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的目的,是从工程测量多级三角网来了解原始数据误差存在的形式,传播的规律,影响的程度,分布的情况,和考虑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以后,平差量及其函数的统计性质,同时以野外实验来验证原始数据误差传播规律(它们传播的数学模型)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原始数据误差在工测多级电磁波测距导线中的传播问题和对其精度的影响。在分析对导线精度的影响时,采用了考虑各级原始数据误差影响下的点位和相对点位误差椭圆。因此,可以对点位和相对点位精度在各方向上的影响程度、其影响在各级网的传播情况、影响大小在各级网中的分布情况等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归纳出若干规律。这对多级导线网的设计、完整的精度分析和精度评定方法,以及对工测规范中多级导线网有关条文的制定,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原始数据误差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文献[3]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工程测量中原始数据误差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问题。首先,讨论了施工控制网中原始数据误差存在的形式、特点以及它们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传播规律,并建立了关于相对放样点位精度的矩阵公式。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几种常用放样方法中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放样测量工作中,应该密切注视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并对此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许多工程问题,需要了解起始数据误差影响下待定点位在不同方向上的误差情况。这时,忽略起始误差或将起始误差和观测误差取简单二乘和的传统办法,已不能适用。为此,本文利用几何方法,导出自由网起始误差传播规律和起始误差、观测误差共同影响下待定点位的几何误差曲线。最后,试述点位误差曲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在各种平差方法的情况下,考虑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时,平差量函数中误差的计算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不同的平差方法计有:(1)条件观测平差,(2)间接观测平差,(3)克吕格两组平差,(4)附有条件方程式之间接观测平差,(5)普兰尼斯-普兰(氵臼工)维奇多组平差,(6)各级控制网按不同方法平差时的复杂情况。此外,推导了原始数据误差对平差量函数精度影响的理论分析式,并作了相应的分析。还讨论了平差量函数中误差本身的精度问题,推导了计算此精度的相应公式。并讨论了计算平差量函数中误差时,允许不考虑原始数据误差影响的条件式。在第一部分中还分析了在计算平差量函数中误差时,考虑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与不考虑此影响在本质上的差别。本文第二部分中作者讨论了现有的分析原始数据误差影响的各种方法,并提出了认为更合理的方法。作者根据建议的方法,详细地分析了原始数据误差对城市典型三角网和导线精度的影响,并作了相应的建议,提供建网工作时的参考。本文第三部分中根据对原始数据误差影响过程的详细研究,提出了对平面控制网的边长、方向角和相对点位误差的预估公式(考虑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作为完整的一组解决城市平面控制网或其他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  相似文献   

6.
误差传播定律反映了直接观测量的中误差对间接观测量中误差的影响,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点云数据,点云数据本身的精度和后续处理的精度与可靠性对各种工程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基于此,将误差理论和误差传播定律应用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上,分析了点云数据的误差来源及传播规律。采用点云数据实例演示了提高点云数据处理精度的过程,通过实例实验进行高压塔数据的配准,验证了ICP算法的可行性以及误差范围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点位误差、线元在对称、旋转变换过程中不确定性的传播规律,该文采用误差椭圆和εm模型描述GIS空间数据对象模型中最常用的点、线元素的误差域,讨论几何变换(如对称、旋转变换)过程中不确定性的积累和传播规律,结合区间算法给出了变换后误差域模型。基于区间运算的INTLAB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其他几何变换过程中不确定性的积累传播规律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索效荣  王丽英 《测绘科学》2011,36(4):114-117
本文从机载LiDAR系统几何定位方程出发、基于误差传播规律推导了机载LiDAR系统的综合误差计算公式,分别研究了IMU测角、GPS、激光测距、扫描角等多种误差源对激光脚点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机载LiDAR系统定位精度.本文的结果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整数规划在施工控制网观测精度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岑敏仪 《测绘学报》1992,21(1):34-41
使用数学解法来获得最优的控制网观测量的权,必须转换成观测方案后才能实现。怎样才能使转换后的观测方案既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具有最优的设计功能,是本文所力图解决的问题。文章顾及施工控制网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提出利用整数规划进行观测精度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使优化设计理论更趋完美。文章最后通过算例说明该法在控制网观测精度优化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由双三次Hermite插值所生成的DEM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传播误差估计方法。传播误差估计模型所适用的空间对象包括:线、不规则三角网(TIN)和规则格网等DEM数据。基于统计学中的误差传播定律,推导出了由非线性插值方法所生成DEM的误差传播公式。最后,将由双三次Hermite插值方法所生成DEM的传播误差与先前研究中采用线性插值所生成DEM的传播误差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通过线性插值或者非线性插值方法所生成DEM的误差传播规律。该成果可用于指导对实际生产DEM产品过程中插值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GIS中直线元内插点精度及对误差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误差传播定律,考虑参数r误差影响,推导了线元内插点的精度计算公式,讨论内插点精度对线元误差带的影响,并对影响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GIS结点捕捉的广义算法及误差传播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最小二乘原理,本文提出了结点捕捉的一种广义算法,并建立了伴随的误差传播模型,针对位于模糊公差范围内待捕捉点组中各点坐标误差统计我的各种可能的特殊情况,进一步导出了相应的简化算法以及其误差传播模型,并从理论和数值模拟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结点坐标的相准确性一对捕捉结果的影响,理论推导表明,现有的GIS结点捕捉算法属广义算法的一种特殊情况,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广义算法和误差传播模型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桥梁控制网的精度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岑敏仪 《测绘学报》1995,24(2):38-44
文章对桥梁控制网的精度估算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利用桥墩定位和跨距的精度作为控制网设计的精度准则,并给出考虑原始数据误差影响的精度估算数学模型,这对桥梁控制网的设计,精度分析以及铁路测量规则中有关桥梁控制网精度估算方法的制定,都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在GPS测量中,影响观测量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可分为三类,一是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二是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三是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相似文献   

15.
InSAR高程模型及其精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nSAR高程模型,建立了高程和干涉相位的直接关系,并对公式推导中一般采用的平行射线近似处理方法所引入的高程误差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星载雷达而言,平行射线近似误差不能忽略。给出了近似误差与基线参数的确定性关系及相应的误差传播曲线,有助于误差纠正和重建高精度DEM。另外,基于改进的高程模型,推导出了高程测量误差传播公式,明确了基线长度和方向对测高精度的影响,对合理选择干涉像对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GPS测量的误差来源 GPS测量误差来源于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和地面接收设备。按误差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偶然误差包括信号的多路径效应;系统误差包括卫星的星历误差、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以及大气折射的误差等。系统误差无论从误差的大小还是对定位结果的危害性讲都要比偶然误差大的多,它是GPS测量的主要误差源。同时系统误差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17.
卫星星历误差对GPS定位精度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广播星历误差对GPS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通过引入精密星历处理某机载GPS数据检验了广播星历误差对GPS单点定位的影响程度;理论推导了广播星历误差对单基站差分GPS数据的影响及规律,同时通过引入精密星历差分处理某机载GPS数据对广播星历误差的影响程度及规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国产机载SW-LiDAR系统组成及各种传感器集成原理,研究该系统的定位解算模型,同时基于误差传播定律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光测距误差、扫描角误差、GPS定位误差、安置误差、IMU测姿误差、时间同步误差、数据内插误差等因子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实际工程应用分析了实验区域的数据精度,实验结果满足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要求,表明了该系统定位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InSAR系列讲座5:InSAR系统中的误差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国祥 《四川测绘》2005,28(2):92-95
作为InSAR系列讲座的第五篇,本文介绍InSAR高程与形变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对主要误差源(干涉相位、基线参数和地形数据)推导出误差传播模型。此外,还将讨论地形数据误差对干涉形变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继强  徐丰 《测绘科学》2007,32(6):69-71
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和GIS数据的精度分析及质量控制问题是当今地理信息科学和国际GIS界十分关注的两大前沿课题。本文首先确立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的实现方式;然后紧紧围绕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的实现流程,分析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不确定性的来源,并利用误差传播规律建立线状要素多尺度表达误差传播规律;最后通过实验得出线状要素在尺度扩展中不确定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