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应用INTERGRAPH公司的MicroStationV5.0版于地图数字化的前景,作者深入比较了当前国内在地图数字化方面用的最多的AUTODESK公司的AutoCADR12forDOS版与MicroStationV5.0之间区别,从多方面肯定了在地图数字化中用MicroStationV5.0较之AutoCADR12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王德峰  陈楚江 《测绘通报》2000,(1):31-32,42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高效的AutoCAD R14环境下的大比例尺地形要素组织表达方案,重点介绍了线笥要素的表达办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将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由MicroStation95*.dgn图形文件信息无损地转换为表达合理的AutoCAD R14*.dwg图形文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桌面出版系统在地图生产中的应用陈成永,龙山(中国地图出版社100054)计算机辅助地图制图(CAC)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趋于成熟,诸如比利时Bareo公司的MerCator,AutODesk的AutoCAD,Intergraph公司的MicroS...  相似文献   

4.
许峰顺  时涛 《江苏测绘》1998,21(1):35-37
本文利用AutoCAD软件丰富的二次开发功能,通过对CAD阴影充填基本方法的讨论,实现了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按图示制图符号自动绘制面状地物充填符号。这一方法对于利用AutoCAD编辑、绘制、管理地形图,提高地形图的绘制精度,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Title :DiscontinuousDeformationAnalysisandRecentCrustalMovementAuthor:WANGZeminSupervisor:LIUJingnanThestudyfocusesonthewait_to_be_resolvedim portantdifficult problem—howtoanalyzeandprocessthenumerousdataofcrustalmovementgainedbyrecentmeasuringmethodsoa…  相似文献   

6.
AutoCAD与ARC/INFO的数据转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勇前  陈军 《测绘通报》1995,(3):20-22,34
研究Auto CAD数据向ARC/INFO数据转换的技术是全国1:25万地形1:25万地形数据库建库工程的一项重要试验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分析Auto CAD与ARC/INFO两种软件数据文件的结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研究了Arc CAD软件,从而找到了一条实现Auto CAD数据与ARC/INFO数据转换的技术路线,经过试验,证明了这种技术路线是切实可行的,可以向各生产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曹建成 《测绘科技通讯》1998,21(4):29-31,17
当前在我国地图数字化生产过程中,用作空间数据处理软件很多,如Arc/info、AutoCAD、Mapinfo、Microsataion、Genamap等,Arc/info以其强大的处理和管理能力而独受生产单位青睐。简单的地务得到的只是地物的图形信息,不能直接用于实际应用,因此还需要进行建属性表,赋属性,接边,坐标转换等后处理来增加很多属性信息,以供用户之需。这部分工作如果以常方法去处理,不仅增大荛  相似文献   

8.
Issue 1TheIntegrationofCooperationModelandGeneticAlgorithm1……………………………………………………………ZHENGZhaobaoElectronicChartDisplayandInformationSystem 7………WANXiaoxia GANChaohuaRemovingNon_uniformIlluminationEffectsfromDeep_seaFloorImages 12……………………………………………JINShuying …  相似文献   

9.
PC ARC/INFO输出图件汉字注记困难,从而影响了其实用性,本文介绍了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汉化AutoCAD输入汉字,借助其DZB格式文件输出输入,将AutoCAD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汉化AutoCAD输入汉字,借助其DZB格式文件输出输入,将AutoCAD文本矢量汉字转化为PC ARC/INFO能接收的图形矢量汉字。此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P3解析测图仪数字化测图功能开发的重点及难点,研究并解决了Micro-Station与AutoCAD两大软件包之间的数据交换难题,实现了P3解析测图仪用于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所需的数字化地形图和数字地面模型的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1.
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土地动态监测方法评述与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土地动态监测理论在国内外发展情况,文章具体分析了动态监测的几种常用方法原理,并汇总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图斑的变化监测精度定量评价方法。在比较了几种方法的应用特点后,指出在土地利用中遥感动态监测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制图综合质量评价越来越受重视,对地图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线要素的化简算法进行质量评估变得十分必要。结合线化简算法自身的特点,从几何和语义两方面总结了线要素在化简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分析线要素化简应满足的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对算法实施评估的评价指标,并选择水平中误差等三种评价指标对三种线化简算法具体实施质量评估。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连续统去除法和波深归一化方法对构成植物叶片碳氮比的基本因素——总碳和总氮浓度进行深入研究,对其组成物质的浓度差异在2030—2220nm区间内光谱响应的物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多组典型叶片的对比分析后发现,经连续统去除后的相对反射率光谱中可以明显观察到碳、氮浓度差异造成的影响,而其影响与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在此范围的吸收特征密切相关。其中,以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代表的碳浓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030—2050nm区间,而以蛋白质为代表的氮浓度的影响则体现在2054nm和2172nm附近存在的斜率突变上。另外利用波深归一化方法再次证明了氮浓度对2054nm和2172nm处光谱特征的影响,进一步证实蛋白质双峰特征在光谱上的响应,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了相对反射率光谱与碳氮比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4.
测量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施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针对社会发展对测绘高级人才的要求及工程测量与大地测量学科特点,探讨了将工程测量与大地测量本科专业合并为测量工程专业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测绘高级人才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同了测量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毕业生业务要求,编制了课程设置方案,指出为实现此项改革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拟调和性及重调和性重力场源的正交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斐 《测绘学报》1998,27(2):105-112
文章针对物理大地测量学反问题研究中的拟调和性重力场源及重调和性重力场源,将该研究中的理论核心-正交分解定理予以具体实现。使得这一定理实际应用于场源结构的解释与分析成为。同时,给出并证明几个具有重要实用意义的关于零外部位密度、拟调和性及重调和性场源性质的基本公式。最后对具体实现场源正交分解的实际步骤、正交分解定理的实质、以及物理大地测量学反问题研究中关于场源涵数的主要限制的意义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16.
软基沉降观测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及其数据处理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沉降观测的布点原则;提出了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介绍了基于VB的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沉降观测数据不连续。本文就沉降观测数据不连续时的沉降量估算提出了三种处理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车载移动测量系统(MMS)激光点云与序列全景影像自动配准方法。首先采用层次化城市场景目标提取方法自激光点云提取天际线矢量,在全景影像中经虚拟成像与分割角点提取算法生成天际线矢量。然后,将提取结果作为几何配准基元,构建配准基元图,通过最小化配准基元图编辑距离进行匹配,组成共轭配准基元对,解算2D-3D粗配准模型,获得全景影像与LiDAR点云参考坐标系之间的初始转换关系。最后,为消除几何配准基元提取与匹配误差对配准结果的影响,自序列全景影像虚拟成像影像生成多视立体密集匹配点云,继而使用变种ICP算法优化其与激光点云数据间3D-3D配准参数,间接优化全景影像与激光点云间的配准参数,精化配准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自动配准方法可以实现车载MMS激光点云与序列全景影像的1.5像素级自动配准,配准成果可应用于真彩色点云生成等点云/影像数据融合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射影像上阴影和遮蔽的信息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正射影像上阴影和遮蔽现象的利弊双重性特点 ,讨论了正射影像上阴影和遮蔽处理的原则 ,简单介绍了基于光照函数分析和基于色彩空间分析的彩色航空影像阴影信息增强方法以及基于整体变分模型和基于纹理匹配的影像缺损信息补偿方法。试验表明 ,所提出的正射影像上阴影和遮蔽的信息处理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地球自转率潮汐变化尺度因子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球自转速率的潮汐变化与尺度因子成正比 ,影响尺度因子各种地球物理机制是复杂的 ,主要有液核、海洋动力学 (平衡海潮和非平衡海潮 )、大气、地幔滞弹性等。文中讨论了大气、地幔滞弹性 ,并对影响地球自转尺度因子的同一机制不同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首先以海星达H32全能型GNSS-RTK接收机为试验仪器,进行不同星系组合的RTK定位精度试验研究。然后以在建的天津高银117大厦为监测对象,采用GPS+GLONASS+BDS三星系组合对其进行现场强风作用下的RTK动态变形监测。利用巴特沃斯滤波对实测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得到各测点的位移曲线。分析结果表明:GPS单星系定位的平面坐标精度相对较差,双星系组合定位的平面坐标精度与三星系组合定位的平面坐标精度基本相当,但GPS+GLONASS+BDS三星系组合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强;由于施工阶段大厦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与竣工后存在差异,故在强风作用下其按一定施工步距滞后的低矮外框的振动位移幅度大于其高耸内筒结构的振动位移幅度;大厦外框和内筒均存在横风向振动位移,且横风向振动位移与顺风向振动位移的大小相近;监测环境对监测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66层各点的监测值误差要大于95层各点的监测值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