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无污染食品,根据平泉县的地域、环境等特点,规划该县的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开发,使其成为发展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里下河地区发展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优势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是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客观评价江苏里下河地区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状况,得出里下河地区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显著的农业生态环境优势。同时指出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发展绿色食品的农业生态环境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是吉林省实施“生态省”建设工程的主导产业之一,本文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客观评价了吉林省发展绿色食品的产地环境条件,得出吉林省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显著农业生态环境优势。基于吉林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将全省分为东部山区、中部松辽平原区、西部松嫩平原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四种区域类型,并分别提出了其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宏观策略。  相似文献   

4.
综述广东省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绿色食品生产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规模小 ,品种结构不合理 ;(2 )绿色食品“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与管理技术落后或缺乏 ;(3)资金投入与科技投入不足 ;(4 )宣传力度不够 ,人们的绿色食品意识淡薄 ;(5)绿色食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未能充分体现。同时 ,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绿色食品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广东省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1)绿色食品生产的区分布不平衡,规模小,品种结构不合理;(2)绿色食品“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与管理技术落后或缺乏;(3)资金投入与科技投入不足;(4)宣传力度不够,人们的绿色食品意识谈薄;(5)绿色食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未能充分体现。同时,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了绿色食品发展的产业定位和地域类型,并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五指山区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花楼 《山地学报》2000,18(6):530-535
在分析五指山区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资源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开展生态旅游和发展绿色食品,最后探讨了实现五指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及预期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河套地区采集小麦茎叶、籽粒及根系土,研究了小麦籽粒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对小麦籽粒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所有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整体上看河套地区为绿色食品基地的土壤,适宜发展AA级绿色食品;小麦对重金属Cu、Pb、Zn、Cd、Cr的吸收能力从大到小顺序为:Zn>Cu>Cr>Cd>Pb。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学》2009,(10):44-45
呼伦贝尔拥有大自然赋予的绿色宝库,具备发展生态农牧业、绿色食品和生态旅游业的巨大潜力。海拉尔盆地、得尔布干成矿带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煤炭探明储量1000亿吨,石油预测储量10亿吨。特别是呼伦贝尔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达317亿立方米,煤水组合条件较好,适于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该基地环境质量优良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 0 .37( 级 ) ,大气质量几何均数指数0 .68( 级 ) ;各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浙江省土壤元素变化范围内 ;土壤中六六六、DDT、As的含量和基地内主产蔬菜的抽检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卫生标准 .当地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11.
庆安,过去本是个默默无闻的地方,自从成了中国绿色食品之乡便遐迩闻名。 庆安县地处富饶的松嫩平原与美丽的小兴安岭交汇处,西距省城哈尔滨170公里,东邻林城伊春171 公里,全县幅员面积为53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万亩,总人口 36万。境内有八大国营林场,林木蓄积量达960万立方米,是国家重要商品林基地之一。庆安交通发达,哈佳铁路、哈伊公路贯穿境内。 创建绿色食品之乡 开发绿色食品,是要具备许多先决条件的,庆安就得天独厚具备生产条件,全县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境内有三山环绕,九条河流…  相似文献   

12.
杨定国 《山地学报》2001,19(4):344-348
森林采伐向来是甘孜州经济的重大支柱,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58.63%(1997年)。天然林禁伐影响巨大而广泛,既使经济产出与财政收入锐减,又导致一系列相关 产业萎缩,劳动就业压力增大,研究指出,选择新经济增长点与生长点产业大力加以培育发展迫在眉睫。其中,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绿色产品与绿色食品发展以及天然药物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流通产业等应是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绿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有害成分含量过高是目前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河南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条件较好:农业生产的资源条件优越;形成了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农业生产体系;交通便利,农产品交流市场活跃;无公害农产品品种多,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由于生态环境条件差别大,山区、丘陵和平原绿色农业发展的方向不同。加强绿色农业的组织建设、积极培育绿色农业的消费市场、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充分发挥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示范作用,是河南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10,(1):64-65
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虎林,古为肃慎地,是赫哲族世居地。虎林市地广人稀,是一个以农业、绿色食品产业、边境贸易、旅游业、制药业等产业为主的新兴口岸城市。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和大力发展对外产业合作的宏观背景下,国际合作示范区的产业选择与园区建设模式问题成为了当前亟需加强研究的话题,这关系到国际合作示范区能否成功与健康发展。通过对中哈国际合作示范区涉及国家间的资源、产业、需求的互补性分析和塔城地区工业分行业的竞争力分析,选择了重点培育的五个高端制造业,分别为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业、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和稀贵矿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出了每种高端制造业类型的主要合作内容和方向,并总结了核心园区、异地合作、辐射带动和跨境合作四种国际合作产业园区的建设模式。值得强调的是国际合作示范区的产业发展涉及到两个以上国家,不能用国内通用的政策措施应对不同类型合作区的发展问题,需要加强研究针对不同合作国家的合作示范区产业推进政策,以确保国际合作示范区顺利开展。也为国内其他边境国际合作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方法,对2 756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1)公众对低碳旅游认知不够深入,具有学历、收入和职业差异.(2)大部分公众愿意学习并实践低碳旅游,其参与意愿具有学历和职业差异,但对于旅游结束后计算“碳排放”并补偿“碳排放”持观望态度;公众不愿意参与低碳旅游的原因多元化,多数人认为低碳旅游只是一个口号,降低了旅游过程的舒适性.(3)大部分公众能采取出行前制定周详的计划、主动关闭电视机和选择有机食品等低碳行为,但只有少数人自愿减少更换被单次数、接受循环使用的旅游包(帽)和自带个人卫生用品入住酒店等.基于上述状况,文中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低碳旅游的推广与实践.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价"取得重要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郑袁明  陈同斌 《地理研究》2004,23(5):i001-i001
土壤和农产品污染问题已受到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尽管对于了解小范围的土壤和农产品污染问题 (如一块农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污水灌溉区 )并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 ,而且在国内外也有大量的研究和报道 ,但是我国对省级单元或全国性的土壤和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危害却一直缺乏准确、全面的了解 ,至今仍“家底”不清楚。针对上述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和技术难题 ,在陈同斌研究员、郑袁明博士带领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组 ,在国内率先开展省级单元的大规模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  相似文献   

18.
节日全家团圆,亲朋好友聚餐,是富裕起来的城乡居民一大乐事。而今,鸡、鸭、鱼、肉不再是当家菜看,取而代之的是天然绿色食品,好吃、味美、保健、祛病,而巳储存、取食方便的干鲜可食素菜──山珍海味,则倍受青睐。现在向家庭餐桌推荐十种我国特产陆地和海疆菜蔬,供诸位选购享用。 1.香菇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植物性食品中的顶峰”之美称。每100克香菇中,含有蛋白质13克,碳水化合物54克,脂肪1.8克,钙、磷、铁等营养成分,以及多量的麦角固醇,多醣体及维生素。蛋白质中含18种氨基酸,而人体必须的8…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多样性是农业遗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消费者倾向于花费更高的价格去购买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式生产的农产品。那么,具有促进农产品生物多样性价值提高作用的市场导向型政策能否被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的研究着眼于消费者对"life brand"产品的反应,研究对象之一就是在丰冈(Toyooka)销售的标有"Stork-raising"标识的大米,大米生产所采取的环境友好型措施有助于濒危鹳的保护。同时,运用选择实验,我们分析了此类农产品能否获得更高的市场价格。结果表明,对鹳数量上升是由于农业措施的改变这一事实有所了解的消费者,他们愿意购买较贵的大米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然而,还有一部分消费者仅仅出于对绿色食品的偏好而选择购买价格高昂的大米,他们缺少对鹳复苏历史的了解,因此他们并不愿意为了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花费更高。事实上,日本绝大多数的农产品消费者均属于后者。因此,仅通过"life brand"农产品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政府支持和公共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0.
都市圈旅游发展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陆林 《地理学报》2013,68(4):532-546
都市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平台,21 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同时亦是国家旅游创新发展的战略平台,汇聚了传统的旅游发展要素和新兴的旅游发展要素,旅游产业体系完备、规模庞大。都市圈旅游发展对国家和世界旅游发展具有明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现有的都市圈旅游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都市圈旅游发展背景研究、发展模式与战略研究、空间研究、合作与竞争研究以及旅游发展规划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对都市圈旅游发展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现有研究成果基于传统资源观研究较多,新范式研究探索较少;传统旅游发展要素研究较多,新兴旅游发展要素研究较少;单体城市旅游研究较多,都市圈有机体旅游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和体系,难以适应都市圈旅游发展的需要,有碍都市圈旅游发展规律的探索。研究认为,根据中国都市圈旅游发展实际,围绕中国都市圈旅游发展的科学问题,应该重点开展都市圈旅游发展的国际典型模式、中国都市圈旅游发展过程-结构-机制的理论体系和都市圈旅游发展的中国特色道路等领域的研究;加强都市圈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创新、重大工程、重大节事的都市圈旅游发展效应、都市圈旅游发展的生态过程和都市圈旅游发展竞争与合作等专题研究。注重都市圈旅游发展研究的空间系统识别、研究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建立都市圈旅游发展研究的多方法综合集成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