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潍坊市四类疾病与气象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山义昌  徐太安  郑学山  鲁丹 《气象》2001,27(11):52-54
选用1991-1999年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处的资料,结合潍坊市常规气象因子的变化,对呼吸道疾病、冠心病与其它心脏疾病,脑梗塞与其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与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与气象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四类疾病的月分布与近10年的变化趋势,又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单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通过方程的计算,找出了四类疾病的多发期和少发期。这些成果,对各种疾病的预报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选用1996-2001年安康市中医院门诊内窥镜检查报告资料,结合安康市国家基准站气象因子的变化,分析了溃疡病的旬、月分布与近6年的变化趋势,得出了溃疡疾病春秋季为多发期和冬夏季为少发期,对上消化道疾病(溃汤、糜烂、出血)发病率与气象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逐旬发病人数与同期风冷指数WI、温湿指数DI呈正相关,建立了逐渐回归方程。日发病率随气压差值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阿勒泰地区死亡病例与气象要素关系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阿勒泰地区急诊死亡人数与气象要素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逐月、逐季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压、日照时数的相关关系较好。影响脑血管疾病逐月死亡人数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气压,呈正相关,影响呼吸系统疾病逐月死亡人数的主要的气象因子为气温,呈负相关,所有回归方程都反映出冬季与气温呈负相关,气压呈正相关,夏季与气温呈正相关,气压呈负相关,即温度低、气压高的冬季和温度高、气压低的夏季死亡人数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面气象资料进行福州市空气质量日预报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空气污染预报是建筑在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利用福州市1995-1997年地面气象预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温度、气压、风、湿度、大气稳定度、降水等)分布规律,建立气象预报指标及统计预报方程,在1999年2-8月进行福州市空气污染物浓度等级试预报。结果表明运用统计模式开展城市空气污染浓度等级预报是切合实际并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报模型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对武汉市4家大医院1994-1998年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的逐日发病人数与同期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与气温、气压、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一个因子对不同疾病甚至同一类不同种病的作用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因子对同一种病在不同季节其影响也不完全相同。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春夏秋冬8种疾病的逐日预报模型,并进行了合理的等级划分,经回代和预报检验,预报模式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2009—2011年包头市5家医院497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资料及同时气象资料,对包头市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规律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包头市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龄变化,冬春季发病率高,夏季发病率低,60~70岁为高发年龄段;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与月平均气温和湿度呈负相关,与月平均气压呈正相关,气压上升、湿度下降、气温剧降使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区中暑天气条件指数研究预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南京地区1988-1997年每年夏季逐日各项气象要素及全市各医院同期重症中暑人数进行统计筛选出热夏年:1988年、1994年、1995年,对这三年中暑期重症中暑病例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找出相关性较好的气象因子,经过方程化筛选,得出气温、湿度、气压、对中暑影响较大。三日滑动平均值为主要预报因子。设计中暑指数数学模式。根据中暑病病理、程度将中暑天气条件分三个等级,给出三个不同的中暑天气条件指数临界值,经过1998年、1999年试报验证,准确率较高,社会效益较好。该指数预测模式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人体健康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气象条件是影响人体生理、心理感觉的一种重要因素。科学家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其实都与气候变化有关,杭州市气象部门开展医疗气象工作是在1988年开始的,统计了50万个病例的发病情况,总结了二十几种痢疾的发病率预报方法,并在杭州人民广播电台开辟了《气象与健康》栏目。1999年,杭州市气象局推出了杭州“都市气象”服务系列,将杭州市多发病、常见病气象预报方法升级、换代、优化成杭州市人体健康生活气象指数共16种。人体健康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系统包括单个指数预报、复合指数预报、数据管理、气象资料曲线、指数资料曲线、系统参数、关于系统等7个模块。  相似文献   

9.
张书余  张夏琨  谢静芳  王宝鉴 《气象》2012,38(6):740-744
利用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病例资料及气象资料,分析了感冒疾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感冒发病率与前期天气变化密切相关。一次明显的天气变化过程对应的不是一个高发病日,而是一个持续的高发病阶段;气象环境对不同人群感冒发病率有不同影响,成人在秋冬之交和夏秋之交发病较高,婴幼儿对季节和气候变化适应差,受寒冷、炎热天气影响显著,盛夏和寒冬季节感冒发病高,儿童感冒特征春夏季与婴幼儿相同,秋冬季与成人接近;分析了不同人群感冒住院人数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感冒指数预报的判别方程,预报结果检验证明有较好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做好公共气象疾病指数预报服务,以丹东市近2004—2015年共8677例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为样本,分析了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与气象因素关系,重点分析了11月至次年2月天气突变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住院人数与气压、风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为0.949和0.933;与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0.992),均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冬季心脑血管病住院人数大于夏季;(2)冷锋、气旋、寒潮和大风等突变气象条件与心脑血管疾病住院人数呈正相关。该分析结果可作为日常公共气象疾病指数预报的科学依据,当预报出现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天气条件时,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提供给广大公众,有利于预防和减轻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We show that traditional Reynolds (block) averaging produces turbulence statistics whose time evolution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 Specifically, the zero integral scale that block averaging always produces leads to a trivial (zero-equals-zero) solution of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 for autocovariances. We suggest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analyzing turbulence time series that do not always generate a zero integral scale and, as a result, yield autocovariances whose time evolutions are compatible with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  相似文献   

12.
天气、气候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1987~1996年北京地区各类疾病死亡资料的详尽分析,结合同期的天气、气候资料,研究发现:(1)心、脑血管疾病是北京地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随人口年龄段增长显著增加,且男性死亡率大于女性死亡率,70~74岁年龄段为死亡高峰;(2)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有明显年际变化,其年际变化与同期的年平均气温变化有显著的反相关关系;(3)心血管疾病的诱发与冷锋、寒潮前等低值天气系统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愈演愈烈的情形下,城市热岛冷却效应的研究对于确立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的正确途径等有重要意义。采用离线城市冠层模型分析了城市冠层中街区形态和屋顶材料的变化对辐射热量、表面温度及冠层内气温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筑物高度、宽度以及街道宽度等参数的改变对冠层各表面温度的影响较大,当街道宽度增加3 m时,地面温度升高约3.5 K。但是街道宽度增加,多重反射导致的辐射截陷效应减弱,墙面上更多的热量释放出去,各墙面温度降低约1.5 K;冠层气温先增加,日出后降低约0.4 K。屋顶材料的改变对辐射及热通量和表面温度也有较大影响,与灰色水泥屋顶相比,采用高反照率白色涂料冷却屋顶后,屋顶净辐射热量损失约380 W m-2,屋顶表面温度降低约10 K。冠层内街区形态和屋顶材料对城市辐射热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川滇地区块体划分与区域地壳应变.首先,对川滇地区GPS水平速度场采用K-medoids聚类法直接聚类;然后,基于改进的K-medoids方法,利用GPS站点地理位置与水平速度场对初步聚类结果联合约束进行第2次聚类分析,并结合F统计检验法确定各块体边界;最后,运用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计算各块体的应变参数,分析水平运动、应变场空间分布与区域构造变形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川滇地区的GPS聚类分析结果与地质学提出的板块划分结果相吻合,为块体划分提供另一种方式;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计算的应变结果显示川滇菱形块体表现为最大剪应变和面应变率梯度高值区,表明该区域积累了一定的弹性应变能,具有发生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1991年江淮梅雨期一个阻塞个例的Lagrange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等熵面轨迹法,对1991年江淮梅雨期7月1日至7日的阻塞过程持续异常进行了诊断分析.等熵面位涡的分析表明,阻塞的维持与演变与等熵面上其高低压中心所对应的负正位涡中心的变化相一致.等熵面上等位涡线的轨迹积分表明,阻塞的形成、维持及衰减,对应着物质线裹卷的形成、维持(或加深)及不可逆形变和高低位涡的输送及积累的变化.同时发现,阻塞附近位涡系统的移动、演变和阻塞上游分流区位涡系统形变引起的瞬变涡度源的强迫作用,对阻塞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A new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solving the shortwave and longwave net radiative balance of a three-dimensional urban structure, represented by parallelepiped blocks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each direction. The method is based on a novel approach to determine the shape factors among surfaces, which are estimated by Monte Carlo techniques due to the complex geometry associated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urban structure. Then, a set of linear equations is solved to quantify the radiative balance, in order to obtain their exact solution, considering all the inter-reflections among surfac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ew and the ray-tracing tracking methods resulted in a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6. However, by integrating the linear equations’ exact solution with Monte Carlo techniques, the new method reduces by a factor of 36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ime used to perform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ray-tracing tracking method. The use of the model for a sensitivity study allows us to verify the effective absorptance and emittance increases with the canyon aspect ratio of the urban layout. An urban structure formed by square cross-sectional blocks absorbs more solar radiation than an urban structure formed by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al blocks. The approximation of a specific geometry for an equivalent bi-dimensional infinite street can be applied for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al blocks, where the width is 11 times or more greater than the depth dimension.  相似文献   

17.
一次阻高背景下地形对晋南特大暴雨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桂香 《高原气象》2009,28(4):897-905
针对2007年7月29~30日发生在山西省垣曲县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 利用实况资料、 自动站资料以及GMS红外卫星云图, 计算了地形性垂直速度、 切变涡度、 散度、 能量, 并分析了其分布及演变特征, 对前期500 hPa高度和温度进行了合成分析, 结果表明: (1)前期500 hPa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的形成和长期维持, 使得冷空气在山西上空堆积, 形成强烈的高空冷涌; 同时, 副热带高压的稳定加强、 维持为暴雨提供了能量积累和水汽来源, 致使山西出现大范围降水和区域暴雨天气。(2)K-H不稳定的形成和维持, 是导致中尺度切变线上小尺度涡旋维持、 加强, 并产生强风暴雨的重要原因。(3)垣曲县特殊的地形, 使得其附近流场发生变化, 不仅使地形性垂直上升运动加强、 维持, 而且也使得水汽不断向云内卷入, 延长了暴雨云团在其上空的停留时间; 同时通过云物理作用, 使得已经凝结的水分高效率地下降, 从而增加降水量; 喇叭口地形的收缩作用也加强了迎风坡的辐合上升运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和地面加密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NCEP再分析资料及中尺度模式MM5,对2006年7月23日一次阻塞型华北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以东西伯利亚阻塞高压为典型特征的大尺度鞍型场的背景下,宽广的低压区及高、低空急流次级环流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动力强迫;700hPa和850hPa天气尺度的偏西水汽输送和低涡北侧的偏东水汽输送改善了环北京地区的水汽条件,暴雨发生前850hPa中尺度西南水汽输送对北京暴雨的发生有直接影响;MM5模式再现了导致MCS的形成及演变过程;中-β尺度MCS是这次暴雨的直接触发系统,其水平尺度约为0.5个经距,垂直方向由地面伸展到300hPa左右,具有典型的暖心结构,辐合、辐散中心分别位于900hPa和400hPa;MCS北侧强垂直次级环流为强对流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MCS南侧相当位温的强梯度高能区及该区域的不稳定能量输送也是暴雨发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散射计海面非气旋风场块状模糊去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最大似然法 (MLE) 对散射计数据反演得出的风矢量,一般存在多个模糊解,故需采用圆中数滤波法进行模糊去除。但传统圆中数滤波法难以解决风场反演中块状模糊问题。该文根据散射计非气旋性第1风场的空间分布特性,归纳出一套适合散射计的加强型圆中数滤波块状模糊去除方法,并探讨了其适应性。该方法定义简单,计算量小,且易收敛。利用欧洲EUMETSAT提供的部分ASCAT (Advanced SCATterometer) L2原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非气旋风场分布情况,该方法在利用其他工具去除台风气旋覆盖区域后,能有效解决非气旋区域风场块状模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