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野外实践教学在地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克拉玛依所处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塔里木与西伯利亚三大板块的交汇处,自晚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褶皱构造、大型纵向走滑断裂构造发育,广泛发育晚古生代花岗岩侵入体和蛇绿混杂岩带,沉积地层连续、完整,沉积构造典型、特征显著,古生物化石丰富,白杨河深切峡谷、河流阶地地貌以及乌尔禾魔鬼城雅丹风蚀地貌各具特色,西北缘油砂矿、紫砂矿、金丝玉等矿藏储量丰富。区域内的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貌、矿产资源等为克拉玛依工程教育基地各院校的地学类相关专业的野外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一个理想的野外地质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2.
《地球化学》1988,(2):190-194
批准号项目名称申请者姓名单位名称起止年月4 570075我国东北部侏罗一白至纪软体动物化石的}顾知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吕8.01一1990.064 8700764 870077呼8 7007845700794 5700804 87口081斗吕700824870083* 研究中国化石抱子花粉的系统研究和分类中国的蜷类我国早期的被子植物及其演化山东山旺古生态古环境研究安徽淮北晚更新世诺氏象研究西藏古生代皱纹珊瑚宋之探盛金章李浩敏杨式溥李凤麟范影年中三叠世六射珊瑚的形态发育和微细构造…齐文同早泥盆世的新植物和叶子的早期演!郝守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  相似文献   

3.
为了突出实践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任职教育,2012-2014年武警警种学院打造了南口综合地质实习基地。该基地筛选并确立了5条地质观测路线31个观察点。通过3年10个班次的野外地质实习,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丰富和发展了实习基地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反映出该基地具有较强的利用和推广价值。建设过程中,应重点抓好实习基地选址、实习计划与实习指导书编制工作,才能推进实习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藏阿里北部二叠、三叠纪地层及古生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武汉地质学院、西藏第二地质大队共同组成的高原地质调查大队四分队,1980年8、9月在班公湖以北多玛区至龙木错南的散尔多山一带进行了地质调查,研究了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和古生物,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该区二叠纪地层特征和古生物面貌。以往  相似文献   

5.
赵兵  王建坡 《沉积学报》2004,22(1):47-53
根据生态地层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方法,将区内观雾山组划分为五个古生物群落,即Amboglossa-Emanuella群落,Septascolipora-Frachastraea群落,Variatrypa-Ypsilorhynchus群落,Stringocephalus群落及Zhonghuacoelia-Leiorhynchus群落,并讨论了各群落的生物组成、相对丰富度、生态环境及群落时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观雾山期生态地层格架.重新认识了龙门山区Ypsilorhynchus的时限.研究表明,生态地层能提高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及古生物化石的地层价值,为认识古环境及沉积盆地演化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 2 2届学术年会于 2 0 0 3年 4月 1 9日至 2 2日在成都召开。共有来自全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部门的 2 0 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在 4月 1 9日的开幕式上 ,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沙金庚致开幕词。他回顾了近两年在古生物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 ,指出了新形势下学会的任务及古生物研究的热点问题 ,鼓励我国古生物研究人员应不断努力 ,积极推进我国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开幕式后 ,一些著名专家、学者作了“末元古代陡山沱期矿化生物群研究进展”、“后口动物演化及脊椎…  相似文献   

7.
山旺组与馆陶组馆上段层序地层格架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对中新世沉积的山旺盆地山旺组和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馆陶组馆上段的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野外露头、岩心、古生物、地球物理以及其他资料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两个盆地中新世层序地层格架具有较好的相似性。两盆地中控制层序地层格架发育的构造运动特征、沉积物供给、海平面升降和古气候等要素,都具有明显的可对比性。山旺盆地所处的地区是渤海湾盆地的主要物源区之一。这种在沉积体系上的天然联系,可能是山旺组和馆上段发育类似的层序地层格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古生物化石是鉴定地层时代,了解地层沉积环境和地壳演变、生物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开展的我国第一轮地质大调查时,地质部为了顺利地开展这项工作,首先在北京地质部地质所成立了地层古生物室,并按古生物门类聘请苏联专家来华培养学生,地质所古生物人员最多时达七十多人,同时各  相似文献   

9.
张春宇  赵越  刘金  代昆  郑策 《地质学报》2019,93(3):712-723
柴达木盆地北缘牦牛山组为一套由砂砾岩组成的陆相紫红色粗碎屑沉积岩,其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两个剖面牦牛山组的沉积特征、古水流、砾石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对砂质充填物中锆石进行了LA-ICP-MS测年分析。结果表明,牦牛山组发育冲击扇沉积,古流向主要为自北西至南东和自南东至北西两个方向。两个剖面砾石成分差异显著,城墙沟剖面砾石成分以碳酸盐岩为主,而旺尕秀剖面砾石成分则较为复杂。砂质充填物中碎屑锆石U-Pb年龄可分为3个组:360~560Ma、890~1050Ma和2200~2500Ma。它们代表本区3次构造事件,包括早古生代柴达木盆地北缘由洋-陆至陆-陆的碰撞过程,新元古代Grenville造山事件及新太古代陆壳的增长。其中最小的碎屑锆石U-Pb年龄为365±3Ma,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与古生物等资料,表明牦牛山组的时代为晚泥盆世。本区早古生代第三期和第四期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龄与本文最年轻的一组锆石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这两期岩体发生了快速抬升剥蚀。结合前人研究,柴达木盆地北缘在牦牛山组沉积期处于后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10.
野外实习是地质学本科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大学三年级的野外教学实习是在学生基本完成了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着眼于创新思维的启发和科研方法的训练,帮助学生从理论学习向科学研究顺利过渡,是培养地质学专业学生成才的关键课程。文章重点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秦岭造山带—鄂尔多斯盆地野外实践》课程之“造山带构造演化”为例,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通过考察研究典型路线剖面上保存的古洋壳残片(蛇绿岩)、俯冲—碰撞过程的岩浆、变质、沉积记录,培养学生重建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质学是认识和了解地球的学科,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文章以南京大学基础地质认识实习为例,总结了近年来基础地质认识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一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文章认为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实习基地的筛选、教师队伍的配备、实习内容的制定、实习时间的调整、野外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为野外基础地质实习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全英文教学的开展是我国高等教学国际化教学发展的产物。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18年秋季开始招收全英文授课的留学生班,《普通地质学》是该班留学生第一门专业必修课。在此背景下,作者开展了《普通地质学》全英文理论与实践教学。文章系统回顾了该门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历程,重点总结了针对大多数母语为非英语的留学生开展全英文教学中的体会与经验,详细阐述了在教学方法与考核模式等方面的新做法与新探索,以供其他地质院校在实施《普通地质学》全英文教学过程中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地质工程专业中基础地质学的重要性和普地实习野外教学实际,提出在普地实习中融入地质工程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从岩石基本地质特征、力学问题和具体工程地质问题3个方面将基础地质学与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进行融合、交叉。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实现实习模式创新、内容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发展,提升专业思维。岩石成分与岩石力学性质、风化特征和水软化性关系密切,节理面的粗糙、起伏和充填物成分影响节理面抗剪、透水等特性,具体工程中的“滑坡”问题是典型的岩体剪切破坏问题,其形成的力学机制与剪节理相同。将上述问题两者联系起来的讲解丰富了普地实习的内容。文章认为普地实习中观察到的现象与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中很多知识点紧密联系,在基础地质实习教学中融入上述地质工程的专业知识是完全可行性的,采取增加与地质工程专业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办法,既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初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也为实现毕业后成为专业领域合格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培养目标迈出重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地质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构建而成的《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以工程稳定性岩体为主讲对象,以国家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的讲授和实践训练,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有用人才。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该门课程基本概念多,涉及知识面宽,其工程过程和机制分析要求教师讲解逻辑慎密,并具有三维空间思维,因而教学难度较大。通过教学改革和长期的教学实践与不断总结,取得了如下教改体会:(1)与时俱进,坚持教学改革。结合现状,循序渐进,改革不合理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补充必要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2) 突出重点,兼及其他。重点讲解工程地质领域的基本理论,也适当介绍和分析所涉及的人文现象与环保问题。(3)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地质基本理论的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授课中应该适当增加工程案例的介绍,增强学生的感观认识。(4)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工程现场的课间实习以及学生的专题研讨,据此提高师生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课程考核采用理论知识笔试与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计分法。教学实践表明,我们采取的这些教改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5.
桂林理工大学《基础地质学》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成果积淀。近年,“大地质”观和“大工程”观的专业导向以及新工科建设背景又对地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该课程也逐渐显现出一些短板:课程知识在横向交叉、与工程实践及行业产业的结合,以及对思政内容的传递方面有待加强;当前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足;学生的认知负荷偏大、学习兴趣不足。针对上述问题,课程团队秉承内容更新—模式变革—兴趣引领的理念,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实践:以教材编写、实体课堂和线上资源为载体进行教学内容更新;基于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多种教学资源的同步建设。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在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助力学生学科竞赛、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资源共享、课程知识与产业实际结合、提高课堂氛围、知识结构拓展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获得学生的积极评价,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本教学研究旨在有效缓解目前宝石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比例失衡的矛盾,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参考钻石内含物的标示方法,设计了典型宝石内含物标准符号;选取适当样品进行内含物的标准化图示并制作成“宝石内含物标准图例卡”,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进行试用。研究结果表明,“宝石内含物标准图例卡”能够较清楚展现宝石中内含物的类型以及相对位置和相对大小,对于解决各种宝石内含物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有明显帮助,对学生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在宝石实践教学环节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临朐山旺地区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极为发育。通过对该地区硅藻土纹层的研究,确定其分类和成因,为进一步确立年纹层的存在、利用其进行高分辨率测年、探讨高频古气候旋回奠定基础。山旺组硅藻土的单层纹层厚度一般为100μm左右。依据纹层的物质成分,单层纹层可分为硅藻纹层、有机纹层和粘土纹层三种类型。各类单层纹层组合成为明暗相间的层偶,层偶厚度一般为100~400μm,常常表现为浅色的硅藻纹层逐渐向深色的粘土纹层或有机质纹层渐变过渡。纹层层偶可分为:薄层硅藻纹层-有机质层偶,厚层藻纹层-有机质层偶,薄层粘土纹层-有机质层偶,厚层粘土纹层-有机质层偶和硅藻纹层-粘土纹层层偶。山旺组硅藻土中不同类型的单层纹层以及层偶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当时湖盆内粘土物质的沉积速率、硅藻的繁盛程度和有机物质的沉积和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18.
山东莱芜盆地新近纪山旺组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在莱芜盆地新发现了山旺组,它的特征与临朐一带的山旺组相似,也是由粘土岩、页岩与玄武岩组成,并含有丰富的鱼类、蜻蜓、介形类、鳖类及植物化石,是“山旺化石”的重要补充。这一发现,说明新近纪早期,在鲁西除山旺地区之外,其他的新生代盆地中也可能有同时代地层沉积。该套地层中所赋存的相关资源的调查应引起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根据昌乐、临朐一带古近-新近纪地层重点勘查成果及发现的孢粉、微体及腹足类化石等资料,认为昌乐五图组中的煤及油页岩地层年代为古近纪中始新世;临朐牛山七贤店山沟中出露的一套粘土岩、泥岩夹含油泥岩,可与五图组上煤段对比,其地层年代为中始新世晚期;临朐山旺村山沟中出露的一套粘土岩夹硅藻岩等,前人认为地层年代为中新世山旺组.本次勘查获得的孢粉谱对其提供了佐证;柳山坪南头村山顶上出露一套厚层花岗质含砾粗砂岩(底部夹泥煤一层),平覆在花岗片麻岩山顶,依孢粉谱与山旺组对比,其地层年代要晚于山旺组,可与尧山花岗片麻岩山顶的尧山组相比。地层年代属于上新世尧山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