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根据山东省胶西北地区2幅1∶5万地面高精度磁测资料,对工作区内岩性界线、断裂构造进行了划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研究以金为主的矿产成矿规律和圈定成矿预测区提供了地球物理信息。同时指出了高精度磁测在区域地质填图、断裂构造研究及区域成矿预测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凤太铅锌-金矿集区地处秦岭泥盆系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总体为夹持于湘子河断裂、酒奠梁断裂之间,以NWW向褶皱和NWW向断裂组合而成的近似菱形构造块体,主要出露的泥盆系为浅变质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建造,东部出露的花红树坪岩体、西坝岩体和集中分布的岩脉为区内铅锌、金成矿提供了物质及热动力。典型矿床解剖结果表明:铅锌矿床受控于区域断裂及背斜构造且产出于特定的岩性层,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的物理化学条件转换界面是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之间接触界面(硅钙面),铅锌矿床多位于面状高磁异常与低磁异常过渡部位并显示Pb-Zn-Hg-Cd组合化探异常,表明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岩浆热液型;已知含矿背斜走向与倾向延伸部位、与其有相似成矿条件的次级背斜、大面积千枚岩覆盖区深部隐伏背斜的鞍部及倾斜部位是铅锌找矿有利地段。金矿床受控于断裂构造带或其旁侧的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叠加部位,多位于高磁异常带中局部高磁异常向低磁异常过渡部位,与Au-Ag-(As-W-Bi-Sb)组合化探异常吻合度高,岩浆活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表明金矿床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已探明大型金矿床近外围及深部是金找矿重点靶区。铅锌、金矿床均属于印支期与碰撞造山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铅锌、铜、金矿床成矿系列。基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与矿体的相互作用与位置关系,建立了凤太铅锌-金矿集区铅锌、金成矿模式;叠加典型矿床物化探、遥感异常特征,构建找矿预测综合信息模型;采用“证据权法”,预测找矿靶区6处,说明区内找矿潜力大,下一步找矿工作重点是对隐伏控矿构造与隐伏矿体的预测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焦家断裂带与三山岛断裂带,是胶东西北部著名的金矿成矿带。利用综合物探资料,对三山岛断裂与焦家断裂带之间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中生代花岗岩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了重新划分。利用高磁、重力、大地电磁(MT)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综合研究剖面,研究探索焦家断裂与三山岛断裂带深部断裂构造的分布关系及成矿模式。系统总结了两带金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成矿规律和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深部成矿预测,提出了6处深部成矿靶区。其中Au4预测靶区,深孔验证见到厚大金矿体,取得了良好的地质科研效果,为胶西北地区深部地质找矿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梧州市金山顶金矿产于黄塘、铁冲等岩体外接触带的EW向断裂中,赋矿围岩为寒武系黄洞口组的碎屑岩及矽卡岩。矿区金矿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EW向层间断裂是矿区主要容矿构造,成矿元素的矿化富集受其顶底板围岩岩性、岩脉侵入的产状和规模等因素影响。文章介绍了金山顶金矿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5.
唐家沟金矿为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西南段的一个中型金矿床。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新生代第四系,构造以古元古代褶皱构造和中生代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含金矿化蚀变带受NNE向断裂控制。主要矿体呈NNE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和黄铁矿化碎裂岩,主要矿体厚度与品位呈正相关关系,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研究发现控矿构造与其他构造交会处以及控矿构造的拐弯处是储矿的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叠加地段,预示着深部成矿可能性极大。找矿预测NNE向金矿化断裂构造与硫化物富集带及隐伏断层交会部位、残留荆山群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为成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6.
唐家沟金矿位于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西南段;历经数次勘查工作,近期获得较大突破,累计金金属资源量规模达到近大型。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新生界第四系,构造以古元古代褶皱构造和中生代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含金矿化蚀变带受NNE向、NE向、近EW向断裂控制。主要控矿构造呈NNE向、近EW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黄铁矿化花岗质碎裂岩和黄铁矿化大理岩,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研究发现,控矿构造局部引张段与其他构造交会处是储矿的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叠加地段预示着深部成矿可能性极大。深部预测NNE向金矿化断裂构造与NE向硫化物富集带交会部位,残留荆山群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接触带与NE向硫化物富集带交会部位为成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7.
依据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方法,对山东省七宝山矿集区进行找矿预测研究工作,通过总结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认为矿集区内成矿地质体为次火山岩体,成矿构造为隐爆角砾岩筒、原生断裂、次生断裂,成矿结构面为隐爆角砾岩筒、断裂及层凝灰岩与次火山岩岩性界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金线头金铜矿为隐爆角砾岩+镜铁矿+硅化+黄铁矿,七宝山铜及多金属矿为构造蚀变岩+锰矿化+铁帽。建立七宝山地区陆相火山热液型矿床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圈定七宝山找矿靶区,通过查证,发现含矿隐爆角砾岩带一条,估算求得铜金属量1.47万t;铅金属量1.39万t。本次"三位一体"研究成果,对矿集区开展找矿预测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板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 ,山海关—北镇隆起北段,空间上分布于排山楼金矿北东端。应用高精度磁测结果对大板金矿区的基底构造、断裂构造格架进行分析,追索和圈定含金糜棱岩带,结果表明,从构造格架上看大板金矿与排山楼金矿既有可比性,又具其独特性;高磁推断的近东西向糜棱岩带为本区金成矿有利地段。大板金矿高精度磁测找矿实践证明,在提高信息密度的前提下,利用高磁对金矿直接进行圈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葫芦峪金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层、构造、矿石特征、以及控矿因素等成矿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提出本区的矿体受构造破碎带蚀变带严格控制,属中低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招远市西北部原疃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区域上两大断裂金矿带之间的玲珑复式岩体的核部,与西北部的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疑似为断层接触关系,金矿成矿条件优越。运用激电中梯、高精度磁法测量,基本查明了区内与金成矿有关的岩体、断裂构造的分布情况,圈定激电异常7处,其中1处异常经验证为矿致异常。应用CSAMT,SIP方法对矿带的深部进行探测,确定其沿走向及倾向均有一定延伸,对其深部异常进行钻探验证,证明深部异常仍为矿致异常。综合找矿方法在此次找矿过程中发现了矿致异常,缩小了找矿靶区,为钻探工程的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简述胶东地区“焦家式”金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较详尽地列举了典型矿区的岩、矿石地球物理参数和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以及在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典型矿体上的物化探异常规律和特点,并就多年的找矿实践,总结出了寻找“焦家式”金矿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模式,提出了区分矿与非矿异常的方法。并阐述了在金矿普,详查和勘探各个阶段中,如何充分发挥物化探方法的作用,以及各方法的工作配合程序。  相似文献   

12.
磁性矿物的减少是小秦岭绿岩带石英脉型金矿田显著的地球物理特征。利用磁法勘探可鉴别区域规模的绿岩地体、圈定花岗岩体、划分构造断裂带和蚀变带,井测定石英脉的位置。进而提出小秦岭金矿物探找金模式,为寻找新的隐伏金矿床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在研究胶东蚀变岩型金矿的矿田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基础上论述了焦家金矿田上磁场、电场、重力场的分布特征及通过位场转换所提取的各种信息,并阐述其与成矿的关系,提出了用航磁资料圈定找矿靶区的新认识,即在磁性岩体的边缘部及其附近进行找矿。并结合研究地质资料,认为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是控制金矿生成的岩体。  相似文献   

14.
排山楼异常是一个由Au,Ag,Sb和Hg等元素组成的低缓组合异常,金元素离散程度大,分布不均匀。伽玛能谱测量钾含量结果表明;钾的增高与降低同高背景中磁场的变化相吻合.异常曲线形态呈“马鞍形”特征,这一地球物理场可作为排山搂金矿地球物理模型,同时亦是在该区寻找同类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地区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勘查,其中段和北段陆续发现数个大型、超大型金矿床,而南段勘查活动较少,有找矿突破的矿区更是屈指可数。位于招平断裂带最南端的山旺矿区在山东省地质六队的勘查下取得新进展,探获金矿资源量规模达到中型,探矿深度达到1 342 m,矿体最大埋深接近1 000 m。矿体主要分布于断裂带下盘,呈似层状、脉状产出,矿化类型中浅部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渐变为蚀变岩型。该文阐述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成矿因素,分析成矿远景,为下一步在招平断裂带南段研究和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二台子金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和特征分析方法对矿区及外围进行了综合预测.之后,运用地球化学与构造应力分析相结合方法,对已知矿体进行了深部预测并定位.  相似文献   

17.
太古代胶东群变质岩、燕山期交代—重熔花岗岩、新华夏系断裂和黄铁绢英岩化与胶西北金矿关系密切。胶东群是矿源层。花岗岩不仅使金活化转移,而且也是第二矿源层。新华系夏断裂为导矿构造和容矿构造。黄铁绢英岩化为金的沉淀富集提供了适宜的物理化学环境。它们既是本区金矿的控矿因素,也是四位一体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主持召开的第一次浅成热液型金矿讨论会,于1989年5月9—12日在日本筑波市举行。亚太地区的16国代表参加了会议,分别就亚大地区的黄全地质勘查、开发工作的现状及前景,各国黄金工作开展情况和浅成热液型金矿代表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交流。会后于5月13~18日前往九州进行野外考察,并现场讨论了菱刈、岩户金矿的找矿标志、成因和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邓格在高硫石英脉型金矿床产于胶东东部牟平—乳山金成矿区中部北北东向金牛山断裂的次一级平行断裂中,由四条黄铁矿—石英脉组成。笔者对该矿床金矿物的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及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毒砂、石英等的产出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它特征进行了叙述。金主要呈金—银固溶体系列的独立矿物产出,包括银金矿、自然金和金银矿。黄铁矿为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与金关系非常密切,是主要的载金矿物,80%以上的金分配在黄铁矿中。含金石英脉与不含金石英脉中黄铁矿的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别,以此可以区分二者。金与砷(毒砂)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在含有毒砂的矿石中几乎都能发现银金矿,所以毒砂可作为寻找此类金矿床的矿物学标志。载金脉石英为灰色透明,SiO_2含量较低,杂质含量较高,黄铁矿具有碎裂结构,热电系数为正值(P型),黄铜矿热电系数为高负值,它们为载金矿物的标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