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初步的研究表明,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是区分江西两类花岗质岩石的有效标志之一。对金属成矿作用,也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区分两类花岗质岩石的主要地球化学指标为稀土总量(∑REE),∑Ce/∑Y和δEu值。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也为鲜明标志之一。在金属成矿作用方面,随着δEu的递减,两类花岗质岩石具有各自的成矿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在热液中的迁移与沉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全球稀土资源需求不断上涨,此外稀土元素作为研究地球起源与演化等有关地球科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深受地球科学界的重视。而热水溶液体系中稀土元素迁移、富集、沉淀及分馏机制等相关理论知识的不断完善对于理解稀土成矿作用、稀土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微量元素示踪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稀土元素在热液体系中迁移、沉淀以及轻、重稀土分馏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不同稀土络合物的稳定性、溶解度以及搬运稀土元素的能干性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了"稀土元素在热液中迁移与沉淀"研究中仍需完善及拓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华南含锡钨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华南含钨锡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将花岗岩分为四类,即稀土正常型,轻稀土富集型,重稀土富集型和稀土亏损型,并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角度讨论了四类岩石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4.
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成因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沃溪金-锑-钨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良好地反映了成矿作用的条件和过程,并为示踪矿床成因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以流体包裹体为代表的成矿溶液,以较高的稀土总量、显著的轻稀土富集和缺乏明显的铕异常为特征,代表了一种通过在碎屑沉积物柱中循环而萃取矿质的演化的海水热液.矿石相对于成矿流体(母液)富集重稀土而轻微亏损铕,反映了矿石沉淀过程中来自于海水的稀土元素掺合.同一矿层内由下往上,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程度逐渐增大而稀土总量则逐渐降低,表明随着热液化学沉淀作用的进行,海水掺合的影响逐渐增强.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无论在分布模式还是在轻重稀土之间的分馏程度上,均与其他许多 Sedex型多金属矿床十分相似,暗示了这些矿床具有相似的成因机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支持矿床同生沉积成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白云鄂博是世界第一大稀土元素矿床,其稀土元素资源量占世界目前已知稀土元素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白云鄂博自1927年发现至今已有92年,对其的开发和研究历史悠久,在赋矿碳酸岩的成因、成矿年代、稀土矿物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碳酸岩型稀土元素成矿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矿床经历了成矿后复杂的构造变形和热液蚀变,致使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复杂,学界对其成因和成矿过程一直存在不同认识,对成矿碳酸岩的岩浆演化、稀土元素迁移与富集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薄弱。笔者最新研究表明,矿区过去被认为是下白云鄂博群的H1、H2、H9岩石单元并非沉积变质岩或变质火山岩,而应为岩浆侵入成因,矿区其他岩石单元(H3~H7)的成因也值得商榷。H9岩石单元中的黑云母岩(前人称为黑云母板岩)和富含黑云母的碳酸岩(前人称为暗色板岩)为成矿碳酸岩的一部分,是碳酸岩不同岩相带的表现。黑云母岩和富黑云母碳酸岩相对于含矿碳酸岩具有相对低的稀土元素含量和轻、重稀土元素比值,表明岩浆演化可能对稀土元素的富集和分异具有重要贡献。矿区主要岩石单元成因的新认识不仅为矿床成因、成矿背景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区域构造演化、正确厘定矿区构造式样和指导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华南含锡钨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华南含钨锡花岗岩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将花岗岩分为四类,即稀土正常型,轻稀土富集型,重稀土富集型和稀土亏损型,并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角度讨论了四类岩石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兴安岭西北部的霍龙门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该区出露的大面积花岗质杂岩为新开岭—科洛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花岗质杂岩主要由花岗质和花岗闪长质糜棱岩等组成,其中花岗质糜棱岩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310.7±6.5 Ma,表明其原岩形成于晚石炭世。该杂岩的主量元素总体显示中、高钾钙碱性准铝质--过铝质系列岩石的特点;微量元素表现出Th、Zr、Hf、Nd、Rb、K明显富集,而Ba、Sr、Nb、P、Ti明显亏损;稀土元素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特征,有较明显的负Eu异常,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较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点及花岗质杂岩的形成环境等,综合显示该杂岩的原岩应形成于晚古生代,于三叠纪时期发生明显的变质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石榴混合花岗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太古宙孔兹岩系在发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同时,榴云片麻岩岩组中的石榴黑云片麻岩在近水平剪切构造变形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石榴混合花岗质岩石。现有证据表明,它们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在矿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上,大体继承了石榴黑云片麻岩,而它们的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尤其是REE分布型式的变异又反映了其部分熔融和演化。尽管该石榴混合花岗质岩体规模小,但在矿物组成、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上显示出明显的不均一性,形成了高K2O低Na2O、CaO,稀土元素总量低,具正Eu异常和低K2O高Na2O、CaO,稀土元素总量高,具负Eu异常的两类石榴混合花岗质岩石。综合研究发现,这两类石榴混合花岗质岩石的形成与部分熔融及随后的流动过程中熔体与残留体的逐渐分离有关,前者残留体、残留矿物相极少,富长英质;而后者残留体和残留矿物相对较多,因而富镁铁质,并且控制REE行为的矿物相如石榴石和独居石、磷灰石、锆石等相对富集,从而造成了两类石榴混合花岗质岩石稀土元素分布型式的差异,与桑干地区成因相似、成熟度较高的古元古代花岗岩具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9.
全面总结了我国主要热液铀矿床类型及其产铀地质体的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特征,指出REE的研究不但有助于阐明产铀岩体(岩石)的成因,而且可以有效地追溯铀的来源。与围岩相比,铀矿石通常具有稀土元素总量(∑REE)偏高,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轻重稀土元素分馏强烈,并具有明显的铕负异常等特征。REE和铀在热液中主要呈碳酸盐、氟化物和磷酸盐的络合物形式搬运,在适宜的条件下又共同沉淀。热液铀矿床中的REE主要来自矿源岩(以燕山期岩浆岩及古生代地层为主),并通过成矿前和成矿期的热液蚀变作用进入古矿溶液。最后强调,加强热液铀矿床的REE地球化学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可以指导找矿和勘探。  相似文献   

10.
论述大井--安乐锡矿稀土元素特征与成矿关系。确定锡石的∑REE由成矿早期到晚期逐渐降低,锡石与有成因联系的岩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继承和发展演化的关系,反映成岩成矿的同源性、氧化还原环境及成因上的亲缘关系。稀土元素特征与成矿关系在∑Ce/∑Y-δEu图解上更能直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择新疆北部乌仑古-斋桑泊构造带上6个有代表性的花岗岩体,系统进行了岩体地质、显微岩相学、主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根据岩石副矿物类型与主要造岩矿物组成解释了各种岩石类型的稀土配分,根据主量元素-稀土元素相关性闸明了稀土元素在结晶分异过程中的分镏,按照两阶段、不同结晶分异程度模型对各种岩石类型的稀土配分进行了定量模拟;根据不同岩石类型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构造环境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它们的成因。最后,对碱性花岗岩的成因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小秦岭金矿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祖伟 《矿产与地质》1996,10(3):155-158
通过小秦岭金矿带不同地质体岩石稀土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太华群岩石的变质作用是成矿元素活化迁移的主要因素。不同地质体具有继承性演化特点和成因联系,且成岩、成矿关系密切;晋宁期和燕山期等后期花岗岩体为太华群在地壳深部部分熔融形成的;金矿床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时代在晋宁期以前,为熊耳期。从而为本区某些地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在对丰度坐标系中REE演化趋势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REE成分演化线参数(演化强度、演化方向、演化空间位置)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进行了探讨,使得REE演化规律的描述更加定量化、演化线的确定更精确,因此对岩石成因类型的判别也更为准确。以大洋板内东太平洋Galapagos群岛Volcan Alcodo岛熔岩及大西洋Sandwich大洋岛弧熔岩为例证实其一级演化线方向为北北西,系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岩系,其演化成均符合REE演化线各运动参数的约束关系。  相似文献   

14.
REE是了解和研究地球表生过程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REE的化学性质、物源和在表生水中的迁移和分配,综述了REE在表生过程水中的独特行为和再分配的全过程,同时利用表生水作用的代表产物——页岩,讨论了REE在水与古沉积物中的作用和指示意义。由于REE测试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过去研究中可能错误的结论和当前重新评估REE在水和岩石圈演化中分配及其地质意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斜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构造带发育与蛇绿岩伴生的斜长花岗岩,其时代、成因及与蛇绿岩的关系是目前还存在争议的问题。本文报道了该斜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组成。研究表明,斜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373Ma,εNd(t)与亏损地幔一致,与典型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特征,与卡拉麦里蛇绿岩中辉长岩有相似的平坦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两者在La/Sm-La图上符合结晶分异趋势。因此,卡拉麦里斜长花岗岩属于大洋斜长花岗岩,是来源于亏损地幔的基性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其成岩年龄373Ma代表了卡拉麦里蛇绿岩的形成时代。  相似文献   

16.
一种罕见的岩石——富铁玄武岩/富铁苦橄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铁镁质岩石(Ferrobasalts/Ferropicrites)较正常镁质岩石高FeO*(通常在14%以上)、贫硅、低碱,具独特主量元素特征,属富铁拉斑玄武岩—富铁苦橄岩。在自然界中与普遍发育的具Bowen趋势的低铁富硅熔体不同,高铁贫硅岩浆(Fenner趋势)非常罕见,也没有直接的现代类比物可以对比以解释其岩石成因。为了解释其岩石成因,前人做过大量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成因类型:①普通洋脊型玄武岩在封闭系统中简单的分离结晶作用;②低压条件下俯冲板片的大比例部分熔融;③地幔柱头前锋富铁组分(Fe rich streaks in mantle plume starting heads)的部分熔融。其成因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其岩浆深部构造背景、早期壳—幔演化、下地幔组成不均一性和核幔相互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最近在我国南太行山地区及其它地区发现的具有高铁镁特征岩石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邓阜仙、老牛山和石家湾花岗岩稀土元素与主要氧化物之间逐步回归分析,认为岩石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和CaO成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富Ca矿物中稀土元素赋存能力的研究及有关岩体实际资料的分析表明,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榍石、褐帘石、磷灰石和锆石等副矿物中,并且这些副矿物的含量和组合特点的变化,基本上反映了岩石中稀土元素含量和配分型式的变化。这一研究,对探讨岩体的成因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勇  张辉  刘丛强  饶冰 《矿物学报》2008,28(1):35-42
高度演化的富P过铝质岩浆体系,具有鲜明的、不同于其他体系的地球化学行为.富P过铝质熔体以富P,高ASI,贫Fe、Mg、Ca,强烈亏损REE、Th、Y以及具有W、Sn、Nb、Ta等金属的矿化为特征.富P过铝质岩浆体系中的碱性长石为富P长石,长石中P可以有效地指示过铝质岩浆体系的演化历程;在岩浆演化的晚期,P与Li具强的亲和性,形成锂辉石-磷铝锂石-羟磷铝锂石的组合.已有的实验研究揭示,P能降低简单花岗岩的液相线和固相线温度、粘度以及增加H2O在熔体中的溶解度.然而,这一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研究,P能否促进过铝质岩浆的液态不混溶,能否促使等价不相容元素在过铝质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分异,是否在稀有金属成矿过程中起作用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西藏过铝花岗岩锆石群型的成因信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锆石是西藏过铝花岗岩最重要的副矿物,为了探讨过铝花岗岩的成因,对西藏过铝花岗岩体中的锆石含量、晶体形态和群型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明显分出5种锆石晶体形态;锆石主要在过铝环境条件下,岩浆结晶温度较低时形成,结晶范围为600~900℃,其中冈底斯带结晶温度高于喜马拉雅带。不同构造-岩浆带锆石群型特征反映的成因信息不同,喜马拉雅带为壳源成因,而冈底斯带除了壳源成因之外,还有幔源成分的加入,反映了青藏高原岩石圈组成和演化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20.
南岭地区高度演化花岗岩类的稀土元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澄宇  朱正书 《地质论评》1994,40(5):406-407
本文应用现有的理论模型和矿物/熔体分配系数讨论南岭地区高度演化花岗岩类的REE模型,包括重稀土富集型和稀土亏损型。在花岗岗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副矿物(尤其是稀土矿物)的晶出种类,顺序和物理化学条件是控制REE强烈分馏的关键因素。REE分布型式不能简单地作为鉴别岩石成因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