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个旧锡矿老厂锡矿田是中国著名的铜锡多金属矿产地,其锡矿达到特大型,伴生的铜、铅达到中型规模。经过数十年大规模的开采,赋存于浅部的矿体已基本告罄,深、边部找矿勘查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通过运用Dimine和Surfer软件技术,对个旧老厂矿田深部花岗岩体接触带的生产探矿过程中积累的原始钻探、构造-蚀变和地球化学数据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数学处理。结合老厂矿田已知控矿地质特征,建立了三维可视模型、隐伏花岗岩体侵入形态和锡、铜矿化强度模型,为矿山生产找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云南个旧地区发育大量与成矿时空密切相关的侵入岩.个旧东区的老厂-卡房花岗质岩体为-隐伏的花岗岩体,侵入于三叠统个旧组碳酸盐地层中,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是个旧地区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花岗岩体之一.岩石的ACNK值大多在1.0以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U、Th含量较高,应归属于HHP花岗岩,岩石类型属于S型花岗岩,但经历了高度的分异和演化;Rb/Sn-Rb/Ba与CaO/Na2O-Al2O3/TiO2图解均暗示岩石的源区性质为由粘土岩所派生的岩浆.锫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老厂-卡房岩体形成于85土0.85Ma.相当于晚白垩世.根据区域地质和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个旧地区燕山晚期处于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3.
程彦博  毛景文 《地质学报》2008,82(11):1478-1493
在云南个旧地区发育大量与成矿时空密切相关的侵入岩。个旧东区的老厂-卡房花岗质岩体为一隐伏的花岗岩体,侵入于三叠纪个旧组灰岩和碳酸盐地层中,岩性主要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是个旧地区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花岗岩体之一。岩石的ACNK值大多在1.0以上,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U、Th含量较高,应归属于HHP花岗岩;岩石类型属于S型花岗岩,但经历了高度的分异和演化;n(Rb)/n(Sn)- n(Rb)/n(Ba)与n(CaO)/n(Na2O)-n(Al2O3)/n(TiO2)图解均暗示岩石的源区性质为由粘土岩所派生的岩浆。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老厂-卡房岩体形成于85±0.85Ma,相当于晚白垩世。根据区域地质和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个旧地区燕山晚期处于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4.
滇东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锡、银、铅、锌等矿产基地,自西向东有个旧、白牛厂和都龙三个超大型、大型锡-银多金属矿床;三个大床型矿床附近都分布有一个大花岗岩体,个旧和老君山岩体都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薄竹山岩体的研究较薄弱,有人认为花岗岩为S型花岗岩[1],形成时期为自垩纪-古近纪-新近纪.本文主要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研究薄竹山花岗岩体,探讨其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5.
关键金属锡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其成矿作用及找矿勘查均是目前国际矿床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位于滇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西端的个旧具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锡矿储量,因其具有独特的成矿条件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在个旧老厂矿田西部凹陷带花岗岩体内部发现中型-大型铜-锡多金属矿体,但对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文章对个旧老厂矿田重点坑道和钻孔开展构造-岩相蚀变特征解析,观察到锡铜矿化主要以石英-电气石-萤石-硫化物-锡石脉的形式产于似斑状蚀变花岗岩中,少量以萤石硫化物形式产于花岗岩与碳酸盐接触带的矽卡岩中.文章对与2种成矿作用相关的萤石开展LA-ICP-MS及ICP-MS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蚀变花岗岩型脉状萤石∑REE为(7~749)×10-6(LA-ICP-MS)、(45.5~77.4)×10-6(ICP-MS),具有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1~0.08)和弱Ce负异常(δCe=0.56~0.92),(87Sr/86Sr)i变化于0.70953~0.71147;矽卡岩型萤石∑REE为(27.2~1277.0)×10-6(LA-ICP-MS)、(29.8~161.0)×10-6(ICP-MS),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δEu=0.01~0.19)和弱的Ce负异常(δCe=0.44~1.05),(87Sr/86Sr)i变化于0.70870~0.71553.通过综合分析这2类萤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蚀变花岗岩型脉状萤石与矽卡岩型萤石均形成于氧化向还原过渡的环境,且均为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2类萤石为近同期形成,其中矽卡岩型萤石中Ca来源于老卡等粒花岗岩和碳酸盐岩地层,蚀变花岗岩型萤石中Ca主要来源于老卡等粒花岗岩.综上,个旧老厂矿田西部凹陷带的似斑状花岗岩为老卡等粒花岗岩体边部的早阶段岩体,其未提供成矿物质,但提供了流体运移通道和就位空间,晚阶段流体上升侵位在老厂西部凹陷带似斑状花岗岩体内部形成岩浆热液脉型铜-锡多金属矿体.该研究可以为个旧锡矿深部及外围增储和滇东南锡矿带下一步找矿方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个旧矿区是一个与花岗岩有关的特大型锡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在花岗岩体内发现了蚀变花岗岩锡多金属矿体,进一步拓展了找矿的空间。笔者在分析个旧老厂矿田西部凹陷带花岗岩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从花岗岩体表层原生破裂构造对矿床的控矿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甲岗雪山钨钼(铋)矿床成矿作用受嘎若二长花岗岩体的控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嘎若岩体属于钙碱性岩系,为S型花岗岩。结合区域岩浆活动演化历史,判定嘎若岩体形成于碰撞挤压造山作用以后的陆内拉伸构造环境,源区具有壳幔混合带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大别山东部花岗岩类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大别山东部主要花岗岩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型式的基础上 ,探讨了花岗岩体的物质来源、成岩模式及其构造意义。研究表明 :(1)大别山东部出露的主要花岗岩类岩体的物质来源基本相同 ,且源区具有古岛弧的特征 ;(2 )各岩体的成岩模式呈现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的特征 ;(3)花岗质岩浆上侵的构造环境与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转折的大背景有关。伸展拉张过程造成的地幔上涌不但是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条件 ,也对超高压变质岩的快速折返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广西大厂矿田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厘定了广西大厂矿田岩浆岩的侵入期次,并在花岗岩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石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成分分析,运用岩石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结合岩体产出的地质条件,对区内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综合判别.提出大厂矿田不同期次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向板内环境的转化阶段,区内成岩的主体构造环境为较稳定的区域拉张环境,这种长期稳定的以拉张为主体的构造环境是区内超大型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西昆仑山库地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袁超  周辉  孙敏  李继亮  侯泉林 《地球化学》2000,29(2):101-107
运用主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对西昆仑地区库地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源区、构造意义及成岩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库地北岩体是个高钾的I型花岗岩岩体,其微量元素5和同位素组成表明,该岩体来源于陆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其独特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以及与其共生的基性岩脉表明,该岩体形成于加里东末期一引张的构造环境。该期引张构造的识别为研究西昆仑地区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云南澜沧老厂隐伏花岗斑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详细阐述了老厂隐伏花岗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图解判别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并初步探讨其成因机制。老厂花岗斑岩SiO2含量(68.09%~73.48%)与中国花岗岩平均值基本相当,富碱(Na2O+K2O为7.73%~8.51%),富钾(K2O/Na2O为1.85~25.8),属酸性偏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岩。轻稀土元素中等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La/Yb)N=12.01~24.85,δEu=0.79~0.99(为弱负异常),稀土元素分布曲线为平滑的右倾曲线。通过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图解判别、锆石标型特征等的综合研究,认为老厂隐伏花岗斑岩体是以壳源为主的壳幔源混合成因花岗斑岩,形成于青藏高原新生代碰撞造山主碰撞阶段区域挤压机制下的主碰撞构造环境。碰撞激发深部地幔局部熔融,使熔融体沿穿透性构造发育的早期裂谷带轴部上涌,成为构造-岩浆-热事件的主要驱动力;地幔物质涌入,向下地壳注入新生物质,诱发下地壳物质熔融,形成壳幔混合源富钾含矿岩浆。  相似文献   

12.
鹿井铀矿田空间定位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研究鹿井铀矿田区域地质背景、产铀花岗岩及矿田构造环境的基础上,认为鹿井铀矿田空间定位于特定的区域地质背景及特殊产铀花岗岩体中的独特构造环境中。强调了离散走滑断裂作用(即纵向及横向拉伸作用)控制了鹿井铀矿田的空间分布范围,它是控制鹿井铀矿田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古水文地质方法在研究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华南下庄铀矿田区域地质背景、古气候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古水文地质方法对该区构造-古水文地质分斯、分区进行了划分,确定了下庄铀成矿古水热系统的补给区、径流区和排泄区位置,并对该水热系统中铀成矿作用水文地质过程作了简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14.
额尔古纳地块基底地质构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额尔古纳地块是额尔古纳-马门-加格达奇拼合地块中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其基底由前中元古代绿岩及与之伴生的花岗质杂岩组成,它们具有地壳早期演化的地质构造特征.绿岩带为典型的变质基性-酸性火山岩及部分变质沉积岩系构成的火山-沉积建造,火山岩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向上过渡为钙碱性火山岩系列,表现为双峰态型特点.花岗岩类为TTG岩系及石英二长岩-花岗岩组合.花岗岩-绿岩地体内各岩石类型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国外太古宙及我国华北陆台花岗岩-绿岩带内同类岩石极为相似.双峰态型火山岩及绿岩建造组合,以及类似于TH2、FII型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和长英质火山岩特征,结合高铝型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组合,指示了研究区绿岩带的形成环境类似于大陆边缘弧后裂谷型火山-沉积盆地.  相似文献   

15.
赣南大富足花岗岩体西部铀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大富足花岗岩体位于南岭构造带北部,与武夷山构造带南段交汇处,为印支-燕山期复式花岗岩岩体。岩体西部的河草坑铀矿田是中国重要的铀矿田之一。大富足花岗岩基由小富足、上寮、赤泥、富城、草桃背5个岩体组成,均为富硅、贫铁镁、铝过饱和的钙碱性花岗岩,具有较高的铀背景值。岩体西部边缘有一长10 km、宽1 km的紫色蚀变带,其下为绿色蚀变带,铀矿体赋存于紫色带底部与绿色带界面上下。铀矿经过了花岗岩成矿阶段、火山岩成矿阶段和淋积叠加成矿阶段。文章通过分析基底地层、岩体特征、构造、区域蚀变及铀矿化控制因素等,总结了该区"铀源丰富、热源充足、构造发育、蚀变强烈、剥蚀适中"等5个有利铀成矿条件,在此基础上确定半岭及大坪山2处为最有远景的地段,分别位于岩体西部火山机构附近铀矿隐伏区及北部地堑区。  相似文献   

16.
邓阜仙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岩浆来源与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新华  周Xun若 《现代地质》1992,6(4):459-469
本文利用An-Ab-Or-Q-H_2O体系相图等对邓阜仙复式岩体的分析研究表明。四期花岗岩为同一深部岩浆房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产物,岩浆房深度约为12km,并且该岩体的主体第一期岩浆也经历了部分就地结晶分异作用。邓阜仙岩体不仅仅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而且还显示出某些Ⅰ型花岗岩的特征,其源岩可能为前寒武纪的正、副变质岩混杂的岩石。该岩体总体上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且从第一期到第四期有着同碰撞向板内花岗岩变化的趋势,反映了本区从印支到燕山晚期陆壳成熟度不断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伏牛山东麓,熊背-拐河金多金属成矿带。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集地层、构造和岩浆活动于一体,是金多金属矿的成矿有利地区。区内燕山期花岗岩极为发育,两侧早期存在的两条规模巨大的韧性剪切带:黄土岭-郭沟和上官庄-薄地川韧性剪切带,明显构成“一体两带”的有利成矿环境。矿区成矿热液来源于上地幔岩浆水,并混合了部分热卤水,经多期分溢、沉淀,最终在构造有利部位形成矿体。研究认为矿区分为南、北两个成矿带,各个成矿带存在不同的成矿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8.
嫩江—黑河构造带地处松嫩地块与兴安地块的结合部位,一直以来是业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在构造带内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哈达阳一带野外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一套变质变形程度与周围地质体差异很大的地层。岩石组合为绿泥石白云母构造片岩、二云母微晶片岩、黝帘白云糜棱片岩等。采用LA-ICP-MS技术获得的绿泥石白云母构造片岩中锆石U-Pb年龄为413.9Ma±2.7Ma。通过分析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及不同时代地质体特征,认为沿红山梁—哈达阳—依克特一带存在一条构造混杂堆积岩带,这套强变形岩石应为构造混杂岩带的一部分,其原岩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后期构造定位应与嫩江—黑河构造带最后于早石炭世末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The Kukisvumchorr-Yukspor apatite-nepheline body of the Kola Peninsula is a thick sheet-type lens which dips 28-32° NE. The rich upper zone consists of spotted, spotted-banded, and brecciated ores, whose mean P2MO5 content is 26-28 percent. The lower, of band ed-lens ores together with reticulate and large block types, have a mean P2MO5 content of 16-18 percent. Poikilitic nepheline syenites overlie, and ijolites and urtites underlie the ore body. The apatite-nepheline ore field is an arc-shaped belt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foyaites and khibinites in the general structure of the Khibina massif. Mining has shown that the early idea of only minor tectonic activity and little disturbed igneous complexes is wrong. A great variety of internal structure is present and shown in several illustrations. Most prominent are folded structures that in places resemble a highly dislocated sedimentary complex. Variations in the type of folding indicate that the various ore zones were formed at different times. Forms in the earlier lower zone are larger and more regular, whereas those in the upper zone indicate increasing tectonic activity. Plicative dislocations in the rich upper zone are not related to folding in the lower zone; they have their own genetic types. They are less regular gray golds.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massif must continue and survey methods must allow for tectonic features. — W. D. Low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