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GTC2型系统的设备安装、使用流程、探测过程应急对接、数据接收处理、报文编发等多个方面的分析,找出面对各种突发应急探测活动过程应如何正确操作、灵活使用、及时处理方法,充分发挥GTC2型接收系统对高空探测活动的有效应急备份作用,力保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三性”要求,以期提高高空观测业务质量控制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提高高空气象探测质量的主要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2008年广西全区的高空探测质量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高空探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重放球,以及丢球造成的测风记录缺测,提出提高高空气象探测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使用L波段气象探测雷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处强 《贵州气象》2004,28(3):42-44
介绍了使用L波段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雷达的三个新方法:①如何解决L波段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雷达丢球的问题;②L波段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雷达及配套系统所测得的高空气象资料进行统计检验问题;③对高空气象信息资料及报文编报形式及资料传输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处理自动化是高空探测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空气象探测"59-701微机数据处理系统"使用问题的释疑,使观测人员更好地使用该系统,提高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5.
闵昌红 《贵州气象》2007,31(2):39-41
利用贵阳高空气象探测站L波段雷达探空系统和701雷达探空系统定时对比探测资料,对各标准等压的高度、温度、露点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记录差异特征和原因,并作统计学检验,为高空探测员和气候工作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奉超 《广西气象》1999,20(4):55-56
高空气象探测数据处理自动化是高空探测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空气象探测“59-701”微机数据自理系统”使用问题的释疑,使观测人员更好地使用该系统,提高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空气象探测微机处理系统是以现行的701系列测风雷达技术手段为依托,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探空仪编发的摩尔斯电码进行模数转换,依据《规范》的技术规定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完成高空气象探测任务的数据采集、编发电报和资料的管理,由于高空气象探测处理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系统涉及的软件模块、外部设备较多,本就这些软、硬件的使用及维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台站容易掌握的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L波段气象探测网运行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L波段气象探测网监控系统用来监视包括L波段探空设备与探空数据在内的全国高空气象探测网总体运行情况。基于L波段探空系统提供的监控信息与探空资料,结合业务运行经验与用户需求建立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网监控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利用L波段高空监视系统,结合探空资料质量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探空系统存在的问题;高空监视系统有助于全面掌握全国探测网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保障高空探测网稳定运行,提高气象探空数据质量,业务效果显著。但是在探空质量评估中也发现位势高度、温度以及风向与风速变化阈值存在控制过严的现象,需要加以改进,以避免虚警次数过多。  相似文献   

9.
1高空探测体系的现状及展望大气探测是获取天气变化资料的基本手段,是气象学的重要基础。高空探测又是大气探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每天的天气、数值预报、气候分析和专业气象保障服务提供高空气象资料。目前我国的高空探测仅为有球测风,地面接收系统从60年代初40()MH的701型二次测风雷达,70年代的1780MHZ的702型、800MHZ的7O5型二次测风雷达,到80年代研制出的70lB、C型,705B、C型和702E型等二次测风雷达。从天气预报、气候分析预测和气象服务的要求来看,我国的高空探测业务存在着探测精度低、同频干扰严重、探测手段单一…  相似文献   

10.
1 引 言  目前高空台站在使用“5 9- 70 1”探测系统的高空探测处理程序中 ,当水银气压表与探空百叶箱不同高度时 ,本站气压需进行高度差订正 ,而瞬间气压不需做高度差订正。这样一来瞬间气压会给高空探测资料带来误差 ,为此进行误差分析。2 高空规范的规定   (1)《高空  相似文献   

11.
戴宪承 《山西气象》1995,(3):33-33,42
谈谈提高我国高空探测质量的途径戴宪承(山西省气象局经营服务处030002)高空探测资料(压、温、湿、风)是用来进行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数据,尤其是在数值预报已成为一种主要预报手段以来,高空探测资料更显重要。因此,高空探测记录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使用氢气球进行的高空探测工作,是大气监测的一个最基本的观测方式,所获得的高空气象资料,在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防、科学研究等方面都被广泛利用。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在3万m以上高空的探测方面基本属于空白,各个高空站在此方面所获得的气象资料都寥寥无几,所以获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桂林高空站L波段探空数据接收机在安装、数据接收、记录处理中常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提高设备的使用效能,确保探测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杭州L波段和59-701高空探测系统资料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兰娟  华行祥 《气象科技》2007,35(5):750-754
为比较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和59-701高空探测系统的资料异同,采用平均差、均方差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杭州站平行观测一个月资料的温压湿资料,比较其异同及产生原因,为更好利用高空探测资料、改进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提供参考。通过比较发现: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比59-701高空探测系统所测的温度、高度资料更稳定、离散率更小,对提高预报准确率有利。两套系统的温度差值在70 hPa层出现明显拐点,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400M-701x高空探测系统在2006年底投入正式运行,根据近两年来对全疆4个该系统探空站资料的审核经验,以及系统软件的应用实践,通过曲线、数据同屏显示;前后资料对比;探空、测风高度比较;轨迹图等功能的介绍,总结了OSUAO软件丰富的图形显示功能在高空探测资料质量控制中的几点方便快捷的分析和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16.
从GTC2型L波段数据接收机系统的安装,调试,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经纬仪的架设、调整,数据接收,资料处理等几个方面介绍L波段备用接收机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为广大高空探测业务人员熟练掌握应急状况下使用L波段备用接收系统技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丽  冯静  杨莹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34(Z1):160-162
L波段雷达一电子探空仪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是我国高空探测业务运行的主要设备,本文列举了系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重放球情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要维护好探测环境、熟练操作技巧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软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目前中国气象局高空探测业务正在使用的新型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软件,该软件系统采用Bor-land C 语言,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进行编制,采用图形化操作界面,符合现行的高空气象观测规范,主要包括放球程序与数据处理程序.该软件系统已经成为中国气象局高空气象探测网的骨干软件系统.业务运行表明系统软件稳定正常,操作方便,用户界面友好,功能完善,基本上实现了从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从软件系统所包含的基本功能、异常情况处理予以介绍,并举出了一些典型示例,同时针对软件的发展提出了今后的设想,提出设计标准接口,编制网络化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9.
1引言近几年来,高空探测一直使用701C-G ZZ2型探空仪系统进行高空资料的观测,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有探空系统已不能满足对高空探测的精度和高度更为广泛的要求,基于此因,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研制开发出了G 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G_TS1型数字式探空仪系统,并于2005年1月在黑龙江省气象台探空站投入使用。2系统简介该探测系统软件是在W indow s9x中文平台下开发的纯32位应用软件,开发工具是B orland C 5.02。该软件具有运行稳定,可靠、界面直观,操作简便快捷的特点,自动化程度高且灵活,允许人工介入各种处理过程,兼容无斜距和单测…  相似文献   

20.
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中重放球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重放球的定义,分析造成探空重放球的原因,提出为减少或避免重放球应采取的措施,为各高空气象台站提高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