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传统编制地图 编制1∶ 5000 ~1∶ 100万8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图,传统做法首先进行投影元素的确定,采用计算机编程,计算出经纬网交点及控制点坐标,用展点仪将计算结果展绘到图版上,再将同一经度上的控制点用直接连接,对同一纬度上的纬线用同心圆弧线相连,形成图面的经纬网.建立了数学基础后,就可进行地图编制工作.地图编制一般选择大一级比例尺图件作为资料底图.作业程序:首先将资料底图进行复照缩小成所需比例尺图件,再晒成蓝图,进行蓝图拼贴镶嵌,形成裱版蓝图,经检查合格后,再进行多色编绘或连编带绘形成编稿原图.最后根据用途和印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庆勇 《山西地质》2012,(3):92-96,98
利用固定翼无人机航摄测绘1:2000、1:1000、1:500地图,检验无人机航测成图能否满足相应规范的精度要求,为以后无人机航摄测绘大比例尺地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数字填图系统(RGMAP)在金厂矿区大比例尺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辅助地质填图系统(RGMAP软件),通过建立PRB数字填图过程及其相应的数据模型,把地质数据采集的过程延伸到野外,真正实现了地学数据获取全过程的数字化,实现了地质填图从手工到计算机化的质的飞跃.但该系统的研制初衷是为在区域调查中地质调查服务的,而对大例尺的填图尚未开展过研究.这里以在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矿区开展的1∶10 000大比例尺数字填图为例,总结出利用该系统在大比例尺数字填图中的主要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法国地质矿产调查局让·马尔加1980年主持编制了全法国水文地质图(出版比例尺为1∶150万)。该图按照含水系统的补给方式、径流动态及其与河流的联系情况划分了类型,并对包括构造因素和水动力学因素的边界条件亦进行了类型划分。本图采用了1978年制订的新图例,它与正在使用的标准图例不同。它以颜色表示地表水  相似文献   

5.
陈雪骅 《湖南地质》2009,(12):20-21
2100年前,一幅用于行军作战的地图将地处湘南的江华县"牵扯"了进去。 山多耕地少 居民缺粮半年 这幅图,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三幅西汉地图之一"驻军图"。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彩色帛绘地图,湖南省博物馆的专家考证,图中主区为大深水流域,反映的正是今天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的潇水流域,绘图比例尺约为八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地质论评》1960,20(5)
苏联科学院许多科学家、地质机关、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和全国其它高等学校共同编制成苏联领土的最新地质构造图。该图能证明地壳和地貌的现代结构是如何形成的。这种地图是第一次按1:5,000,000的比例尺制成的。这项编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这地图也是地理和地质高等学校的教学图。这张地图将在即将举行的国际性会议哥本哈根的地质会议和斯德哥尔摩的地理会议上展出。  相似文献   

7.
苏联地质部全苏航空地质科研生产联合组织以宇航图象为基础编制了一幅1∶500万苏联地区综合地质构造图。编图所用的图象是由“气象”卫星上的光学一机械电视系统摄制的。选择“气象”卫星的图象并不是偶然的。首先,该图象分辨率低(约1公里),比例尺小(1∶1000万—1∶1500万),在图象上反映的是一些最大型的地质构造。第二,“气象”卫星的测量是在三个  相似文献   

8.
乔秀夫  丁孝忠 《地质通报》2003,22(10):769-774
目前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持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1∶50000与1∶250000比例尺的地质调查填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国土调查工作,相应的1∶50000与1∶250000地质图是其主要成果之一。在这些野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更大区域(如一个构造单元或跨越构造单元)通过编制小比例尺地质图进行综合研究,将可能对一个区域的构造特征、重大地质问题进行深入解释并得出新的认识。20世纪40年代,已故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曾主持编制1∶1000000国际分幅地质图14幅,在编图过程中系统总结了中国的大地构造单元,出版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奠定了中国境…  相似文献   

9.
一、有關普查工作的几个問題 (一) 普查工作的程序問題 按照規范的規定,应由小比例尺至中比例尺,然后到大比例尺(1∶5万)。在赣中南区域,有的地方有了前人所編1/20万、1/25万或1/30万地質图,有的地方就只有一百万分之二地質图。从比例尺的关系来看,似乎可以直接选定1/5万普查范圍,但由于前人的資料,有的調查时間很短,有的編制的时間离現在已有十几年或二十多年,有的又只是一份路線地質图。因此,具体圈定还有困难,在1955年和1956年初,曾經因为只根据了这些图紙,选擇了1/5万普查的区域,結果有的中途修改,有的又临时撤囘。根据这些經驗教訓,我們增加了一項路線檢查工作,在沒有旧的中比例尺地質图的区域,工作量稍为大一些,接近1/20  相似文献   

10.
利用1∶200 000地球化学数据,从整个成矿地球化学环境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开发、挖掘三十九种化学元素中每个元素以及元素组合所蕴含的矿化信息,为成矿远景区预测提供更加翔实的地球化学依据,是地球化学工作者的研究任务之一。MAPGIS功能强大,其地图库管理模块为多幅1∶200 000地球化学异常图的拼接提供了技术支持。这里论述了1∶200 000地球化学数据的特征和MAPGIS的地图库管理的功能,并记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MAPGIS的地图库管理对多幅1∶200 000地球化学异常图的拼接,实现了对1∶200 000地球化学数据的另一种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一九七四年开始,着手整理全省化探资料,至一九七六年止,完成了全省地球化学编图工作,提出了若干成矿预测区.近年来,有关单位对某些预测区进行了普查找矿评价,取得良好找矿效果.现将该项工作的研究内容及工作成果作一概略报导.根据收集到的全省矿区-矿带普查与详查化探报告和区域测量中的化探资料,确定了以下编图内容:1.全省化探工作程度图:比例尺1∶50万,反映历年来化探普查测区的位置、完成面积、投入方法、工作比例尺和测量密度.2.全省次生晕测量、分散流测量、水化学测量、重砂测量等方法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综合图:比例尺1∶50万,附异常一览表.3.化探报告卡片:将化探报告摘编成卡片,附缩制的化探地质图件(比例尺不定).4.简要文学说明书:归纳全省化探工作情况、异常分布特征、各方法找矿有效性、成矿预测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潘明  郝彦珍  吕勇  苏光样 《中国岩溶》2019,38(5):774-784
滇东北威信一带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附近,构造样式上属侏罗山式褶皱区,以沉积地层为主,因岩石力学性质和风化程度不同,各地层岩石组合和地质地貌的遥感影像特征具有显著差异。以本区不同年代的岩石地层、地貌类型及线性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奥维地图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并结合地质填图过程中的实地验证,明确本区特定地层、岩石和构造的影像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填图路线的合理布局、岩性变化的预判、岩溶地貌类型的划分和地质图的成图处理等工作。通过奥维地图遥感影像的解译工作,地质体界线定位精度较高,可满足1∶50 000区域地质填图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期刊的质量、便于读者的理解、行业间的传播和适应地质工作改革深化,结合近些年区调填图工作的开展,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相应推出了许多规范,如GB958《区域地质图例(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及地质图清绘规程比例尺1∶5000  相似文献   

14.
由环太平洋能源和矿产资源委员会组织的环太平洋编图计划,已于1982年和1985年出版了环太平洋区域板块构造图及地球动力学图,笔者认为这是当今世界上最精彩的板块构造图。 上述两组图件都是由6幅图组成,5幅分幅图的比例尺为1:1000万,合成图比例尺为1:2000万,地球动力学合成图的比例尺改为1:1700万。图幅范围从东经90°到西经50°,  相似文献   

15.
正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服务国家决策的战略资源。1∶50000区域地质数据库建设自1998年开始,2000年起在除上海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开始进行试点性数据库建设(赵林林等,2014)。截止到2015年底,已经开展并完成了约4600幅的回溯性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形成了海量的中大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实现了区域地质图信息化建设的目标。通过区域地图数据库  相似文献   

16.
由四川省地质学会遥感专业委员会主办 ,成都市地理信息中心协办的 2 0 0 3年四川省遥感应用学术年会 ,于 2 0 0 3年 11月 2 7日至 2 9日在成都桃园会议中心召开。会议交流的论文内容 ,包括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 ,生态环境、土地流失、湿地等多方面的调查 ,动态监测、治理的应用。会议展示了成都市、四川省卫星影像地图 ,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极大的关注。其中有 :成都市中心城区SOPT卫星影像地图 (1∶2 0 0 0 0 )采用法国2 0 0 3 6 2 7 SOPT卫星 2 5m全色和 10m多光谱数据融合而成 ;成都市卫星影像图 (1∶2 5 0 0 0 )采用美国 2 0 0 2年La…  相似文献   

17.
宋志宏  周刚炎  周凤珍 《水文》2002,22(2):40-43
多波束测深系统可同时采集多个测点水深,以条带方式对水下地形进行全覆盖测量,由后处理软件(CARIS软件)制作各种比例尺的水下地形图,特别是大比例尺1∶500、1∶1000,可方便地进行新老测图对比,计算冲淤量。整个系统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室内成图全过程真正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由于多波束测深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功能,可以现场监视水下地物地貌的细微变化,因而在堤防安全、溃口、崩岸监测及水下物体摸探打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程新彬 《地质与勘探》2015,51(4):713-721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潮海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前景,在潮海地区通过开展区域1∶5万地球化学测量及重点工作区1∶1万地球化学测量与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认为该区寻找Au及多金属矿的潜力较大。通过元素异常特征及传统地质大比例尺填图的综合方法,发现该区Au矿化可能与二长花岗岩区内部的石英脉及寒武系变质岩系密切相关,区内深大断裂亦为其控矿因素。依据元素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并结合区域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地球物理特征划分出了乌兰敖包和萨音呼都格两个Au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地球化学图册或图集是地质科学的基本图件。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地质图。为满足我国出版地球化学图集的要求,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我国各省的多元素地球化学图的编图自动化,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满足国内化探需要的计算机编图系统,使我国的地球化学图件赶上或超过其他国家的水平是很有必要的。一、系统内容 (一)数据的拼接、归位和坐标体系转换目前编制1∶50万或更小比例尺图件是采用1∶20万化探数据。作分省或分片区域性地化图时,是把1∶20万单图幅数据拼接成多图幅整  相似文献   

20.
为修改补充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我们承担了长江流域天然建筑材料分布图(比例尺1:100万、缩编1:200万)的编制任务。这种大面积(全流域面积180万km~2)、小比例尺的天然建筑材料分布图在国内尚无先例。因此,在编制过程中曾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现该图已编制完成,并经地矿部审查验收。兹将在编制该图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简述于下,供同行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