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客家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运用游客满意理论,测评客家文化旅游的游客满意度,发现客家文化旅游游客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子,探讨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结果表明,客家文化旅游游客总体满意度没有达到满意水平,不同游客群体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存在满意度显著影响因子。提出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形象策略、市场策略、产品策略、环境策略、管理策略以提升客家文化旅游的形象价值、产品价值、环境价值和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游客旅游决策过程和影视营销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影视营销影响游客旅游决策机理,构建了影视营销对游客旅游决策影响模型和影响效果测评指标体系。以张家界借力《阿凡达》营销为例,研究发现:影视营销对激发游客旅游需要和动机、收集与评价信息以及确定旅游目的地影响效果一般,对游客旅游体验、游后评价、获取影视与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影响效果比较好;区域、市场生命周期和年龄等因素对影视营销影响游客决策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各类旅游网站成为传播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对204名自助游客的网络调查以及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调查结果表明:96%自助游旅游者在出游前会通过互联网搜集旅游目的地的相关知识;年轻、学历高的旅游者占多数;85.78%的游客会从蚂蜂窝网站下载游记,77.94%游客会从蚂蜂窝网站下载攻略;大部分游客都在旅游网站进行了预定服务,如59.31%的游客通过网站预订酒店,44.61%的游客预定机票;旅游网站上的攻略或者游记所提示的景区价格、酒店、美食、旅游目的地对游客在进行旅游决策时比较有影响,旅游网站上的负面点评对旅游决策影响一般;在旅游结束时,41%的游客非常愿意将旅行途中的收获分享给网友。  相似文献   

4.
基于认知地图的中国国际游客旅游空间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认知是地理信息科学、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科学命题,对于游客旅游决策也有很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尺度的游客所关注的旅游空间对象都有差异,而国际游客则具有空间活动范围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明显的空间认知特点。根据地理空间认知和认知心理学理论,运用实证调查的方法,进一步研究国际游客的旅游空间认知模式问题,着重探讨了国际游客旅游空间认知的基本过程、特征以及基于不同空间信息表达方式的游客空间认知效果等3个方面。研究发现国际游客旅游空间认知主要集中在旅游空间功能认知、旅游空间格局认知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选取西安国内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合图法(co-plot)综合游客的特性和游客造访的景点(区)特征对西安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结果发现西安旅游资源划分成四大类,属于同一类的旅游资源在游客旅行特征和资源特性方面存在共性,各类之间的旅游资源在此两方面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构建了西安的游客旅游空间模型。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合图法在图形展示上具有传统多元统计方法不具有的优势,同时,基于游客和资源的综合分析为旅游资源分类和旅游空间模型的认识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探讨游客对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认知与支持有利于制定更加科学的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规划。本研究以苍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以旅游业和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确定游客是旅游发展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之一。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法,构建了苍山游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并对苍山各旅游景点游客满意度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研究了游客的旅游特点、旅游倾向和目的。研究结果可为加强苍山景区特色的构建和游客投诉管理提供有效参考,也能帮助苍山景区更为合理地规划游览安排,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零缺陷”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7.
重游对旅游地包括城郊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京城郊旅游地中开发比较成熟的珍珠泉旅游风景区为例,对比了重游游客与首游游客的行为差异,对游客行为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意在探索游客重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内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重游游客与首游游客的背景、交通方式、旅游信息获取渠道和旅游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旅游活动和餐饮满意度,游客月收入水平和年龄等,对游客重游意愿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城郊旅游地重游率的对策,为城郊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综合质量的提升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感知计算的游客时空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君轶  唐佳  冯娜 《地理科学》2015,35(7):814-821
在情景感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迎合社会感知计算发展的趋势,探讨旅游社会感知计算内涵及其应用。在分析了现实地理世界、游客行为研究和社会感知计算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旅游管理、传感器、游客活动和推理机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游客行为社会感知计算概念模型。同时以西安国内游客为例,在新浪微博数据的支持和旅游社会感知计算框架下,探讨西安国内游客的时空共现和旅游流空间转移,探明了游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旅游空间行为及旅游流空间网络特征,为游客行为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同时在目前社会感知计算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旅游社会感知计算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云南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包括 :1)昆明市是云南省最大的游客集散地 ,游客集散地处于变动状态 ,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性大、景区 (点 )分布不合理 ;2 )游客集散地的变化受制于游客市场的变化 ,旅游产品的变化及产品的级别、数量、景区 (点 )的分布和行政隶属关系。提出淘汰过时的旅游产品 ,从市场需求出发新增和重建景区 (点 ) ,增加游客集散地的数量 ,建立立体旅游网络系统 ,增强旅游网络系统的稳定性 ,重构云南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生活美学时代,旅游与生活交织在一起,旅游者的需求和行为正在从匆忙的景观凝视向多元的生活方式转变。生活风格是一种整体偏好,塑造个体的生活模式和行为习惯。旅游活动呈现强烈的情感消费特征。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SEM),以情绪评价理论为基础,选择西安大唐芙蓉园为案例地,探讨生活风格通过情感中介变量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生活风格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旅游仪式感和自我认同感的中介作用下,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产生重要间接影响。2)生活风格对游客的旅游仪式感、真实性感知和自我认同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旅游仪式感、自我认同感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生活风格和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4)真实性感知对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具有不显著正向影响,未在生活风格和游客旅游照片分享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旅游市场的实践调查研究表明 ,景点旅游者市场与城市旅游者市场存在着几个明显的差异。汕头市是一个经济发达但旅游资源级别相对不高的旅游地 ,区分其景点和城市旅游市场 ,并结合市场需求与旅游产品对应分析发现 ,城市商务旅游是推动汕头市旅游发展的主体动力。  相似文献   

12.
旅游地生命力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阐述旅游地演化发展规律的理论,其存在价值不容否认。但以游客量、旅游收入或利润作为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的衡量标准并不合理,而以旅游地生命力作为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的衡量标准更为合适。基于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重新对旅游地生命力进行定义,分析旅游地生命力的构成因素、特点及其与旅游地吸引力、竞争力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分析了北川县可供开发利用的三大主要片区:即洞穴景区(包括猿王洞景区和香江湾景区)、原始林区(含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和千佛山景区)以及禹穴沟人文-自然景区。洞穴景区内有世界上罕见的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有溶洞、漏斗、块状石芽、峡谷、陡壁等典型岩溶地貌景观;还有人迹罕至的原始林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区内有金丝猴、熊猫、水青树、连香树等许多珍稀动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高山峡谷、急流、险滩、瀑布比比皆是。北川县不仅拥有高品位、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亦有高价值的大禹故里、羌族村寨等人文旅游资源。此外,北川还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针对北川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对主要景区进行分批分期开发构思:总体以大禹文化为橱窗、洞穴资源为市场、羌族文化为润色来开发北川旅游资源,提出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战略方针及采取的对策,指出北川县致富的唯一途径是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14.
客源市场结构与游客行为研究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目的地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的基础。以沙坡头景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沙漠型景区游客的基本社会属性、决策行为特征、时空行为特征、景区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基于Excel、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1)沙漠型景区的客源市场具有明显的空间地域性,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是主要客源市场;(2)沙漠旅游发展趋势愈加大众化。游客以中等收入的青年、中年为主,且沙漠旅游意愿强烈;(3)网络和亲友推荐是沙漠型景区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途径;(4)沙漠型景区自助游如火如荼,倍受青睐;(5)沙漠型景区的体验项目备受欢迎;(6)游客在沙漠型景区停留时间集中在4~5 h。  相似文献   

15.
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在旅游者感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汪侠  顾朝林  梅虎 《地理科学》2007,27(1):121-126
旅游者感知是旅游者通过感官获得的对旅游地的旅游对象、旅游环境条件等信息的心理过程。旅游者感知评价涉及的因素很多,评价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不确切性,决定了感知评价的灰色性,针对这一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相结合进行旅游者感知的综合评价。首先分析了影响旅游者感知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者感知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依据评价模型以大桂林旅游圈的五个主要旅游地为例,对旅游者感知进行了综合评价。实证研究表明,旅游者感知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所得结果客观、可信,能够为旅游地的规划、管理和营销提供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安徽舒城旅游客源市场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旅游客源市场分析。考查诸多可能影响旅游客源市场的因素后 ,精选出 11个因子 ,采用专家打分模型 ,对安徽省舒城县旅游客源地 (舒城及其邻近的 90个市、县 )的诸多因素进行考察 ,得出这 90个市、县作为舒城旅游客源地的无量纲分值 ,据此作出客源市场的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17.
以1999-2008年新疆入境市场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年际集中指数指标,采用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的方法,从入境游客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消费结构3个方面对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地地理集中指数仍然较高;(2)外国人是新疆最大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欧洲和亚洲旅游者是新疆入境旅游者的主体;独联体是新疆第一大客源,其次是日本、台湾、港澳同胞、美国、韩国;(3)大多数新疆入境旅游者流向北疆;绝大多数新疆入境旅游者流入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直属县(市)、吐鲁番地区、喀什地区、阿勒泰地区;(4)多数国家是新疆入境旅游比较稳定的客源市场,少数国家有较大的年际间差异性;(5)除了购物、长途交通所占较大比重及变化较明显外,市内交通、游览、住宿、餐饮、娱乐、邮电通信、其他服务等所占比重都较小,变化不明显且变化幅度较小。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开发新疆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经济因子和人文因子对中国区域旅游经济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选取 2 5个旅游经济与人文指标 ,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中国区域旅游经济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 ,采用系统聚类法对中国旅游经济区域进行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19.
宁夏旅游资源体现出自然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地文旅游资源的典型性,生物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历史人文资源的垄断性和珍稀性,生态旅游资源的兼备性,民俗旅游资源的突出性等七大特征。呈现出“一带、一轴、一点”的格局,可划分为八个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