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宁芜北段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火山岩型金矿成矿远景区。金矿类型繁多,主要有火山热液充填脉型金矿、陆相火山―沉积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蚀变破碎带型金矿、爆发角砾岩筒型金矿、铁帽型金矿以及伴生金。矿床主要受NNE、NW向区域性大断裂及其派生次级断裂控制,与安山质火山角砾岩、辉石闪长玢岩关系密切。梅山地区、铜井地区碱性火山岩内及外围、谷里地区及宁芜北段东部隆起带是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关于Shoshonite中译名的商榷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Shoshonite系列火山岩中译名回顾 Shoshonite系列火山岩是由Iddings(1895)在研究美国黄石公园Shoshone 河地区中基性火山岩时发现并确认命名的,主要包括① Absarokite(SiO2=45%~52%);②Shoshonite(SiO2=52%~57%);③ Banakite(SiO2=57%~63%),中基性火山岩一般按碱性程度划分为碱性系列、钙碱性系列和拉班玄武岩系列.  相似文献   

3.
文玉铜(银)矿是云县-景洪火山弧上重要的与火山作用相关矿床,了解矿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是探讨成矿作用的基础.本文报道了赋矿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LA-ICP-MS年代学.小定西组火山岩由基性岩夹少量酸性岩组成,SiO2分别介于47.94%~54.02%和76.92%~84.16%之间,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流纹岩锆石U-Pb年龄为238.4±2.4 Ma(MSWD=1.4),表明小定西组时代为中三叠世,而并非前人认为的晚三叠世.小定西组基性火山岩具低镁高铝特征,属于钾玄岩-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具较强Sr、Ti、Nb和Ta负异常、弱Eu负异常以及较低的Mg#、(La/Yb)N比值和Cr、Ni含量等特征;酸性火山岩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强的Sr、Ti、P、Nb、Ta、Ba和Eu负异常,Nb/Ta和Th/Ce比值与大陆地壳较为一致,具高Th含量和低Mg#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可能形成于中三叠世早期弧(陆)-陆碰撞边缘下的伸展环境,是洋壳俯冲板片断离作用的结果.结合区域火山作用及成矿作用研究,中三叠世碰撞伸展作用阶段伴随多期次多阶段火山作用,具有良好的火山成矿作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新疆北部石炭纪火山作用强烈,火山岩分布广泛,遍及新疆北部各地。强烈的火山作用为新疆北部石炭系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所需要的热源和部分金属元素。新疆北部石炭纪的火山岩主要沿准噶尔地块的边缘和天山褶皱造山带呈带状展布,构成四条规模较大的火山岩带。(1)准噶尔地块北缘的额尔齐斯火山岩带呈 NWW 向延伸约400公里。主要为玄武岩、安山质火山岩和流纹岩建造。以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系列为主,未发现典型的碱性火山岩。石炭系地层中火山岩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很发育,厚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大桥坞铀矿床位于赣杭构造带东段,其赋矿围岩为一套流纹质火山-侵入杂岩。目前对该套杂岩成岩时序的认识仍有争议,且缺少精确的年代学数据。因此,本文对大桥坞铀矿床火山岩及花岗质角砾开展锆石形态学和年代学的研究,以厘定本区的火山喷发旋回。扫描电镜形貌研究结果表明,黄尖组火山岩中锆石晶型主要为S24、S25、P3、P4和P5五种。晶型频率统计显示黄尖组上、下段火山岩岩浆性质不同,分别为碱性和亚碱性到碱性。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两者成岩时代也不同,分别为128 Ma和133~135 Ma。以上特征表明黄尖组上、下段火山碎屑岩是不同期次、不同来源岩浆喷发的产物。火山碎屑岩中花岗质角砾的成岩时代为138 Ma,代表了大桥坞地区最早的岩浆作用,暗示该地区可能存在花岗质侵入岩基底。综合年代学、岩性特征以及钻孔资料,本区岩浆作用可分为如下阶段:(1)花岗质侵入岩基底形成(138 Ma);(2)早期火山作用(136 Ma),形成劳村组红色砾岩和火山沉积岩;(3)强烈火山喷发期,第一阶段(135~133 Ma)形成黄尖组下段巨厚层熔结凝灰岩。第二阶段(128 Ma)形成黄尖组上段灰白、灰绿色沉凝灰岩和含砾晶屑凝灰岩;(4)脉岩侵入阶段(128~125 Ma),形成花岗斑岩脉和辉绿岩脉;(5)晚期火山作用(123 Ma),形成寿昌组页岩、细砂岩、沉凝灰岩和晶屑凝灰岩。赣杭构造带长英质火山岩主要形成于早白垩世,且东段火山作用明显强于西段。赣杭构造带东段的火山岩型铀矿床赋矿层位较西段年轻,时代主要集中在135~127 Ma。  相似文献   

6.
羌塘赤布张错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将赤布张错新生代火山活动划分为3期:第Ⅰ期(40.1~35.1Ma)火山喷发较弱,形成小范围分布的细粒安粗岩和斑状粗面岩;第Ⅱ期(26.5~17.6Ma)火山喷溢最为强烈,形成大面积厚层黑色气孔状安粗岩;第Ⅲ期(5.5~4.61Ma)由潜火山作用形成球粒状、斑状粗面岩岩丘。新生代火山岩系包括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形成于始新世,属于壳源岩浆系列;钾玄岩系火山岩形成于中新世一上新世,属于幔源岩浆系列。由老到新,岩石系列由高钾钙碱性系列一钾玄岩系列演化,岩性由安粗岩一粗面岩演化。  相似文献   

7.
阿拉善北部的中蒙边界地区,晚古生代曾发生过脉动式拉伸作用,形成多期裂谷。泥盆纪发育造山期后断陷盆地。石炭纪和二叠纪是相继发生两期裂谷的活动期,早期有钙—碱性火山作用和磨拉石沉积。中石炭世的碱性和大陆拉斑系列火山岩、辉长岩和二辉橄榄岩,晚二叠世早期的双模式火山岩及碱性火成岩,分别代表了两期裂谷活动的高峰期。晚石炭世及二叠纪末期,各自为裂谷衰退期。  相似文献   

8.
宁芜盆地火山作用峰期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芜盆地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火山岩盆地之一,发育龙王山、大王山、姑山和娘娘山4期火山喷发旋回。盆地内火山作用峰期的大王山期和姑山期火山喷发旋回的安山岩样品的锆石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大王山组2个安山岩年龄分别为(130.6±1.6) Ma和(132.6±1.8) Ma,姑山组安山岩年龄为(131.7±1.1) Ma,均为早白垩世。锆石176Hf/177Hf比值为0.282 468~0.282 607,εHf(t)集中在-3~-6之间,结合前人的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认为宁芜盆地火山岩源区可能主要为富集地幔,有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宁芜盆地火山作用峰期岩浆活动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减弱、发生后撤拉张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阿拉善北部的中蒙边界地区,晚古生代曾发生过脉动式拉伸作用,形成多期裂谷。泥盆纪发育造山期后断陷盆地。石炭纪和二叠纪是相继发生两期裂谷的活动期,早期有钙一碱性火山作用和磨拉石沉积。中石炭世的碱性和大陆拉斑系列火山岩、辉长岩和二辉橄榄岩,晚二叠世早期的双模式火山岩及碱性火成岩,分别代表了两期裂谷活动的高峰期。晚石岩世及二叠纪末期,各自为裂谷衰退期。  相似文献   

10.
宁芜地区娘娘山组火山岩Rb-Sr同位素定年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峻  俞永飞  陈江峰 《地质论评》2009,55(1):121-125
应用Rb-Sr同位素体系对宁芜盆地娘娘山组火山岩进行年代学分析,样品的全岩—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的Rb-Sr同位素比值拟合成良好的直线,矿物内部等时线年龄为133.1±3.2 Ma(MSWD=0.096),代表了娘娘山组火山岩的形成年龄,该年龄值与下伏的龙王山组、大王山组火山岩的形成年龄相近。年代学对比表明,庐枞盆地和宁芜盆地火山岩是集中在130 Ma前后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形成的,指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在130 Ma左右可能处于拉张的峰期阶段。  相似文献   

11.
通化二密铜矿周边中生代火山岩系基本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兴桥 《吉林地质》2003,22(1):8-13
通化地区是吉林省中生代火山岩广泛发育的地区之一,伴随着火山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以贵金属和多金属矿产居多,二密铜矿即是其中典型矿床之一,其周边地区相关火山岩系可划分为三期火山事件,并具有钙碱性向碱性火山岩系演化特点。事实上整个火山作用过程亦是一个成矿过程,但晚期火山事件的成矿作用应引起重视,是进一步找矿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学特征与盆地形成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中国东部广泛分布中生代火山岩,它是环太平洋火山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是中生代火山岩分布最广泛的地区之一,其形成时代从晚三叠世到晚白垩世,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火山作用最强烈的时期。中生代火山岩主要有高钾钙碱性火山岩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并以高钾钙碱性火山岩为主。岩石类型主要有钾玄岩、安粗岩、粗面岩、橄榄粗安岩、英安岩和流纹岩。从东向西火山岩表现出了一个化学组成上的极性。岩石的Ti、Ta含量低和富K、Rb等,以及构造判别图解表明该区火山岩属造山带火山岩。上述特征表明,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活动属于与伊佐奈崎(Izanagi)板块俯冲作用有关的挤压造山。与火山岩共存的早白垩世的A型花岗岩表明,早白垩世东北地区处于拉伸构造环境。因此,松辽、海拉尔以及二连等盆地的形成与早白垩世造山带的崩塌有关。  相似文献   

13.
卡拉盖雷铜钴金矿是那拉提构造带内发现的首例以Cu为主,伴生Mo,Co,Au,Pb,Zn的火山岩型热液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下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地层,矿区岩浆岩主要有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和辉绿岩脉.通过火山岩地层和侵入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区内大哈拉军山组是一套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成的连续亚碱性的火山岩系列,且以钙碱性系列为主;矿区钾长花岗岩属于准铝质—过铝质岩类,碱性系列,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属于准铝质—过铝质岩类,钙碱性—碱性系列,基性侵入岩属于弱碱性—碱性系列.稀土元素特征显示中酸性侵入岩可能属于地壳重熔型花岗岩;基性侵入岩与基性火山岩来源一致.  相似文献   

14.
《地学前缘》2017,(5):138-148
在宁芜火山岩盆地部署了三条深反射地震剖面,通过精细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最终获得了高质量且可靠的深反射地震和初至波层析反演速度剖面。依据对反射结构和速度特征的分析,获得了以下认识:(1)利用层析反演速度成果刻画了岩浆侵入体在宁芜盆地深部空间的大体形态和分布范围;(2)依据深反射地震剖面反射同相轴和莫霍面结构特征,大体确定了深部岩浆侵入通道路径;(3)宁芜火山岩盆地下部地壳在6.0s上下位置发生解耦,在盆地正下方形成了地壳级别的鳄鱼嘴构造,控制着宁芜火山岩盆地深部的岩浆和构造活动;(4)阐明了宁芜火山岩盆地深部地壳结构和变形特征。这些成果的发现对探讨宁芜火山岩盆地深部成矿和动力学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及岩浆演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据火山岩岩石组合、地球化学特征、喷发旋回特征及岩浆来源,将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划分为三个岩浆演化旋回。晚侏罗世塔木兰沟—吉祥峰旋回火山岩为碱性系列亚碱性系列,岩浆来源于上地幔并有陆壳物质的混染;早白垩世的上库力旋回火山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来源于地壳的部分熔融;早白垩世伊列克得旋回火山岩为碱性到亚碱性过渡系列,岩浆来自于地幔并受地壳的混染。综合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北部中生代火山岩形成于板内环境,早白垩世火山岩可能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  相似文献   

16.
碧口群火山岩性质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碧口群火山岩系分布在扬子地块北缘、秦岭造山带南侧。碧口群火山岩系具大陆裂谷火山岩特点,形成于大陆裂谷作用构造环境。火山岩系特征为:① 具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系由基性火山岩(细碧岩及细碧质凝灰岩)及酸性火山岩(石英角斑岩及石英角斑质凝灰岩)组成。② 基性火山岩包括两个岩浆系列的岩石,即碱性玄武岩浆系列及拉斑玄武岩浆系列。③ 火山岩富集LREE及LIL。微量元素及同位素(SmNd,RbSr)研究表明,基性火山岩形成于相似于洋岛玄武岩源的地幔柱源,酸性火山岩为地壳重熔的产物。扬子地块北缘分布有碧口群、西乡群等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大陆火山岩系,表明在这一时期大陆裂谷拉张火山作用发育,成为秦岭地壳的主要增生成壳期。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中生代的拉分盆地——宁芜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波  徐嘉炜 《地质科学》1989,5(4):314-322
宁芜盆地是中国东部郯庐断裂系中沿方山—南陵左行剪切断裂发育的中生代拉分盆地,形成于晚侏罗世,消亡于晚白垩世。根据宁芜盆地的构造变动、沉积建造、火山及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等特点,文中提出了宁芜拉分盆地的生成及演化模式,并将宁芜拉分盆地的发展分为:(1)萌芽期——盆地核;(2)年轻期——“S”型盆地;(3)成熟期——菱形盆地和(4)消亡期——最终发展四个演化阶段。宁芜拉分盆地以具有强烈的火山活动为特征,特别是“S”形盆地末期,由于碱性的中基性次火山岩的侵入,形成了宁芜地区重要的玢岩铁矿。宁芜拉分盆地的构造应力场随着盆地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总的变化趋势是盆地内的拉张区逐渐扩大,在最终发展阶段这种拉张作用已遍及整个盆地。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NNE—NE向的拉张应力比NWW—NW向的挤压应力大数倍,宁芜拉分盆地正是在这种强大的拉张应力作用下得以形成及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辉长岩大多为地幔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辉绿岩脉及碱性正长岩的形成通常与伸展构造有关,本文对海南岛万宁辉长岩及辉绿岩脉和分界洲正长岩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以此来讨论其构造意义。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万宁辉长岩及辉绿岩脉形成约在240 Ma,分界洲正长岩形成约在231 Ma,主量元素特征表明万宁辉长岩和辉绿岩分别属碱性系列和亚碱性系列,分界洲正长岩属于典型的碱性岩浆岩。万宁辉长岩及辉绿岩脉的稀土元素具有轻稀土富集的特点(LREE/HREE=7.22~8.50和8.11~11.10),微量元素具有岛弧型火山岩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贫高场强元素Nb、Ta和Zr、Hf;分界洲正长岩的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出与A型花岗岩类似的特征。海南岛三叠纪中基性岩如分界洲正长岩和万宁辉长岩及辉绿岩脉形成的构造背景为陆内伸展环境,指示海南岛在240~230 Ma处于印支造山运动的应力松弛阶段。  相似文献   

19.
安徽庐(江)枞(阳)火山岩系是我国东部又一个中生代含矿火山岩系.与宁芜火山岩系一样,以赋存丰富的铁、铜等矿产而著称.这两个火山岩系均发育于继承式火山盆地之中,以中基性和碱性火山岩堆积为主.因而,一般的论著均将它们相提并论. 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这两个火山岩系除有相似之处外,尚有许多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构成了各自的特点.本文拟从岩石化学角度研究庐枞火山岩系的特点,并兼论与宁芜火山岩系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藏北新生代火山作用的时空演化与高原隆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迟效国  李才  金巍  刘森  杨日红 《地质论评》1999,45(7):978-986
本文通过对藏北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的综合分析,系统确定了火山岩的岩石系列组合及其生成时序。根据岩石系列的时空演化规律将藏北新生代火山活动划分为3个构造—岩浆亚旋回,火山活动自南向北依次形成羌塘(44~24 Ma)、中昆仑—可可西里(19~7 Ma)、西昆仑—玉门(约5 Ma以来)3条火山岩亚带。各岩带分别以高钾钙碱性或钾玄岩系列构成火山活动的主体, 以碱性钾质火山活动而结束。构造—火山旋回与高原脉动隆升具有明显的耦合性,旋回间歇期与高原夷平期相对应。笔者认为这一火山作用规律是高原每次脉动隆升过程中,构造性质由挤压、增厚,向伸展滑移转化的结果,火山作用旋回受岩石圈水平挤压、增厚和深部地幔热物质沿构造薄弱带挤压上升两种作用的相互消长所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