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亮的圆缺周期变化可以说是天空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了。中国古代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支配下,经常把天象与地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古人对月相变化也作过类似的联想。比如,古代认为,河海里的蚌蛤具有“灵性”,它们体内珍珠的光芒与月亮是相通的,会随着月相变化而转明转暗,这在古代的诗文中有很多有趣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天文爱好者》2009,(6):72-77
在中国古代,“天文”二字原意为“天上的图纹”。所谓古代天学,通俗地说就是星中学,古代的天象记录可谓是星占学的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3.
不知不觉,太阳活动的低谷期已经持续了多年,其实什么事情都是这样,沉默往往是在为剧烈的爆发积蓄能量。而太阳活动最容易被我们观察到的就要数太阳黑子了。今年1月15日发生的日环食天象期间,参与观测的朋友们一定都看到了太阳表面那两块较大的黑子,紧接着春节前夕太阳上又出现了久违的黑子串儿。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文观测数据宝库,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近年来,随着天文观测与理论的快速发展,对历史超新星、太阳活动周期等问题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但古代天象记录的整理工作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水平,在信息利用方面存在检索不便、文献不全、缺乏相应分析等问题,已难以满足天文研究工作的需求。基于面向文档数据库、全文检索、语法分析、Web等技术,设计开发了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数据库,实现了对古代天象记录中各类科学和文史信息的数字化存储与检索。这一基础平台的建设和研发为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更好地服务于全世界天文学家,促进对古代天象记录的校勘、证认、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26日,天空中会上演一幕壮剧——金星、木星合月的美丽天象,在这之前的2月26日,也曾出现过一次“金木合月”的天象。在短短的一个月期间内,集中出现了两次“金木合月”实属少见,正是利用这难得一见天象出现的机会,我们青少年宫科普部决定深入社区开展“天文科普进社区”活动。因为往年我们搞的基本上都是“天文科普进校园”活动,像这种活动形式还是第一次。我们早在半个月前就与“休门街道居委会”取得了联系,居委会领导很重视、很支持我们这种想法,经过协商,他们负责组织小区居民,我们负责提供天文望远镜和辅导员。于是,前期准备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流星,是一种大气现象,但它的起因是太阳系空间的小天体——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其高速动能转化为热能而出现的燃烧发光现象,因此一直归入天文学领域,成为“天象”。当流星体特别大时,流星看起来象一个火球,非常耀眼,甚至一瞬间照得大地如同白昼,称“火流星”:当许多流星体不断闯入大气时,我们有时会看到流星多得象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流星雨”。  相似文献   

7.
二十四时制,是民间小历的一部分,其名称,由“八干,四维,十二辰”组成。在唐以前,此制曾行用于天象记录中,自唐代起,其用途限于择葬。自公元585年起,“十二辰”制开始出现于天象记录中。由于二十四时制也有“十二辰”名,二者极易混淆。史书中错把“八干”的时间名称妄加改动的实例颇不少见。如果今天想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进行研究,应对二十四时制有所了解。文中提出了对二十四时制与十二辰制的一些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光辉的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太阳活动现象如太阳黑子、日珥、耀斑等也和我们息息相关。其中最直观的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是业余天文观测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太阳黑子是经常出现在光球表面上的黑斑。当太阳活动剧烈时,地球上常会发生磁暴、极光、电离层骚扰等地球物理现象。地球上的旱涝、水灾、地震等也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的联系。因此观测和研究太阳黑子活动规律是很重要的。太阳黑子的大小、温度和分布太阳黑子的大小不一,小的直径有1千公里,大的可达20万公里,有十几个地球大。黑子的形状象一个浅碟,中间凹陷。发展完全的黑子…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徐振韬同志“《周易》丰卦和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一文(载《天文学报》第20卷,第4期,1979年12月),通过对《周易》丰卦“日中见斗”和“日中见沬”两条爻辞的考释,认为这两条爻辞就是中国古代太阳黑子记录的表达形式。由此得出结论,“至迟在公元前八百年,中国已经有了文字明确的太阳黑子记录(或记载),而迄今所知这是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10.
带着广大天文爱好者的鼓励与期待,我们的“天象预告”栏目迈入了新的一年。2010年仍将是精彩天象不断上演的一年,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带给大家准确、丰富的天象信息,为您的天文观测引路导航。新年伊始,精彩天象就接踵而来,下面就给大家细细讲解。  相似文献   

11.
生日通常都是用数字来表示的,天文爱好者却完全可以用一个天象系列来表示自己诞生的年月日。在这“天增岁月人增寿”的新年新岁,我们就说说怎样来编组一个人的天文生日密码。天文生日密码可以使一个人的生日显得更形象化、趣味化,甚至还多少有些“神秘化”,因为确实有不少人很希望从一些与自身有关的天体和天象来预测吉凶祸福。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分析一下构成天文生日密码的天体和天象与本人的命运是否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周易》丰卦中“日中见斗”和“日中见沫”两条筮辞的考释,同时对比史籍中的有关记载以及望远镜观测记录,证明这两条筮辞就是中国古代太阳黑子记录的二种表达形式。由此表明,最迟到公元前八百年,中国已经有了关于太阳黑子的明文记载,而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天文台”的作用与现代是大不相同的。按古代的观念,上天是地上万物的主宰,天象则是上天向人间显示自己意志的媒介。统治者自称“天子”,认为他是在代替着上天统治臣民,为了向大众表明自己是“天命所系”,就必须“观天象,定吉凶”。  相似文献   

14.
彗星回归近日点途经地球时,天空中会出现象“扫帚”一样的奇异天象,因而我国民间形象地称其为“扫帚星”。许多彗星周期性地光顾我们的天空,它们含有许多可能形成行星的物质,并且富含有机物,从而有可能形成生命。它们在太阳系中可能最年长,伴随太阳系及其行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五星联珠”是一种奇特而罕见的天象。水、金、火、木、土五颗行星都在黄道带上运行,有时候在极为凑巧的情况下,从地球上看去,五颗星几乎排在一起或聚在一起,古人就称这种天象为“五星联珠”。  相似文献   

16.
现代日晕光度计是用于精确测定监测址点的多种大气参量的精密仪器,它已列为我国西部太阳设备选址工作中的重要设备。利用同一架日晕光度计首先对昭通大山包进行了多波段数据采集。在仔细分析初步测光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日晕光度计的光学系统。使用改进后的设备对昆明凤凰山址点进行了多次数据采集,都获得了理想数据。这表明日晕光度计的多波段测光系统已能够用于西部太阳选址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天文学报编辑部:云南天文台古代黑子记录整理小组的“我国历代太阳黑子记录的整理和活动周期的探讨”一文(《天文学报》第17卷,2期,1976年,217-227),介绍了我国古代112次黑子记录.其中第2次黑子记录是:  相似文献   

18.
回首2008,可谓精彩天象不断的一年,尤以8月1日的日全食最为壮观。而年末的“金木合月”却似一匹黑马,成为了受公众关注的天象。不过几大流星雨的观测条件普遍不佳,也没有类似明亮彗星出现的“意外”天象发生,2008年的天空还是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遗憾,同时也让我们对2009年有了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19.
欣赏过绝美的月全食和有“大月亮”相伴的双子座流星雨,2011年的天象剧场已经落下帷幕。相信这一年的精彩天象带给了你许多美好回忆,令你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现在,拥有更多精彩天象的2012年已经到来。日全食、日环食、金星凌日,以及多个观测条件很好的流星雨,绝对会让大家过足天文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迎接天象剧场热闹非凡的2012年吧。  相似文献   

20.
日环食、月偏食、金星凌日等一连串重要天象,令天文爱好者意犹未尽。其实天文为我们带来的震撼,不仅限于精彩天象。在无月夜到郊外欣赏夏夜银河,通过望远镜观察金星的相位、火星的细节和土星的光环,或者把它们拍下来永久珍藏,即便在没有重要天象的日子里,天文爱好者也从不缺少欢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