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1971年以来百脉泉泉群流量动态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研究区岩溶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开展岩溶地下水动态、泉群喷涌与大气降水、地下水开采、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因素之间的定量相关性分析,为有针对性的做好泉水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泉城济南的城市供水是石灰岩岩溶地下水,每天的开采量达80万米~3。由于超量开采,造成了水位下降,泉水断流,水质污染的局面,泉城受到了“水荒”的威胁。本文根据多年监测资料,叙述了济南地区环境水文地质现状,并提出了保护泉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矩阵法建立了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管理模型,重点研究并利用模型定量计算了济西、西郊、市区、东郊开采地下水以及补源等对泉水位的影响,进行了2个方案的优化管理,对济南市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实现"保泉供水"向政府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的开发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难题,过度的、不恰当的地下水开发往往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不可恢复的损害。济南地区已开发了长孝水源地开采利用岩溶水,研究这一区域适量增采条件的地下水动态响应对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长清孝里铺水文地质单元数值模型,并运用Visual MODFLOW软件对模型进行计算。经过对模型进行长达3年的识别与验证,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随后将模型用于不同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位预报和地下水动态响应分析,得出了不同开采方案对地下水影响的预测结果,根据水位预测结果显示长清地区岩溶水开采量不宜超过14万m3/d。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动力条件变化是导致临沂市城区岩溶塌陷的诱因和动因,通过分析岩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临沂市城区岩溶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预测了2007年6月至2019年6月地下水水位时空变化过程。从流场拟合情况看,所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客观反映了地下水系统演化规律,可以用于岩溶塌陷预警预报,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查明济南市区泉水与西郊岩溶地下水的水力联系,从地层结构、水动力场角度,通过抽水试验、示踪试验、制作Piper三线图等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西郊刘长山—郎茂山—万灵山一带地下水流场不存在异常,两侧等水位线连续平缓,水位大致相同;刘长山北侧槐苑广场—九中—十四中一带在埋深350m左右揭露连续的岩溶含水地层,市区和西郊通过隐伏于岩浆岩体的三山子组地层岩溶发育段存在水力联系。市区泉水与西郊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一致,二者具有相同的演化环境,水力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阳曲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资源状况.阳曲矿区具有第四系孔隙水、石炭系层间裂隙水和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三个含水系统,区内孔隙水已经超采,水位逐年下降,石炭系层间裂隙水和奥陶系岩溶水尚有开采潜力.提出未来矿井开发可采用岩溶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这样既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又缓解了煤层带压开采的压力,但需进行排供结合的研究,以保护水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8.
科学有效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可持续开发地下水资源的关键,其中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的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核心内容。该文在对枣庄市台儿庄区小龚庄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塌陷发育情况等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开采试验法对小龚庄水源地岩溶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为11354m~3/d。根据已发生岩溶塌陷情况,设定岩溶塌陷预警水位,利用非稳定流Theis公式计算了安全开采量范围在11187~13150m~3/d之间,对开采试验法计算结果进一步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最终确定以11354m~3/d作为小龚庄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是可靠的,可以保证水源地最大限度的开采地下水资源,同时又保证水源地运行时不易引发岩溶塌陷的环境地质问题。该方法为同类型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计算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GMS的玉符河人工补源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济南市玉符河人工补源对趵突泉泉域的影响,在系统分析泉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MS10.0建立了2012—2014年覆盖趵突泉泉域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通过模型对玉符河补源实施后地下水的径流方向、影响面积以及对泉水位和西郊水源地水位的提升作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玉符河补源在实际渗漏量为10.52×10~4m~3/d的情况下,玉符河补源水首先沿着炒米店地堑由南向北流,然后再向东、西方向径流。补源后第177 d,补源影响范围基本抵达四大泉群,玉符河补源的最大影响范围为485.79 km~2。玉符河补源对趵突泉、黑虎泉的最大影响水位为0.06 m和0.04 m;对济南西郊水源地的水位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最大值达到0.57m。西郊水位的抬升可以缓解地下水开采对趵突泉水位的影响,减小保泉的压力,也为将来济南百姓重新喝上优质地下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泰安—旧县水源区岩溶水因高强度开采 ,1 989年起岩溶水降落漏斗和第四系孔隙水疏干区范围迅速扩大 ,同时产生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 ,岩溶水水质也趋于劣化。而在1 993年关闭主要岩溶水开采井之后 ,岩溶水水位得以回升 ,水质变好 ,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灾害减弱 ,并呈准稳定状态 ,说明合理开采地下水可以有效地保护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白泉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白泉湖开挖对白泉的影响,在系统分析白泉泉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下水数值模拟专业软件GMS建立2012—2014年白泉泉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10年平均和10年典型2种降雨情景对公园建成前、后白泉水位和流量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公园建成后未来10年白泉可以保持持续喷涌,不会有断流情况的发生。在保证白泉湖景观用水的前提下,每天至少有100 m^3的泉水通过河道排泄到小清河。白泉湿地公园建成后,随着附近地下水的进一步减采,白泉的流量将逐渐增大,白泉湖的景观水位更加有保障。  相似文献   

12.
综合考虑水源地水质、水量、开采程度、开采地下水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政策等因素,采用综合分析法对济南市主要水源地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济南泉域水源地为了保泉,已无扩大开采的潜力;长清-孝里水源地具有较大的潜力,白泉泉域水源地潜力一般。该研究为城市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20多年,济南泉水流量逐渐衰竭,泉水断流时有发生,为保护泉水,恢复泉水喷涌,塑造济南城市形象,该次研究基于50多年的济南地下水勘查、试验和研究成果,实现对城市多源、海量、多期次、多比例尺、异构地质数据的有效管理,然后建立不同地质数据的专业模型,实现对模型时空展布特征的三维可视化再现,并提供对模型的专业处理与分析。最后,从二维三维等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出发,加入时间维度,由历史积累的时空关系,反映济南城市地下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在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的嵌入,构成地下水四维地质信息系统,在其空间表征的基础上,介绍了城市地下水的形成,泉水的分布、成因、演化以及泉水断流的原因、保泉供水的对策措施等,引导城市地下水的保护和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长时间序列地下水数值模型时,根据数据精度建立前后连贯的不同模型,前后模型的模拟期可重复,不但可提高模拟效果,又可缩短模型运行时间。采用试估—校正法进行识别和检验地下水数值模型时,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流场、地下水均衡变化和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拟合情况要符合研究区实际的水文地质条件。用地下水数值模型评价深层地下水资源时,需考虑研究区不同区域深层地下水不同开发利用程度,开发利用程度低的区域要考虑可动用的深层地下水释水量。  相似文献   

15.
邹平市北部平原区孔隙水分布广泛且南北差异较大,摸清邹平市地下水资源储量,进行开采潜力分析,提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现实措施,对邹平市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邹平市地下水合理高效开发利用,本文利用地下水均衡原理,对区内浅层及深层孔隙水进行资源量计算,并对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区。分析表明,邹平市地下水分布较为不均,存在"南超北余"不均匀分布的现状。调整开采布局的原则是以环境地质问题为约束条件,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地下水资源潜力。遵循以调控浅层地下水合理水位为中心的资源开发利用总方针,依据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潜力和开采现状等,主要分为强化开采、稳定开采、控制开采、补源开采和半咸水改造利用5个大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及环境地质问题的分析研究,针对当前嘉兴市地表水遭受污染,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及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利用长期监测资料进行地下水开来资源评价,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区域规划意见,为政府部门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地下水开采量、实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