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谁的阴谋:哥伦布还是葡萄牙国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缨晏 《地图》2007,(5):108-111
进入15世纪,葡萄牙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力量沿着大西洋对非洲沿海进行探险,同时,也努力把每一个新发现的地方准确地在地图上标注出来。1488年12月,迪亚士回到里斯本,向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报告,他已经航行到了非洲最南端,发现了从大西洋通往印度洋的新航路。国王一定非常重视他的报告,也一定会将他所提供的地理新资料标注在地图上。不过,国王下令绘制的地图现在尚未发现。现今所知最早反映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地图,并不是葡萄牙人而是一个德国人绘制的,他就是马泰卢斯(Henricus Martellus)。  相似文献   

2.
《地图》2005,(3):4-4
2005年4月2日.中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启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横跨三大洋的科学考察任务。此次大洋考察航次作业共有船员31名.随船担任科考任务的科研人员共42名.涉及地质学、生物学、海洋环境学等众多领域。此次航行将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总航程约6万公里。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环球大洋科考。  相似文献   

3.
龚缨晏  邬银兰 《地图》2004,(6):92-97
欧洲三面环海,海洋在欧洲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南部的地中海,甚至可以视为是欧洲文明的乳娘.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直到公元1500年,欧洲文明的中心一直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地中海成了欧洲人的历史舞台.由于长期在地中海上活动,欧洲人对地中海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在中世纪,欧洲人的海洋知识集中而形象地反映在他们所绘制的航海图上.  相似文献   

4.
龚缨晏  邬银兰 《地图》2004,(6):92-97
欧洲三面环海,海洋在欧洲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南部的地中海,甚至可以视为是欧洲文明的乳娘。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直到公元1500年,欧洲文明的中心一直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地中海成了欧洲人的历史舞台。由于长期在地中海上活动,欧洲人对地中海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在中世纪,欧洲人的海洋知识集中而形象地反映在他们所绘制的航海图上。  相似文献   

5.
由离散水深数据如何描述海底地貌以及水深数据与属性数据如何关联一直是海洋地理信息系统(MGIS)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探讨利用超图中层次结构和非层次关系对海底山峰构建,最后在一个试验区内实现,论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地图》2012,(4):1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公布了最新的全球海洋海水盐度分布图。图上用冷色调来表示盐度低值,暖色调表示高值。由图可以看出,红海、波斯湾和地中海等海域的盐度较高,而大西洋则比其他大洋的盐度都要高。亚马孙河口明显比周围海域盐度要低得多,与此类似,热带地区的海洋尤其是太平洋中的"热带辐合带"  相似文献   

7.
龚缨晏 《地图》2008,(1):136-139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队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的首次航行。10月12日,到达中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岛屿。他们在加勒比海地区活动了几个月后,于1493年1月16日返航。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陆地资源已日渐减少,于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必然逐步转向占地球表面积百分之七十点八的广阔海域。这种转向的迟早以及工作的成效,都与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国土的划界,专属经济区的研究与评价,都需要海洋测绘先行。海洋测绘的最后成果应是各式各样的海洋地图。它可以为军事、航行、海洋捕渔、海底矿产开发、领海划界以及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海洋,提供既方便又准确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9.
在这篇短文中,主要简述了中国古代的海洋文明,认为海洋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统一强大、人民生产生活休戚相关,阐明海洋测量和制图一直是伴随世界强国发展的重要历史主线,建设现代化的海洋测量制图体系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风浪要素是海洋环境信息中影响舰船航行安全与人员作业的首要因素.基于GIS技术对海洋风浪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台风信息与海浪信息的可视化表达.该系统可为舰船航行中的海洋水文气象保障提供必要的辅助决策,也可为同类GIS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基于雷达测量海浪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浪是最为常见的海洋重要波动现象,它与海洋研究和开发利用的许多重要问题,特别是海一气质量、动量和能量交换、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海洋军事技术和海上航行安全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文章就国内外合成孔径雷达、高频地波雷达、X波段导航雷达测量海浪技术的研究进展给予综述,并对比这三种测浪方式的优缺点.此外,文章还对国内这方面需要改进的方面给予说明.  相似文献   

12.
龚缨晏 《地图》2011,(5):134-135
从古代希腊开始,欧洲人就猜想亚洲的最东方是大片的海洋。1520年11月,麦哲伦率领的船队进入太平洋,这次航行为欧洲的制图学家提供了关于太平洋的第一手资料,从此,一个真实的太平洋逐渐显现在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  相似文献   

13.
北方的兰     
李方 《中国测绘》2004,(2):54-57
翻开欧洲特别是北大西洋周围的地图,我们会发现那里有很多“兰”(land),从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直到“冰兰”即冰岛、北美洲的格陵兰,所有这些带“兰”的地名,都显示出抹不去的北欧海盗维京人的烙印如果找一个话头,也许我可以从圣诞老人的故乡拉普兰谈起  相似文献   

14.
争夺马鲁古     
龚缨晏 《地图》2011,(4):134-135
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最重要的国家是葡萄牙与西班牙。葡萄牙人沿着非洲向南航行,绕过好望角后又自西而东进入印度洋。西班牙人则向西越过大西洋发现了美洲。为了瓜分势力范围,两国还于1494年签订了《托德西利亚斯条约》,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即所谓的“教皇子午线”),  相似文献   

15.
正六、在中国画地图的利玛窦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广东澄海县训导梁廷楠,撰竣《合省国说》,这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介绍美国的专著,根据美国传教士裨治文的《合省志略》,再加补充修改而成。在第一卷中,梁廷楠简述了中国人认知美洲新大陆的概况:明万历二十九年,泰西利玛窦(按:自称大西洋人,以九年至粤。)献《万国图》,始以天下分五大洲:一曰  相似文献   

16.
陈述彭 《地图》2005,(3):38-41
“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郑和下西洋.先于哥伦布横渡大西洋70年。长期以来.包括中国的旧教科书.都沿用欧洲人的说法.把哥伦布作为14~16世纪地理大发现的第一人。但是.20世纪末,人们的认识有了很大进步.被扭曲的历史得以还原。例如.英国出版的海洋地图集和世界探险史的著作中(如The Times Atlas of Oceans.1983:The Times Atlas and Encyclopedia of The Sea.1989等)都把郑和下西洋的光辉历史列于榜首.而哥伦布仅列于第三位或第四位。  相似文献   

17.
《地图》2008,(4):13-13
英国南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史前建筑遗迹,建造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600年,每年都有100万人从全球各地慕名前来参观这一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巨石阵的建造起因和方法在考古界一直是个不解之谜,学者们猜测其可能是用于宗教祭祀的寺庙或是计算天文历法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冰山亦被称为“海洋杀手”,其对在其附近海洋上航行的船舶构成很大的威胁。本文阐述了海洋上冰山的特性及其对海上船舶的危害,且研讨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对海洋上冰山踪迹进行监测的方法并设法告知海洋上船舶冰山的位置,使船舶提前躲避冰山避免灾难的发生。文章研讨的结果亦可以为以后数字海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海洋重力测量的实际情况,结合SⅡ型海洋重力仪的结构特点,分析垂直加速度对SⅡ型海洋重力仪的影响,进而采取强阻尼的措施减弱这种影响,对于测量船实时航行状态操纵,提高作业效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方 《地图》2008,(6):126-129
许多科幻或者魔幻作品提到亚特兰蒂斯,一个消失的文明,一块消失的大陆。但是最早的文本是当作信史来介绍的。柏拉图在其《对话录》中谈到,公元前9000年前后,大西洋中有一个大岛或者大陆名叫亚特兰蒂斯,连同上面高度发达的文明,毁于地震和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