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刮痧联合艾灸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E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 例Ⅰ、Ⅱ级痰湿壅盛型E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高血压病常规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刮痧和艾灸辅助治疗,疗程均为4 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价其疗效。结果: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对照组为83.3%(25/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7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收缩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刮痧联合艾灸作为辅助疗法可有效降低痰湿壅盛型EH患者的血压,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菖泽定眩汤治疗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基础治疗+针刺+菖泽定眩汤)、常规组(基础治疗+常规西药)、针刺组(基础治疗+针刺)、中药组(基础治疗+菖泽定眩汤),每组各30 例。比较4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眩晕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评价综合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3.33%(28/30),常规组为53.33%(16/30),针刺组63.33%(19/30)、中药组为76.66%(23/3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4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NIHSS评分、血清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其余3组,针刺组和中药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4组BI评分、血清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高于其余3组,针刺组和中药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刺联合菖泽定眩汤治疗以孤立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梗死,能减轻患者眩晕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清Hcy含量,提高血清SOD含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脾虚痰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COS脾虚痰湿证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主要中医证候(月经周经、痤疮、多毛)积分及总积分,以及体质量(BMI)、腰围/臀围值(WH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游离睾酮(T),卵巢体积、卵泡数。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与中医证候总积分、BMI、FPG、FINS、HOMA-IR、LH、LH/FSH、T、卵巢体积、卵泡数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与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脾虚痰湿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予益肾调经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在改善月经量、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等方面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乌梅汤对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给予加味乌梅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对照组为6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乌梅汤能有效治疗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增液润肠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患者9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1组予以口服增液润肠汤治疗,对照2组予以口服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5-羟色胺(5-HT)及便秘生存质量量表(PAC-QOL)积分的变化,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1组为83.3%(25/30),对照2组为70.0%(21/30),治疗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医证候积分、5-HT水平、PAC-QOL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增液润肠汤联合穴位敷贴能明显改善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对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 例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衰弱状况。结果:治疗组无脱落,对照组脱落3 例。治疗后,2组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衰弱率治疗组为36.36%(12/33),对照组为56.67%(1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辛散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痰湿阻肺兼气阴两虚型AECOPD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衰弱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肾止晕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止晕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14 d。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眩晕残障量表(DHI)评分及眩晕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DHI中的躯体P评分与总分、VAS评分治疗后均下降,且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止晕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可有效缓解BPPV复位后伴残余头晕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头晕程度,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石温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 例IBS-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白石温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脑肠肽[包括血管活性肽(VIP)、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分别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并根据中医证候积分评定2组中医证候疗效,统计复发率。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6%(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1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脑肠肽水平及IBS-QOL、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对2组有效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3.08%(6/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75%(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石温脾汤治疗IBS-D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痹方湿敷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瘀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瘀血阻滞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痹方湿敷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患者自觉瘙痒症状及继发皮损总积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1个月后记录2组复发情况。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70.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自觉瘙痒症状及继发皮损总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组复发2 例(6.90%),对照组复发11 例(52.38%),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痹方湿敷疗法能有效缓解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瘀血阻滞证患者的自觉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继发皮损,对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也有一定作用,且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生血通便颗粒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血亏虚型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气血亏虚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生血通便颗粒口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对2组治疗前后便秘情况(包括粪便性状、排便频率、排便时间)及中医证候进行评分,评定综合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3%(29/32),高于对照组的78.12%(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排便无力、面色少华、乏力懒言、头晕心悸、食欲不振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通便颗粒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血亏虚型老年性便秘可明显改善便秘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降糖补肾汤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115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62 例)与对照组(53 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糖补肾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综合疗效、肾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9%(57/62),高于对照组的75.5%(4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肾小球滤过率、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4.8%(3/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9%(1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补肾汤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及中医证候,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西药和电针作为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与穴位注射。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各项疼痛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改良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90.0%(27/3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90.0%(27/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疼痛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改良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电针联合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疼痛情况,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麦粒灸治疗。比较 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动素(MTL)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MTL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FD的临床疗效高于口服莫沙必利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MTL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心阳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心阳亏虚证患者88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 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36%(38/44),对照组为61.36%(27/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珀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心阳亏虚证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胆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诊治的74 例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 例。2组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金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温胆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0%(3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9%(3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治疗组为5.40%(2/37),优于对照组的18.92%(7/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疗效明确,可改善其中医证候,减少不良反应和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生脉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小儿心肌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气型两虚型小儿心肌炎恢复期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辅酶Q10,治疗组服用生脉炙甘草汤,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90.0%(27/30)(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及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小儿心肌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小儿推拿治疗风寒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风寒感冒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小儿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时间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联合小儿推拿治疗风寒感冒起效快、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予以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室性早搏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7%(31/35),对照组为62.86%(22/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24 h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出现轻度胃部不适、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2 例,对照组1 例。结论: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能有效改善心阳不振型室性早搏患者的症状,减少室性早搏发生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芪连结肠宁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 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并配合饮食指导和心理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芪连结肠宁汤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溃疡性结肠炎改良梅奥(Mayo)积分,检测粪便钙卫蛋白(FC)浓度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Mayo积分、粪便FC浓度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芪连结肠宁可有效改善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证的临床症状,控制疾病活动性,降低粪便FC浓度及血清IL-6、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