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根庆 《矿床地质》2006,25(Z2):237-240
通过吐哈盆地南缘觉罗塔格山系和准噶尔盆地周缘(不包括准盆南缘北天山山脉)不同岩石浸出试验发现,同属中晚古生代的侵入岩、火山岩及变质岩,在相同条件下其铀浸出率有明显差异,即吐哈盆地南缘各类岩石的总浸出率在14.30%,而准噶尔盆地周缘(不包括准盆南缘北天山山脉)岩石的总浸出率仅为1.81%,这也许正是吐哈盆地南缘形成万吨级砂岩铀矿,而准盆北部(顶山地区)砂岩铀矿成矿前景欠佳,目前只有个别工业铀矿孔及部分矿化孔,而不具工业意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构造特征、演化及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建造”与“改造”特征的综合分析,划分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构造带:早古生代(1-2)陆缘逆冲带;晚古生代(D1)混杂岩浆碰撞带;晚古生代(D1)火山岩浆岛弧挤带;晚古生代(D2-3)弧后盆地褶皱带;晚古生代(C1-P2)陆缘盆地褶皱带以及中生代前陆盆地平缓背斜带等6个构造带。自古生代以来,曾发生了两次拉张-碰撞(闭合)-推覆的演化过程,均表现为“北挤南拉”和“北老南新”的构造迁移,直到二叠纪末期,相当于晚海西期构造运动,全区发生大规模褶皱变形和挤压推覆。最后依据构造特征和演分分析结果,笔建议在双井子级盆地褶皱带具备良好石油地质条件的有利油气区做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天山西段两条调查路线上的古生代火山岩的分布和岩相,划分了火山岩的碱度和系列,大多数酸度较低的火山岩碱度较高。根据各种判别图解和方法,运用火山岩岩石化学资料对其构造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判别分析,结合地质特征对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推测。最后,主要结合晚古生代板块构造的演化过程,对火山岩的形成在构造上做了概貌性的推断,认为那拉提山和哈尔克山北坡、博罗科努山北坡的石炭纪火山岩为活动陆缘和岛弧的喷发产物,并且后者(即巴音沟一带)还有洋脊火山岩,因而认为巴音沟蛇绿岩是成熟洋盆的洋壳残余;而伊犁地块内部的火山岩是陆内张性环境的喷发产物。  相似文献   

4.
论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属性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觉罗塔格造山带位于吐哈盆地和中天山地块之间,长期以来,关于该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属性争论较多,有晚古生代岛弧带、弧后盆地、裂陷槽、古生代陆缘增生带、石炭纪火山岩型被动陆缘等不同认识。基于晚古生代早期觉罗塔格地区处于板内拉张的动力学背景,而非挤压碰撞环境,结合对带内早石炭世雅满苏组火山—沉积建造较为系统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觉罗塔格造山带应为一拉张型构造—岩浆岩带。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天山西段两条调查路线上的古生代火山岩的分布和岩相,划分了火山岩的碱度和系列,大多数酸度较低的火山岩碱度较高。根据各种判别图解和方法,运用火山岩岩石化学资料对其构造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判别分析,结合地质特征对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6.
新疆西天山伊犁地块晚古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新疆西天山伊犁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时空分布和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等进行系统总结,认为该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主要由晚泥盆世至早二叠世的火山岩组成,其形成与南北天山洋盆演化有关.晚泥盆—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为天山南北洋盆大洋板块俯冲而成的钙碱性火山岩,晚石炭世伊什基里克组火山岩为挤压环境向拉张环境过渡的钙碱性火山岩和碱性火山岩,早二叠世乌郎组火山岩为后造山具裂谷特征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相似文献   

7.
试论新疆博格达山脉的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宪 《新疆地质》2003,21(3):356-357
博格达山的形成时代上要比天山山脉晚的多.其范围除天山主峰往东经哈密至星星峡外,还应包括北部的克拉麦里山和博峰南北两侧的山前褶皱带,其地理位置是乌鲁木齐市以东,吐鲁番—哈密盆地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东止中蒙边界,包括米泉、阜康、吉木萨尔、奇台、木垒、巴里坤及伊吾的南部. 1 晚古生代地质特征 早古生代前博格达山脉与准噶尔—吐哈盆地为一整体陆块,至晚古生代泥盆纪—中石炭世时,博峰才微微从地平线上隆起,分割了南北两个盆地,逐渐发育为坳陷盆地.博格达山地区:①下泥盆统下部主要以火山岩为主,厚2 705 m.中部以绿色、灰色砂岩…  相似文献   

8.
马庄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地球化学条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马庄山金矿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条件研究表明,马庄山金矿的形成与古老变质基底、火山岩浆活动及马庄山一明水上叠火山岩盆地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紧密相关,井受到晚古生代红河盆地闭合而派生的构造控制。其成矿温度在90~300℃之间,成矿流体为低盐度的弱酸性一弱碱性大气降水、海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溶液。马庄山金矿成因为浅成中一低温次火山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东部的一个大型的中生代一新生代含油气沉积盆地,松辽盆地具有下部断陷、上部坳陷的双层结构,其中断陷构造层以发育大量的火山岩为特征,坳陷构造层则为沉积层序[1,2].盆地内部火山岩对研究盆地形成构造环境和盆地发展演化的动力学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人对松辽盆地火山岩的研究多集中在盆地周缘露头区和盆地南部地区[3~8].  相似文献   

10.
粤东河源盆地是东南沿海规模较大的晚中生代—新生代陆相盆地之一,发育有较为完整的晚白垩世—新近纪地层。研究该盆地的深部构造、控盆断裂、沉积序列和盆地的形成发展,对于认识东南沿海晚中生代—新近纪的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反射剖面和约两千米的地质科学钻探等数据资料的综合研究,查明了河源盆地为中生代—新生代沉积断陷盆地,地层结构清晰,沉积基底为早古生代地层,并建立了该盆地晚白垩世—新近纪的三阶段沉积序列;该盆地发育渐新世的火山岩,揭示了控盆边界断裂及内部构造发育特征,暗示了原型盆地的破坏发生于晚新生代:即盆地南北两侧紫金—博罗逆冲断层和河源断裂带在晚古近纪—新近纪强烈地改造了原型盆地;基于以上认识,初步恢复了河源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构建了河源盆地沉积序列-构造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笔者多年对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晚古生代研究成果,结合野外剖面实测、钻井资料分析、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结果,从岩性特征、地层厚度、地层接触关系、物源分析、沉积相类型多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上古生界是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因此,其沉积充填及沉积演化研究必须置于晚古生代大华北盆地之中。在此研究基础上绘制了晚古生代各组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沉积相平面展布图,亮点是向东部和南部进行了扩张,并详述了晚古生代沉积演化过程,为该时期华北地台原始沉积面貌的恢复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笔者多年对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晚古生代研究成果,结合野外剖面实测、钻井资料分析、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等研究结果,从岩性特征、地层厚度、地层接触关系、物源分析、沉积相类型多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上古生界是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因此,其沉积充填及沉积演化研究必须置于晚古生代大华北盆地之中。在此研究基础上绘制了晚古生代各组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沉积相平面展布图,亮点是向东部和南部进行了扩张,并详述了晚古生代沉积演化过程,为该时期华北地台原始沉积面貌的恢复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藏当雄纳龙晚古生代裂谷盆地的识别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冈底斯构造带是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特提斯演化的全过程,并在中生代发育的典型的多岛弧-盆地系统。笔者根据冈底斯构造带中部纳龙地区晚古生代发育的沉积相类型、火山岩组合以及古生物等方面的资料,首次提出当雄纳龙盆地在中二叠世栖霞期具有裂谷盆地性质,揭示出冈底斯地区在二叠纪已转化为活动大陆边缘,为研究西藏冈底斯地区弧-盆系统的形成过程及晚古生代的区域构造特征古地理格局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西天山吐拉苏地区金矿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德铭 《贵金属地质》1996,5(3):201-206
西天山吐接苏地区晚古生代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明显受三个级别构造的渐序控制:近东西向吐拉苏构造火山岩盆地控制着金矿带;横跨盆地的近南北向构造火山岩带控制关金矿田;火山机构控制了金矿庆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纸房地区晚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组合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房地区位于准噶尔东北晚古生代沟-弧-盆系和准噶尔南陆缘活动带。晚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相岩石组合较复杂。在晚古生代岛弧带、弧前海沟带、弧后盆地或陆缘活动带等构造环境下发育有不同的火山岩组合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沉积盆地内部的火山岩是研究盆地形成的构造环境以及探讨盆地发展演化的动力学特征的重要线索。松辽盆地具有二元结构特征,断陷构造层发育大量的火山岩。但是,前人尚未对比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根据采自钻井岩芯的火山岩样品,通过同位素测年(K/Ar)和地球化学分析等结果,讨论了松辽盆地晚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盆地发育早期的构造环境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指出松辽盆地在其形成早期(即断陷期)是一个发育陆缘岩浆弧构造背景上的走滑拉张盆地,火山岩岩浆源区具有多成分、复合性的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古老含油气盆地的代表,阿曼盆地埃迪卡拉系—寒武系含油气系统(下组合)具有典型的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勘探难度大。在阿曼盆地北部油气地质特征(烃源岩、油源对比、构造圈闭等)已有研究基础上,梳理与解剖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全球古构造背景与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换期(E-C期)沉积格局,探讨并分析阿曼盆地北部深层油气勘探潜力与风险。研究表明:(1)游离于原特提斯洋的华南板块于早古生代初期向东冈瓦纳大陆北缘的俯冲聚合使阿曼(阿拉伯)盆地与四川(上扬子)盆地在埃迪卡拉纪(震旦纪)—寒武纪构造—沉积特征上具有相似性;(2)阿曼盆地北部深层地震剖面揭示了早寒武世发育的典型张性构造,暂命名为“北阿曼拉张槽”;(3)拉张槽两侧古地貌高地具有优质(潜在)白云岩储层(Buah组、Birba组)的发育条件,拉张槽的形成有利于槽内Ara群U/Athel组、Dhahaban组等优质烃源岩的沉积。深层油气地质特征评价指示阿曼盆地北部(5区)下组合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8.
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与鄂尔多斯盆地改造   总被引:13,自引:1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盆地是叠加在华北古生代克拉通台地之上的中生代大型陆内盆地。晚中生代—新生代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改造阶段,区域构造体制经历了重大转换,在盆地周缘形成不同方向和不同样式的构造带。其中发生在中、晚侏罗世时期的燕山运动主幕,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定型和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这期构造变动导致鄂尔多斯盆地周缘挤压逆冲构造带的形成。早白垩世时期,对区域构造应力体制转换的响应,鄂尔多斯盆地处于弱引张构造环境,引张构造变形主要集中在盆地西南缘地带,六盘山古地堑发育。新生代时期,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形成一系列地堑盆地。晚中新世或上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时期,受到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和向东构造挤出作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六盘山褶皱带快速崛起,而在盆地的其他周边地带则发生引张变形和地块差异性升降。最后,笔者论述了不同构造应力体制下盆地的改造作用,讨论了鄂尔多斯盆地研究中的一些基础地质构造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东天山觉罗塔格一带晚古生代岩浆岩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等系统研究,认为该晚古生代岩浆岩主要由早石炭世至中二叠世的火山岩和侵入岩组成,其形成与康古尔洋向北俯冲有关。早石炭世岩浆岩为康古尔洋初始俯冲而成的钙碱性岛弧火山岩及具有低压、低温特征的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晚石炭世岩浆岩为后碰撞弧火山岩;早二叠世岩浆岩为具有后碰撞弧和板内双重特征的火山岩及高温、高压特征的I型花岗岩;中二叠世发育具有低压、高温特征的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综合前人资料及本文研究成果,初步认为觉罗塔格一带晚古生代经历了俯冲碰撞—碰撞造山—造山后陆内伸展的构造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沙德铭 《地质与资源》1996,5(3):201-206
西天山吐拉苏地区晚古生代浅成低温热液金矿,明显受三个级别构造的渐序控制:近东西向吐拉苏构造火山岩盆地控制着金矿带;横跨盆地的近南北向构造火山岩带控制着金矿田;火山机构控制了金矿床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