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In SAR观测的解算值为雷达视线向形变量,在具备多个方向独立观测的条件下可利用最小二乘方法反演垂直、东西甚至南北方向的形变量。由于难以同时获取上下、东西和南北3个方向上的独立观测值,因而可利用升降轨模式实现对垂向和东西方向移动量的估计。以PSIn SAR监测所获取的形变速率为观测值,利用二维简化模型求解地面沉降量和东西方向移动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形变以沉降为主,水平方向移动微小,证明了升降轨PSIn SAR在地面沉降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Sentinel-1A升降轨影像基于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获得了升降轨的LOS向形变速度场,结合降水量数据分析形变区在夏季降水量充沛时期滑动速率明显增加。为了更好地揭示形变区滑动方向,进一步联合升降轨LOS向形变速度场解算攀枝花高边坡沿坡面向和垂直坡面向的二维形变,得到不同形变区的主要滑动特征,结果显示,形变区Ⅰ主要在沿坡面向上滑动,形变区Ⅱ在沿坡面向和沿垂直坡面向均有较大滑动。  相似文献   

3.
参考框架、坐标变换和地壳运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讨论参考框架、坐标变换和地壳运动的关系,说明主要由于地壳运动使得参考框架的问题变得十分复杂,而只有通过连续观测,如GPS等连续观测,和对地壳运动的观测与深入研究,才能有效地维持参考框架。简要介绍ITRF(国际地球参考框架)框架的发展与现状,介绍层次不同的三种ITRF2000框架和时空效果不同的三种参考框架,说明这些框架之间的关系。相似变换不仅用于坐标变换,还用于研究不同参考框架(或位移基准)下的相对运动,特别是区域内的相对运动。由于地壳水平和垂直运动有不同的特点,在研究相对运动时应分别作相似变换处理。坐标变换也必须考虑地壳水平和垂直运动的不同特点,分别作变换,以避免垂直运动对水平坐标分量的影响,使得到的坐标变换参数有时效性。建立GNNS等连续观测站是维持参考框架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下游芦苇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周边芦苇生物量实地调查基础上,使用同期TM数据建立了芦苇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结果表明:TM1 ~5、TM7的灰度值和垂直植被指数(PVI)、亮度植被指数(BVI)及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与芦苇生物量实测值显著相关;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中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线性回归模型.NDVI...  相似文献   

5.
Envisat ASAR的区域森林-非森林制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nvisat卫星ASAR传感器的双极化数据对区域森林监测十分有效。通过分别采用SRTM DEM和Landsat TM图像对地形起伏区域和平坦区域的SAR图像进行地理编码,发展了一种SAR图像自动预处理方法。基于冬季单时相ASAR数据的HH(水平发射,水平接收)、HV(水平发射,垂直接收)极化比值和HV极化图像,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森林-非森林分类方法。将之应用于中国东北森林/非森林制图,分类总体精度、森林用户精度和生产者精度分别为83.7%,85.6%和75.7%。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十分适合区域森林-非森林制图的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6.
利用资源三号(ZY-3)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影像提取了三峡库区江河湖库水体数据,结合水位数据,通过负荷格林函数积分模型法模型计算出三峡水库蓄放水导致水位升降的过程中水体对地壳垂直及水平形变的影响。研究发现:(1)以1a为周期,三峡库区库岸及长江近岸地壳垂直及水平形变的趋势与水库的蓄放水时期对应;(2)三峡水库放水期间水位下降,水库库岸及长江近岸地面水平向内形变,方向指向江心,反之向外形变;蓄水期间水位上升,地面下降,反之地壳回弹。  相似文献   

7.
李蕾  葛悉佑  王静涛 《测绘科学》2016,41(7):173-180,137
针对南极大陆IGS的周期特性、噪声特性、趋势特性等问题,该文采用极大似然法和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南极地区8个IGS永久观测站坐标的时间序列。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有较明显的年周期项,垂直方向上还普遍存在半年周期项。闪烁噪声与白噪声组合能更好描述南极基准站3个分量上噪声特性,各方向上的速率不确定度比只考虑白噪声时要大10~15倍。通过估算基准站水平方向的运动速率,发现该方向上具有较规律的运动趋势:南极洲正缓慢向南美洲移动。  相似文献   

8.
地壳垂直运动的研究中,多面函数法是一种传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本文通过首都圈和晋冀蒙两个地区的实例,对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拟合模型与多面函数模型等几种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多面函数和移动法综合拟合模型在拟合精度上优于其他几种模型,拟合残差更稳定,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微烃渗漏遥感探测的机理主要是建立在烃类微渗漏异常地球化学表征和形成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依据Schum acher(1996)和Saunders等(1999)提出的烃类微渗漏异常地球化学原理和模型,以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东部为研究区,以多光谱遥感和航空放射性遥感为探测手段,分别利用氧化铁指数(TM3/TM1)、亚铁指数(TM5/TM4)和黏土化指数(TM5/TM7)来识别Fe3 氧化物、Fe2 氧化物和有机质、黏土化和碳酸盐化的相对富集区,同时用矿物组合图像来增强显示上述信息。综合亚铁指数(TM5/TM4)分割图像、矿物组合图像、航放铀、钍、钾信息及钍归一化铀指数等信息,提取了研究区微烃渗漏地段。研究表明,研究区存在两条Fe2 氧化物和有机质相对富集区带。一条为与库布齐沙漠走向近于一致的北部近东西向带,它与石油部门发现和描述的油气渗漏区域基本一致。另一条为泊海子—准召—新庙不连续的北西向带,它的北界与泊海子—准召断裂展布基本一致。在垂直中部北西向微烃渗漏带的剖面上,清晰显示亚铁指数(Fe2 )、航放测量铀(U)、钍归一化铀(Ud)为正异常;氧化铁指数(Fe3 )、航放测量总道值(Tc)和钾(K)、钍归一化(Kd)为负异常的特点。研究认为地表还原带是由油气微渗漏形成的,推测受断裂、裂隙带控制的、主要由油气微渗漏形成的还原带对东胜铀矿带形成聚集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很长时间以来罗布泊被误认为游移湖,而且在各种文献上所论述及标绘的位置、大小、形状全然不对。60年代拍摄的航空像片及70年代拍摄的卫星像片准确地反映了罗布泊的各种自然条件。它是一个稳定的、受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控制的、补给的水量急剧减少而最后干涸的一个大内陆湖。湖的中心部份正位于阿奇克地堑的不断沉陷区。笔者认为通过对这些遥感影像的深入分析和论证,将不会再被“游移说”所误。 罗布泊由两个水系所补给:一是从北西入湖的孔雀河水;二是从西南入湖的塔里木河与车尔臣河水,前者只占极小的比例。历史上最大湖面面积是12600平方公里,内湖潴水时间较长,为5140平方公里。塔里木河水在入湖前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共形成五级三角洲,其第五级正在现代的湖沿上。全湖于1970年前后彻底干涸。 地垒的存在为本文的判读结论,它就是遥感影像上看到的不正常湖形的原因。除地垒形成的早期有孔雀河水流到北缘上外,湖水未曾停于其上。F_2断裂之西形成陡坎,塔里木河水在陡坎下向北流,但未流入湖内。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如何构建“数字湖北”。针对湖北省情,建议以湖北的江湖水系作为切入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建成数字湖北。并对建立数字湖北江湖水系,提出了实施相关地理数据采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选择高分遥感影像的时相是利用高分遥感影像精确定位湖泊河流湿地自然边界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没有或缺少水文观测数据的情况下,依据河流湖泊湿地的定义,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河流湖泊湿地边界定位的高分遥感影像时相快速选择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丹巴旋涡状构造的解译及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讨论了以TM卫星影像解译为手段, 综合了地貌形态、水系展布特征以及新构造运动方面的信息, 提出了在被海内外学者称之为“中国地质百慕大”的松潘──甘孜造山带主体的东侧, 以四川西部的丹巴县为中心的地区存在着一个较为显着的旋涡状构造。并在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从地层分布和变质作用、褶曲形态和断裂构造特点等方面证实了该旋涡构造的存在, 对它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主流识别的多准则决策模型及其在河系结构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谭笑  武芳  黄琦  邓红艳 《测绘学报》2005,34(2):154-160
在河系拓扑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两种面向河系空间知识的数据模型:基于河段的数据模型和基于河流实体的数据模型.将多准则决策中的最大隶属度带权平均规划法用于河系各级主流的识别,该方法考虑主流选取中的各种因素,并将各因素的重要性用权向量的形式表示出来.还提出一种基于主流识别的河系结构化方法,将河系结构化的过程看作是确定各级主流的不断重复迭代的过程.最后将主流识别方法用于河系结构化中,并获取了进一步的树结构信息.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实用性和准确性方面都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Kondakarla lake is the largest natural fresh water lake in Visakhapatnam district. The lake is thought to have been formed in stages. There might have been in the past a ‘U’ shaped rim of hills enclosing a basin with a minor drainage system. With the reduction of hills in relative relief, the drainage got obliterated because of excessive deposition of alluvium leaving a gently sloping piedmont and a central shallow depression. An old course of the Sarada river entered the lake and there are evidences in field indicating the old course having got in and got out of the lake, in the absence of a few geomorphic units along the foot-slopes of the hills. These geomorphic units appear to have been removed by the swerving meander loops of the old course. Again, there are a series of four sandy islands in the lake, the configuration and disposition of which indicate deposition in the inside of the meander loops as point bar deposits, while the old course migrated towards southeast of the basin. The lake is thought to have been farmed in the gently sloping basin partially deepened perhaps by migrating course of tha Sarada river. Aggradation at the northestern part besides cutting off of the meander loop, has created a barrier of low relief resulting in a narrow long basin of internal drainage. Neither the structural trend of the hills nor any other features indicate synclinal or anticlinal troughs, ruling out any structural origin for this lake.  相似文献   

17.
不同DEM数据源的艾比湖流域仿真水系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岩  张飞  王娟  张月  李瑞 《测绘科学》2018,(3):35-44,57
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在仿真水系模拟方面研究较少和数据适用性的问题,该文提出利用SRTM3-DEM和ASTER-GDEM两种数据源对艾比湖流域进行仿真水系模拟和精度对比的研究。采用ArcGIS Hydrology模型分别对两种DEM进行水系模拟,通过多次设置参数和阈值,实现了不同水平分辨率和不同阈值河网水系的对比分析;然后利用Google Map河流数据和实测水系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同时采用"套河差"算法研究水系的差异。结果表明:SRTM3-DEM模拟的河网水系与实际水系更接近,吻合精度较高;DEM的坡度和水平分辨率对模拟水系的影响不大,但DEM的垂直精度对模拟水系的吻合精度起控制作用。本研究为艾比湖流域在水文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照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鄱阳湖地区洪涝灾害遥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的浅淡水湖,高水湖相,低水河相。有“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独特景观。洪涝灾害发生时,给周边地区造成巨大损失。利用TM遥感卫星图片,以特征最明显的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为例,对鄱阳湖地区洪涝灾害症结和防洪策略提出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9.
遥感与水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10 年来遥感技术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成果,特别是在洪涝灾害监测、水资源与水环境调查、旱情监测、土壤侵蚀调查、河口、河道、湖泊和水库泥沙淤积调查及大型工程选址和环境效益评估等领域的主要成就,并对未来遥感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余杰  左小清  唐从国 《测绘科学》2011,36(2):189-191
以滇池流域为试验对象,在NASA发布的3弧秒SRTM DEM数据的基础上,运用Arc Hydro Tools进行流域特征的提取,结果表明,以3弧秒的SRTM数据为基础提取的流域河网与水利部门提供的数字河网基本相符,而提取的流域面积与实际流域面积十分接近,显示了SRTM DEM数据在中小型湖泊流域地表水文模拟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