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的重大战略任务。探究黄河流域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对该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时间序列趋势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揭示了“十三五”时期年黄河流域不同尺度(全流域以及61个地级市)PM2.5浓度值和变化趋势的时空分异特征,定量探究了社会经济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机制及其时空过程。结果表明:① 在“十三五”时期,黄河流域的PM2.5污染情况整体好转,其浓度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平均每年下降约4.2 μg/m³,彰显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重要成效;② 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的PM2.5浓度值较高,但山东、河南改善速度较快,山西和陕西改善速度较慢;③ 以目前的改善速率推算,在黄河流域61个地级市中,54个市将能够完成“十四五”规划中PM2.5浓度下降10%的目标,而咸阳、西安、榆林、太原、临汾、运城、晋城7市将难以完成;④ 人口密度、工业企业数、土地利用强度是导致黄河流域PM2.5浓度升高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其解释力均达到50%以上;⑤ 从2015—2019年,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人口密度的主要影响区域均转移至黄河流域中部地区,建议山西、陕西、内蒙古应作为下一阶段治理工作关注的重点区域;⑥ 促进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的城乡发展、控制工业规模并提高其环保水平,是进一步治理黄河流域大气污染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是采取以科技为先导,以信息产业为突破口,使之避免和减少对资源掠夺性开发,减少对环境污染,实现资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地球”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西部开发还必需放在全球变化、东亚大陆时空变迁规律的大环境中,从整体环境和地球大气圈、水圈、固体圈各因子相互作用和耦合过程的角度考虑。而“数字地球”正是具有独特的全球化宏观性,将地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因此,西部开发应充分运用当代“数字地球”这一先进技术群为西部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使西部信息资源通过智力资本的投入,成为快速增值的知识资产.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高起点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河南省遥感测绘院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自2020年2月20日~5月31日在全省范围集中开展的“黄河、铁路、高速公路”(简称“一河两路”)两侧自然资源违法违规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4.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高起点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河南省遥感测绘院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自2020年2月20日~5月31日在全省范围集中开展的"黄河、铁路、高速公路"(简称"一河两路")两侧自然资源违法违规问题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摸排阶段需要"一河两路"两侧基础图斑数据,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迅速部署,安排局属单位省遥感测绘院积极配合省自然资源厅执法监督局开展基础图斑数据提取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金秋时节,中原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到处生机盎然。9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相似文献   

6.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自然资源部门肩负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生态修复治理、沿黄国土绿化、滩区综合治理、湿地管理等职责,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把事情先做起来、把标准先立起来。为切实履行好自然资源部门职责,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本刊邀请沿黄省辖市自然资源部门主要领导谈思路、讲打算、谈举措,共同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河南乐章。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征地压力很大,河湟谷地的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特别是黄河流域上游水电站所在地和湟水河流域的城  相似文献   

8.
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在北京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韩正表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9.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日前,河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把握黄河流域发展大势,立足中原更加出彩大局,出台《2020年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提出要抓实抓细抓落地,把握沿黄地区生态特点和资源禀赋,从过去的立足“要”向立足“干”转变、向先行先试转变,引领沿黄生态文明建设,在全流域率先树立河南标杆。  相似文献   

10.
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在北京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 韩正表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要牢牢把握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战略导向,全方位贯彻"四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如何加强黄河入海流路管理及其范围内土地开发,既要符合国家对河口治理的综合规划和土地规划,又能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突出问题。文章对黄河入海河口基本情况及如何管理和对其范围内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开发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影响河流造福或致灾的因素,分析了黄河致灾的原因,指出了根治黄河断流的基本途径在于提高黄河的流域调节功能,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总面积15.3万hm2,与国内外其他河流三角洲沉积相比,黄河三角洲的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有其独特之处,主要是黄河三角洲平原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河流沉积地貌景观、微地貌景观和河口地貌景观。研究和保护这些地质地貌遗迹,对了解黄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发展趋势以及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1855 年黄河改道北行至今,山东省的渤海湾海岸线向海方面推移了19km ,黄河泥沙的造陆面积达2827km2 ,而在江苏省北部从双洋口至小丁港150km 的海岸线上共失去土地1320km2 以上。作者认为,可以疏通明清黄河故道作为引黄工程,利用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于黄海沿岸,以减缓黄海岸线的侵蚀,还可抑制黄河泥沙沉积而造成的渤海的淤积。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下简称黄三角)的开发与建设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优化也成为新常态下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该文探讨了黄三角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特点,分析了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探索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趋势和方向,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发挥区域土地资源优势,促进黄三角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Divers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s a unique geological event in offshore China, causing changes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n eastern China Seas. The last diversion took place in AD 1855, with the estuary diverted from the Yellow Sea into the Bohai Sea.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river diversion events in the shelf sediments would not only provide the definite ages for the sediments, but also give a clue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edimentation in that area. In this study, 210 Pb, grain size, geochemical element, and foraminiferal data in core H205 from the north Yellow Sea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A high-resolution sedimentary record was established, which was coupled with the Yellow River diversion and runoff chan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aminiferal composition and foraminiferal abundance of the sediments from the north Yellow Sea had good response to the Yellow River diversion in 1855. Before the change, shallow water assemblages dominated the foraminifera, and the abundance of each foraminiferal species was very low. After the diversion event, the abundance of most foraminifera increased sharply, with a maximum increase of 16 times, and the assemblage was still dominated by shallow water species. Furthermore, the changes in foraminiferal abundance in the core sediments corresponded well with the discharge fluctu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since 1855. When the Yellow River began entering the Bohai Sea, the Yellow River water, which is rich in nutrients, along with the coastal currents affected the north Yellow Sea, increased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north Yellow Sea, 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brupt increase and fluctuation of foraminiferal abundance in this area. At the meantime,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could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arshore foraminiferal species by enhancing the coastal currents.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研究其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对促进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河三角洲1980年、200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分析土地转移及景观格局特征,同时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模型揭示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及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耕地是黄河三角洲最主要的地类,占比在60%以上,1980—2020年土地转移主要发生在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之间。(2)1980—2020年黄河三角洲景观斑块数、景观斑块密度、景观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区域整体趋向简单化和聚集化。(3)黄河三角洲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主要环渤海分布,1980—2020年各级风险区转出最大面积均为更低级风险区,生态风险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滨州-高青地区位于山东省东北部,东临博兴县,西与济阳县相接。北部为黄河冲洪积平原,南部为鲁中山区山前倾斜平原。黄河穿越该区北部,小清河流经南部,主要地表水和主要供水水源为黄河水。由于大部分地区缺乏浅层地下淡水,在引黄灌溉所达不到之地区,特别是南部,主要供水水源仍需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该文对滨州-高青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论述,对滨州-高青地区深层淡水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初步评价,为该区的工农业和油田的勘探开发建设的合理用水,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鹊山水库输水穿黄工程系济南市引黄供水鹊山水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沉井、顶管施工工艺在输水穿黄工程中的应用;分析了输水穿黄工程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施工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信息共享的关键是信息的标准化,建立完善、合理的流域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对于建立流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基于数据库的信息存储、管理、使用和共享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以“数字黄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黄河流域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编码方案的制定为例,尝试探讨流域基础地理信息分类编码体系的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