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发生后,唐山及邻近地区测震台网加密,检测能力提高,为测定大量余震的震级和震源深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于研究震中区浅层应力的变化与余震的关系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选取1976年至1978年应力观测资料和此期间每旬中较大地震进行统计研究一、赵各庄应力站的概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叙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及其余震的观测和强震记录数字化的概况,分析了地震动加速度最大值与震级、震中距的关系和持续时间随震级的变化,讨论了局部场地条件、传播途径和震源特性对地震动频谱和反应谱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唐山地震主震时被观测的几个典型结构的主要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地震实验室的三位研究人员,根据我国和美国的有关资料对我国1976年唐山地震的发震机制进行了研究.原文载美国地震学会通报1979年2月号.兹扼要介绍其研究的结论.作者根据美国地质调查所的记录数据,将我国唐山地震的主震震级定为Ms=7.7,主震发生后15小时的主余震震级为Ms=7.2.认为这是世界历史记载上仅次于1556年陕西地震造成灾难最大的地震.(译者注:就生命的损失而言,这个估计已由以后发表的核实数字所否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51-1980年期间中国气温资料研究了1966-1976年间华北断块区地震幕活动与1960年2月-1977年1月气温异常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华北断块及其邻近地区1960年2月天气异常增温到1977年1月天气异常降温过程与地震幕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相关联;1967年5月、1973年1月、1975年9月和1976年2月的气温异常与该地震幕中1969年7月18日渤海7.4、1975年2月4日海城7.3和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三次地震密切相关。2.气温异常时问和异常范围之间以及它们与地震能量之间都有较高的可信度,表明气温异常与地震幕之间有成因上的联系。3.从1960年2月气温异常开始到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发生时的16.5年可按0.618~N划分为18个时段,4次7.0级以上地震和5次气温异常发生的时间恰好位于某几个时间段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和1982年4月14日海原5.5级地震前的地磁变化。指出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减小的变化可能是高电导带附近的地震地磁前兆的一种特征。同时认为,这种地磁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地幔物质对流导致居里等温面的变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2020年7月12日唐山5.1级地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想  周依  陈婷  王时  李小军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6):1280-1287
对2020年7月12日唐山5.1级地震的发震特点、地震的性质、发震构造以及破裂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推测唐山断裂可能为其控震断裂。地震前唐山地区和震中所处的华北构造区的地震活动性异常以缺震和显著平静为主,表明该区域地壳应力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分析认为:此次唐山5.1级地震属于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震震区内的地震起伏活动;此次地震的序列本身并不丰富,震区烈度偏低、有感范围大。  相似文献   

7.
1990年6月21日凌晨伊朗西北部发生强烈地震。应伊朗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邀请,国家地震局派出6人考察组于7月5日前往伊朗地震现场进行考察。 这次伊朗地震是自1976年唐山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大陆地震,据德黑兰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报告,该地震称西北伊朗地震,于当地时间6月21日0时30分发震,震中位置为东经36°49′、北纬49°24′,位于吉兰省鲁德巴城(Rudbar City),在德黑兰西北200多公里,震级为里氏7.3级,造成了4万人死亡,10万人受伤  相似文献   

8.
杨建军 《地震》1989,(4):16-21
本文对宝坻、昌黎、忠兴庄和青光地电台地电阻率观测值进行了功率谱计算,发现地电阻率在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后存在功率谱异常。所得结果与地磁垂直分量功率谱在唐山地震前后的异常周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唐山7.8级强震前地震波特性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是发生在我国地震台网及前兆观测台网较密的地区,认真分析这次强震前出现的各种前兆异常现象,对于地震预报研究工作无疑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本文试图探讨此次强震前通过孕震区的地震波运动学特性及动力学特性的某些前兆异常变化,为此,我们收集了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四个区域地震台网及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首先研究了1966年3月22日邢台7.2级地震所引起的库仑破裂应力的震时变化,以及百年时间尺度流变效应的动态演化图象及其特征,然后模拟了自该地震开始,经过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直到1980年的15年间,两次7级以上强地震对华北地区应力场的震时扰动作用及其引起的1年时间尺度的库仑破裂应力的动态变化速率,探讨了一次强地震对潜在的下一次强地震可能的加速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景明 《地震研究》1991,14(4):359-366
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7.8级地震,当时滦县又发生7.1级强余震。本文研究了这两次地震地裂缝反映的构造应力活动方式,探讨了两次地震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1989年10月大同地震的震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里  李志坚 《地震学报》1992,14(2):251-254
1989年10月18日夜间到19日凌晨的4个小时里,在山西大同附近接连发生三次5级以上的中强地震,其中最大的地震发生在19日1时1分,震中位于北纬3957,东经11351,震源深度14km,面波震级 Ms=6.1.这次地震靠近北京,有感范围大,是华北地区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尽快准确地测定其震源参数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大同地震的区域应力环境及其发展过程.本文通过对长周期 Pnl波波形的拟合,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震惊中外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10周年,国家地震局地震出版社已于近期出版一批反映这次大地震有关情况的新书,供关心唐山地震的各界读者阅读,其中主要包括下述三本书。 1.《唐山大地震震害》这是一部全面反映唐山地震中各类工程结构震害情况的资料性文献,由刘恢先教授任主编,并组织全国地震,城建、交通、水利、冶金、煤炭等部门百余个单位的众多科技工作者相互协作,历经数年精心编纂而成。该书系统  相似文献   

14.
1980年11月8日太平洋标准时间上午2点27分,加州西北部及俄勒冈南部的居民被一次7.0级地震的隆隆震动所震醒。这是自1952年阿尔文一蒂海查皮(Arvin Tehachapi)7.7级地震以来的28年间,影响加州的一次最大地震。根据1981年1月20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试验室的初步测定的震级和震中,这次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15.
引言1966年至1969年,在我国华北的东部,先后发生了邢台6.8、7.2、河间6.3、渤海7.4级地震,依据这些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和迁移的趋势,当时我国地震界曾提出辽南地区可能是未来强震发生的一个重要地点的预报意见。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在预料之中发生了。1975年底,有人提出:“海城地震可能是一个转折,东西向的华北块体北界将出现地震活跃”1),并提出几个可能发震地点。相隔仅三个多月,1976年4月6日在阴山-燕山地震带中段的和林格尔发生了6.3级地震;接着7月28日在该带东段的唐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7.8级大地震;9月23日又在该带西段的巴音木仁发生了6.2级地震,这其间还发生了磴口震群,  相似文献   

16.
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人们至今记忆犹新.在展览大厅里,一组触目惊心的唐山劫难照片映入眼帘,令观者驻足.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地区地裂山崩,墙倒屋塌,数秒之中,百年唐山夷为墟土,24万余居民殁于瓦砾,直接经济损失达54亿元.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400颗在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释放能量总和,它惊动了我国1/3国土面积上的居民.人们会问:唐山地震为什么未能作出正确预报?国家地震局的科研人员说,人类目前还未能科学地认识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规律.7级以上的地震,世界上每年平均仅10几次,大部分发生在海沟或人烟稀少地区.同时,不同构造环境下发生的地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1976年7月28日唐山市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震惊了中外地震工作者,大家都在思考:唐山历史上并末发生过七级以上地震,唐山的基本烈度为六度,……等,总之对这次强震的发生感到困惑不解。事后,各家对唐山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地质构造、卫片解析、新构造运动特征等各方面找寻原因,最后的认识也是各式各样的,尤其对发震构造背景未能取得一致认识。近年来,我们从事全新世古地震研究工作,先后对北京平原、滇西北、红河断裂带  相似文献   

18.
以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和1986年运城震群为例,介绍了一种强余震震级估计方法——b值截距法.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第6期《美国地震学会通报》(Bulletin of the Seismological Society of Amemerica,BSSA)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了解NGA-West 2数据中PGA和PGV的震级依赖"(Understanding the magnitude dependence of PGA and PGV in NGA-West 2  相似文献   

20.
2012年5月28日河北省唐山4.8级地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12年5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与滦县交界发生4.8级地震,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古冶区的王辇庄乡.震中烈度为V度,地震发生在NE走向的唐山断裂带附近.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震源机制解P轴方位为SEE,T轴方位为SSW,接近水平,这与华北构造应力场的NE-NEE方向不一致.唐山4.8级地震是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晚期余震的正常起伏,2004年以来唐山老震区的ML4.0以上地震呈现了很好的准周期性.唐山4.8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和测震学参数存在背景性异常,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老震区地震活动平静、起伏的阶段性特征.前兆异常以中短期异常为主,其中地下流体异常、电磁异常表现更为突出.此次地震虽然震级不高,但无论是地震活动性还是前兆方面都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异常.异常既有趋势性的,也有短临的,配套性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