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川西乡城-稻城-得荣地区地处川西高原,相对高差一般大于2 000 m,高山深切割现象显著.地质背景以及表生地球化学环境变化复杂,找矿标志不明显,找矿难度大.采用传统化探方法可能漏掉部分异常强度不大而可能成矿的异常;或者是矿体有一定埋藏深度而异常较弱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找矿效果.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方法解决了低背景区和高背景区弱小异常的识别问题,克服了采用全区统一异常下限给异常识别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川西乡城-稻城-得荣地区地处川西高原,相对高差一般大于2 000 m,高山深切割现象显著.地质背景及表生地球化学环境复杂,找矿标志不明显,找矿难度大.采用传统化探方法可能漏掉部分强度不大而可能致矿的异常;或者是矿体有一定埋藏深度而异常较弱,由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影响到找矿效果.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方法解决了低背景区和高背景区弱小异常的识别问题,克服了采用全区统一异常下限给异常识别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法及弱小异常识别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提出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法---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法.该法采用子区模拟背景场的空间变异,以EDA技术计算异常临界值,用衬值为基准度量场值的起伏变化,较好地解决了弱小异常的识别问题.初步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传统化探方法可能漏掉强度不大但可能致矿的异常,而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地质背景对异常圈定的影响,解决了低背景区和高背景区弱小异常的识别问题,消除了全区统一划分异常下限对化探异常识别的影响。采用该方法在江西某地区发现了多个新的化探铀异常区,并在其中的一些异常区内发现了铀矿点,显示出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合作—美武一带地处甘肃南部,西秦岭中南部,区内矿山分布较多,地球化学环境复杂,地球化学背景起伏很大,传统方法利用全区数据计算统一异常下限,容易漏掉低背景区强度小但可能致矿的异常而影响找矿效果。笔者在参加合作—美武一带地质矿产远景调查项目过程中,通过在工作区划分地质子区校正地球化学背景有效的解决了特异值对异常下限的影响和地球化学背景高低起伏大的地区低背景区弱小异常的识别问题,并通过在地质背景衬度法计算过程中引入EDA勘查数据分析(EDA)技术对研究区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处理,有效的克服了矿山分布区特异值对异常下限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通常不仅在不同地质单元下的地球化学背景存在差异(即多背景),不同图幅之间由于采样方法和样品处理分析方法的差异也使得化探数据存在系统偏差。笔者对黑龙江多宝山地区不同图幅化探数据调平后,按不同地质单元进行子区划分,将各子区土壤测量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即利用异常下限值计算不同子区各采样点元素的异常衬度,利用异常衬度值圈定土壤测量单元素异常,同时利用采样点元素的异常衬度,对其进行规格化处理,进行综合异常信息提取。地球化学异常图显示,该方法与常规的处理方法相比,既能有效缩小背景差异,又不因调平出现假异常。通过对遴选的综合异常进行异常查证,在后期的勘查中发现多处金矿体,证明了该方法提取异常信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广西百色右江区—田林县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桂西山区,地貌以侵蚀构造中低山陡坡地貌为主,构造溶蚀峰林峰丛洼地中低山地貌、剥蚀堆积丘陵地貌为次。区内山地纵横,地势高峻,地质背景及表生地球化学景观复杂多变,找矿标志不明显,找矿难度较大。采用传统化探方法求取化探异常,会漏掉低背景区的弱小异常,或者是误圈高背景区的假异常,影响找矿效果。地质子区地球化学异常衬度值法有效解决了低背景区弱小异常和高背景区假异常的识别问题,克服了采用全区取统一异常下限给异常识别带来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基于SAMCF法的攀西地区水系沉积物铂族元素异常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省,具良好的铂族元素(PGE)成矿地质条件;攀枝花-西昌一带有一个与峨眉山玄武岩分布范围基本吻合的Pt、Pd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本文根据不同地层单元水系沉积物中Pt、Pd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用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SAMCF)法提取铂族元素异常,圈出多处Pt、Pd衬值异常区。结合有关铂族元素矿床地球化学特征,通过水系沉积物中Pt、Pd综合异常的筛选,初步优选出8个铂族元素异常找矿远景区和19个Ⅱ类异常区,为进一步开展铂族矿床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表矿日趋减少,可供查证的"高、大、全"异常越来越少,找矿重点也由找地表露头矿向半隐伏矿、隐伏矿的方向转移.因此,弱小异常的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尝试地运用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法(SAMCF)对内蒙古绰源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进行处理,通过与传统方法对比,发现此方法既可突出强异常及压抑背景噪音的影响,又可强...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全区统一的异常下限来圈定异常,使得高背景区异常变大而较低背景区异常变小或变弱,甚至不能被发现;子区中位数衬值滤波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克服了全区统一异常下限给异常识别带来的困难。作者运用此方法在呼伦贝尔市玉镇山林场一带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锌元素化探数据处理中,发现多个新的锌异常,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地热学研究之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墨香  邓孝 《地球科学》1995,20(4):367-372
简要回顾我国地热研究的历程,详细评述和归纳我国大地热流测试和其地抽、地球物理的函义,以及地热资料分布特点和其形成机制研究的进展,最后指出我国地热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申柯娅  王昶 《矿物学报》2000,20(4):356-362
90年代以来,我国宝石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宝石鉴定、人工合成宝石和宝石优化处理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从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研究、现代宝石学研究重点和未来宝石学研究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宝石学10年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14.
云南寻甸地区最近八千年气候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寻甸白石岩仙人洞1号石笋进行高精度TIM S-U系测年和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了寻甸地区中全新世8. 0ka 以来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序列。石笋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揭示,云南寻甸地区自8. 0kaB. P.以来的气候演化可以分为三个气候期: (1) 8000~6000aB. P.为温暖湿润期,夏季风强盛,气温较高,降水丰沛,石笋的氧碳同位素偏负; ( 2) 6000~5200 a B. P.为季风气候衰退期,在这期间气温和降水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气候由温湿变为冷干,石笋氧碳同位素持续偏正; ( 3) 5200~2100aB. P.凉干气候期,这一时期气候基本稳定,东亚季风对气候影响较大,但气温和降水都低于第一个气候稳定期。   相似文献   

15.
系统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外在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水体组分、δD和δ18O同位素、气体成分及微生物等信息提取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进展充分表明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是目前利用蒸发盐定量获取古气候环境(温度、湿度)参数、揭示海洋和盐湖水体地质历史时期的长期演化以及丰富和深化成盐成矿理论的良好地质载体。分析了我国目前在这一研究领域同国外相比的差距、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我国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1995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宗元 《物探与化探》1996,20(6):401-418
1995年是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油气地球物理工作稳步增长。三维地震、储层描述和横向预测地球物理技术有长足进展,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等前沿技术已获应用,直接找油气地球物理技术受到进一步重视,非线性反演及粘弹性、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波传播有关问题成为研究热点。非能源矿产地球物理工作始终处于低谷,但有关技术发展并未停顿。瞬变电磁等方法已基本形成我国自己软硬件配套系统,分布式多道同步电磁采集系统及综合电法工作站等已有可喜成果。对工程和环境地球物理工作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带动了有关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但需要系统性重点研究项目的导向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杜甫在四川盆地内生活了8年多,留下了许多有关环境地质及生态环境的诗篇。根据杜诗的记述,对比了四川盆地的古今环境变化,指出维护地球上生物的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的地质环境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煤中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煤中氟的含量、分布规律、赋存状态以及燃烧释放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煤中氟的研究总体上说滞后于煤中其它某些微量元素(如砷、硒、汞等)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煤中氟+K313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来源及迁移转化规律,是今后煤中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湿地生态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湿地生态过程的研究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过程与湿地功能的关系。介绍湿地生态过程的概念,并对湿地生态过程的三个方面即有机物的生产过程(生物过程)、营养物质循环(化学过程)和能量流动及其水文过程(物理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并对生物过程、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剖析,同时对生态过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1994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升 《物探与化探》1995,19(6):401-414
1994年,我国固体矿产地球物理工作仍不景气,水文、工程、环境地球物理市场平稳,油气地球物理工作持续增长.陆上三维地震年工作量首次超过一万平方公里.高山、大沙漠地区三维地震采集创造成功经验,地震数据全三维处理、解释技术和软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取得显着进展.航空地球物理工作量略有回升.总体上1994年我国各类勘查地球物理方法在“硬件”(仪器设备)方面的新进展相对较少,而在“软件”(方法技术特别是数据处理、解释技术)的研究、应用方面则取得较多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