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塔河油田溶洞型储层的特点,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分析了溶洞绕射波的波场特征,深入探讨了溶洞成像纵向、横向分辨率的本质,定量分析了信噪比对溶洞成像分辨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图像分辨率的概念及意义。研究表明:①溶洞的绕射波尾巴长,要选取较大的偏移孔径才能使绕射波能量得到较好的收敛;②溶洞较小时串珠远大于溶洞真实大小,随溶洞尺度增大串珠逐渐接近于溶洞真实大小;③纵向上不同高度的溶洞,如果连续地排在一起,实际上类似于一楔形体,其振幅变化呈调谐曲线;④传统的菲涅耳带半径不宜作为成像横向分辨率的评价参数,溶洞横向、纵向分辨率以λ大小为宜;⑤成像信噪比的改善趋势与炮集信噪比成反比,低信噪比资料成像处理后,溶洞的可识别度能得到明显提高;⑥要重视计算机图像分辨率的概念,注意高密度勘探最佳道距的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2.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分辨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大量数值模型试验,并根据射线密度、射线正交性和点扩散函数,对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分辨率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分辨率在空间上是可能性变的,垂直方向的分辨率好于水平方向,而且高速异常体和低速异常体的图像形态和分辨率是非一致的。高速异常体波形CT的图像水平方向最小分辨率距离为1/2波长,垂直分辨率最小分辨率距离为3/10波长;而低速异常体的波形CT图像的水平方向的最小分辨率约为2/5波长,垂向最小分辨率约1/5个波长;走时CT的图像水平方向最小分辨率为3个像元,垂直方向的最小分辨率距离为2个像元;当井深与井间距之比为2时,图像分辨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黄铁矿等硫化物离子探针硫同位素分析已经广泛应用在成矿机理、古环境重建、大气环境硫源示踪及行星演化等研究中。纳米离子探针(CAMECA Nano SIMS 50L)的使用将硫化物硫同位素分析空间分辨率提升到微纳尺度(1μm~100nm),实现了分辨率1~2μm、精度0.5‰(1SD)的硫同位素点分析方法,分辨率100nm、精度1‰的硫同位素图像分析方法。为了进一步优化分析流程拓展纳米离子探针硫同位素的应用,本文系统比较了纳米离子探针微纳尺度硫同位素点分析方法、图像分析方法的各自特点及分析流程;并以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黄铁矿为研究对象,联合采用了纳米离子探针硫同位素点分析和硫同位素图像分析手段,对黄铁矿微细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储层中黄铁矿成因及其油气成藏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图像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技术就是人们获取高分辨率图像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研究了超分辨率贝叶斯方法,该方法利用全波段增强多光谱遥感影像,结合传感器特性模拟了全波段和多波段影像的观测过程。这种方法使全波段数据与多光谱波段数据自动对齐,成功地保留了光谱信息,实现了遥感数据信息的高保真,进而增强了空间分辨率。以IKONOS全波段和多波段影像为例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对自动融合的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联用技术同时具备了聚焦离子束高空间分辨率以及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轻元素、同位素分析以及较低的元素检出限的优势。可以实现:扫描电镜下原位分析H、Li、Be、B等轻元素;元素分布的纳米级横向空间分辨率;元素三维空间分布。能够同时得到纳米级矿物的形貌、元素组成以及元素空间分布信息,该技术在地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扫描电镜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矿物分析研究工作。我国地学界在七十年代初引进扫描电镜,国产扫描电镜从1975年开始批量生产。目前,扫描电镜可以清晰观察粒径为微米级的矿物(最小可至1微米),同时可以迅速分析出矿物的主要化学元素组分。近几年来,我们用配接有TN-5400型X射线能谱仪的KAD-1000B型扫描电镜(分辨率为60A)观察分析了上百种矿物,发现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微观现象,对这些现象进一步分析研究,将会对矿物学的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IKONOS数据的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非法开采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稀土价值的不断攀升,稀土资源乱采滥挖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稀土矿山非法开采监测成为相关政府部门管理的重中之重,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思路。本文选取赣南寻乌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为研究区,运用IKONOS遥感数据结合矿权资料建立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山非法开采解译标志,结合地质岩体资料分析了稀土矿山开采重点监测区域。研究表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矿山非法开采快速、准确、动态监测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TOPMODEL模型中的DEM尺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立群  胡成  陈刚 《水科学进展》2008,19(5):699-706
TOPMODEL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半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它以地形为基础的特点使得DEM的空间分辨率成为影响模型模拟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参数。不同分辨率的DEM将计算出不同的地形指数ln(α/tanβ)分布,其作为TOPMODEL的地形参数直接影响着模型的模拟结果。以10 m分辨率的DEM为原始数据,生成10~1 000 m等17种分辨率的DEM,使用地形信息熵的概念,比较不同分辨率的DEM对地形信息提取的影响。假设TOPMODEL在10 m分辨率的DEM计算的流量过程线为观测值,对比了不同分辨率的DEM对流量过程线和Nash效率系数产生的变化。对于所研究的流域,150 m分辨率是建立TOPMODEL模型的最佳值,300 m分辨率是保证模型结果有效的基本要求。使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TOPMODEL中参数对DEM分辨率的敏感性,指出在模型的5个参数中,只有饱和导水系数T0对DEM分辨率敏感。  相似文献   

9.
1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由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聚焦景深极大,为实体显微镜的50倍,偏、反光显微镜的500倍,同时分辨率亦在实体显微镜的200倍以上。因此用扫描电镜直接观察岩石或矿物时,会有比普通显微镜好得多的立体感。在对矿物微细特征的观察上,更有普通显微镜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碳酸盐岩中,扫描电镜广泛用于碳酸盐矿物的形态研究,碳酸盐岩中非碳酸盐矿物的形态研究,超微化石的鉴定,碳酸盐岩的超微结构、构造的研究及碳酸盐岩的孔隙研究。本讲只涉及碳酸盐矿物的形态研究。 1.1文石的晶体形态  相似文献   

10.
遥感水文应用中的尺度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遥感技术在水文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拓宽了其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增加了其研究的深度。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遥感信息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以及水文科学自身尺度问题的复杂性,一方面对遥感水文的应用产生困难和问题,限制了水文遥感的应用;另一方面又对水文尺度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遥感水文应用增添了新的亮点。从水文机理与空间尺度、遥感信息的空间分辨率、水文参数的空间延拓,以及遥感技术与水文科学的发展等 4个方面探讨了遥感水文的空间尺度问题;从瞬时遥感信息的时间拓展和遥感信息的时间分辨率 2个方面讨论了遥感水文的时间尺度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用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对甘肃临泽凹凸棒黏土进行提纯,将提纯前后的凹凸棒黏土制备脱硫剂,进行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测试(BET)、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测定了两种脱硫剂对模拟汽油中的噻吩的吸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提纯后的凹凸棒黏土制备的脱硫剂将模拟汽油中噻吩的含量由500×10-6降到165×10-6,脱硫率为67.0%,比提纯前的脱硫剂脱硫率提高了18.4%。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子显微技术观察台湾瘦长红珊瑚,研究了其纳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瘦长红珊瑚的特殊微结构形貌及其中方解石的晶体排布;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了瘦长红珊瑚内部方解石晶体的形态、大小和两层结构及有机物的赋存;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徽镜显示了纳米畴、晶格和晶体结构的过渡。体现了瘦长红珊瑚的有机~无机复合结构特征,揭示了纳微尺度的生物矿化作用的机理和过程,启示了医用复合功能生物材料的研究及仿生合成。  相似文献   

13.
选取8例乳腺纤维腺瘤的钙化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OM)、环境扫描电镜(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微区X射线衍射等矿物学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原位和分离后形貌、结构及成分的测试分析,探讨了病灶中钙化的矿物学特征,初步探讨了钙化的组成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纤维腺瘤中的钙化是由病变后期玻璃样变性胶原中的羟基和羧基为钙化提供了成核位点,伴随病情发展最后形成OM下可见的以羟磷灰石为主要成分的坏死钙化。  相似文献   

14.
深部粘性土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质试验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拟建矿井龙固矿深部粘性土的微观结构,并进行了力学强度的测试,初步探讨了其工程地质特征及影响因素,其结果可为微观结构和宏观力学性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膨胀土石灰改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清华  崔可锐 《安徽地质》2009,19(4):284-286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地基膨胀土采用了石灰改良处理,本文通过对改良前后膨胀土的工程性质的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从微结构的角度来解释了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黄土湿陷变形机理及古风化花岗岩成生环境机理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扫描电镜在工程岩土的变形与强度问题机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橄榄石位错构造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扫描电镜的背散射电子图象(BEI)对玄武岩及金伯利岩所含幔源包体中橄榄石的缀饰位错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位错类型和颗粒边界图象清晰,又便于观察。这种观察位错的方法其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约高一个数量级。背散射电子图象位错方法特别适用于研究天然的和实验变形橄榄石的高位错密度和密集型边界,对于确定显微构造的定量参数也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8.
The collapse mechanism in partly saturated soil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study has been made of the metastable structure of partly saturated soilt that collapse when wetted under load. This has been done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n air-dried specimens of collapsing soil representative of various types. These include aeolian sand from South Africa, loess from Europe, clay from America and a range of compacted soils. The nature of the intergranular contacts has been studied at magnifications up to 20,000. It is shown that a common basic collapse mechanism applies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oil ranging from sand to clay.  相似文献   

19.
生石灰与粉煤灰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采用压汞试验和扫描的电镜的手段,分析了生石灰与粉煤灰桩加固软土地基前后土的微观结构和孔隙特征的变化,发现加固后特大孔隙和大孔隙减少,小孔隙和微孔隙增加,不同的土质存在着不同的孔隙阈界值,且孔隙阈界值在加固后明显降低,对加固前后不同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类,从微观上解释了生石灰与粉煤灰桩加固软土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湖北当阳白垩纪风成石英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振强 《地质科学》1983,(3):303-305
风成沉积是干旱或半干旱气候下的一种典型产物,包括石漠戈壁滩,沙漠和风成黄土。世界上研究得较详细的古代沙漠沉积的地质时代是侏罗纪、二叠-三叠纪、泥盆纪、下寒武世和前寒武纪,尤其是二叠纪最佳。在我国,已经报道的古风成沉积时代不老于白垩纪。1963年张步春和王景钵首次报道在广东河源红色盆地地层中,发现了风成斜层理和风棱石。后来,笔者在湖南沅麻红色盆地的白垩系中也发现有风成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