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华南沿海的全新世海岸带碳酸盐胶结岩研究在成因、分类方面一直存有许多争议,并导致了对古海平面、构造升降、古气候等研究意义的诸多争议。本文通过成岩特征研究,将华南沿海的全新世海岸带碳酸盐胶结岩分为四类:海滩岩、砂丘岩、贝壳堤岩和硬壳灰岩,并对深圳西冲海滩岩、汕头广澳砂丘岩、韩江三角洲贝壳堤岩和海山岛硬壳灰岩等4个典型露头进行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这四类海岸带碳酸盐胶结岩的意义进行讨论,认为海滩岩在古海平面、海岸带演化和古气候方面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贝壳堤岩也具有古海平面(在某些条件下)和海岸线变迁的研究意义,而砂丘岩和硬壳灰岩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意义较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岩性、沉积结构、胶结物成分、胶结类型和产状等特征区分海滨砂丘岩与海滩岩,从而把福建莆田笏石半岛—湄洲岛地区的海滨砂丘岩从以往所称的海滩岩中划分出来。为了便于鉴别,文中对海滨砂丘岩、潮上带海滩岩和潮间带海滩岩的特征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3.
海岸砂丘岩及高沙丘分布与风作用密切相关,平面上沿迎风向(北东向)海岸顺风向展布;具风口地貌,海滩沙可越过风口在背风坡堆积下来;具抬升或稳定海岸地貌及崩岗地貌。堆积物组分与物原有关,物源愈丰富,堆积物粒级分选愈差,组分愈复杂,形成风坡积混合沙丘及砂丘岩。砂丘岩以在沙丘的前积层较发育,产状较陡(>30°)。砂丘岩和沙丘的这些地貌学、沉积学特征是综合判别非海相沉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西沙石岛和海南岛砂丘岩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塞尔斯(Sayles,1929)研究了百慕大群岛上高出现代海面80多米的钙质砂岩,是风搬运的钙质砂堆积的砂丘岩,并命其为“风成岩(aeolianite)”。此后,国外学者相继报道了地中海东岸、印度海岸、百慕大群岛,墨西哥湾和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区的海岸和岛屿砂丘岩(dune rock)。事实证明在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及岛屿上有更新世和全新世砂丘岩分布。  相似文献   

5.
汕头市广澳半岛沙丘岩非海滩岩的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头市韩江口以南的广澳半岛燕山期花岗岩低丘陵中,东端的好望角岬角与崎壁山之间的袋状海滩(外有现代海岸沙坝,内有老红砂沙堤)上方,其SEE向向海的迎风坡海拔20~30m处,又广澳镇东面尖石头山山脊两侧,其东向的向海迎风坡和面向的向陆背风坡凹形坡地海拔40~80m处,不连续分布全新世碳酸盐胶结的沙丘岩残余岩体,厚2~10m,覆盖在花岗岩风化壳之上。单层厚2~10cm。其下部以坡积物为主,夹有薄层民积物,上部以风积物为主,夹有薄层坡积物。胶结不紧。14C年龄在距今2500~2800a之间[1,2]。文…  相似文献   

6.
Arthur  Salle  Rui  Lin  John  Dunham  韩冰 《海洋地质》2010,(1):60-78,59
在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沿海的库太盆地深水区上中新统砂岩中已发现了超过6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和2亿桶原油。油气的化学分析显示,其烃源岩主要为陆生植物碎屑。常规岩心和岩屑显示,深水区最好的烃源岩为砂岩,而非页岩。深水砂岩中的有机质包括炭屑层、植物碎屑、树脂体和其它煤质碎屑,其中炭屑层是最主要的。根据炭屑的大小、形状和表面结构特征得知,这种炭屑来源于植物叶片化石。植物叶片化石由浊流在低位期从上陆坡搬运至深水区,沉积于深水的砂体中。在浊积砂体中,植物叶片化石呈层状分布,其总有机碳量(TOC)可达到50%。从这些叶片碎屑层中提取干酪根的含氢指数为200-500(每克有机质所含多少毫克的碳氢化合物)。库太盆地深水区页岩主要为生烃能力低的泥质镜质体。通过微型密闭容器高温分解和动力生成模拟实验,深水区陆生植物干酪根生烃能力与上中新统生烃砂岩相似。因此,浊积砂体中的植物叶片碎屑为深水油气的主要烃源岩母质。由高含蜡量和脂肪酸与水混合时生成的乳状液,导致来源于植物叶片的石油具有较高的冷凝点,这一特性也使这类石油在炼制过程中常遇到问题。  相似文献   

7.
香港地区第四纪沉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香港第四纪沉积的综合分析认为:香港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粘土层属湖相沉积层,而晚更新世早期的砂、粉土质砂、砾石层及部分粘土层可能是属河流冲积层及部分是沼泽相沉积层,至于在晚更新世沉积层中是否存在有距今23000—32000年的下海积层,尚待进一步工作验证。香港的风化层、残积土层或老坡积层开始形成及遭受风化作用的主要时期应在中更新世。香港的所谓“上升海滩”砂层的形成,可能与风暴时巨浪将海滩砂卷挟并向岸后较高较远处的抛掷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8.
粤东海山岛全新世硬壳灰岩的沉积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东海山岛南部海积平原发育有大面积的全新世碳酸盐岩,分布范围极广,从陆上一直延伸到海域中。通过实地地质调查以及岩石薄片的镜下鉴定,发现该区发育的碳酸盐岩贝壳碎屑含量高,经大规模机械分选和搬运,大多数贝壳碎屑的粒径大于2.0 mm,胶结良好,密实,硬度大,岩层以低角度向海倾斜,倾角小于15°,根据其沉积特征和岩石学特性,本文将该处碳酸盐岩定为硬壳灰岩,而非前人所定的海滩岩或贝壳堤岩。据14C测年数据,自下而上获得典型地质剖面上3个层位的年龄分别为3 080±90、1 920±75和1 330±60 aBP,可以确定该处硬壳灰岩形成于中全新世末期至晚全新世,对应于中全新世的高海平面期。海山岛的硬壳灰岩形成于全新世冰后期海进的滨浅海环境,指示相应时期古海面潮间带至潮下带的高程。沿山麓分布的硬壳灰岩指示相应时期的潮间带,它与发育于海拔8~9 m高处的海蚀刻槽共同指示古海岸线位置。  相似文献   

9.
灰砂岛沉积能记录碳酸盐台地上地表的沉积过程,了解这些过程对于古灰砂岛沉积的资源勘探和现代岛屿的工程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最新的岛上钻孔数据和近期野外地质考察结果对西沙群岛宣德环礁晚第四纪灰砂岛沉积地层的平面分布特征和纵向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南岛的灰砂岛沉积的百年尺度沉积过程复杂,不同期次沉积相互混杂,不利于开展百年尺度的灰砂岛沉积研究。永兴岛18.39m可能为更新统和全新统的分界面,其下为珊瑚礁灰岩硬底,为灰砂岛的淹没期,其上为灰砂岛沉积时期的初始期、扩张期和稳定期,发育珊瑚、贝壳生物碎屑的松散沉积物。宣德环礁的灰砂岛沉积最早是更新世晚期暴露时(MIS4)开始形成,且主要分布在石岛,从全新世中期开始,宣德环礁其他岛屿上快速发育灰砂岛沉积。灰砂岛的形状受到季风和海岸地貌的影响显著,其主要是通过控制海滩岩的发育来影响灰砂岛形状。  相似文献   

10.
低水位海底扇沉积分为盆底扇和坡扇沉积两类(VanWagoner等1988)。盆底扇沉积以砂质和席状浊积砂岩与半深海泥岩的互层为特征,而坡扇沉积主要由河道和漫滩沉积组成。一般,鉴别低水位楔沉积根据其几何特征,如陆架、陆坡和三角洲沉积的退覆斜坡地形以及陆...  相似文献   

11.
刘健  李绍全 《海洋科学》1998,22(3):54-57
论述了福建省莆田县忠门乡苦鹅头村东南海岸一套全新世含生物碎屑的砂、砾岩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反映。砂、砾岩层可划分成上、下两段,具有不同的成因。下段(0 ̄2.6m)为海滩沉积,形成于中全新世高海平面时期。上段(2.6 ̄8m)是全新世晚期(约3 ̄2ka BP)的风沙沉积,内部夹有两个弱土壤化层,表明在风沙沉积作用过程中有过两次短暂的气候波动。  相似文献   

12.
湖相浊积岩体积小、粒度细、单层厚度薄、相变快,受上覆三角洲前缘厚层砂体的屏蔽作用、沉积规律以及现有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影响,湖相浊积砂体的地震预测技术一直难有突破。以东营凹陷牛20区块为例,利用地震沉积学方法和技术,将沉积模式与地震反射特征、时频分析技术相结合,以井点为约束,通过识别前积界面,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实现地震相位具有岩性地层意义是识别和预测湖相浊积砂体的关键。在等时界面控制下,通过正演模拟方法,认为混合相位子波拓频技术和分频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主频与分辨率,采用90°相位转换可以将反射波瓣提到地层的中心,实现地震相位的岩性地层意义,最终将地层切片与地震属性相结合实现了浊积砂体的有效识别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全新世长江三角洲地区砂体的特征和分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砂体是三角洲的重要沉积单元,它构成三角洲的骨架,决定三角洲的形态,反映三角洲的演变过程,是认识三角洲的关键.砂体的矿物组分能为推断三角洲的物质来源提供重要线索,而其内部特征则是判断沉积环境最灵敏、最可靠的因素.三角洲砂体的上覆和下伏层及其与砂体的接触关系,有助于辩认海进海退和沉积盆地发育历史.此外,三角洲砂体紧靠富含有机质的泥质沉积,是石油和天然气储集的良好场所,是勘探的主要目标.因此,研究三角洲砂体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能为沉积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天涯海角和莺歌海中全新世海滩岩的胶结物由泥晶状和叶片状高镁方解石、针状文石、微亮晶方解石等组成,具变化的胶结组构,沿剖面胶结物及其组构有一定的分带性;颗粒组分反映出高能波浪作用下海滩的沉积特点;岩石中可溶组分的K,Sr,Mg等元素的分布受岩层分布位置、生物屑数量、胶结物性质以及后期淡水改造的影响;天涯海角海滩岩中的δ~(18)O出现较高负值。  相似文献   

15.
福建平潭岛大福全新世上升海滩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庆安 《海洋学报》1989,11(1):122-126
福建省平潭岛南端的大福村以南有个小海湾,在湾顶,距现今海岸以北约300m处出露了上升的全新世胶结的海滩沉积,它高出现今海平面约3m左右(图1),一条近东西向的小溪将上升海滩沉积切割出一段小陡崖,提供了观察该沉积的良好露头。溪北岸是傍山的农田,无露头出露。  相似文献   

16.
程乾盛 《台湾海峡》1993,12(3):257-265
前人将泉州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为中全新统长乐组冲-洪积层、海积层;早全新统东山组海积层;上更新统龙海组冲-洪积层和时代未分的残-坡积层。作者从岩石、孢粉、生物、年代等地层学入手,结合纵横剖面分析,将该平原划分为下、中、上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平原中北部缺失下全新统的河口相-潮间带沉积层,而平原中部以南和入海口一带却不缺失此层。其因是下全新统高程不一,中全新统NW 向新构造活动断裂,导致海进,在平原内沉积了中全新统地层。海进时间约5 000a,B.P.。  相似文献   

17.
鲁东南滨海平原全新世海进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道高  郭永盛 《海洋学报》1995,17(5):103-111
本文主要根据对钻孔样品的粒度分析、矿物分析、微体古生物分析、孢粉分析及14C测年资料,探讨了鲁东南滨海平原地区全新世海进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沉积特征、沉积古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在早全新世阶段,该区处于滨海环境,广泛发育了下全新亚统滨海沼泽相沉积层;中全新世时,该区遭受海侵,为河口湾、滨岸沉积环境,发育了中全新亚统海陆过渡相沉积层;自晚全新世以来,该区成为冲积海积平原环境,上全新亚统陆相沉积层得以发育形成.  相似文献   

18.
B_2孔揭示海河口地区全新世海侵层厚达19.2m,自下往上依次出现潮间滩、近岸浅海、前三角洲、三角洲湾、河口砂坝及河口边滩六个亚相,下部两个亚相呈海进层序,上部四个亚相呈海退层序。除河口边滩亚相底界外,其他所有亚相间的界面均为不连续面,显示海侵层为不连续沉积。研究表明该不连续沉积与海面波动有关.在全新世海侵高峰后,海面一直处于幅度不大(约1m 左右)的振荡运动状态,一次振荡波就在海岸线上留下一道贝壳堤,近5000余年来发生了5次振荡波,在海退平原中就有5道贝克堤与之对应。B_2孔海退层序中曲不连续面与贝壳堤基底侵蚀面相对应,也与振荡波的上升坡段相对应。海退层序所表现出来的海岸向海推进现象不是海面大幅度下降的反映,而主要是河口区沉积物迅速加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福建全新世海滩岩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滩岩是热带、亚热带砂砾质海岸中特有的一种滨海相沉积岩。海滩岩对海平面变化、地壳构造运动、古气候及古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过去,人们对福建海滩岩了解甚少,往往视为贝壳砂堤或贝壳砂层。近年来,我们调查了福建海滩岩的分布,研究了其岩石学特征、沉积相及其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一、海滩岩的分布及其地质地貌特征有人认为,我国全新世海滩岩北界在福建东山岛。调查表明,这条界线至少北移至  相似文献   

20.
海鸥沙是珠江三角洲一个极富特色的沉积砂体。本文基于钻孔资料并结合长周期“动力-沉积-形态”模型, 从沉积学和地貌动力学角度对全新世以来海鸥沙的形成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海欧沙在全新世的沉积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河流相、河口湾浅海相和三角洲相。全新世海侵盛期以来, 虎门涨潮射流和东北—西南向涨落潮流是影响海鸥沙形成演变的主要动力。6000—2500a BP, 受东北—西南向涨落潮流的影响, 海鸥沙中北部地区一直处于冲刷无沉积状态, 由虎门涨潮射流带来的泥沙主要在海鸥沙南部沉积, 沉积速率约为0.67mm·a -1; 2500—1700a BP, 随着番禺平原的发育, 东北—西南向涨落潮流逐渐消弱, 海鸥沙进入一个快速沉积期, 平均沉积速率约为15mm·a -1, 沉积由两端向中间发展; 1700—600a BP, 随着沙湾水道的形成, 海鸥沙中部迅速发展, 至600a BP左右, 海鸥沙基本形成并出露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