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东南金成矿区位于江南造山带金成矿省的西南端,成矿条件优越。坑头金矿床是黔东南金成矿区的一个中型矿床,在其深部找矿中,发现除石英脉型矿体外,还存在蚀变岩型矿体。然而,这种蚀变岩型矿体的构造形态、蚀变类型、与石英脉型矿体之间关系和金的赋存状态尚不清楚。本研究与当前的勘查工作紧密结合,围绕石英脉型矿体和新发现的蚀变岩型矿体为研究切入点,借助微区分析技术(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进行系统的“流体-蚀变-成矿”研究。蚀变矿物金红石矿物化学显示为热液成因,具有典型造山型金矿床的金红石标型特征。围岩的沉积-成岩过程(包括低级变质作用过程),主要形成了草莓状黄铁矿和含铁碳酸盐岩,为后期含金硫化物(黄铁矿和毒砂)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如Fe)。金的成矿富集过程主要经历了绢云母+毒砂+黄铁矿+石英(Ser+Apy+Py+Qtz)阶段、黄铁矿+毒砂+石英(Py+Apy+Qtz)阶段和自然金+石英(Au0+Qtz)阶段。在Ser+Apy+Py+Qtz阶段,主要表现为含矿流体与围岩的初级交代,形成大量浸染状黄铁矿+毒砂的硫化带;Py+Apy+Qtz阶段主要为流体沿着剪切带再交代,形成蚀变岩型矿...  相似文献   

2.
万古金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赋存于新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中,受NNE-NE向长沙-平江断裂带和近EW向九岭-清水韧性剪切带联合控制,金资源量约85t。其主要矿石类型为毒砂-黄铁绢英岩型和石英-硫化物脉型,其次为构造角砾岩型。毒砂和黄铁矿为该矿床主要的载金矿物,分布广泛。金成矿作用可分为四个阶段,I为乳白色石英-绢云母-白钨矿阶段;Ⅱ为烟灰色石英-绢云母-毒砂-黄铁矿-金阶段;Ⅲ为烟灰色石英-绢云母-黄铁矿-毒砂-多金属硫化物-金阶段;IV为乳白色石英-方解石阶段。其中,Ⅱ、Ⅲ为成矿主阶段。根据成矿主阶段毒砂电子探针分析结果,Ⅱ阶段毒砂中As的含量在42.19%~44.84%之间,均值为43.42%(n=56),Ⅲ阶段毒砂中As的含量在40.08%~43.36%之间,均值为42.08%(n=19)。通过毒砂温度计相图估算出Ⅱ、Ⅲ阶段的形成温度和硫逸度分别为364±21℃、319±22℃和10^(-9.7)~10^(-7)、10^(-11.5)~10_(-8.6)。电子探针数据揭示的载金毒砂和黄铁矿中不可见金含量分别为0.01%~0.66%和0.01%~0.11%。黄铁矿Au-As元素投点分布于金溶解度曲线两侧,说明其内金主要以纳米级颗粒和固溶体金或晶格金的形式赋存;其中Ⅱ阶段黄铁矿纳米级金颗粒占比为73.33%,多于Ⅲ阶段黄铁矿(67.80%)。以上数据说明在水岩反应过程中,围岩中的含铁矿物与成矿流体中的H;S发生反应,生成毒砂和黄铁矿。伴随着强烈的水岩反应,成矿温度和硫逸度降低,成矿Ⅱ阶段至Ⅲ阶段主要载金硫化物由毒砂转变为黄铁矿,强烈的硫化作用导致金-硫络合物失稳并释放金,金以置换的方式进入硫化物晶格或以显微-超显微金颗粒的形式沉淀,形成含金硫化物;即硫化作用是导致万古矿床不可见金沉淀的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3.
陕西杨斜金矿床为东秦岭杨斜-丰北河金钨成矿带东段的一中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为热液石英脉型,赋存于商丹断裂带内北东—北北东与北西—北北西向次级断裂中,赋矿围岩为新元古代杨斜片麻岩套。矿石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自然金-黄铜矿-黝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中低温组合;热液成矿过程可划分钾长石-石英、石英-粗粒黄铁矿-自然金、石英-细粒黄铁矿-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4个阶段;近矿围岩蚀变以钾化、硅化及黄铁矿化为特征,远矿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床主要受断裂、围岩及岩体(脉)控制,成矿时代不早于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4.
王磊  朱永峰 《矿床地质》2014,33(3):575-595
新疆哈图金矿床存在2种成因的黄铁矿,沉积成因的草莓状或细粒黄铁矿与热液成因黄铁矿。草莓状黄铁矿富Ni贫As,被热液矿物充填或交代。热液成因的细脉浸染状黄铁矿具多阶段演化特征:早期黄铁矿(Py1)呈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结构,被后期黄铁矿增生,As含量范围明显间断,早期黄铁矿(Py1)是草莓体在热液叠加下重结晶的产物。Py2以Py1为核继续生长,致密均一的晶体内部存在长柱状毒砂、蠕虫状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和自然金包体,晶间和裂隙中充填黄铜矿、黝铜矿、闪锌矿和自然金。主成矿阶段的黄铁矿与大量毒砂共生呈脉状(Py3a)或浸染状(Py3b),晶间可见黄铜矿、闪锌矿、磁黄铁矿、车轮矿和自然金。热液黄铁矿的Ni、S含量较低,而As含量较高。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As逐渐替代黄铁矿中的S。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可将哈图金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划分为草莓状黄铁矿阶段、石英-钠长石阶段(Ⅰ)、白云母-磷灰石阶段(Ⅱ)、黄铁矿-自然金阶段(Ⅲ)、毒砂-黄铁矿阶段(Ⅳ)和石英-方解石阶段(Ⅴ),成矿期白云母(Ms2和Ms3)和磷灰石(Ap2)富FeO、MgO、MnO。与草莓状黄铁矿伴生的泥质和石墨,显著改变了成矿流体的氧逸度,诱发金沉淀形成金矿化。  相似文献   

5.
哈图金矿蚀变岩型矿体特征及金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图金矿由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组成,蚀变岩型矿体遭受了强烈黄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硅化和绢云母化蚀变.成矿作用划分5个阶段:钠长石-石英阶段(I)、黄铁矿-碳酸盐-石英阶段(II)、黝铜矿-黄铜矿-自然金阶段(III)、毒砂-碳酸盐-绢云母阶段(IV)和方解石-石英阶段(V).其中,II—IV阶段是主要金成矿阶段.哈图金矿含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平均成色912.自然金呈裂隙金、包裹金、粒间金形式嵌布在黄铁矿和毒砂中.当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时,自然金与黝铜矿-黄铜矿-闪锌矿关系密切;当载金矿物为毒砂时,自然金与黄铁矿-黄铜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陕西镇安太白庙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白庙小型岩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东川-云镇复向斜中部。矿体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星红铺组变泥钙质石英粉砂岩中,受层位、岩性和NWW向次级断裂带的控制。矿化与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关系密切。金主要以自然金矿物形式存在,或包裹或充填于黄铁矿、石英、铁方解石、绢云母晶隙及裂隙间。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容矿地层,成矿热液属大气降水热液。成矿温度低,压力小。在矿床地质特征上,经初步研  相似文献   

7.
杨金和 《世界地质》2006,25(3):264-269
黑龙江嘉荫平顶山岩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成因类型的研究表明:矿区内不同阶段的细晶闪长岩、闪长玢岩形成一个含金矿体的脉岩带;矿床范围内圈定5条呈脉状沿北北东向展布的矿体;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以裂隙金、晶隙金和明金为主,以银金矿的形式存在,且主要与石英、黄铁矿、毒砂和水云母共生;成矿作用分为热液期及表生期,其中热液期又分为4个成矿阶段,即纯石英阶段,黄铁矿毒砂石英阶段,黄铁矿毒砂水云母石英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金矿体形成于Ⅱ、Ⅲ热液活动阶段,第Ⅲ阶段为主成矿期,成矿温度为100℃~180℃;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岩浆中低温热液金矿床,形成于晚燕山期。  相似文献   

8.
桂西那弱银金矿床矿物组合特征及银和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西天峨那弱银金矿床以银矿为主,共/伴生金及铅、锌、锑等金属,矿物组合在右江盆地内为首次发现。矿体受那弱背斜及其轴向断层控制,赋矿层位为中三叠统百逢组含钙质浊积岩系。矿石矿物以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毒砂和方铅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等。主要矿石矿物由早到晚的生成顺序为:毒砂→黄铁矿→铁闪锌矿→硫锑铅矿→方铅矿。单矿物化学分析显示硫锑铅矿含Ag最高,其次为闪锌矿;黄铁矿含Au相对较高。EPMA测试结果表明Ag于方铅矿中含量最高,其次为硫锑铅矿;主要矿石矿物中毒砂含Au相对较高,其余矿物中Au含量均偏低。因矿石中的铅矿物主要为硫锑铅矿,可以认为那弱银金矿床的Ag主要赋存于硫锑铅矿中,Au主要赋存于毒砂与黄铁矿中,二者均以显微-次显微状态赋存于载体矿物中。根据矿物组合及其相互交代、切割关系等特征,将矿床划分为2个成矿期共4个成矿阶段。其中,第一成矿期为金的成矿期,矿物组合为黄铁矿和毒砂,由于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仅保留一个成矿阶段;第二成矿期为银铅锌成矿期,矿物组合为方铅矿-闪锌矿-硫锑铅矿;包含第二至第四共3个完整的成矿阶段。该矿床Ag、Au共生是不同期次成矿作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阳山金矿带是西秦岭金矿带已探明金储量最大的独立金矿区,其矿化样式主要为微细浸染状矿化,其次为石英脉型矿化,可见金与“不可见金”均有发育,该金矿带是研究造山型金矿金赋存状态的理想地区,其研究成果对理解金成矿作用和过程以及指导选矿工艺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翔实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显微观察基础上,将成矿期划分为早阶段(黄铁矿石英)、主阶段(黄铁矿毒砂绢云母石英)和晚阶段(辉锑矿石英方解石),综合应用电子探针、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高分辨率透射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等技术,剖析阳山金矿带不同成矿阶段金的赋存状态,进而探讨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成矿早、主阶段以微细浸染状硫化物矿化为主,金主要以晶格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和毒砂中;而成矿晚阶段以脉状矿化为主,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金的赋存状态的变化,指示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温度、压力逐渐降低,成矿流体成分由富As流体演化为相对贫As且富Sb的流体。  相似文献   

10.
丘岭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重要的卡林型金矿之一, 金矿化赋存于上泥盆统南阳山组和下石炭统袁家沟组地层中, 容矿岩石的岩性为钙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和泥质灰岩.金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毒砂, 非金属矿物则以石英、方解石和绢云母为主.通过对矿石矿物黄铁矿和毒砂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电子探针分析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对丘岭金矿床金的赋存形式和富集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 丘岭金矿床中金主要以次显微不可见金的形式存在, 其次为显微可见金.次显微金包括: (1)固溶体金(Au+), 主要存在于环带状细粒黄铁矿的含砷增生边区域和毒砂中, 少量存在于环带状黄铁矿的核部不含砷区域; (2)纳米级自然金颗粒(Au0), 存在于粗晶黄铁矿中.环带状细粒黄铁矿核部的次显微金可能主要以胶体吸附的形式存在, 暗示容矿岩石在沉积成岩过程中有金的初步富集, 而环带状黄铁矿幔部和毒砂中的Au则主要来源于成矿流体, 以S和As的络合物形式搬运.显微可见金主要分布在细粒黄铁矿的晶体边缘和热液蚀变绢云母、石英及方解石中, 粒径通常小于3~5 μm, 其形成可能与成矿流体中金的局部过饱和及成矿流体对细粒黄铁矿和毒砂中次显微金的活化和再次富集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孙思辰  张良  吴圣刚  高磊  彭劲松  文亭 《岩石学报》2018,34(5):1469-1483
黄金洞超大型金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赋存于新元古界浅变质岩系中,受控于NNE-NE向长平断裂带,金资源储量达100吨。该矿床可由南至北分为金福、金塘、杨山庄和曲溪矿段,主要矿化类型有石英-硫化物脉型、构造角砾岩型和黄铁毒砂绢英岩型。金属矿物主要发育有自然金、毒砂、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绢云母、方解石和菱铁矿等,其中金主要以自然金与不可见金形式存在。根据野外与镜下观察,金成矿作用分为Ⅰ石英-金-毒砂-黄铁矿、Ⅱ石英-金-多金属硫化物-白钨矿和Ⅲ石英-辉锑矿-绿泥石3个阶段,前二者为主要成矿阶段。曲溪矿段Ⅱ阶段毒砂相对不发育、而磁黄铁矿和自然金显著发育,绿泥石主要发育于Ⅲ阶段中,与辉锑矿及闪锌矿共生。根据不同矿段各阶段毒砂与Ⅲ阶段绿泥石成分,计算其温度、lgf(S_2)与lgf(O_2),可见Ⅰ阶段成矿温度与硫逸度高于Ⅱ阶段:杨山庄矿段两阶段成矿温度分别为300~378℃、260~300℃,lgf(S_2)分别为-11~-7.2、-11.9~-10.1;金塘两阶段成矿温度为240~311℃、245~298℃;金福Ⅱ阶段成矿温度上限为297℃;曲溪矿段成矿温度为268~368℃,Ⅱ阶段毒砂lgf(S_2)与Ⅲ阶段绿泥石lgf(O_2)分别为-13.2~-8.7、-50.9~-40.1。根据不同阶段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成矿温度与硫逸度演化特征,推断Ⅰ、Ⅱ成矿阶段伴随强烈的硫化作用,金以类质同象方式进入毒砂和黄铁矿中,形成不可见金;其中Ⅱ阶段由于成矿流体压力骤降,含金流体发生相分离作用,H2S等气体大量逃逸,导致成矿流体中硫含量骤降,加以硫化作用持续消耗流体中的硫,促进了含金络合物分解与自然金的沉淀。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为确定硫化物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元素含量特征。【研究方法】本文选取西天山萨瓦亚尔顿造山型金矿床(探明金储量127 t,远景资源量350 t),针对矿石矿物黄铁矿、毒砂开展系统显微岩/矿相学观测、电子探针、LAICP-MS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萨瓦亚尔顿矿石中除可见金外,还有“不可见金”主要以固溶体(Au+)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毒砂中。矿石中载金黄铁矿发育3期:球丛状黄铁矿(Py0)呈浸染状分布于围岩中,局部富含金,同时富集Ag、As、Bi、Ni、Cu、Pb、Sb等微量元素;他形黄铁矿(Py1),分布于硅化围岩及强烈变形石英脉中,与他形毒砂(Apy1)伴生,电子探针得到的平均金含量为0.050%,富集Co、Mn、Zn等微量元素;自形—半自形黄铁矿(Py2),在矿体中分布最为广泛,与未变形石英脉密切共生,伴生自形毒砂(Apy2),电子探针分析得到的平均金含量为0.052%,微量元素相对Py1、Py2较为亏损。【结论】推测Py0形成于沉积成岩期;Py1形成于同碰撞期,与塔里木板块与中天山地块在晚石炭世碰撞事件有关;Py2形成于晚/后碰撞阶段。赋矿地层可能是金的初始矿源层,...  相似文献   

13.
毕诗健  李占轲  唐克非  高凯 《地球科学》2016,41(7):1121-1140
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小秦岭地区是我国仅次于胶东的大型金矿床集中区,但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以华北南缘小秦岭矿集区东桐峪金矿床中的黄铁矿作为研究对象,在黄铁矿显微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利用LA-ICP-MS对黄铁矿的微量元素进行原位分析,为进一步认识东桐峪金矿床及区内其他同类型矿床的成因提供新的资料和制约.东桐峪金矿床的黄铁矿从早到晚依次划分为3个世代(PyⅠ、PyⅡ和PyⅢ).PyⅠ主要形成于粗粒黄铁矿-石英阶段,颗粒粗大且自形程度高,呈星点状或斑点状赋存于乳白色石英脉中.PyⅡ主要形成于石英-中细粒黄铁矿阶段,呈半自形-他形结构且裂隙发育,常被晚期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自然金等矿物充填.PyⅢ主要形成于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常呈他形粒状结构与黄铜矿、方铅矿及闪锌矿等硫化物密切共生.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PyⅠ中As平均含量为16.63×10-6,Au、Ag和Te含量较低且常位于检测限以下;相较而言,PyⅡ中As含量稍低,而Au、Ag和Te含量略高(其中Au含量为0.10×10-6~0.59×10-6);PyⅢ中Au、Ag和Te含量差异较大且显著升高,其中Au、Te含量最高可达35.58×10-6和79.79×10-6,而As含量较低且大部分数值低于检测限;不同世代黄铁矿的Co/Ni比值基本上都大于1,且PyⅢ的Co、Ni含量和Co/Ni比值明显低于PyⅡ和PyⅠ.以上结果表明,东桐峪金矿床的载金矿物黄铁矿中As的含量很低,金的富集与As无关;不同世代的黄铁矿中Au、Ag和Te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定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暗示金矿化与Te关系密切.另外,第3世代黄铁矿(PyⅢ)中Au、Ag及Te存在显著富集,指示Te(而不是As)在金和银的迁移、搬运、富集、沉淀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华北克拉通南缘小秦岭地区晚中生代大规模的金成矿作用及金矿床中普遍存在Te-Au-Ag矿物,且黄铁矿中As含量低、Te含量高等特征,暗示该区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成矿流体可能来自深部岩浆的脱挥发分或地幔脱气作用,而与区域变质作用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4.
大王西峪金矿床位于大月坪复背斜南翼近轴部部位,属小秦岭金矿田的西(峪)—闵(峪)含金石英脉密集区。该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的石英脉型金矿,矿石类型主要为金—黄铁矿—脉石英型和金—多金属硫化物—脉石英型。组成矿石的矿物成分较复杂,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局部有绢云母、长石、绿泥石及碳酸盐矿物;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有方铅矿、黄铜矿、磁铁矿和微量白钨矿、钼铅矿、泡铋矿、闪锌矿、自然金、银金矿等。次生矿物有褐铁矿、白铅矿、蓝辉铜矿、铅矾及孔雀石等。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次有方铅矿、黄铜矿、石英等,金以微细粒度的包体金、裂隙金、粒间金状态赋存于载体矿物晶体中。根据单矿物样品分析结果,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中,故金主要富集在多金属硫化物—脉石英类型的矿石中。  相似文献   

15.
湘东北杨山庄金矿床流体成矿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育  张良  孙思辰  綦鹏  吴胜刚  高磊 《岩石学报》2017,33(7):2273-2284
杨山庄金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矿体严格受NW-NWW向断裂控制,赋存于新元古代浅变质的绢云母板岩和粉砂质板岩中,成矿期分为三个阶段:石英-毒砂-黄铁矿(少量)-自然金-白钨矿-白云石-白云母(阶段Ⅰ)、石英-毒砂-黄铁矿-自然金-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绢云母(阶段Ⅱ)和石英-方解石(阶段Ⅲ)。成矿Ⅰ、Ⅱ阶段流体包裹体以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含有少量的气相包裹体和含CO_2的三相包裹体,气相包裹体成分为CH_4-N_2-CO_2、N_2-CO_2和N_2。成矿温度集中在240~320℃,盐度集中在7%~9%Na Cleqv,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H_2O-Na Cl-CO_2体系。在成矿Ⅰ、Ⅱ阶段,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流体发生相分离,使液相CO_2含量降低,引起Au(HS)~(2-)溶解度降低,导致金发生沉淀。  相似文献   

16.
西秦岭地区造山型与卡林型金矿床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西秦岭金矿床分为卡林型和造山型两类。卡林型金矿床麇集于南秦岭和松潘—甘孜造山带的东北部。三叠纪和早侏罗世的同构造花岗闪长岩广泛分布于西秦岭中部和南部、松潘—甘孜盆地以及扬子克拉通边缘。造山型脉状金矿床主要分布于西秦岭造山带中的脆韧性剪切带内。大部分粗粒金主要赋存在网格状石英细脉和角砾状围岩中的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和少量贱金属硫化物中和以分散状分布在蚀变围岩中。同位素资料表明晚三叠世 -中侏罗世与扬子克拉通俯冲有关的作用控制了造山型金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甘肃阳山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类型   总被引:16,自引:19,他引:16  
西秦岭造山带内的甘肃阳山金矿是我国最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金矿床。矿床受 EW 韧脆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围岩为泥盆系碳质碳酸盐-千枚岩-板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斑岩脉。流体成矿过程包括:形成石英-绢云母-黄铁矿组合的早阶段,形成石英-黄铁矿-毒砂和石英-毒砂-黄铁矿以及石英-碳酸盐-辉锑矿-自然金组合的主成矿阶段,形成碳酸盐-石英网脉的晚阶段。早阶段流体包裹体以含 CO_2包裹体为主,CO_2含量为7.3%~21.5mol%,均一温度集中于270℃~300℃,盐度<3wt.%NaCl eqv;主阶段发育纯 CO_2包襄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少量含 CO_2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10℃~270℃,盐度集中在<2 wt.%NaCl eqv 和3~5 wt.%NaCl eqv 两个范围;晚阶段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60℃~210℃,盐度<3 wt.%NaCl eqv。主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的多样性、相似的均一温度和流体盐度的双峰特征均指示流体沸腾现象的存在,其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为210℃~375℃,压力为85~222MPa;赋矿断层的阀门式活动导致主阶段流体系统交替于静岩和静水压力之间,成矿深度为8.5km 左右,成矿流体系统发育在早侏罗世大陆碰撞造山过程。矿床地质特征类似于卡林型金矿。但赋存于蚀变花岗斑岩中矿体既非造山型,也不同于卡林型,成矿流体具造山型矿床特征。因此,阳山金矿可能代表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建议称为"阳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18.
枣子沟金矿位于同仁-夏河-岷县金成矿带,矿区赋矿地层为三叠纪中统古浪堤组下段细碎屑岩及灰岩,并发育大量闪长质脉岩。矿体既产于地层中,也出现在脉岩或其接触带中,但其产状均严格受NE、NW及近SN向3组断裂构造控制,控矿构造为高角度的张剪性及旋扭性断裂。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黄铁矿-石英阶段,黄铁矿-毒砂-(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辉银矿-绢云母-绿泥石-)石英阶段,辉锑矿-石英-方解石阶段及石英-方解石阶段。围岩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方解石化及绢云母化。环境扫面电镜及电子探针测试数据表明,金呈显微可见金存在于矿物裂隙和粒间隙中或以纳米不可见金捕获在载金矿物中。成矿期不同硫化物金的质量分数均高出检测限,其范围为0.003%~0.658%,平均值为0.257%。枣子沟金矿床具有卡林型金矿床的典型特征。氢氧同位素数据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水,硫同位素数据则表明硫主要来自沉积地层。其成矿过程可能为深切割断裂导通地下水,在深部被加热循环萃取围岩中成矿物质,并在浅表张性断裂中充填交代围岩,致使成矿物质沉淀富集成矿。金的迁移形式可能存在AuH3SiO04、Au(HS)2-、H2Au(Sb,As)S02和HAu(Sb,As)S3-等多种迁移方式。成矿早阶段可能以金硅络合物的解体为主,成矿晚阶段则可能是硫氢(锑)络合物发生解体,致使金与硫化物同时沉淀,以显微纳米金的形式包含在硫化物中。  相似文献   

19.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大金成矿聚集区,其金矿床的成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三山岛金矿床是胶东地区最大的金矿床,通过采用LA-ICP-MS分析不同阶段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组成,可以探讨成矿流体演化及成矿物质来源。根据野外地质特征及岩相学观察,结合SEM结构分析将三山岛金矿床的黄铁矿分为3个阶段,6个亚类,即黄铁绢英岩化带(Py1)中包裹大量绢云母和石英的Py1-a和表面光滑的Py1-b,石英—黄铁矿±菱铁矿脉(Py2)中富含矿物包裹体的Py2-a和与菱铁矿共生且表面光滑的Py2-b,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Py3)中有很多细粒多金属硫化物包裹体的Py3-a和表面光滑的Py3-b。3个阶段黄铁矿晶格中金含量均很低,大部分小于1×10^-6,金主要以可见金形式存在。从早阶段到晚阶段黄铁矿中Au与Ag,Cu,Pb,Sb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且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最早阶段黄铁矿中Co+Ni的含量很高(最高为9268×10^-6),反映了早期黄铁矿可能来源于岩浆岩源区,后期Co/Ni值逐渐降低,暗示了成矿流体温度逐渐降低。结合地质特征和黄铁矿微量元素研究,表明三山岛金矿床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岩浆热液储库,通过地震泵机制沿断裂构造多次侵位成矿。  相似文献   

20.
加甘滩金矿床是西秦岭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合作矿集区近年发现的资源量最大的金矿床。金矿体赋存在中上三叠统细碎屑岩中,矿体的产出受NW向逆冲断裂及其次级构造控制,呈雁行状、羽状分布,矿体形态为板状、脉状、分叉状。矿床热液期主成矿阶段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毒砂-辉锑矿-自然金。为进一步查明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矿床成因,本次在矿床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氢-氧-硫-铅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加甘滩金矿主成矿阶段石英包裹体类型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其中,富液相两相包裹体最为常见。成矿流体均一温度均值为248.67℃,盐度均值为3.78‰NaCl,具有中低温、低盐度的特征;石英δ18OH2O值为10.42‰~13.82‰,δD值为-101.2‰~-93.2‰,成矿流体组成较复杂,可能既有岩浆水,也有变质水的参与。主成矿阶段黄铁矿和毒砂δ34S值为-13.4‰~-7.5‰,可能来源于岩浆作用或变质沉积地层;铅同位素组成相似,主要来源于造山带铅,有部分上地壳铅和地幔铅加入。加甘滩金矿床成因类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