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4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用CaCO3在高温下与SiO2发生化学反应,来活化硅石中的硅,提高有效硅的含量的方法,从而用于硅肥的生产。硅石活化后生产的硅肥有效硅含量高达41.9%。同时讨论了施用该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应用于水稻后,增产率达10%以上,效果十分明显,应该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草莓施用硅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硅肥在草莓上施用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硅肥对草莓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硅肥能够促进草莓的营养生长,使草莓株高增加1.9 ̄2.5cm,硅肥能促进草莓的果实增大,使外观鲜红圆润、有光泽,经济价值提高。施用硅肥可使草莓产量增加19.1% ̄28.7%。  相似文献   

3.
硅肥对甘蔗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硅肥对甘蔗试验效果表明,在不同地点,不同品种上,每公倾施硅肥750kg与对照不施硅肥相比,增产率达10.9% ̄23.3%,施用硅肥后的甘蔗,植株生长挺拔,叶片清秀,光亮,病虫害减少,抗逆性好,施用硅肥平均每公顷增收5242.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7.5。  相似文献   

4.
硅肥对花生增产作用试验研究:以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郑州铝厂赤泥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硅肥添加剂生产的硅肥,在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上进行花生小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硅肥施用后,花生增产率在10%以上。为今后利用赤泥作硅肥主要原料提供了成熟工艺,同时为在黄河冲积平原花生产区推广硅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硅肥在杂交水稻上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是喜硅作物,许多国家把硅称为水稻的第四大营养元素,通过在北亚热带地区河南省信阳地区潴育性水稻土上试验表明,在杂交水稻上施用硅肥,不仅可改善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等生物学性状,而且施用硅肥还可增强杂交水稻抗旱,抗病虫害能力,从而提高稻谷产量19.8%-24.7%,同时,硅肥的施用能够使杂交水稻提早成熟,试验结果表明,在杂交水稻上,硅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比单独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好,少量分次施用比一次性底施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盐渍土施用硅肥后土壤及作物中氮、磷、钾、硅等营养元素的分析,发现施硅肥后土壤中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硅含量都有明显提高,小麦茎杆和籽粒中的氮、磷、钾、硅的含量也比对照处理的含量高,小麦抗逆性、光合作用等都有明显改进,增产幅度达22.7%;最后简要说明了硅肥对盐渍土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硅肥在塑料大棚内春黄瓜上的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硅肥在黄瓜上的研究报道不多,据我们在春黄瓜上试验结果表明,施硅肥的比对照茎粗增加0.18 ̄0.24cm,株高增加4.8 ̄25.1cm,秧节数比对照增加15% ̄42%左右,增产达25% ̄29%以上,并且硅肥有改善黄瓜的外观与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玉米施用硅肥试验可知,施硅肥的玉米比对照茎粗和穗长增加,抗逆力增强,产量明显增加。硅肥以每公顷施750~1125kg时,增产效果最明显,其增产率分别为15.42%和19.87%。  相似文献   

9.
硅钾肥对青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等养分及土培试验方法,进行硅钾肥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对青菜产量、维生素含量、硝酸盐含量、重金属元素含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影响的试验,分析施用硅钾肥对提高蔬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作用。结果显示:施用硅钾肥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效氮和土壤有效磷含量,明显提高青菜的产量和青菜中维生素含量,减少青菜硝酸盐含量,降低青菜中重金属元素镉、铬、铅等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硅肥在黄河冲积土上的水稻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以炼铁水淬渣还是以赤泥为基料生产的硅肥,在河南省黄河冲积平原水稻上施用均获得15%以上的增产效果,尤以赤泥的基本原料生产的硅肥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施用硅肥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首先综述了水稻施用硅肥后增产的机理,以及施用硅肥对水稻的叶片、植株、根系和抗逆性产生的积极影响,然后对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以及增产幅度与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关系作了总结,认为各地区施用硅肥的增产幅度存在差别,且北方一般高于南方;不同土壤类型,缺硅临界值应不同,并提出了华北平原的缺硅临界值为250mg/kg。最后,对今后的研究趋势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稻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和养分转换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模拟施肥进步和灌溉模式的定位试验在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结果表明施肥制度和水分管理模式显著地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转化过程和生产效益。单施N的产量效应为4.5 kg/kg,而NP或NPK配施养分总的产量效应分别为8.8 kg/kg和8.0 kg/kg;有机物料循环的增产率为56.8%,在有机物料循环的基础上配施NPK化肥最大的增产率可达到80.1%;化肥应用的进步可使水稻产量增长62.5%或通过施肥实现的水稻产量中由于化肥应用所占的贡献份额为38.4%,有机无机肥配合水稻产量增长80.1%,或通过施肥达到的产量中有机无机肥配合所占的份额为44.4%。本区双季稻年灌溉需水量为5838 m3/hm2,年变异C.V = 8.3%。晚稻灌溉占全年的71%,7~9月是灌溉需水高峰期,占全年灌溉量的68%。生产灌溉效率 (灌溉水量与产量之比):生物量3.67 kg/m3,精谷量1.48 kg/m3。常规管理田间水分分配为:蒸散占1/2,翻耕整地占1/6,植物构成占1/21,田间渗漏占1/14,其它环境耗水 (维持) 占1/5。耕灌雨养管理翻耕整地和田间渗漏比例过高。不同灌溉处理试验表明:双季稻生产的灌溉,以早稻保持水层灌溉,晚稻按需配额灌溉的模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东北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虽然该地区黑土质量和肥力均较高,但农田施肥过量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因此,为了阐明黑土区水稻施肥空间格局、差异特征及减施潜力,本文选择东北平原黑土水稻种植区为研究对象,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水稻施肥和产量进行了大规模调研分析基础上,结合土壤本底供氮能力培养试验,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由南至北施氮强度和经济产量均逐渐下降,施氮强度下降幅度大于产量下降,氮肥偏生产力逐渐增加。通过与理论适宜施氮量对比发现,辽宁稻区理论减氮潜力达16.7%~24.7%,吉林中、西部稻区潜力达8.7%~17.8%,黑龙江稻区还有2.0%~11.4%理论减氮空间。三省典型水稻土土壤累积矿化量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地上部生物量变化所引起的氮携出量的变化是引起东北黑土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水稻施氮量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农田氮流失与农业非点源污染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氮肥的过量施用,农田氮流失容易造成农业非点源污染.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农业环境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变了农业环境的生态结构与功能,造成很大危害.农田氮流失主要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淋溶途径进入水体形成农业非点源污染,降雨状况、土壤特性、施肥状况、农业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田间管理方式等因素与农田氮流失有密切关系.通过农田管理制度或立法、农田氮流失的源头控制和农田氮流失的扩散途径,可以实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调控,降低施用化肥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5.
我国钾肥需求量逐年增加,80%需要进口,但同时又有大量的低品位非水溶性钾矿资源没有利用,利用非水溶性钾矿生产长效钾肥既能缓解钾肥短缺的矛盾,又可以解决普通钾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长效钾肥原料分布广,生产和施用技术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普及形成产业化,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In recent years, excessive levels of cadmium (Cd) in rice have been a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e public and scientists. In Guangzhou rice is a staple food for most citizens and understanding the level of Cd and other heavy metals in rice is important for food safety and health. Consumers in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purchase rice from various sources at different prices but we know littl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ce and safet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sence of zinc (Zn) can also affect the level of risk from Cd in rice and so affect food safety. This study offer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price, safety and nutritional quality. 125 ric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markets and from the homes of high-income, middle-income and low-income groups in Guangzhou city, and were tested for the content of Cd and Z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5.6% of the rice samples contained Cd in exces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with higher levels of Cd in Indica rice than in Japonica. At the same time, we design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groups with different incomes to assess their exposure to risks from rice with Cd and their perceptions an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bout risks. The survey showed that, as a whole, the low-income group faces higher risks from rice with Cd, and that there is strong public demand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bout Cd in rice.  相似文献   

17.
烟台海岸带土壤重金属定量源解析及空间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建树 《地理学报》2021,76(3):713-725
定量解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并绘制空间分布图是土壤重金属调查评价的核心,可为区域土壤环境管理和修复提供科学参考。以中国北方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烟台海岸带为研究区,系统开展表层土壤样品采集和重金属分析测试;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定量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贡献;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和序贯高斯模拟构建多元地统计模拟技术,实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预测及潜在污染区域划定。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表层土壤中 As、Co、Cr、Mn和Ni主要为自然来源,且空间分布受成土母质的控制;② 工业和交通排放是土壤中Cd、Pb和Zn的重要来源,三者在金、铜矿的尾矿区以及烟台市区呈现出污染热点;③ 土壤中Cu主要来自铜基杀菌剂和有机肥施用等农业活动,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果园土壤;④ 土壤中Hg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和混汞法炼金所排放Hg的大气沉降,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金矿以及龙口、蓬莱市区周边;⑤ Cu、Hg和Cd的潜在污染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7.5%、14.3%和8.6%,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