖北省GPSC级控制网的目标、方法以及兼顾湖北省测绘大地基准建设和区域大地水准面精化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几个工矿区控制网进行的三类优化设计,得出了控制网的精度变化规律,为工矿区控制网的优化改造提供了数字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的地壳形变改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中国大陆地质构造情况,将中国大陆划分成不规则的曲线网格.利用高精度GPS网平差得到的GPS速度、地震矩张量和活断层滑动速率。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拟合的方法。求出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和变形场;利用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和变形场模型。研究分析了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中是否需要对天文大地网地面观测值进行形变改正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天文大地网观测点坐标需要改正,但不需要在联合平差中对天文大地网地面观测数据(边长、方位角)进行改正,可以省去天文大地网约30万个观测量的地壳形变改正工作。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基准框架内改进与更新原有的大地坐标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的建设道路及解决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对于检核、控制与加强天文大地网以及建立与扩展地心坐标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全国GPS大地网联合平差(I期)于1998年初完成,本文报告平差采用的原则和模型,并提出平差结果,通过联合平差,消除了天文大地网尺度的系统偏差,减弱了它的局部变形,改善了它的整体精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由近5万个大地点坐标体现的地心参考系,其地心坐标的水平分量精度好于0.5m。  相似文献   

14.
国家高精度GPS网整体平差中的粗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家高精度GPS网中的粗差观测量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相关分析的粗差探测理论,对国家高精度GPS网的各子网和相邻子网进行粗差探测,并采用稳健估计的平差方法,消除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国家高精度GPS网的整体平差精度。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Usually ,thesolutionofthenon_linearinversionproblemreliesstronglyoninitialvaluesofthepa rametervector ,andatpresent,thereisnogeneralruleforselectingtheinitialvaluestosolvethenon_linearinversionproblem .Fromthepointofviewofthealgorithm ,allme…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oretically the stability of solutions for dynamic geodetic network adjustment, Kalman filtering and sequence adjustment, and two examples are given. The solution for dynamic geodetic network adjustment is stable if the dynamic geodetic network is a classical network. There is not rank deficit in datum, or else the solution is not stable, which will depend on the initial value.  相似文献   

17.
从海底控制网设计、布设、测量、数据处理和海洋声速场构建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底控制网建设的现状。结合国家海洋战略需求和海洋大地测量技术发展,分析了现阶段海底控制网建设面临的问题:认为目前的海底网规模小,缺乏信息共享,功能单一;设计与布设原则未与控制网等级关联,多为定性描述,缺乏操作性;声速场精度和分辨率偏低;测量和数据处理仅考虑了海底控制点的定位问题,难以满足大区域、高精度海洋PNT(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基准网建设需求。据此,利用海洋声道的远程通讯和测距定位能力,提出了建设联合北斗/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定位和通信导航功能的通导遥一体化深远海PNT基准及服务网络的构想,针对该网络的功能和布放设计、高精度、高分辨率海洋声速场模型的构建、各类PNT基准点的测量和整体网平差处理、海底PNT基准点的自校准和自维护、覆盖水域的位置增强服务、目标和环境的遥测和感知服务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实施方法和设想,以期解决当前海洋控制网大区域建设面临的缺乏通讯、布网原则和测量方法不完善、功能单一等问题,为新一代高性能海洋大地测量及PNT导航定位服务网络的建设提供支撑。认为随着长距离布网优化设计、增强位置服务、精确授时和时间同步、远程通讯及网络功能的拓展和应用服务等难题的突破,所构想的网络体系必将引起海洋PNT建设的一次变革。  相似文献   

18.
针对青海地区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大地控制网的现状,从GPS控制网设计与布测、数据处理、控制网质量检测和成果管理等方面对青海地区三级GPS大地控制网的建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在高原困难地区建立GPS网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9.
坐标转换模型的检验及统一表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志平  朱华统 《测绘学报》1993,22(3):161-1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