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利用天气动力学原理对2006年7月17日锡盟南部地区及西苏旗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高空处于强暖脊控制,不利于强降水产生的弱对流环境条件下,低空冷涡及地面倒槽仍可为产生暴雨提供辐合上升运动和充沛的水汽条件;而台风"碧利斯"在登陆后长达5天的生命史中,为锡盟"7·17"暴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抬升条件,激发了锡盟地区中尺度强降水系统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深入分析“蠕虫”和“木马”两种常见计算机病毒的不同特征,探讨两种常见计算机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得出病毒防治的一般思路,为各级台站的计算机及其网络安全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其他一些客观因素,气象部门一些同志在不同程度上潜滋暗长了重创收轻业务的思想,对基础业务有所放松,业务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了滑坡.面对这种情况,基础业务与创收应如何协调发展?这是气象业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思考和及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0604号强热带风暴与0606号台风的强度变化、环流背景、云系结构以及物理量的分布特点,探讨两个台风暴雨降水的成因。结果表明:0604号强热带风暴虽登陆地点远离广西,但台风低压稳定维持在江西到湖南境内,其倒槽暖式切变进入广西并与西南季风相互作用,不断激发中小尺度降水,产生大范围暴雨;0606号台风正面袭击广西,强度强,登陆后其环境风场衰减慢,移速慢,从而造成大范围的暴雨天气。  相似文献   

5.
利用台风年鉴、天气图、本站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对"杜鹃"和"7908"号台风在生命史和移动路径、风雨和气压变化以及环流背景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是很相似的台风.对今后类似台风的预报以及预警信号的发布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太阳就象地球的母亲,她们在外貌上有着天生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帕布"和"蝴蝶"强度变化及移动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环流形势和热带风暴周围的全风速、垂直速度的变化分析,发现"帕布"的突然转向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北抬、干区中轴线的制约作用和双风暴的影响有关,风速的垂直切变增大和上升运动的迅速减弱改变了热带风暴的暖心结构,有利于热带风暴减弱消失或改变移动方向.  相似文献   

8.
"北冕"和"黑格比"台风暴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物理量综合诊断分析方法,对路径相似的强热带风暴"北冕"和强台风"黑格比"在西进途中进行水汽来源、不稳定层结的维持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台风及其减弱后的低压环流发生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北冕"和"黑格比"路径相似,两次台风大暴雨落区比较一致,而它们减弱后台风低压环流仍对桂西南造成强降水,低空急流的存在是台风低压环流维持并造成强降水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台风"派比安"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1°×1°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0606号台风“派比安”的物理量场,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对“派比安”台风的运动路径、长时间大风以及暴雨特点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过程后期华北大槽减弱北收,副高迅速加强西伸,同时“派比安”旋转风结构中始终存在向西北偏西方向偏转的倾向,副高与台风之间的气压梯度增大,引导了“派比安”向偏西北方向移动;2强散度柱与强涡度柱形成耦合机制,促成了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使台风登陆后中心气压填塞缓慢。台风环流没有出现某一部位突然衰减或增强,是造成大风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3“派比安”生成于热带辐合带中,台风结构对称,登陆后,一直处在小于10m·s-1的风垂直切变环境之中,水汽源源不断的输入台风环流中,是造成暴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0.
对生成于同一气候背景、相近海域 ,后期路径又十分相似的 0 10 7、 92 0 7号台风进行对比分析 ,认为大气环流变化的相似是造成它们后期路径变化相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发生季节、地域及影响系统都十分相似的"97.5"、"81.5"两次孟湾风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影响系统强度的差异,造成降水的范围及量级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超强台风“罗莎”和“韦帕”大风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要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FY-2C卫星红外云图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对2007年登陆浙南闽北交界的超强台风“罗莎”和“韦帕”大风过程及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地面气压场的分布对台风登陆前后大风的出现时间、影响范围以及登陆后大风的持续时间有重要的影响;台风登陆之前FY-2C红外云图对大风的影响范围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而台风外围螺旋云带进入东海海域的时间则可以作为预报台风大风开始影响温州的一个参考依据;多普勒雷达最大径向速度对台风极大风速的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预报挑战度"(measure of forecast challenge,MFC)是一种衡量预报难易的新尺度;"可预报性演变指数"(predictability horizon diagram index,PHDX)是一种检验集合预报的新评分。这二种新指标是杜钧等于2019年提出来的,文章发表在美国气象学会英文杂志《天气和预报》上。为了让国内基层台站业务预报和研发人员也能熟悉和应用这些方法,我们在此作一简短的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4.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时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的设计外部进程访问数据库的时闻控制方案,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响应时问的前提下。把握好系统与网络负载同系统事务响应处理速度之间的平衡关系。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对于某些类型数据的响应处理缺乏有效率的解决途径。此类数据采用通常的处理方式往往不能较好地得到解决。基于此,开发了1种由ODS API和Socket缩程的数据库ESP扩展方法,由应用系统主动查询方式变为数据库系统主动通知或推送的方式,从而提供了1种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利用温州地区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Micaps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和温州新一代气象雷达资料等,对"南川""狮子山"外围云系对温州造成的大风和强降水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台风外围云系影响时大风和强降水的预报着眼点:可根据雷达基本速度场中的强径向风、地面气压梯度的增大区和台风路径、移速等判断大风;可在...  相似文献   

16.
“三· 七· ”高炮射速较大 ,火力较猛 ,能自动装填发射。利用“三七”高炮进行人工增雨防雹 ,是实现农业抗旱减灾一项有效的科学措施。哈尔滨地区高炮共 1 2 7门 (双管 73门 ,单管 5 4门 )。目前是哈尔滨市进行人工增雨防雹的主要设备。这里从实际出发 ,阐明了 5年来在高炮管  相似文献   

17.
0411号热带风暴路径特点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  
0411号热带风暴具有跳跃式移动、范围小、持续时间短等特点。从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对0411号热带风暴路径进行分析,揭示造成0411号热带气旋跳跃式移动的主要原因是高空引导气流的加强,副高边缘风速加大到16m/s,和热带低压北部的东风波系统对其产生的吸附作用。粤东地区的不稳定中心、高温和高湿中心对热带风暴也产生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18.
蒋宗孝 《气象》1996,22(6):25-28
通过分析1994年5月1-3日闽西北特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地面尺度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变,揭示了这场特大暴雨的物理机制和各要素场特征。  相似文献   

19.
台风一词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立广 《气象学报》2020,78(6):1065-1075
虽然台风一词已经家喻户晓,但是300多年来关于台风的词源众说纷纭。通过收集和分析古今中外关于台风词源的资料,得到两个结论:(1)台风词源的争议出现在16世纪后期平托《远游记》出版以后;(2)欧洲一些学者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支持“台风”源自希腊语的说法,也没有给出“台风”在阿拉伯语和印度洋周边国家语言中来自希腊语的证据。相反,现有的文献资料表明,虽然飓风的说法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占主导地位,但是台风的早期叫法在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沿海方言中至少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台风一词在中文里有自身独立的演变过程,从浙江吴语的“风痴”经过口语到福建的“痴风”,由于“痴”和“颱”在闽语中发音相近,在闽语中变成“风颱”和“颱风”。   相似文献   

20.
利用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双台风“纳沙”(1709)和“海棠”(1710)先后登陆福建后的强度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纬水汽输送的强弱变化是造成双台风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而越赤道气流对水汽输送起到关键作用。副热带西风急流与中低空风场强弱变化一致,西风急流增强伴随中低空东风加强是“海棠”陆上强度维持不减的原因之一,反之“纳沙”快速减弱。双台风效应对强度变化也起着重要作用:双台风靠近相吸作用下,“纳沙”残余环流卷入“海棠”环流中,为其输送正涡度因子及斜压能量,也是促使“海棠”强度维持的原因。台风登陆后,其上空三种不同层差的垂直风切变值表现一致减小的变化趋势及低于6 m·s-1的风切,有利于弱台“海棠”陆上长久维持。海岸锋生及海表通量动热力因子对“海棠”右侧中小尺度对流发展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加剧了“海棠”非对称性结构,促使“海棠”强度维持不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