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确定地球外部重力场的虚拟压缩恢复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申文斌提出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1,2 ] 并证明了级数解的一致收敛性[3 ] 之后 ,宁津生和申文斌等又提出了引力场虚拟压缩恢复法[4] 本文在指出了Stokes理论、Molodenskii理论以及Bjerhammar理论所存在的缺陷或不足之后 ,概述了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 ,用新的观点考察了引力场虚拟压缩恢复法并证明了由此得到的级数解是一致收敛的 ,提出了引力梯度场虚拟压缩恢复法 ,最后给出了确定高程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的基本思想是选定一个位于地球内部的球,根据地球表面的引力位,通过连续不断的压缩(到内部球)与释放,构造出了一个级数解,在假定该级数解一致收敛的情况下,所得到的解在地球外部与地球的真实场完全一致。证明了上述级数解在所选球的外部的确是一致收敛的。  相似文献   

3.
在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该法,使其适合于任意一个正则调和函数u.对于任意一个有限单连通形体Ω(其边界是简单封闭曲面),假如给定了边值u| ,并且假定u在上述形体的外部调和,在无穷远处正则,则可根据虚拟压缩恢复思想精确而严密地求出整个外部空间的u场.于是,可将虚拟压缩恢复法提升为虚拟压缩恢复原理.作为一个应用实例,本文简明地给出了Bierhammar理论所需要的虚拟重力异常.  相似文献   

4.
引力位虚拟压缩恢复法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提出了一种将地球表面的引力位虚拟地压缩到地球内部的一个球体表面 ,进而求解在整个地球外部空间 (包括地球边界上 )的重力位场以及重力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讨论了用配置法综合利用各种重力信息进一步提高虚拟单层密度精度的可行性,从理论上证明了解的唯一性,同时导出了虚拟单层密度与扰动位线性泛函之间的协方差函数,使该方法的实际计算成为可能。文章的第二部份提出了用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虚拟单层密度及局部地形改正,模拟计算表明该方法精度高、速度快,其工效比传统的迭代法提高几十倍。  相似文献   

6.
结合传统的实验思想与方法以及最新的虚拟地理技术,阐述并发展"虚拟地理实验"思想、概念、特征与方法。从虚拟地理环境、三条黄河、仿真虚拟科学等阐述了虚拟地理实验思想的最初形成与发展;从实践哲学角度,探讨了虚拟实践的特征、以及与现实实践的相互关系,并认为复杂性地理科学的研究需要集成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以及计算虚拟实验等的多样化实践形式。探讨虚拟地理实验的特征、类型,尝试建立虚拟地理实验核心理论的虚实相似原理和虚实协同原理;最后,以洪水动力过程与人群活动过程为例,开展了虚拟自然地理实验与虚拟人文地理实验的初步应用原型试验。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基于虚拟压缩恢复法导出的虚拟向下延拓法,该法从理论上解决了重力场的向下延拓问题。为了检验理论的正确性,选取EGM96模型进行了模拟实验检验,实验结果支持局部虚拟向下延拓法。同时,对观测值加进随机误差的情形也进行了模拟实验检验,结果表明,局部虚拟向下延拓几乎不损失精度。  相似文献   

8.
病态总体最小二乘问题的虚拟观测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乐洋  于冬冬 《测绘学报》2014,43(6):575-581
提出基于虚拟观测的病态总体最小二乘问题岭估计解法,该方法将先验信息作为一项独立的虚拟观测量,作为约束条件与病态观测方程联立求解未知参数,推导了求解的具体公式和迭代算法,给出了虚拟观测法中确定准则子参数的岭迹法。算例比较分析了病态总体最小二乘虚拟观测法、总体最小二乘岭估计的L曲线法、普通总体最小二乘法和最小二乘法的结果,发现虚拟观测法在解决病态总体最小二乘问题时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虚拟实体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一个研究实例,并指出了虚拟实体生成研究对测绘保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可视化技术、GIS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应用于地形环境的表现,对于虚拟地形环境的可视化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本文介绍了虚拟地形环境的概念、分类,分析比较了地图可视化与虚拟地形可视化,最后对虚拟地形环境的可视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虚拟压缩恢复法在向下延拓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基于虚拟压缩恢复法的重力场向下延拓,构造了点质量处于内部球内部、内部球外部和在内部球内外各有一个点质量三种点质量异常模型,试验结果支持基于虚拟压缩恢复法的向下延拓。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根据重复水准、重力测量资料利用虚拟质点法计算水准面随时间的变化,提出了虚拟质点位置参数的优化方法(该法克服了司托克斯方法和配置法的缺点)。模拟计算表明,水准面位移的计算精度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3.
The fictitious compress recovery approach is introduced, which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ungerarup theorem,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jerhammar's fictitious gravity anomaly, the solution of the "downward con- tinuation" problem of the gravity field,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convergence of the spherical harmonic expansion series of the Earth's potential field, and the gravity field determination in three cases: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case, gravitation case, and gravitational gradient case. Several tests us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fictitious compress recovery approach shows promise in physical geodesy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假定给定了海量的卫星重力观测数据,基于球谐展开法并应用最小二乘原理可以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EGM,由此确定的重力场模型在地球表面附近的空间区域未必有效。设想有一个包含了地球的大球Ks,假定EGM在大球的外部成立,则可根据虚拟压缩恢复法求出一种新的重力场模型NEGM,它是对原有重力场模型的进一步精化,适合于整个地球外部空间,从理论上可以解决重力场的“向下延拓”问题。初步的模拟实验检验支持虚拟压缩恢复法以及由此而引中出的“向下延拓”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