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基准站观测数据的质量是影响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能否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已建成的CORS系统,仍有必要定期对基准站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监测。本文选取重庆市国土资源GNSS网络信息系统(CQGNIS)基准站网的实际观测数据,分别利用TEQC和GAMIT软件对CQGNIS单基准站和全网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研究,论证并给出了CQGNIS基准站的当前总体数据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2.
何书镜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2):122-124,129
探讨了GNSS接收机天线多路径效应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分别运用由多路径计算原理编制的数据分析软件和TEQC软件处理整体式GNSS接收机获取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说明多路径效应的大小与高度角存在线性关系。在实际数据预处理中,可通过分析软件代替TEQC,简单方便地获得站点的多路径信息,对站点的数据评定提供有效的质量信息。  相似文献   

3.
一种GNSS区域站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多年观测与积累,GNSS站数据已形成大数据规模,面对大区域、多年GNSS观测数据,需研究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形成快速、常态化检测机制,为GNSS站观测数据快速提取与推广应用提供质量保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EQC技术的GNSS区域站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方法,分析了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方法关键点;以大华北区域660余个站点10期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实地考察站址观测环境,分析了误差超限的原因,从而修订了观测工艺流程;基于研究成果构建了适用于大规模GNSS站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技术体系,可为全国GNSS站观测数据质量检测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陆态网络GNSS站点是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大地基准的重要支撑部分。该区域陆态网络GNSS站点周围环境好坏,影响GNSS观测数据质量,进一步影响我国地壳运动监测的精确性。本文基于TEQC软件数据质量检核模块对山西省内的67座陆态网络GNSS站点的数据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58座陆态网络GNSS站点的数据质量满足规程要求,9座陆态网络GNSS站的数据质量不满足规程要求。  相似文献   

5.
银川市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共建站5个,当时站网的初步设计主要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踏勘情况结合网络的布设等工作进行,为了确保建成的GNSS参考站的解算质量以及将来能够满足在省级或更大区域的连续参考站网络系统的运行,在站址选择的时候,有必要对接收机的观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现结合银川市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的选址,对点位进行了实地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多方面的综合分析评定,根据数据质量分析结果确定了拟建基准站点的位置,对确保系统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已建立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且获得大量观测成果,但是由于涉及到数据保密问题,CORS系统成果的利用仍局限于政府部门。文中以已有CORS在线服务系统软件架构为基础,加入用户参数设置及结果分析模块,研发区域CORS在线定位系统(Regional CORS Online Positioning System,RCOPS)。由于区域CORS基准站密度大于IGS站密度,降低基准站与用户站的距离,有利于削弱站间距离相关误差,从而提高相对定位精度。经过实际数据测试,得出RCOPS系统(基准站与待定点平均距离51km)精度在XYZ方向上可以达到毫米级,高于使用IGS站作为基准站(IGS站与待定点距离大于500km)进行事后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群的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GNSS基准站选择建在城市建筑物的顶面上。针对这一现实,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GNSS基准站钢标,对比分析了钢标、混凝土标及加保温层钢标的材质特性。对其稳定性长、短期趋势的测试方法进行论述,并试验获得实测数据,数据解算表明这种新型GNSS钢标坐标重复性较好,能满足GNSS连续运行站建站技术要求,能有效地减弱外界温度对基准站水平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TEQC能对GNSS数据进行质量检核,编辑并改善GNSS数据质量,但该软件运行于DOS环境,成果不能图形可视化,存在人机交互性差等不足。文中通过VisualC#编程对TEQC和QCVIEW进行可视化封装,实现基于WINDOWS界面的质量检核与可视化表达,选用5个质量评价指标对CORS站点数据进行质量检核。最后结合实例验证改进软件的可行性,并通过BERNESE软件分别求单天解验证选用的5个质量指标能够对观测数据作准确的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群的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GNSS基准站选择建在城市建筑物的顶面上。针对这一现实,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GNSS基准站钢标,对比分析了钢标、混凝土标及加保温层钢标的材质特性。对其稳定性长、短期趋势的测试方法进行论述,并试验获得实测数据,数据解算表明这种新型GNSS钢标坐标重复性较好,能满足GNSS连续运行站建站技术要求,能有效地减弱外界温度对基准站水平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介绍河北省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的建设情况,讨论TEQC软件对参考站周边环境的检测方法,给出了质量控制指标。并针对河北省卫星定位综合服务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几个参考站,应用TEQC软件进行数据质量检查,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验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研制状态,全面确认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iGMAS)监测站接收机性能,为后续GNSS接收机数据的质量评定做出贡献.?基于iGMAS多品牌接收机比测实验,通过对多个品牌监测接收机多系统不同频点观测数据质量(完整率、多路径、周跳比、观测噪声)及零基线相对定位精度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  相似文献   

12.
张涛  秘金钟  谷守周 《测绘科学》2017,(12):163-170,177
针对目前TEQC数据质量检核软件尚不支持同时检核GPS/BDS/GLONASS/Galileo四系统观测数据质量的现状,该文基于开源代码的Anubis命令式窗口软件,重新编译Anubis软件代码,以扩展北斗导航系统新频点新信号数据的处理功能;依托Python平台实现Anubis软件的可视化界面封装以及质量检核结果的可视化输出,并对其软件功能和检核结果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Anubis软件能够以多种质量指标有效检核GNSS数据,满足检核新一代iGMAS接收机数据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舰船系统试验基准数据处理利用GNSS定位数据通过固定基准站差分解算后再获得相对关系解算的不足,分析该方法面临的难题及难以满足远距离大航区试验的现实问题,提出基于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处理的移动基准站解算方法。在研究GNSS差分定位原理基础上,结合经典载波相位双差方法,通过单历元实时差分,建立无固定基准站的相对数据解算模型。基于采集的实测数据,分析基线解算精度,验证所提出方法在舰船系统试验基准数据处理中的可行性和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卫星定位技术无法应用于室内环境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利用载波相位差值的伪卫星定位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而且无需基准站的支持,无需伪卫星之间的时钟同步,也不需要求解整周模糊度。构建了伪卫星定位的系统模型,并阐述了利用载波相位差值进行定位的基本原理。首先将双天线接收机输出的两组载波相位测量值进行单次差分操作,消除共有误差带来的影响,然后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迭代解算出双天线连线中点的空间位置。仿真结果和基于双通道软件接收机的实测数据均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能够作为现有室内定位技术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5.
当基准站采样率低于流动站时,不能用常规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后处理方法得到流动站所有历元坐标。针对此问题,给出了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模型构造基准站非采样点上虚拟观测值的方法。该方法将接收机钟差、对流层天顶湿延迟从观测值误差中分离出来,同消电离层模糊度一起进行估计,利用基准站真实坐标获得卫地距,在此基础上计算相邻两个观测历元的残差进而拟合历元间非采样点残差,与卫地距、各项估计误差一起生成虚拟观测值。该方法保持了虚拟观测值的误差特性,尤其是基准站与流动站间的共性误差。该方法仅加密基准站数据,对流动站没有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基准站在采样间隔30 s范围内,使用该方法加密的虚拟观测值与真实值有较好的一致性,采样间隔分别为30 s、15 s、5 s的虚拟测码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偏差的标准中误差分别在0.2 m和1.2周左右、0.1 m和0.7周左右、0.05 m和0.2周左右;在30 s采样间隔情况下,按照该方法处理后仍能满足厘米级定位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TopconNET—G3 GNSS接收机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Topcon NET—G3 GNSS接收机特点的基础上,对Topcon NET—G3GNSS接收机进行了检测,获得了试验结果,得出了这种仪器在精度上能满足GNSS连续运行站技术要求等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7.
GNSS数据质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GNSS载波相位观测值受观测噪声和接收机钟跳等的影响,其周跳检验量序列随时间发生变化。为构造稳健而又敏感的周跳检验量,需对不同系统的卫星数据质量进行分析,而多路径效应和信噪比则是影响观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重点分析了GPS与BDS卫星数据的多路径效应及信噪比,并提出了一种接收机时钟的钟跳探测方法,即采用双频相位观测值的O-C值,通过消电离层线性组合进行钟跳探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各地现有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可用星座存在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了按星座分别生成虚拟参考站数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修正接收机钟差影响,实现了多个参考站作为主参考站生成同一个站点的虚拟观测值,有效避免了单个主参考站星座兼容性的影响,可为流动站提供更多的可用卫星。试验针对部分基准站不兼容北斗卫星的情况,分别在开阔区域和房角区域测试了按星座组网前后流动站的定位性能。结果显示:更多基准站参与服务能够改善虚拟参考站数据质量;按星座组网后流动站的定位质量更优,尤其可以显著改善流动站在房角等有遮挡区域的可用性和定位质量。研究成果对于有效整合当前各类基准站数据资源、提升服务对星座的兼容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