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我们平常见到的鱼多是中等大小,特别大和特别小的都很难见到。生活在当今地球村的最大鱼类是几种鲨鱼,如鲸鲨体长可达25米,体重可达80吨;曝鲨体长可达15米,体重可达15吨。鲨鱼的近亲——鳐类也有最大者,如产于印度洋的巨鲼体宽可达7米,体重可达800千克。软  相似文献   

2.
海洋中有许多洞穴,其中有些洞穴很奇妙,使人听到很有兴趣。现介绍几个与大家共赏。使鲨鱼迷糊的洞鲨鱼十分凶猛,常攻击人类。可是在墨西哥湾东部妇人岛附近海底有一个洞,洞中住着一条鲨鱼十分老实。这个洞是一位潜水员发现的。他在水下看到一条鲨鱼躺在洞中,咀一张一合地呼吸着。见人并不攻击,就壮着胆子游近鲨鱼,鲨鱼还是不动。他同助手游进洞  相似文献   

3.
地球上的鲨鱼有近2亿年的历史了,可以说它是地球物种中的“老者”。鲨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负面的,认为鲨鱼会无缘无故地袭击人类和船只,实际上多数鲨鱼并不凶残。说到鲨鱼,人们都认为它是个庞然大物,其实鲨鱼的体型大小不一,有长有短。当今最大的鲨鱼是鲸鲨,体长可达20米,重逾5吨,口裂宽大。姥鲨体形仅次于鲸鲨,体长10~20米。  相似文献   

4.
深海飞雪     
作为科学考察工作者,我有幸乘坐“诺特鲁”号潜艇下潜到2000米以下的深海,去进行海底考察。和我同时下潜的还有驾驶员亚努先生和他的助手西伦先生。潜艇下潜的速度特快。说话间,已下到海中,四周立即是一片纯蓝色的世界。这里的一切东西仿佛都蒙上了一层蓝色的面纱,透过潜艇上的玻璃看去,天空完全是一片阴沉沉的样  相似文献   

5.
深潜7062     
7062米相比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来说,是有些差距,但对于海洋探测研究来说,7000米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正像进入太空离不开航天器一样,开发利用深海则离不开深海装载装备。可以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海洋领域带来的价值丝毫不亚于"神舟五号"在航天领域的贡献。在2012年6月27日,"蛟龙号"在7000米级海试的第5次下潜中再次刷新了同类型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下潜取得3个水样,2个沉积物  相似文献   

6.
在伟大祖国辽阔的海洋中,鱼类不计其数,单鲨鱼就有350余种,这真叫你目不暇接。鲨鱼的嗅觉极为灵敏。据有关鱼类专家研究得知,1米长的鲨鱼,其鼻腔中密布嗅觉神经末梢的面积可达4842平方厘米,如果是5~7米长的噬人鲨的话,其灵敏的嗅觉可嗅数公里外的受伤人和海洋动物的血腥味道。虽然鲨鱼的名声并不好听,但绝大部分的鲨鱼对人类是有益无害的。鲨鱼的肝脏占总体重的15%~20%,特别是含油率高达63%左右,  相似文献   

7.
2012年6月30日,"蛟龙"号最终完成了7000米级的所有海试任务。本次海试共进行了6次下潜试验,有3次下潜深度超过了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海试团队对潜水器的各项功能逐一进行验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海调查作业,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取样。随队记者用镜头详细记录了海试期间的各种瞬间,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照片,让我们一起去体会经过了十多年的追赶,在深海科学领域后起的中国,终于拥有了一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载人深潜器的这份喜悦。  相似文献   

8.
在浩瀚的大海里,鲨鱼是不怕任何动物的,鲨鱼还能攻击人,鲨鱼在大而深邃的海洋里所向披靡,这是人所共知的,所以,不少人对大鲨鱼都望而生畏。鲨鱼由于有个纺锤形的身体,发达的肌肉及宽大的尾鳍,使它的游泳迅速,行动敏捷,一直活跃在海洋的中、上层,任何动物见到鲨鱼都要退避三舍,在来不及逃跑时也会将腹部朝上装死躺下。  相似文献   

9.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2012,(6):F0002-F0002,1,2
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再传捷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第四次下潜任务时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20米,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海试完成后第一时间,国家海洋局在京举行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视频慰问活动。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正在对几种鲨鱼进行研究,以弄清这种动物为什么不会得癌症。要知道,即使是使用大剂量的致癌化学物质,在鲨鱼体内也不会形成肿瘤。 所有的解释目前都是假设的。一些科学家认为,是鲨鱼体内含有的大量的维生素A保护了它们。另一些科学家则解释说,鲨鱼之所以不  相似文献   

11.
4027米,天气原因被迫取消第二次下潜2011年7月1日,蛟龙号伴随“向阳红09”试验母船从江阴苏南国际码头启航,奔赴东太平洋执行此次5000米级海上深潜试验任务.北京时间7月21日凌晨3点,蛟龙号在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进行了第一次下潜试验,5点26分,下潜深度达到4027米,突破了去年蛟龙号在南海创造的3759米的深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新一代潜艇的高技术含量目益增加,根据目前各主要军事大国新型潜艇的研制情况,可以看出21世纪新型潜艇的研制趋势,21世纪新型潜艇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大潜深、高降噪的艇壳结构增强潜艇的隐蔽性,提高其生存能力,主要有两个措施:一是增大下潜深度;二是降低噪声。传统潜艇的下潜深度一般为250~400米,而世界海洋的深度多为1000~6000米,因此增大潜深有着广阔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4日成功冲击7000米下潜深度,再次创造历史。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专访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蛟龙"号具备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记者:"蛟龙"冲击7000米成功,作为海洋局局长您现在心情怎样?刘赐贵:我非常喜悦、激动和自豪。喜悦的是"蛟龙"号海试队经受住了考验,出色地完成了7000米级海试的预定下潜任务;激动的是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4月2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 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在南海完成海上试验,并通过海上验收。2014年2月20日至4月22日,"海马号"分三个航段进行了海试。期间,"海马号"共完成17次下潜,3次到达南海中央海盆底部进行作业试验,最大下潜深度4 502米;完成水下布缆、沉积物取样、热流探针试验、海底地震仪海底布放等任务,成功实现与水下升降装置联合作业,通过了  相似文献   

15.
刘传锦 《海洋科学》1983,7(6):31-31
美国研制出一种悬垂式微型深海潜球。它只有一个座位;高为2.5米、直径为1米,重400多公斤;可以下潜到600米深处。人坐在里面,能观察到迄今从来未捕捞过的生物。这种微型深海潜球的顶端装有透明的丙醛烯的椭圆形帽子,还有两个柔软的抓手。研究者用脚踏  相似文献   

16.
AUV是深渊观测的重要平台,万米级AUV是国际上深渊观测的研究热点。传统对于深度的测算主要依据EOS-80方法,使用压强数据进行深度估算,但由于深海中水层密度、重力加速度变化等因素影响,实际下潜深度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以2021年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研制的万米级AUV样机在马里亚纳海沟开展的下潜试验为例,通...  相似文献   

17.
鲨鱼为软骨鱼类,全世界有近300种,我国有130种。鲨鱼体呈纺锤形,无鳔,歪尾,游速极快;它全身被覆盾鳞,如同打磨木器的粗砂纸,也称皮齿;它的嘴巴位于头的腹面,又宽又长,故名下孔鱼;其鳃如板状,又称板鳃鱼类。鲨鱼是肉食动物,从最小的浮游动物到最大的鲸类,都是它捕食的对象。人们从鲨鱼的肚子里不仅发现过海豹、海豚、鲸和海龟等海洋脊椎动物,也发现过羊、马、大象等陆生脊椎动物,还发现过雨衣、啤酒瓶子、汽车牌子和人的尸体。  相似文献   

18.
重点推介     
<正>编者按2015年,国内外海洋界大事不断。1月19日,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圆满完成中国大洋35航次第二航段科考任务,抵达毛里求斯靠港补给。本航段是"蛟龙"号首次到西南印度洋执行科考任务,在我国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成功开展9次下潜,平均下潜深度2850米,创下了中国深海科考多项第一,取得众多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两层流体中内孤立波与潜体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提出基于双推板的内孤立波数值造波方法,对两层流体中内孤立波与潜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潜深下潜体所受的内孤立波载荷特性.结果表明,内孤立波对水下潜体的载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别地,当潜体位于内孤立波中时,其所受的垂向力要远比潜体位于内孤立波下时的大.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大海中的鲨鱼,它们捕捉食物是很容易的,因为它们的游泳速度不但很快,而且还生有一口锐利牙齿,它们所到之处,残体和血狼藉一片。在众多的鲨鱼中,有的鲨鱼在捕捉食物时,不用费任何力气地就能吃得饱饱的;有的鲨鱼则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