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玲珑金矿田九曲矿段矿体地质的研究,阐述了中深成系脉型金矿的矿体分段富集,包括矿脉中矿体的产出特征和矿体的分布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矿体分段富集律的成生机制,指出矿体分段富集律的形成是受内因和外因(温度、流体动力学条件、构造应力场等)制约的。  相似文献   

2.
大庄子矿区石英脉型金矿脉中金矿体的分段富集主要以"串珠状"相间、斜列式分布两种方式重现。通过对矿区井下探矿工程已揭露的石英脉型金矿脉取样分析,研究其品位变化规律,发现其金矿体分段律在金矿脉的走向(水平延伸)上表现为:随着探矿深度的增加(中段的下延),矿化率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富矿段长度不断增加,且富矿段间隔呈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胶东望儿山金矿成矿构造分析和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井下现场调查、构造编图,提出望儿山金矿区控矿构造型式为压扭性断裂构造系统之菱形结环式构造.矿区构造控矿规律表现为:矿体在剖面上呈特征的"S"型,矿体规模受制于构造规模,在倾向方向上矿体呈平行近等距产出,矿体间距多在60m±;矿化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段富集规律,共包括3个富集段,大体上矿体富集区间垂直距离180-26...  相似文献   

4.
玲珑金矿田矿体富集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讨论了玲珑金矿田主要工业矿脉中的矿体在空间展布上的规律性,即等间距分布 规律、分段富集规律、矿体及矿体富集带的侧伏规律、对应产出规律、成矿界面向主构造倾斜规律 等,其中矿体富集带的侧伏、对应产出、成矿界面向主构造倾斜等是首次提出的规律性认识,并对其 控制因素进行了讨论。认为构造的多期叠加,以及在水平和垂向上的“峰”、“峰”之间的耦合,并由此 造成容矿空间的规律性分布,加之矿液的定向迁移等,是造成上述规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勉略宁三角区”碧口岩群地质特征及金矿成矿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陕西地质》2013,(2):21-26
碧口岩群是“勉略宁三角区”分布最为广泛的一套浅变质海相火山沉积岩系,属岛弧火山沉积岩建造,各地质体之间均为构造带接触.碧口岩群中Au为富集、强分异、强叠加型,具有明显的分段富集、成带分布的规律性.碧口岩群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矿源层,断裂构造带控制金矿体分布.  相似文献   

6.
金星金矿区位于吉林省安图县新合乡境内,其成矿域位于辉南—桦甸—和龙金(银)成矿带的东段。矿体受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内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具分段富集、尖灭再现、膨缩现象。工业类型属蚀变岩与石英脉型金矿,其成因类型应为变质热液韧性剪切带型。  相似文献   

7.
阳山金矿带严格受区域性松柏-黎坪断裂的次级断裂安昌河-观音坝断裂的控制,矿体产出于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第三、第四岩性段的千枚岩、千枚岩夹薄层灰岩、千枚岩夹粉砂岩地层中,矿体具有沿断裂带分段富集,平行等距(100~200 m)产出的特点。随着阳山金矿带的地质勘查工作的进行,矿区远景规模不断扩大,加强矿区深部成矿预测对指导今后地质勘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阳山金矿带311号金矿脉群进行了构造叠加晕研究,建立了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预测成矿靶区3处,深部盲矿预测靶区1处。  相似文献   

8.
从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空间分布 ,控制矿体的形态、产状 ,控制金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金山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 ;揭示金矿在有剪切变形带的波峰、波峰与波谷的转折部位 ,不同类型控矿断裂交叉部位等金矿化的富集规律 ,指出它们在寻找该类金矿中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9.
陕西周至马鞍桥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阐述了马鞍桥金矿区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总结了金矿床矿体、矿石及化学成分的基本特点,分析了围岩、剪切构造带、中酸性岩体与金矿化的关系,认为马鞍桥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泥盆系罗汉寺岩群,成矿作用严格受脆性剪切变形变质带控制,剪切同期中酸性岩浆活动为含矿热液上升迁移和富集成主矿体提供了必要的热能。含矿热液与韧性剪切变质岩之间交代作用的强度是导致金的沉淀和富集形成金矿体的关键。矿床为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
万村金矿床产于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金矿化集中区,花山花岗岩体的南部边缘。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矿区探(矿)采(矿)及前人资料,本区金矿具有造山带型金矿的特征。金矿形成于岩体侵入之后,矿体在构造形成过程中由含矿热液充填形成,太华群仍是本区金矿的主要矿源层,花山花岗岩体在成矿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成矿物质。矿体主要分布在含矿蚀变带中下部和底部,根据区内化探资料分析,矿体中深部存在第二矿化富集段,显示该区中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莱州市寺庄金矿区第二金矿富集带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省焦家断裂金矿带近5年的深部地质找矿工作,在该带南部地段的寺庄金矿床深部发现了特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该金矿床与产于第一矿化富集带中的浅部金矿床之间有100~250m垂深的无矿间隔,构成第二矿化富集带。通过深部勘查,寺庄金矿床深部范围内共圈出Ⅰ、Ⅱ、Ⅲ号3个矿体群、163个矿体,其中在主裂面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内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盲矿体Ⅰ-1号矿体,其资源储量占总量的39.39%,取得了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本文以此为基础,对矿区深部第二矿化富集带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带动山东省深部找矿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草林金矿属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床(体)赋存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中,沿NW向横店复向斜两翼分布。金矿化与岩石中发育的NW向蚀变破碎带石英脉关系密切,矿体成组成群分布,矿体长度20~70m,厚0.12~1.39m。金成矿年龄测定为燕山期。矿体富集与多金属硫化物复脉充填和NE向、EW向裂隙构造复合处有关。矿体富集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地球化学异常和蚀变破碎带石英脉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采用GeoMine3D软件对胶西北上庄金矿进行了三维地质建模。三维地质模型全面展现了矿体、望儿山断裂带及下伏郭家岭岩体的空间关系:金矿体受望儿山断裂带控制,在断裂带中具有丛聚性、似等距性、侧伏性的分布特征,其主要赋存在断裂带产状变化大的位置;郭家岭岩体与金矿的成岩成矿关系密切,岩体顶界面控制主要矿体的产出,其转折端或岩突处为金矿富集的有利位置。研究结果显示:上庄金矿深部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晴隆县老万场金矿及其外围水系沉积物的元素组成和富集情况与矿体的关系,将老万场金矿矿样、矿区水系沉积物、矿区外围不同异常范围内水系沉积物的元素平均值及全省的水系沉积物背景值进行了比较,发现老万场金矿水系沉积物与老万场金矿矿样具有相同的元素组合及富集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选择胶东玲珑金矿典型矿体47号脉为研究对象,应用基岩地球化学方法,测试微量元素含量,研究微量元素与金的相关关系、计算微量元素的浓集系数并确定其轴向分带,探讨微量元素对深部金成矿的指示意义,期待能对玲珑金矿深部找矿提供一些参考.初步认识如下:矿区金矿体的最佳指示元素依次为Au、Ag、Bi、As、Cu、Co、Mo、Sb;金矿体的轴向分带序列从上到下依次为As、Pb、Ag、Cu、Hg、Sb、Mo、Ni、Th、V、U、Mn、Zn、Bi、Co、Au;矿体中Au、Bi、Ag、As富集系数大,Cu、Co富集系数中等,而Zn在矿体中相对亏损.研究结果表明,在深部47号矿体仍有较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发现五个金矿体一个钒矿体,金矿受岩石建造及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可以划分出沉积成岩预富集期、构造热液改造期和表生氧化一次生富集成矿期三阶段,属热水沉积—构造热液再造层控矿床,矿体有向深部侧伏延伸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陈耀煌 《地质与勘探》2014,50(3):419-431
大坪金矿床位于哀牢山金矿带南部,为研究其规模最大的V1-2-3号矿体的控矿构造和矿化富集规律,本文研究总结了矿体地质特征,对矿体的多级控矿构造及力学性质进行剖析,采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对厚度、品位及其剩余值、趋势值等值线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矿主要受三级断裂构造控制:红河-哀牢山深大断裂控制整个金矿成矿带;小新街断裂为导矿构造;小新街断裂的次级断裂带为容矿构造。在构造应力机制发生转换的大规模成矿时期,矿区受到由顺时针旋转变为逆时针旋转的构造应力场作用,控矿断裂性质由左行压扭性转变为张性。构造应力场严格控制了矿体的空间位置、规模、形态、矿体厚度与品位变化特征。成矿流体运移方向为北西-南东方向,在多期、多阶段成矿作用下,形成层状分布矿化富集带。研究厘定了V1-2-3号矿体共有3个矿化富集带,包括7个矿化富集中心,其侧伏方向为北西-南东方向。矿化富集中心大多形成于构造引张的部位,形成透镜状富厚矿体;在构造闭合的地方,矿脉变薄、品位降低,形成贫化带或无矿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矿体宏观特征、矿化富集规律、构造对矿体的影响等方面对小腊山金矿IAu矿体进行了探采地质评价,指出对矿体规模小,构造复杂的小型金矿床进行边探边采,探采结合是比较好的地质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9.
山东平度大庄子金矿构造岩相解析与空白区找矿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庄子金矿发育蚀变岩型矿化与石英脉型矿化。走向NNE、倾向SEE的压扭性大庄子断裂控制蚀变岩型矿体的发育,而大庄子断裂下盘的次级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石英脉型金矿体的发育。主次断裂多级构造体系是大庄子金矿主要控矿形式。受构造应力场作用,两种类型的矿体均呈透镜状分段富集。成矿后断裂发育,对两种类型的矿体起破坏作用。对矿体影响较大的是F1断裂,切断了Ⅰ号矿体及部分石英脉型矿体。由于早期对F1断裂构造性质及两盘相对运动方向认识不清,该断裂以北区段,经过多轮的物探、化探和坑探工程实施,一直未发现被切割的Ⅰ号矿体。文中采用构造岩相井下填图方法,把钾长石化带及绿泥石化带确定为找矿信息,使预测目标及找矿标志放大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经过实测和构造岩相解析,确定F1断裂两盘发生顺时针运动,北部的1号矿体相对南部的矿体水平向东错动80余m。通过探矿工作验证,发现了被错失的工业矿体,扩大了找矿空间,实现了空白区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20.
花仁忠  王琨  龙洋  伏聪 《云南地质》2013,(4):379-381
矿体赋存于韧性剪切带,矿化带近南北向分布,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通过富集作用形成的微粒、浸染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