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煤田地质勘探的发展,对测井资料解释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解释地层层位及断层构造已取得明显效果,但解释褶曲构造还没有取得经验。我们在某矿区做了初次试验,取得了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2.
石英构造矿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劲鸿 《吉林地质》2001,20(2):29-41
石英属遍在性矿物,它在各种构造中常出现特殊的构造矿物学现象,这对于正确判断构造性质,构造几何学和构造动力学都有极好的效果。该文是作者多年科研成果和积累资料的总结。主要讨论了石英族矿物的变形,动态恢复重结晶,结构异常,化学变化和特征,识别标志,构造环境及标型意义。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油气地质条件良好,但构造变形强烈、地震资料品质差且构造解释多解性强。通过南缘东段野外露头典型构造解析、“地质戴帽”、室内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电法勘探中建场测深线的深度—电阻率反演剖面和地震资料解释,结合钻探结果,构建了南缘东段山前复杂带的构造—地层格架和叠瓦状冲断、多层次逆冲推覆的构造模型,探讨了山前复杂构造区低成像品质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模型建立的方法;明确逆冲断裂下盘的掩伏构造是下步勘探首选的目标类型。为南缘山前复杂构造带构造解释提供构造样式和断裂类型的参考,进一步为盆地南缘山前带的油气勘探和井位部署提供依据。该构造模型建立的方法在南缘西段山前复杂构造区的勘探目标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对哀牢山构造带漠沙镇、戛洒镇两地的哀牢山群中的构造形迹和形变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将哀牢山构造带的应力场初步划分为韧性和脆性两期,并通过对构造带中的各种小构造(片理、劈理、褶皱、构造透镜体、擦痕及节理等)进行构造解析,初步获得了哀牢山构造带中至少存在两期构造应力场,其主压应力方向: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向挤压,现今构造应力场继承了古构造应力场;最后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简要分析了哀牢山构造带两种不同构造应力场的动力来源,即可能与构造带所处的周边板块和深部流体挤压作用有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5.
煤层底板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贺平  马君龙 《中国煤田地质》1998,10(A09):58-59,72
我国煤田地质和矿井地质专家一直用定性的描述来衡量一个勘探区域或一个井田的煤层构造复杂程度。本文将分形理论应用于煤层底板构造的量化,通过对煤层底板断层及褶曲轴的格网统计和回归分析求得分形维数,计算构造密度,划分煤田或井田的底板构造密度等值线图并对其复杂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将结果有效地应用于试验区的构造控水作用评价,较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通过对中国三百多个热液矿床的实地考察后,根据控矿构造空间展布的组合型式,从构造地貌反映的景观特征,提出热液矿床空间定位的构造控制摸式有如同“A”、“K”、“X”字样的三种类型。根据这三种模式进行普查找矿和矿产预测,均显示出令人满意的效果。文中介绍了三种控矿构造模式类型的特征、判定模式的存在及其类型的方法和实际应用效果,从应力集中的原理方面分析了模式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在煤田构造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整体深化了对中国煤田构造发育规律的认识。提出赋煤构造单元的概念,建立了赋煤构造单元区划层次结构,系统总结了各赋煤构造区构造单元的煤田构造特征。从煤系变形控制因素角度,揭示了中国煤田构造展布的分区分带特征,把中国煤田构造格局划分为两大构造区域、三大煤系变形带、五大一级赋煤构造单元。提出煤盆地构造类型划分方案,研究了主要聚煤期古构造格局及其对成煤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恢复了煤田构造演化历程。建立了控煤构造样式分类方案,强调构造变形和构造形态对煤系现今赋存状态的控制作用,使构造控煤有了明确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定量划分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影响构造复杂程度的断层、褶曲、地层产状及岩浆岩侵入等情况,首先转化为定量的断层指数、褶曲指数、倾角指数、岩浆岩指数,然后对这些指数进行叠加,得到一个综合的构造指数,它的大小反映了井田内构造复杂程度总的面貌及特征。依据构造指数来定量划分构造类别。文章讨论了定量划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初步提出了定量划分的指数指标。  相似文献   

9.
皖南构造带的组成、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地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在该区的工作,以新的锆石U-Pb年龄为依据,论述了皖南构造带的组成、前南华纪基底形成的时代和构造背景。以构造变形特征为依据,将皖南构造带分为3个构造分区,论述了各个分区的总体构造特征和不同方向断裂构造的变形特征。最后,概述了皖南构造带从晋宁期到燕山期的构造演化。  相似文献   

10.
论构造筛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系统论述复合构造的筛分方法和构造筛分的定义、内涵、基本原理、原则、定律和方法步骤,并结合我国区域地质实际和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若干例证。该文是"论构造复合"的续篇,对我国及东亚-西太平洋复合构造域的复合构造体系的筛分作了若干说明。最后对星球级规模的全球复合构造体系的构造筛分也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1.
江山市城区岩溶塌陷研究的遥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算机图像增强处理技术对江山市城区陆地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和航空相片进行多种增强处理,为识别与岩溶塌陷有关的各种地质信息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利用各种增强处理的遥感图像,并结合实际调查资料,对岩溶塌陷的地质条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判读。通过判读基本查明了岩溶塌陷的地质条件和时空分布规律,并对岩溶塌陷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江山市城区工程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湖南雪峰隆起东南部的隐伏岩浆岩体在卫片上的环形影象,与重磁异常有很好的一致性;隐伏或半隐伏的含煤盆地在卫片上也是环形影象,呈重力低反映。这对利用卫片、重、磁综合解译、推断岩浆岩体和含煤构造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3.
狄沙力 《安徽地质》2002,12(3):204-207
基础地理信息的更新,是保证地理信息系统现势性的充要条件.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具有周期短、信息丰富、现势性强等特征.利用卫星影像数据来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利用遥感数据融合技术,将多传感器获取的各种影像数据中所含的信息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是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利用航空影像和Landsat多光谱波段影像进行数据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影像空间分辨率,以获取更高质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文中介绍如何使用Windows位图拼接技术处理大批量的图形实现商业图片的包装,以及利用第三方类库ImageObject在VisualC 6.0中实现不同类型的图形文件的拼接。  相似文献   

15.
于响  孙德安  孙文静 《岩土力学》2015,36(5):1339-1346
膨润土因具有湿胀、干缩特性,其水力-力学性质易受干湿循环的影响。采用饱和盐溶液蒸汽平衡法研究了干湿循环对压实高庙子钙基膨润土持水特性的影响。对相同条件下制作的试样进行0~6次干湿循环,选取其中的原试样(0次)、循环3次和6次试样,进行蒸汽平衡法试验,测定其土-水特征曲线。同时,在0~6次干湿循环过程中,对每一次脱湿后试样表面采集图像,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收缩及裂隙开展区域,分析得到收缩率与裂隙率。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0→3次时),土-水特征曲线向下平移、持水性下降、孔隙比增大、平均骨架应力减小,试样烘干时收缩率和裂隙率增加明显;但随着循环次数的继续增加(3→6次时),持水性、收缩率和裂隙率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植被覆盖在我国南方具有普遍性。为了充分提取地质构造信息,有必要进行数字图象组合处理。事实证明,同态滤波处理是揭示植被覆盖区地质构造信息的有效手段,而主成分分析和斜变换处理在增强形态特征信息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上述处理手段在识别岩石类型及地貌单元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冯宝成  曹金凤  高洪秀  岳军 《岩土力学》2012,33(12):3592-3597
岩土工程材料的细观结构特征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宏观力学行为。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逐渐成熟,基于变分水平集方法的偏微分方程(PDE)方法在图像处理中越来越受重视。在岩石数字图像的基础上,运用基于变分水平集方法的C-V模型,结合图像的背景填充技术实现花岗岩图片的3相分割(长石、石英和云母),为进一步力学分析提供条件。上述方法可以量化岩石细观结构,最终获得能够准确反映岩石内部特征的图片,为将来的有限元分析提供真实几何模型。处理结果表明,通过选取适当的迭代次数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该法能够获得较高质量的岩石细观结构量化图。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三水型铝土矿的遥感研究和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自新生代以来,进入了地洼余动期,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大面积的三水型铝土矿化。笔者运用遥感技术对它们进行较详的研究,尤其研究铝土矿矿物和伴生矿物的波谱特征,围岩(沉积岩)的波谱特征,与铝土矿化有密切关系的地貌特征、植物特征、土壤盖层特征等,并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增强那些与铝土矿化有关的信息,减弱或压抑与铝土矿化无关的信息,然后,在经处理后的卫星图像上进行铝土矿解译,圈定找矿靶区。最后,进行了野外实地验证工作,在广西南部前人发现的三水铝矿床的基础上,于武鸣县发现了几处矿化区。  相似文献   

19.
遥感图像处理中比值法的解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物理光学的基本数学模型出发,将卫星图像分解成直接光照区和阴影区两个分模型,运用朗伯面的光照原理,说明经大气散射校正后的比值图像与照度、太阳入射角和漫射光无关。这种图像处理技术可加大地物光谱反差、消除阴影效应、有效地区分同一属性的地质体并可判译可能与矿化有关的色形图像异常。文章结合作者近年来对遥感构造研究的部分成果,表明经大气散射校正后的比值图像,对华南与钨锡矿化有关的隐伏或半隐伏小岩体的蚀变带、华北金伯利岩及其共生的碱性岩脉的预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邵婷婷  姜琦刚 《世界地质》2018,37(1):296-301
利用landsat7、landsat5和landsat8三期遥感影像,对通榆县2000-2014年沙质及盐碱质土地荒漠化变化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荒漠化程度有减轻趋势,荒漠化等级与面积以及破碎程度虽个别有小幅度改变与上升,但整体呈现优化与下降趋势;②整体破碎度指数在2000-2007年由4.57 km2变为5.46 km2,2014年降为3.17 km2,说明研究区2014年荒漠化分布较为破碎零散,连通性较差,而2007年分布较为集中;③质心分布图表明通榆县研究年限内各类型荒漠化质心的位移轨迹呈现出先向东北平移再向南平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