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由气象水文海洋仪器学会水文、海洋专业组联合召开的气象水文海洋自动测报技术研讨会于今年11月16~19日在重庆北碚举行。来自海洋技术研究所、海洋科技情报研究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所、重庆水文仪器厂、部分省水文总站、流域机构及水利部水文司等15个单位的3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13位代表在会上分别介绍了近年来他们在短波雨量遥测、微波自动测距定位、水位传感器、水位数据收集处理系统及自动测距定位、水位传感器、水位数据收集处理系统及自动测报设备的可靠性研究等科研成果。会议代表还  相似文献   

2.
电子工业部于1987年11月16~18日在石家庄市召开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鉴定会。会议认为由电子部54所研制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具有组网灵活、可扩性强,可无人值守、自动化程度高,设备体积小等优点。该系统通过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3.
由水利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组织,北京大学无线电系、黑龙江省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市水利调度中心处、黄委、淮委等单位共同研制的淮河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遥测设备于1988年7月27日~29日在北京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4.
全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玉兰  郭治清 《水文》2002,22(1):58-60
通过对全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系统评价,总结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管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雪琴  马雨秋  杨平  林建国 《水文》2000,20(2):48-52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是安全、准确、迅速地进行水文信息采集与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文测报向正规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对安徽省淮河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运行8年的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提出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由世界气象组织志愿合作计划及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提供援助的长江陆水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于1986年元月13~15日在陆水流域现场,组织了对该系统的验收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水电部有关司局、国家气象局、北京大学、电子工业部第七研究所、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重庆水文仪器厂、四川省水文总站、湖北、湖南省防汛指挥部等单位,会议由长江流域规划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我国水文自动测报技术的发展,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水利部水调中心于1991年10月6~8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水文自动测报技术交流会”。来自全国水利系统的科研单位、水文总站、防汛办及各大流域机构的2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分析了黄河流域独特的地理、水文特性,对黄河流域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要根据黄河河情,配备满足黄河水文特性的数据采集传感器和通信组网方案,并对黄河流域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王美玲  丁强 《水文》2016,36(3):70-74
水文测报方式改革至今,全国76%以上的水文测站已实现了自动测报,但是大部分省存在多种类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它们采用不同的数据传输标准、工作机制、数据库接口,相互之间不能兼容,数据无法共享,亟需进行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集成整合。江苏省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实现了基于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集成与整合,全省2000多个各类测站在统一平台下每5min一次在线实时监测,系统稳定性好,实时在线率高,数据准确可靠,遥测数据完整性超过99%。成为智慧江苏建设重点示范工程、全国水文自动测报的集成整合的示范。  相似文献   

10.
张诚 《水文》2007,27(3):60-62
本文概述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结合目前已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情况,对系统中数据采集传感器、通信设备终端、电源和避雷系统等设备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明英 《水文》1998,(2):62-64
加速提高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通信电路设计水平陈明英(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1引言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已建成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通信电路的数据畅通率,程度不同地出现下降趋势,建设单位为此没少费力气,寻求弥补措施;设计单位也不明原因,因为现在的电路设计全靠...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与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建云  姚永熙  唐镇松 《水文》2006,26(3):53-56
本文对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将其分为初始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网络发展期等3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的主要技术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阐述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终端机智能化、系统功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新近发展;探讨作为测报重要支撑的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水文自动测报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长年  唐镇松等 《水文》2001,21(2):63-64,60
介绍了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展望了现今网络时代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的发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吴恒清 《水文》2004,24(4):43-46
摘要:通过介绍和分析雷电破坏的种类、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引雷途径以及防雷电方法,提出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防雷技术,即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器,乃是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防止直击雷和感应雷电破坏的最为常用的防雷手段,并阐述了这些手段的实际应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全国水文科技情报网华东、华北联组情报交流会于1988年10月26~30日在福州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水利部水文司、全国水文科技情报网网长单位长办水文局、副网长单位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以及华东、华北的47个网员单位的代表66人。会议共收到交流文章37篇。会议首先分华东、华北两组分组交流工作情况,然后一起就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洪水计算新途径、土壤水资源评价方法、国际水文活动等专题作了大会交流。两组长单位分别作了1988年度水文科技情报工作年度小结,并酝酿了下届全国水文科技情报网网长、副网长单位及华东、华北组组长单位。  相似文献   

16.
吴恒清 《水文》2004,24(1):35-38
通过分析常规报汛存在的问题、防汛指挥系统的设计思路,总结中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水情分中心建设中的通信信道、测报方式、信息传输格式、水文资料收集、传感器和电源等设计方案选择建议,并以MOTOROLA遥测、遥控技术为例介绍了国外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采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刘子龙  蒋昌兴 《水文》1996,(4):53-55
水口水电厂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运行可靠性管理经验刘子龙,蒋昌兴(福建省电力工业局)(福建水口水电厂)1前言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是一种水文实时信息收集、传输和处理系统。它是一种涉及通信、计算机、水文等技术的复杂系统。它通常以水文预报为目的,包括防洪、兴利所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海事卫星C用于水文自动测报信息传输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友平  叶秋萍  陈卫 《水文》2003,23(4):36-38
从1995年起,我国就已经开始进行利用海事卫星C传输水情信息的试验研究,并陆续建设了多个海事卫星C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到2001年已有400多个测站使用海事卫星C系统。由于系统内测站的增多,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介绍了海事卫星C的点对点通信的特点,分析了目前国内使用海事卫星C用于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现状和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可供有关单位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我国水文、防汛、水库和水电厂调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要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发挥其快捷、准确的作用,离不开对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与管理.主要就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维护与管理、分析判断和处理系统发生的各类故障、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利...  相似文献   

20.
欧阳海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于1992年11月27~28日通过鉴定验收。本系统由北京市水利自动化研究所和欧阳海灌区水电管理局共同研制、建设,并于1992年5月中旬完成安装调试任务,经过汛期4个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