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郴县红旗岭锡矿床锡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荣 《湖南地质》1992,11(4):299-304
郴县红旗岭锡矿床早阶段或产于石英脉中的锡石颜色较深,晚阶段或产于破碎蚀变带中的锡石颜色较浅。本矿床锡石的晶形和晶胞参数特征,反映了它形成于高温、富含挥发组分、中深成—深成的环境。而且锡石存在穆斯堡尔效应(Sn~(119)),Sn~(4+)的I.S.值小,表现为共价键性质,Sn~(2+)的I.S.值相对较大,表现为离子键相对增强;Sn~(4+)的Q.S.值,从早阶段到晚阶段或同一阶段自下而上均有增大趋势。本矿床锡石环带的成分特征,反映出成矿物质从早到晚具有韵律性演化。锡石的Nb、Ta相对含量,指示成矿流体属于弱酸性,In含量反映成矿压力比较小。  相似文献   

2.
万龙山锡锌多金属矿是著名的都龙锡矿田中的一个矿床,对万龙山矿区主要金属矿物锡石、闪锌矿和黄铜矿进行的矿物组分、矿物特征和电子探针结果的研究发现,锡石颜色较深是由于矿物含有较多的Fe所致,并与锡石的结晶温度呈正相关性,早阶段温度较高时结晶的锡石颜色较深,锥面发育,多呈粒状和短柱状,而较晚阶段结晶时温度有所降低,Fe离子进入晶格的机会下降,锡石颜色较浅,晶形的柱面发育,出现长柱状或针状晶形。闪锌矿具有较高的Fe含量,主要为铁闪锌矿;闪锌矿的Zn与Fe呈负相关性,表明二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具有线性替代关系;闪锌矿中富Fe、In,贫Cd、Ga,w(Zn)/w(Cd)值多为300~500,显示出中-高温成矿的特点;闪锌矿具有极高的w(In)/w(Ga)值且均大于1(平均114.71),显然与岩浆作用有关。黄铜矿中S、Fe、Cu含量稳定,并且不含Ni、Se、Cd,显示中-高温岩浆热液的特点;在闪锌矿中呈固溶体出溶物的黄铜矿和交代闪锌矿的黄铜矿共存,说明黄铜矿的形成经过了不同的温度变化。万龙山锡锌多金属矿与岩浆活动的中-高温流体有关,矿床为与燕山晚期岩浆作用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锌锡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3.
来利山锡矿床与小龙河锡矿床是滇西地区典型的云英岩型锡矿床。为揭示它们在成因上深层次的差异性,对来利山锡矿和小龙河锡矿的锡石进行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镜下观察以及成矿环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锡石中的铁多以Fe~(3+)的形式与Sn~(4+)发生类质同象,氧逸度越高,锡石中Fe~(3+)越多,宏观上表现为锡石的颜色越深。来利山矿区锡石中Fe含量明显低于小龙河矿区,且锡石颜色明显比小龙河矿区颜色浅,反映了来利山锡矿成矿环境相对开放,成矿流体氧逸度偏低,流体中Sn络合物迁移能力较强,在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围岩裂隙中形成外云英岩型锡矿床;而小龙河锡矿成矿环境相对封闭,成矿流体氧逸度偏高,流体中Sn络合物迁移能力较弱,多在花岗岩体顶部的构造裂隙中形成内云英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4.
在详细的野外调研及岩相学研究基础上,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和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云南来利山锡矿不同成矿阶段石英和锡石的晶胞参数及红外光谱特征,解译石英和锡石的成因信息。研究表明,来利山锡矿热液成矿期可分为4个成矿阶段,即云母-黄铁矿-黄玉-粒状锡石阶段(Ⅰ)、云母-石英-黄铁矿-柱状锡石阶段(Ⅱ)、石英-黄铁矿-放射状锡石阶段(Ⅲ)和萤石-石英-黄铁矿-球粒状锡石阶段(Ⅳ)。从第Ⅰ阶段到第Ⅳ阶段,石英晶胞参数中a0、c0、V0和c0/a0均有减小的趋势,石英轴变化率比值为0.773 07~3.496 88;石英红外光谱各吸收峰的吸光度有增大的趋势。推测第Ⅰ、Ⅱ阶段石英所含杂质以Al3+、Fe3+等置换杂质为主,第Ⅲ阶段较为复杂,可能存在置换杂质和填隙杂质两种类型,第Ⅳ阶段所含杂质以Na+、K+等填隙杂质为主。锡石晶胞参数中a0、c0和V0随着成矿阶段的演化先减小后增大,其中第Ⅱ阶段a0、c0和V0值最小。这与不同成矿阶段锡石中杂质元素总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反映了锡石的晶胞参数变化主要受混入晶格元素的影响,而温度对锡石晶胞参数的影响较小。锡石红外光谱特征在不同成矿阶段的基本相似,属于变形谱,反映了锡石-硫化物热液矿床的谱形特征。此外,石英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物,推测初始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随着热液演化,大气水沿构造裂隙混入到热液中,使热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向大气水一侧偏移。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锡矿物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井锡多金属矿床含锡矿物为锡石和黄锡矿,产于3个成矿阶段和5种矿石类型中.从早到晚,即韧性变形阶段→锡石-毒砂-石英阶段→锡石-硫化物阶段(或黄铜矿-黄铁矿阶段),主要含锡矿物锡石的化学成分,表现出SnO2逐渐升高而FeO、TiO2、Nb2O5、Ta2O5和In2O5依次跳跃式递减的特征,同时NiO和Ga2O5趋于升高.与一般脉状锡矿床相比,早阶段锡石富Ta而晚阶段锡石富Ti、Fe,表明早期的锡石更接近花岗质岩浆源特征而晚期锡石则明显具层控性质.锡石的组分变化特征与各阶段(内)从早到晚成矿温度递减有关.另一含锡矿物黄锡矿含As、Zn较高,仅出现于锡石-硫化物阶段,并在温度为220℃~320℃、硫逸度为10-10.04×105~10-13.44×105Pa的特定区间内淀出.两个阶段锡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分别与矿区次火山岩和林西组地层一致,表明早期锡石-毒砂-石英阶段中的锡主要来自次火山岩(如英安斑岩),而晚期锡石-硫化物阶段中的锡可能主要来自林西组围岩(如粉砂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辽西北票二道沟金矿Ⅲ号脉的不同中段的矿石组构、金的分布特点和主要载金矿物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它形黄铁矿的热电性研究,讨论了成矿特征,计算了成矿温度和矿体剥蚀率并对深部找矿远景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二道沟金矿金的分布特点存在不均匀性;黄铁矿热电性以P型为主且变化范围宽,只有少量的N型,表明矿体的剥蚀率较低。二道沟金矿可能存在多期次的热液活动,且每一期次相互叠加改造;成矿热液来自南东方向,成矿热液早期温度较高,金属元素大量沉淀温度为150~300℃,属中低温,且不同中段的成矿温度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晶形的黄铁矿热电性研究表明,不同晶形载金能力不同,黄铁矿热电性P型频率不同,形成的温度不同,但计算的矿体剥蚀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7.
曹汉生  曾学华 《江西地质》1994,8(3):190-194
作者通过对曾家垅含锡矿物特征及赋存状态的分析认为,曾家垅含锡独立矿物以锡石为主,次为马来亚石及黄锡矿。在华南锡成矿带中,马来亚石的矿物组合在曾家垅锡矿床中首次发现,读矿物组合在岩浆期后不同的成矿阶段各具特色。矽卡岩晚期高温氧化物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早期是锡石、马来亚石的主要成矿期,所晶出的大量锡石构成了曾家垅锡矿床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孟献真  孙丹青  王绍祥 《安徽地质》2013,(4):261-264,268
阳山金矿带内主要容矿岩石为泥盆系灰岩、千枚岩,灰岩裂隙中常发育晶形完好的方解石(冰洲石)晶簇,方解石晶体中发育明显的红色环带,利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成份分析结果显示红色环带方解石含微量的锰和铁,推断致色离子为Mn2+,和Fe3+;而Fe3+的存在指示环带生长于金矿的主成矿期;颜色交替环带状结构发育,指示主成矿阶段流体系统进入到温度周期性升降、压力逐渐释放的开放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云南省云龙锡矿六种不同颜色的12个锡石样品进行了阴极射线发光、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证明不同颜色锡石的发光光谱和吸收光谱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锡石颜色的变化一方面与杂质元素Fe、W、Nb、Ti的含量有关,主要的还是锡石本身色带结构所决定;锡石颜色深浅变化还与其形成温度和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0.
矿床为高中温热液型锡石硫化物矿床,通过研究知道随成矿温度由高到低,成矿阶段由锡石—石英经锡右硫化物到锡石—方解石,锡石晶胞的轴长,特别是c轴长和晶胞体积都有增大趋势。锡石中含有Fe等杂质元素,它们可以类质同像代替Sn,由于这些元素离子半径小,类质同像代替结果导致晶胞变小。而在高温条件下,元素类质同像代替较易进行,这就造成了高温阶段形成的锡石晶胞小,低温阶段形成的锡石晶胞大。  相似文献   

11.
都龙锡锌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都龙锡锌超大型矿床是中国第三大锡石硫化物矿床,其中的绿泥石化相当普遍,并与矿化关系密切。本文在岩矿鉴定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对绿泥石进行了微区化学成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绿泥石为富铁种属的假鳞绿泥石、鲕绿泥石、蠕绿泥石(铁绿泥石)及铁镁绿泥石,指示形成于还原环境;绿泥石为泥质岩或铁镁质岩受热液交代蚀变的产物,绿泥石结构的离子置换主要体现为Fe对Mg的置换,反映其形成与含铁建造有关;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231~304℃,平均为269℃,属于中-低温范围。绿泥石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溶蚀-结晶、溶蚀-迁移-沉淀结晶2种。绿泥石可能与锡成矿同期形成,其与矿石矿物的生成关系表明,燕山期岩浆活动对都龙矿床的叠加改造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Typomorphic peculiarities of ore minerals are discussed from a theoretical approach, as exemplified by studies of wolframite, chalcopyrite, pyrite, pyrrhotite, marmatite, molybdenite, arsenopyrite and cassiterite from the XS copper-tungsten deposit. Important data on ore genesis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study of typomorphic peculiarities of ore minerals in term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morphology and cryst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3.
四川虎牙乡雪宝顶钨锡铍矿床产出宝石级绿柱石、白钨矿、锡石、电气石等矿物且晶形完好.共生矿物有长石、方铅矿、石英、方解石、云母等.绿柱石、白钨矿和锡石色彩绚丽, 其成分较为复杂, 类质同象现象普遍, 晶体形貌具有标型意义.对该区代表性矿物绿柱石、白钨矿、锡石等进行了成分研究、形貌描述及矿物共生组合特点分析, 从矿物标型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确定了矿床属于高温热液云英岩脉型矿床, 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板状绿柱石成因.   相似文献   

14.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series-stage“division.The processes of hydrothermal evolution involved in ore deposition,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richment of uranium and the source of ore forming elements in uranium deposit 720 are also discussed .In addition,the ore-form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s well as the pH,Eh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ore-forming medium are studied with reference to the fluid inclusion data available.A double solution-mixing model has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genesis of the uranium deposit studied.  相似文献   

15.
张世奎  苏航  陶志华 《地球学报》2013,34(S1):115-121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是我国第三大锡石硫化物矿床, 开展外围及深部找矿对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前人勘探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最近开展的金石坡矿段探矿工程获得的新证据, 对其控矿因素进行了梳理, 提出了“花岗岩-构造-地层”多因素复合控矿的认识, 即燕山晚期花岗岩浆作用是主要成矿物质和成矿能量驱动的提供者, 是矿床形成的关键; 构造和地层为成矿物质的运移、沉淀和富集, 提供了有利的通道、空间和物理-化学环境。在此基础上, 认为其主体为岩浆热液成因, 并指出了外围及深部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床处于滇东南锡矿带的西端,是全球最大的锡多金属矿床之一。锡石作为个旧锡矿床中最主要的矿石矿物,其矿物化学特征对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运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等手段对个旧锡多金属矿床中6种不同类型矿石中的锡石进行了详细的内部结构和矿物化学特征研究,并对其可能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扫描电镜研究结果发现,除层间氧化矿型锡石较破碎外,其余类型锡石内部均发育有明显的环带结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各类型矿石中锡石的SnO2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97.700%~101.728%;Ta2O5、FeO、ZrO2、HfO2平均质量分数较高,指示锡石形成于高温热液环境;(Fe+Mn)/(Nb+Ta)显示个旧锡矿区各类型矿石中的锡石具有热液锡石的特征,且各类型锡石中Nb2O5和MnO的质量分数极低,说明成矿热液可能来自于高度分异的花岗质岩浆,而Nb、Ta质量分数说明成矿作用发生于酸性-弱酸性环境中;In2O3质量分数显示了成矿温度及压力从块状硫化物型矿石、矽卡岩型矿石、电气石细脉带型矿石、含锡白云岩型矿石到层间氧化矿型矿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云英岩型矿石中锡石的In2O3质量分数较高还需进一步论证。锡石形成过程中岩浆热液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导致其内部环带结构的形成,电子探针数据显示锡石的环带结构中化学成分呈"锯齿状"变化,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动荡的环境中,说明锡石沉淀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西藏类乌齐锡矿床锡石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乌齐锡矿床是西藏近年来正在进行找矿评价的首批锡矿床。本文对矿区锡石的形态特点、物理光学性质、化学成分、红外光谱、晶体结构以及矿物组合等标型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测试及研究。在此基础上,与同一成矿带的滇西某些锡矿床锡石标型特征作了对比,从矿物学研究角度,对本矿床的成因提供了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气成—热液成矿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石英是夏杖子金矿床主要脉石矿物及载金矿物之一,通过对石英的化学成分、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特征、红外吸收光谱和同位素组成等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夏杖子金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主要为单相液体H2O包裹体为主,气液包裹体较少,占5%~10%,另还有一种更少见的富HO4包裹体。液相成分和氢氧同位素揭示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90℃~210℃,盐度7.0%~11%,为中—低温、低盐度成矿流体。石英稀土元素组成与岩浆岩一致,说明石英与岩浆岩有着渊源关系。夏杖子金矿为燕山晚期浅成中低温岩浆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川西连龙夕卡岩型锡、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连龙夕卡岩型锡银多金属矿床作为义敦岛弧锡银矿化的典型代表,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夕卡岩化阶段,矿床类型属钙夕卡岩型Sn-Ag-Bi多金属矿床。S、Pb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中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