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尼口岸作为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的窗口,其贸易和交通发展是中国建设“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重要支撑。论文探讨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的耦合协调机理,运用评价指标体系法和可达性模型分别评估中尼口岸的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跨境交通可达性,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10—2019年中尼口岸贸易可持续性与跨境交通可达性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 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复合系统是一个具有交互耦合关系的有机整体,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高水平同步发展是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耦合协调的关键。② 中尼口岸贸易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水平偏低,贸易流量是中尼口岸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尼口岸的跨境交通可达性提升缓慢,樟木口岸的跨境运输优势明显。③ 中尼口岸贸易与交通发展的耦合协调整体处于中度失调状态,贸易滞后于交通发展,交通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有限。为了推进口岸贸易与跨境交通的耦合协调发展,应当充分发挥中尼口岸的货运职能,大力发展尼泊尔转口贸易,打通南亚大市场。加快建设吉隆口岸跨境经济合作区;远期打造新通道以发挥樟木口岸大宗货物运输功能;利用直升机发展普兰(斜尔瓦)口岸的“神山圣湖”旅游经济,促进口岸贸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京津二市的分工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津城市的分工与合作,对带动整个中国北方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北京、天津比较优势的分析,指出北京作为首都,应凭借政治、文化中心带来的优势,成为全国的经济管理中心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天津的发展应利用港口优势,发挥北方制造业中心、商贸中心、高新技术开发和试验基地等职能;京津两市共同建设成为我国北方、乃至东北亚的金融中心、国际旅游中心。  相似文献   

3.
董跃  葛隆文 《极地研究》2018,30(2):199-209
伴随各类南极活动的增多, 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遇险、遇难事件并更好地进行搜救成为南极活 动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民航组织(ICAO)所划分搜救区域的基础上, 南极 地区形成了以距离南极最近的5 个国家为主导的南极搜救体系。各国的搜救职责依4 个国际公约确立。承 担搜救责任的5 个国家基于本国的搜救体系, 开展国际合作, 在南极搜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贡献。在 现有南极条约体系框架下, 南极搜救活动难免会对相关国家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极地安全等问题产生一 定的影响。我国作为参与南极活动的主要国家之一, 在南极有着重要的利益诉求, 有必要通过完善相关的硬 件设施、提升搜救软实力等途径来提高我国的南极搜救活动参与度, 强化我国在南极的实质性存在与影响, 增强对南极事务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SWAT与MODFLOW模型耦合的接口及框架结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水文科学研究的热点是采用水文模拟途径,在确定水文变化基准期的基础上,利用流域水文模型还原人类活动影响期间的天然径流量,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得出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过程影响的响应规律和机理,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流域水文模型是SWAT模型和MOD-FLOW模型。首先分析将SWAT模型与MODFLOW模型耦合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的必要性,然后对实现这两种模型耦合中的单元转换等接口问题及框架结构作了重点研究。由于SWAT模型和MODFLOW模型模拟的最小计算单元分别为水文响应单元(HRU)和网格(CELL),使得要实现SWAT模型与MODFLOW模型的耦合必须首先完成HRU与CELL之间的转换,即实现SWAT与MODFLOW模型耦合的接口,因此提出了一种在Arc-SWAT2005环境下实现HRU与CELL转换的方法,给出了SWAT-MODFLOW耦合模型的框架结构,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浑河与太子河流域,为其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水菱镁石和斜方云石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如新 《盐湖研究》2009,17(3):63-68
对水菱镁石(3MgCO3.Mg(OH)2.3H2O)和斜方云石(3MgCO3.CaCO3)的开发与应用做了评述。内容包括简史、物化性能和开采加工,以及在氧化镁、重质碱式碳酸镁和镁质阻燃剂制取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山洪泥石流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鹏  邹强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2):137-147
山洪泥石流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充分认识其形成机制与潜在风险是防灾减灾的关键。本文阐述了山洪泥石流形成机理,以及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方法和内容,系统认识了地表产流流量激增、土体破坏物质供给激增、沟道堵塞体级联溃决流量放大和动床侵蚀规模增大等4个山洪泥石流的形成过程,介绍了基于动力过程的山洪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和承灾体易损性评估方法,构建了基于灾害动力过程的风险评估与风险制图方法。进而,基于风险评估结果,提出可用于具体灾害点减灾的风险管理内容和风险调控技术、灾害防治的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与制技术方案。最后,重点讨论了包括灾害风险预测、临灾预案、灾害防治工程方案等内容的风险处置对策,并形成一套基于山洪泥石流动力过程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分析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格局变迁以及各国亚太战略变化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面向21 世纪中国实现国家安全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战略。文章分析提出了构建中国跨世纪地缘安全框架的四条建议:(1) 大力推进世界地缘格局的多极化进程,实现全球地缘格局的相对均衡;(2) 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国际合作,确保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3) 构建合理的国内区域经济格局,这是提高国际地缘安全的国内地缘保证;(4) 纵深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王卫东 《盐湖研究》2003,11(1):70-71
推导了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讨论了压力对反应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宋粤华 《盐湖研究》1998,6(4):72-77
简要介绍了在科技论文编写格式方面的有关国家标准,及在科技论文中科技名词术语使用方面的有关国家标准。对于在科技论文写作中易出现混乱的一些问题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生态-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阐述生态-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内涵、应遵循的原则与框架,论述生态、经济、社会要素彼此相互作用对生态-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影响,以及我国生态-经济系统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意义。指出生态-经济系统的失衡,一方面是受自然生态脆弱因子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人类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的影响。生态恢复与重建不能仅限于生态系统层次,而应是多尺度、多等级的,应从生态系统到景观及整个生态-经济系统,应是生态过程与经济过程的协同。在经济落后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双重约束下,唯有建立以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社会经济体系,才能改善区域人类生存、生产条件,使失衡的生态-经济系统得到稳定和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 木材既是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同时又具有固碳作用及加工能耗少、环境污染小、可自然降解和回收利用等鲜明的环境特性,因此,加强木材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研究,符合我国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国家目标的需要,是木材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建设好木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成为发展木材科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13.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与规划建设协同的政策导向可为城乡结合部健康发展提供规划建设模式基础与土地利用机制设计的路径选择。通过城乡结合部发展阶段的研判、规划建设模式现实问题的解析与评价,提出了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的土地收储、村企合作、自主改造与全征全转4种优化模式框架及其相应的土地利用与规划建设协同的政策导向。已有的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模式多是基于集体土地利用机制优化设计发展而成,且在不同实施层面的实施难易度、农民满意度、社会认可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土地利用政策导向设计是保障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模式实施的有效推手。  相似文献   

14.
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土地名源流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南威  张争胜 《热带地理》2015,35(2):162-169
中国海南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和航海实践过程中,以海南方言命名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内的岛礁,这些土地名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记载于《更路簿》及相关图籍中。文章分析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土地名产生的文化背景,阐述土地名是海南渔民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岛礁的称谓,厘清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具体岛屿、沙洲、暗礁、暗沙和暗滩等141处土地名的来源,从土地名与古地名的历史渊源论证了土地名起源于明朝初期。详细阐明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土地名具有历史悠久、全面系统、乡土气息浓郁、分类科学和方便实用等特点。最后指出,土地名是由海南渔民创造的,保存了大量历代海南渔民耕耘和管理西沙、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文化信息,是西沙、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主权属于中国的铁证。  相似文献   

15.
将杉木、楠木凋落叶及以二者不同比例混合的凋落叶置于果园林内进行分解和P、K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和楠木凋落叶混合处理的分解速率均大于单独分解的纯杉木和纯楠木凋落叶.各凋落叶分解过程中,P浓度略有增加,而K浓度基本呈下降趋势.纯杉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P、K残留率均比纯楠木叶的低.杉楠混合分解的P、K释放率基本上大于单独的纯楠木叶.杉木与楠木凋落叶混合分解对其P和K的释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城乡统筹研究进展及其地理学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统筹是中国当前针对城乡问题提出的美好愿景,其实现过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地理学因其区域研究方面独特优势成为城乡统筹研究的重要学科.总结了国外城乡关系的发展过程、经典理论、研究特点和新趋向,国内城乡统筹研究现状、发展目标及主要研究特点;评析了国内外地理学有关城乡统筹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向,指出其不足之处;提出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支撑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水资源供需结构调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水资源总量不足且区域分布相差悬殊,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用水的竞争矛盾十分突出.目前,结构性缺水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对全疆水资源供用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以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实现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刻剖析新疆水资...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Susceptibility, thermo-remanent magnetization (TRM) and isotherm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IRM) anisotropy ellipsoids have been determined for several rock samp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llipsoid of initial susceptibility is less anisotropic than the TRM and low field IRM ellipsoids which are found experimentally to be of identical shape. This suggests that palaeomagnetic data for anisotropic rocks may be corrected by using the anisotropy ellipsoid determined from magnetically non-destructive low field IRM measurements. Such IRM measurements can also be used to obtain anisotropy axes of samples which are inherently anisotropic but which have a susceptibility which is too weak to be accurately measured. The results for a series of artificial anisotropic samples containing magnetite p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 (in the range 0.2–90 μm) we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for the rocks. In contrast, a comparison of the susceptibility and IRM ellipsoids for anisotropic samples containing particles from a magnetic tape gave very different resul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ory. Such results imply that susceptibility and IRM ellipsoids could b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nisotropic rocks contain uniaxial single-domain particles (magnetization confined to the easy axis) or whether the particles are essentially multidomain.  相似文献   

19.
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研究回顾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的机理、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布局演化、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研究进行了回顾、梳理和归纳。现有研究关注了全球层面、国家层面以及区域层面上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布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以及关于其布局演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还比较欠缺。面对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演化研究不仅需要更多地关注国内大区域板块之间的布局演化,也需要关注省区内部或大都市区内部的布局调整;需要关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更需要从全球视角下解读新时期纺织服装企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浓度为300×10-6 mol·kg-1的丁香酚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间作蚕豆(Vicia faba)、单作小麦和单作蚕豆根系形态的影响,以期探讨通过间作弱化化感抑制作用的可能性和机理,为间作群体的化感物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丁香酚对单作小麦和间作蚕豆单株根鲜重、干重、根长都有抑制效应,但对间作小麦和单作蚕豆的单株根鲜重、干重、单株根长有促进效应。具体表现在间作复合群体中,经丁香酚处理后,小麦的单株根鲜重、干重、体积以及根长较单作有明显的增加,同时单株蚕豆根鲜重、干重、体积以及根长较单作显著减少,说明小麦间作蚕豆能有效缓解小麦根际丁香酚的累积,同时产生它感作用,对蚕豆根系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