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下水》2016,(6)
基于石羊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不同水平年流域水质达标目标,结合流域内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河流水资源配置、污染程度以及水文、地理条件等因素,进行区分处理,对不同区域的水功能区设定不同的水质达标目标,确定限制排污总量,最终得到不同水平年不同水功能区的限制排污总量以及整个流域的限排总量,将其设定为限制纳污红线,作为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的约束性指标,建立以水功能区为单元的水质目标考核制度,促成量质结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模式,达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西北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李锋瑞 《冰川冻土》2008,30(1):12-19
水是人类生存和繁衍之本,也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效应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水资源十分稀缺的西北内陆干旱区来说,这种瓶颈制约效应更加显著.我国用水效率低下及水危机问题的产生,并不完全在于缺少各种节水技术(包括工程、生物和农艺节水措施)和水污染治理技术,更重要的是缺少一个能有效促进全社会水资源高效配置和节约用水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从表面上看,我国的水危机属于资源性危机,但从深层次看,更多地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所致.因此,对现行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进行变革和创新,是根本上解决我国用水效率低下和水危机问题的关键所在.重点围绕我国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若干基础理论问题及如何建立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初步提出了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水利部部长陈雷2月14日在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城市与农村相统筹、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相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划定水资源管理的"三道红线",以应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字黑河的思考与实践3:模型集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数字黑河"模型集成研究的进展.①流域科学研究中的模型集成由发展流域集成模型和建模环境这2个主题所构成,前者可概括为"水-土-气-生-人"集成模型,后者是支持集成模型的高效开发的软件工具,注重于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建模提供支撑.②将模型集成分为知识途径和技术途径,讨论了建模环境在模型集成中的作用,以及科学模型和流域管理模型的关系.③回顾了黑河流域模型集成的总体目标是发展两种类型的集成模型,其中第一种回应科学目标,是地球系统模型在流域尺度上的具体体现,以建成能够综合反映流域水文-生态-经济相互作用的模型为标志;第二种集成模型回应管理目标,以建成空间显式的流域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为目标.④对黑河流域已有的水文、地下水、水资源、陆面过程、土地利用、生态、社会经济与生态经济建模工作做了系统的综述.⑤分析了黑河流域集成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管理制度超模博弈分析——以钱塘江与黑河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惠雄  徐菲菲  王晓鹏 《冰川冻土》2017,39(5):1089-1097
运用超模博弈理论,以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形成的角度来解释流域各区段水资源管理政策执行面临的外部环境约束与激励,并通过模型描述了水资源管理域与外部关联域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发现:超模结构在当前钱塘江与黑河流域的水资源博弈中发挥着重要影响。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收益函数对水功能区治理变量和经济域治理变量有递增差异。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收益函数对分水治理变量和社会域治理变量有递增差异。由于这种关联作用对各区段主体策略集的限制,流域间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渐异质化,各流域管理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特色。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偏重于扁平化、职能化管理,黑河流域为科层结构下水资源的层级分配。并依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焦点和枢纽,流域是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基本单元,在流域尺度上开展综合集成的水文水资源研究是当前水科学研究的热点。我国西北地区的黑河流域是国内第二大内陆河流域,由于其独特的水文与地理特性成为流域科学研究的重点流域之一。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从学科发展与问题聚焦相结合、时间演化与空间变化相结合的全新视角评价我国黑河流域研究取得的科学进展,并与世界其他流域科学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黑河流域研究在遥感、蒸散发、水循环、干旱区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为流域科学相关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近30年来,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的实施和黑河生态水文遥感等大型野外观测试验的开展大力推进了黑河流域科学研究,黑河流域研究论文的数量在世界流域科学研究中的排名已经进入前20位。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挖掘和对比研究可以为流域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杨绍华 《地下水》2004,26(2):117-119,141
渭河流域是陕西经济社会的主体,区内水资源贫乏,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缺水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解决其供需矛盾,首先应在农业、工业、生活等各个方面采取工程、技术、管理等节水措施,节约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7,自引:4,他引:8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足于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的特点,考虑到区域(或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依赖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和国内其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水平,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性地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五级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9.
夏可政 《地下水》2012,34(5):122-123,144
聊城市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为使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聊城市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用水效率控制指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出台《聊城市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确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明确管理职责和部门分工,加强控制指标管理,严格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同时强调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使水资源管理目标更加清晰、制度体系更加细化、措施更加严格、责任主体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0.
阎战友 《地下水》2013,(1):87-89
2011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也为破解流域水问题指明了方向。2012年初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对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在海河流域加快推进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水的属性、流域水资源特点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划定流域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建议、落实"三条红线"各项指标对策措施,实现严格流域水资源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陈志恺 《水文》2003,23(1):1-5
从战略高度论述了世界的淡水资源状况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重大问题,对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 faced in China and a comparison with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in dealing with such issues, with an attempt to emphasize the challenges in China. The paper also summarizes various studies in China to highlight the severity of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faced by regulators, pollute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China’s water situation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insufficient quantities of water, uneven distribution of water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as well as poor water quality. Water pollution in China has spread from point source to non-point source, from fresh water to coastal water, and from surface water to groundwater. From the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experience from EU, including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 water price system, desalination and groundwater recharge technologies, and from the analysis of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two regions, we could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ater price, water market and water tax could be introduced to China for water environment regulations. Moreover,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reliable risk assessment system for water quality, human health and ecological safety.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由于中国西部水文循环的地区特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使得中国西部开发面临十分现实和严峻的水资源问题。从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研究基础科学问题。同时,对21世纪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科学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核心的方面是: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演变规律是什么?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如何估算生态需水量?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究竟能够承载多大规模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如何合理分配与调控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国内外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对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归纳.此外,还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应用GIS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重要挑战。IGBPⅡ在探索地球系统变化规律的同时,力图将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更紧密地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背景和依据。根据国际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动向与我国的具体情况,今后我国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应放在那些兼备显著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学问题上。其中值得着重解决的10个科学问题包括:水循环与水问题、人类活动与区域碳循环过程、季风亚洲的人类活动与气候集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变化、人类活动与大气气溶胶、边缘海及海陆过渡带与人类活动、全球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性、过去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谈判的科学支持、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研究基础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我国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以新疆地区为例,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水文水资源研究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South Asia is the subregion of Asia with the most neighbors of China. Although the high mountains in the Great Himalayas spatially separate South Asia from East Asia along the border of China’s autonomous region of Tibet, the geographical items such as mountains and rivers link the countries in South Asia with China, resulting in a special and complex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relationship. In this geopolitical relationship, the transboundary rivers are becoming a key issue of this region in an era of increasing water stress. Depleted and degraded transboundary water suppli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cause social unrest and spark conflict within and between countries in South Asia, and complicate the geopolitical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In addition, the increasing impacts from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will definitely bring many transboundary eco-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is region, projecting a big challenge to region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The key issues related to the water resources supplement and exploration require the transboundary rivers to be a positive role in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utility and exploration, and the result will definitely affect regional relationship and water security. How to handle these issues and challenges will be a question for the countries in this region with a long time. Currently,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epresents an opportunity to build a shared vision for common prosperity through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s a way to inject new positive energy into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light of this, the countries with transboundary rivers in South Asia must come together to construct a cooperative mechanism of water security, and adopt a win-win cooperation for the use of transboundary rivers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equal”, “equitable” and “reasonable”.  相似文献   

18.
李炎隆 《水科学进展》2015,26(5):752-758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下,中国的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为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正确指引水利学者的研究导向,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2014水工结构与水力装备战略研究暨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及水利学科有关申请书的申请材料和专家评议意见,分析了水科学研究中水工结构工程学科近期的研究进展情况,初步明确了"库坝工程全寿命周期性能演变机理"为"十三五"期间水工结构学科重大研究项目,在"生态水工学"和"水利工程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优先支持的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提出了学科亟待攻关的前沿热点科学问题.该研究有利于科研工作者进一步凝炼关键科学问题,促进水利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北方岩溶水研究方向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北方碳酸盐岩含水层连续沉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国家级含水层。北方岩溶水集水资源、旅游资源、生态功能等于一体,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在城市供水和能源基地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性作用。近50年来,受大规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人类其它高强度活动影响,北方岩溶水环境问题凸显并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严重制约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的大背景下,如何协调好北方岩溶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水文地质工作行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国家需求出发,提出北方断流岩溶大泉泉水复流的生态修复、闭坑煤矿酸性“老窑水”对岩溶水的污染防治、深层岩溶水的水和热资源开发利用等应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北方岩溶水的重点研究方向,同时,对近年来在这几个方面开展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了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关于西北开发中的几个水资源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惠 《水科学进展》2002,13(4):492-495
分析了西北水资源的特点,就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植树造林与沙漠治理等西部开发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认识。指出:西北开发必须以水为度,充分考虑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保护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途径是偿还已被人类逐步夺占而本该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那一部分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