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1黑龙江省气象科技服务的现状近年来,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围绕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和全面加强气象部门党的建设四项重点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分析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着力解决关键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在开拓具有龙江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即: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不足,覆盖面存在明显空隙;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与公共基础设施抵御气象风险的现实不相适应;基本公共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存在较多问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与满足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相差较大。提出发展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气象服务产品属性、服务受益对象的覆盖面以及服务产生的效益,将气象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准公共气象服务和非基本气象服务等3类,并对每类气象服务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梳理政府气象和市场气象、部门气象和社会气象、国家气象和地方气象等新时代气象服务的多维关系,提出了构建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社会化的供给机制以及事权化的保障机制等3种机制构成的新时代气象服务分类发展的运行模式,以期对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和气象服务的长远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克中  俞旭芳  徐亚芬 《浙江气象》2009,30(4):38-39,46
基层气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支持,尤其是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对政府财政的依赖性更强。本文对基层气象台站在现行双重财务体制下,加强气象事业公共财政保障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就德清县气象局如何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有效供给基层气象事业的主要做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公共财政保障基层气象事业发展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与气象相关的互联网新闻、舆情大数据和新媒体发展数据,分析了江西省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利用影子价格法,对江西省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评估。发现,大部分公众更关注当天天气,对其他气象相关问题的参与度较低;近年,微博的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显著提升,并且发展空间大,服务效益接近电视,微信的公共气象服务效益明显低于微博,但其发展潜力较大,有待进一步拓展提升。因此,建议气象部门加强气象工作的社会化宣传,加强新媒体的气象服务传播,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  相似文献   

6.
关于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气象服务应顺应改革趋势,以服务引领气象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本文通过公共气象服务的纯公共和准公共服务属性界定,分析了现有公共气象服务分类在新形势下存在的利弊,提出服务产品应重视差异化程度、与时俱进,改变重服务产品前段、轻服务产品中段、略服务产品后段的现状,加强产品深度加工,延长气象服务产品链条,对气象信息非法传播宜“堵”与“疏”结合,引导受众正确使用气象服务产品等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7.
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影响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的气象资料管理与分析应用能力、精细化预报、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支撑以及气象信息发布等关键环节,结合县级公共气象服务实际需求,着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成了"施秉县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实现了"业务系统集约化、数据查询便捷化、产品制作智能化、一键发布自动化",并应用于公共气象服务实践。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气象信息监测系统和天气预报预测分析系统逐步建成,气候观测基础工作正在加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快,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公共气象服务对于包头市经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兴起,公众对于信息的接触渠道悄悄发生着变化。作为与社会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气象服务,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结合,更好地做好公共气象服务这道菜。本文就如何借助新媒体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和弥补市场公共产品供给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是缓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本文力求在准确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向全体社会成员均等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并在把握公共气象服务的含义及特征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公共气象服务不均等的现状与原因,进而提出了逐步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初步探讨了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对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作用,提出加强气象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并且,从转变理念、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科学管理、加强责任、搭建平台等若干方面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关于推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一些实践探索和科学思考。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气象局从2007-2009年连续3年开展了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工作,进一步了解了各类气象服务受众的需求,评估了公共气象服务发挥的效益,对发现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亮点,分析当前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强大针对性。本文通过对2009年陕西省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结果分析,提出应加强预报预测准确率,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关注民生需求、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强化媒体意识,优化公共气象服务流程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坚持公共气象服务的方向,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依托基本气象业务,不断完善发展机制,提高产品科技内涵,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支持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背景下推进气象媒体融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移动互联的背景下,气象媒体融合主要目的是实现服务的精和准。这就要求气象媒体首先实现业务在线化,在业务上实现"需求感知——服务匹配——反馈优化"的数据在线化的业务闭环。其次要大胆创新应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服务自动化、智能化。第三,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与专业气象服务相融合,将公共气象服务作为专业气象服务的延伸。为此,有必要进行移动互联背景下推进气象媒体融合研究,以期为实现精准气象服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体系的建设思路:加强区域与省级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建立气象系统与各级政府部门及各类新闻媒体等的信息发布渠道,满足公众对气象信息的需求。并提出了四川省公共气象服务发布体系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典型服务案例收集、服务产品梳理及文献整理等方法对公众气象服务供给内容、供给效益、供需形势和矛盾予以分析,并针对现阶段公众气象服务供给中的短板与不足探索提出优化对策,对未来公众气象服务工作予以展望。分析结果表明:公众气象服务供给内容多样化,在大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出行安全、健康、为农气象服务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公众气象服务供给成效明显,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快速增长的公众气象服务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气象服务产品供给间的矛盾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建立多维气象服务供给方式、加快数字化气象服务普惠应用及加快建立气象服务效益评价业务体系,是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有效供给及优化公众气象服务传播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余建华 《气象科技》2007,35(6):858-861
气象信息电话服务既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也不是纯粹的私人物品,它是一种由气象部门独家经营的混合性公共物品。气象部门通过一定价格的收费来实现对气象信息电话服务的补偿,这一价格既受到需求的影响,也受到政府限价的政策影响。文章分析了气象信息电话服务的供给、需求、价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定价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定价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气象为三农三牧服务能力建设的气象服务工作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为促进准格尔旗地方气象服务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针对准格尔旗地方气象服务工作开展了调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引言全国第五次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会议明确了专业气象服务的定位与内涵。专业气象服务是为经济社会特定行业和用户提供的有专门用途的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需要面向需求,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加强服务针对性和产品的科技含量,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大力提高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1]。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公共物品理论出发,分析了气象服务产品的基本属性,阐述了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科技服务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气象科技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气象服务科技必须“重视社会化、突出公益性,借助市场化、体现多元性”;结合陕西省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认为要实现气象科技服务突破发展,必须依托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突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加大气象科技的研发力度,丰富气象服务产品的内涵;依靠重大项目和工程的带动,推进气象科技服务的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