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曹亚妮  江南  张薇  王驹 《测绘科学》2010,35(2):24-26
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对提高电子地图符号的信息传输效率,与用户达成认知的一致性、准确性,促进电子地图符号的发展等都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现有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可用性理论在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中的应用。最后,分别从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测试项目设计、测试环境设计等四个方面研究了电子地图符号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并用VC++语言对其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2.
蒋雪 《东北测绘》2014,(2):43-45
分析了现有网络地图多尺度表达设计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方法,并根据电子地图屏幕显示与阅读的特点,结合地图符号学理论,从地图视觉感受和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进行地图载负量设计、地图分级显示设计和符号尺寸设计,并以重庆市地图的多尺度表达设计为例,对提出的设计方法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地图设计中的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图作品是科学、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体.然而我们对于地图艺术美的认识一直以来都比较模糊,本文从地图的符号、色彩、注记以及整体设计4个方面探讨了地图美学在地图设计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地图艺术美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基础电子地图符号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影响电子地图符号设计的因素,运用视觉感受论和符号论等提出基础电子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探讨了基础电子地图符号类型和视觉变量的设计方法。并在MGISⅡ系统中进行了实验和应用,制作出了基于不同显示模式的大中比例尺和中小比例尺两套符号体系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地图产品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地图符号又是表现地图艺术的重要载体,本文介绍了地图美学在地图信息传输巾的重要性和地图符号构成的地图美学要素,从地冈符号的形状、尺寸和色彩方面探讨地图美学应用的问题,提出了关丁符号设计方面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种显示模式的电子地图符号体系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电子地图认知理论为指导,从分析电子地图显示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电子地图显示模式的概念,讨论了基于显示模式的电子地图符号体系的设计原则,改进了符号体系表的结构,并进行了不同模式下的电子地图的符号设计,为电子地图显示的标准化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试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种专业制图软件在地图制图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自动化地图制图正逐步代替手工制图,缩短了制图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然而,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的符号、色彩、版式并没有大的视觉改变,有的甚至还没有手工地图新颖美观。以贵阳市基础地理信息统一平台推出的"每月一图"为例,从符号、色彩、整体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地图设计中的美学研究与实践,并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地图美学设计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基础电子地图符号尺寸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对基于基础地理数据的电子地图(基础电子地图)符号尺寸设计的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对电子地图符号尺寸设计、提高符号表现力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9.
在电子地图符号化的过程中,视觉变量是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电子地图条件下视觉变量以及符号构成元素在符号生成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符号构成变量的概念;研究了符号构成变量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探讨了基于符号构成变量的多种符号生成模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电子地图符号快速生成模块,对理论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能够提高电子地图符号的科学性和美观性,且便于技术实现。对电子地图条件下符号构成变量及其生成模式的研究,一方面加深了对视觉变量的认识,促进了电子地图制图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也为电子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将促进电子地图符号自动生成、电子地图制图个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究和设计了数字城市电子地图瓦片更新系统,实现了电子地图数据、服务、瓦片的一体化管理与动态切片等功能,减少了地图服务运维代价,解决了瓦片数据管理中的历史追溯与推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地图视觉感受理论在电子地图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要介绍了电子地图的概念及地图视觉感受理论的研究内容,与纸质地图相比较,分析了电子地图的读图与视觉感受环境,探讨了电子地图视觉感受的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法,认为地图视觉感受理论对电子地图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软性显示器和投影技术超微型化的发展,使得电子地图有足够的空间满足便携式电子地图的设计需求,本文通过介绍几种便携式材质的特性,提出便携式电子地图设计中需解决的几个硬件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偏重于地图的技术研究,导致地图的艺术研究进程落后于技术研究进程。近几年这种情况虽有改善,但对于地图的美学问题研究还是相对偏少。本文从地图的信息表达与美学思维角度出发,从地图的语言、技术、文化及创新4个方面探讨了地图与美学思维融合的问题,并提出了地图学与美学相结合的地图美学论,以期得到适合地图的美学设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电子地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旅游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特色电子地图作为一种新型电子地图,是公众获取城市地理空间信息、了解和认识城市的重要媒介,也是宣传、推广城市的有效工具,它能有效凸显城市结构和城市文化。然而,目前关于城市电子地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开发与功能实现方面,鲜有对其视觉设计及艺术性表现的探索,难以凸显城市特色。本文基于城市空间认知、地图视觉感受、色彩地理学等理论,从可视化表达的角度探讨了城市特色电子地图的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南京城市特色电子地图设计的实践案例,对分级内容选取、符号设计及色彩设计的具体方法与过程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城市特色电子地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Maps are good at representing geographic space, but texts have a stronger affordance of telling a story than maps. Telling stories is, however, important to make information more personal and to arrest the map user's attention. This paper contrasts the map and the text medi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y texts are good at telling a story but conventional maps are not. We demonstrate that, by a modification of maps, appropriat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text media can be transferred to maps, which makes them more suitable for telling stories. This new concept for map design can lead to new interaction possibilities and provide insights into how maps can be used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We combine eye tracking and a questionnaire-based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label density on the perceived visual complexity of maps. We design two experiments in which participants are asked to search for the names of point features on maps and to rate the map complexity and legibility for different label densities. Specifically, we conduct a highly controlled experiment in which all the map variables except the label density are held constant (the controlled experiment). Then, we conduct a second experiment following the same protocol but using real maps as visual stimuli (the real-map experiment) to verify if the results of the controlled experiment were applicable to real maps. The results of both experiments indicate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ceived visual complexity and label density and between the response time in visual search tasks and label density. Surprisingly, we observe a significant inver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abel density and two eye movement parameters (fixation duration and fixation frequency) between the two experiments. We discuss how the variables of real maps might have affected these eye movement parameters and why the results of the two experiments are inconsistent.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eye tracking parameters are not reliable indicators of map complexity. These empirical results can be helpful to future map design and map complexity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7.
数字地形图的编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成图方式已被广泛采用。以纸质地形图为资料底图的传统编绘方法已不适应时代需求,基于数字地形图的机助编绘方法势在必行。自动制图综合是一国际性难题,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多年研究,但普遍认为沿无实质性突破。文中从当前实际出了,介绍一种高效,实用的人机交互编绘方法及其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8.
网络地图的配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超  陈毓芬 《北京测绘》2007,(3):9-12,42
网络地图的配色是决定网络地图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视觉感受效果。目前网络地图发展迅猛,但地图配色由于缺少理论指导,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网络地图的推广和应用。文中首先研究了网络地图配色的作用,接着对当前网络地图配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然后提出了基于视觉感受理论和地图美学理论的一般性网络地图配色原则。最后,举例说明上述原则在网络地图配色中的具体应用,并给出了几种较好的配色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电子地图的编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武汉市电子地图的设计方案、工艺流程和软件平台;分析了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多媒体电子地图与传统纸质地图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地图研究精于技术,忽略了美学问题的探索。简要阐述地图美学概念,归纳总结地图美学特征。通过对比传统地图和信息时代地图,指出二者美学因素的不同之处。分析预测未来地图的发展趋势,对美学因素如何指导未来地图创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