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报道了福建省厦门市地震学会和厦门市地震办公室联合举办的一次别开生面的小学生地震知识智力竞赛。由于有关各级领导和参加竞赛学校的重视,竞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反映出该市各小学几年来的地震知识普及教育是有成效的,进一步推动了地震知识普及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地震知识宣传与美术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在“地震知识宣传与美术的关系”一节中,阐明了地震知识宣传的内容需要用美术的形式来体现,美术为地震知识宣传服务;在“地震知识宣传与美术的结合”一节中,阐明把地震知识宣传的内容融于具体的形象之中,赋予地震知识宣传以形式美的成分;在“地震知识宣传对美术的特殊要求”一节中,阐明色调要明快、稳重,造型要准确,概括造型形式要多样化。文章最后指出,地震知识宣传与美术的结合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1906年旧金山特大地震是加利福尼亚北部有史以来最强的地震。对这次地震的新近研究正在获得这种地震如何和何时发生的重要线索。利用这种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付未来的强烈地震。1906年4月18日,一次强大的地震(震级为7.8级)袭击了加利福尼亚北部。在剧烈的地面晃动一分钟内,旧金山市和许多小  相似文献   

4.
九江-瑞昌5.7级地震调查及其思索和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扼要介绍了该次地震基本特征,分析了房屋破坏和地震地表变形的可能原因,指出在中国东部尤其是以往被视为少震弱震的地区完善地震监测设施、加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普及避震抗震知识、注重建构筑物尤其是民居群选址工作和落实必要的抗震结构措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陈睿  闫俊刚 《高原地震》2011,23(2):63-66
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对地震这种自然现象更加关注,也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近期国内发生的几次地震谣言事件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危害程度也日益严重.从公众心理的角度,对地震谣言的产生原因和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以社区为基础进行形式多样的地震知识宣传、加强地震谣言的处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9年10月28日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发生5.7级地震。文章从地震应急处置、信息报送与共享、灾情调查与烈度评定、震情监视与趋势判定、应急宣传与舆情引导等方面阐述了该次地震的应对过程和工作成效,通过实地考察对该次地震的震害特点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地震烈度图,为灾害损失评估、救援救助和灾后重建提供了依据。从加强农村抗震设防管理、完善防震减灾技术服务、强化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加强地震应急准备等方面获得了抗震防灾启示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九七一年九月开始搞地震测报工作的,是我省第一批业余测报员。三年多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组织的关怀培养下,在专业队伍的帮助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依靠群众,走土法上马、因陋就简、自己武装自己的道路,先后建立并巩固了两个测报点,培训了三百多名业余测报员,共向三万多人宣传了党的地震工作方针和地震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收集整理了一本六万多字的《地震及予防知识》。三年多来,我们利用自己制造的一些土设备,坚持测报不断线,努力摸索地震予报的规律,较成功地做过四次予报。  相似文献   

8.
陈荣化 《地震》1998,18(2):134-140
研究了13次7级地震和49次6级地震震前震源区及其附近发生的二个显地震地方平太阴时τ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62次6、7级震是,有47次地震,其显地震地方平原阴时的夹角≤45°,且47次地震中68%的地震,其第二个显地震发生发后,主震在未来2、3个月内发生。因此这一现象可能是一种短期和临震前兆。作用裂隙串通地震孕育模式即IPE模式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并把这一研究结果初步应用于地震预报实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吗?     
一年有5万次地震全球一年中仪器可记录到的地震有500万次,也就是说每天有1400次地震发生.但是能使人感觉到的地震一年中只有5万次左右;而具有破坏性的地震约有800次;7级以上地震一年中约有10来次,并且大多发生在海里和人烟稀少的地方.地震科技硕果累累10年来,我国地震系统科技成果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国家地震局科技成果奖421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 1 3次 7级地震和 49次 6级地震震前震源区及其附近发生的二个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τ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在 62次 6、7级地震中 ,有 47次地震 ,其显著地震地方平太阴时的夹角≤ 45°,且 47次地震中有 68%的地震 ,其第二个显著地震发生以后 ,主震在未来2、3个月之内发生。因此这一现象可能是一种短期和临震前兆。作者用裂隙串通地震孕育模式即 IPE模式对这一现象作了解释 ,并把这一研究结果初步应用于地震预报实践中 ,较好地预报了新疆伽师地区 1 997年 4月 6日 6.3、6.4级 ,4月 1 1日 6.6级和 4月 1 6日 6.3级地震。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区综合预报判据和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概论四川地区地震活动频度较高,强度较大.自公元前111年至1988年6月10日,境内共发生7.0~7.9级地震13次,6.0~6.9级地震42次,5.0~5.9级地震143次.其中1970年以来就发生了7.0~7.9级地震3次,6.0~6.9级地震9次,5.0~5.9级地震63次.1970年以来6级以上地震的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1970年大邑6.3级地震以后,四川省成立地震监测机构,陆续布设了一批地震前兆观测台网。至1984年底,共建成专业地震台30个(其分布见图1),具有包括测震、视电阻率、地磁、水氡,地倾斜,定点重力,电感应力等共计73项前兆观测项目。还建有15个  相似文献   

12.
地震海啸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山东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地震海啸的地区。收集整理了山东沿海地区记载的7次地震海啸史料,对每次地震海啸进行了信度评级,认为仅有一次可能是海啸。根据山东沿海地区历史地震海啸、地震类型、沿海地理环境、现代地震海啸记录资料等分析,表明山东沿海未来遭受破坏性地震海啸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3.
今年第二季度的全球地震活动接近于第一季度的水平,频次仍为29次,发生7.1级和7.2级地震各一次。三个月中,每月都有一次海岭带的地震。同1984年相比,全球深震活动开始减少。吕宋岛有一次深、浅震相继发生的特殊震例。本文附表还补充了 PDE 震级不足6级、而中国台网震级较高的16次地震。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害不仅会直接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且能引起一系列次生灾害。减轻地震灾害应以预防为主,向群众宣传普及地震知识和防震抗震知识是地震对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江苏省地震知识宣传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处亚洲,在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共同作用下,构成极为复杂的板内构造格局,属于地震多发区,平均每年有一、两次6级以上的破坏性大地震发生,造成国家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此,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就将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事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地震科学工作成效显著,部分领域位居国际前列。但是,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还比较薄弱,人们恐惧地震,缺乏地震应急知识,对有关地震传言敏感,使地震谣言易于传播。普及地震科普知识,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中国地震局就此采取了诸多措施,例如投资兴建的香山地震科普知识馆等。200…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贵州省发生了几次具有较大影响的中强地震事件,贵州民众对地震的关注,对地震知识的需求空前高涨。为提高公众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结合目前科普宣传工作的实践,对贵州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开展提出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1991年我国地震活动概况 1991年我国共发生M_S≥5.0地震43次(大陆地区27次,台湾地区15次,南海海域1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4次(大陆地区1次,台湾地区3次),我国大陆地区最大地震为2月25日新疆柯坪6.5级地震,台湾地区最大地震为3月26日台东6.7级地震。大陆地区27次地震分布在新疆7次、青海6次、内蒙古4次、云南3次、西藏3次、山西2次、四川1次、河北1次。 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1.1991年中强地震频度高,强度低。1991年大陆地区中强地震活动频繁,发生27次5极以上地震,在频度上超过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年平均数(年平均数为18次),显示出当前可  相似文献   

18.
姜秀娥  丁鉴海 《中国地震》1993,9(2):190-192
1.1992年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概况 1992年我国共发生Ms≥5地震31次,其中,大陆地区16次,台湾地区13次,南海海域2次。大陆地区最大地震为7月30日西藏拉萨6.5级地震,台湾地区最大地震为4月20日花莲6.8级地震。大陆地区Ms≥5的16次地震除东部福建、黄海、台湾海峡(大陆架内)各发生一次5级地震外,其余13次都分布在东经105°以西地区,其中西藏4次、新疆4次、甘肃1次、青海1次、四川次、云南2次。  相似文献   

19.
由于对美国东部地震的产生机理还不清楚。所以,还不可能预测这一地区的地震何时何地发生。一种预测本区未来大地震地点的方法,就是用来编制国家地震危险地图集的最一所用的部分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较小地震的空间分布预测较大地震的地点。运用这种方法的基本假设是,较小地震所勾划出的地点是能够发生较大震的。我们很想知识,这一方法地于一次按比例缩小的模拟,其使用的效果如何,在模拟中,用美国东北部及邻近地区地震台网  相似文献   

20.
一、1990年我国地震活动概况 1990年我国共发生M_s≥5地震47次(大陆地区19次,台湾及南海28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15次(大陆地区4次、台湾地区11次),最大为12月14日发生在台湾花莲的M_s=7.1地震,该次地震是台湾地区近四年来最强的地震。大陆地区最大地震发生在4月26日青海共和地区,震级为6.9级。大陆地区19次地震分布在青海4次、新疆6次、甘肃2次、西藏1次、云南3次、四川2次、江苏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