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因矿产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危害,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减轻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采取矿碴堆复垦、土壤修复治理、植树种草、地质灾害治理,恢复生态,美化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转型。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5,(5)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对渭北地区雷牙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水土流失治理思路及对策,提出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对15°以上的坡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集中连片规模治理,落实责任,完善管护制度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治理,可有效减轻水旱灾害,减轻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地对城市后山地区主要泥石流沟特征的分析,科学地选取治理工程措施,基本达到有效控制深沟泥石流物源的运移,减轻或消弱其它各沟泥石流危害的防治目标。通过削弱泥石流灾害的发育、发展,从而减轻地质灾害对东川市城区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贝新宇 《铀矿地质》2016,(3):180-185
文章阐述了铀矿地质勘探设施及其环境影响特点、主要工程子项退役治理方案。深入分析了铀矿地质勘探设施退役治理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环境影响关注重点,包括废石堆稳定性、坑口废水等。结合实施的项目提出针对性措施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此类项目治理的环境效果、减轻环境影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白银 《地下水》2018,(6):242-243,246
西卓煤矿位于陕西省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澄合矿区中深部,地处陕西省合阳县,矿区的建设和生产对当地的水土保持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针对合阳县整个县区水土流失概况和矿区水土流失现状及类型进行分析,通过对矿区地表物质组成、地貌、植被、土地利用现状、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现状等土壤侵蚀环境背景的综合分析,发现矿区内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在治理过程中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减轻人为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效果,对同类矿区在水土保持治理工作提供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罗晓风 《地下水》2011,(4):98-99,137
论述了滑坡的形态特征、分类和成因,根据滑坡治理原则提出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进入滑坡区、减垂反压、支档、灌浆等工程防治措施,同时提出加强地址灾害调查和规划、加强监测和预报,加大灾害治理力度等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地面沉降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上海,天津、宁波、北京、苏锡常地区、西安、太原、阜阳等城市地面沉降的形成、发展及其治理过程的介绍和初步归纳,并根据我国经济、技术条件,提出:加强规划和指导、以“法”治沉,以及加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治理对策,从而达到减缓我国主要城市地面沉降速度和减轻其危害的社会,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
谭骏 《地下水》2023,(4):206-207+241
为了消除露天矿山存在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减轻废弃矿山对环境的污染,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本文以无为市石涧镇打鼓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为例,探讨了露天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综合方法,包括针对边坡进行削坡、对残丘采坑进行推高垫低、地形地貌整理、覆土复绿等工程施工方法,消除因采矿遗留的地质灾害隐患的同时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率,可为其它类似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滑坡工程治理程序及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滑坡地质灾害分布广,活动频繁危害大,根据滑坡成因,防治滑坡方法是消除或减轻水对诱导滑坡的影响;改变滑坡的外形,增加滑坡的抗滑力,阻滞滑坡体的滑动,以达到防治滑坡的目的。本文从滑坡治理方法研究入手,为相同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抗滑桩由于其桩位布置灵活、施工比较方便、治理效果可靠,是滑坡治理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抗滑措施。一直以来抗滑桩设计都是沿用手工查表计算的方法,采用这种传统的抗滑桩设计方法不仅增加了工程师繁重的计算工作,而且很难实现优化设计。文章在对抗滑桩的工作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抗滑桩经济性的主要因素,以抗滑桩的截面宽、高和长度为基本要素,建立了抗滑桩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对一个工程实例用传统设计方法和优化设计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抗滑桩进行优化设计不仅能减轻工程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在满足安全的条件下明显的降低工程费用,在滑坡治理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韦鹏  赵亮  杨志双  鲍东明  刘雪丽 《地质与资源》2007,16(3):215-217,212
分析了辽宁南芬铁矿冯家东沟排土场泥石流形成原因、造成危害,运用模糊数学原理,进行南芬铁矿冯家东沟排土场泥石流危险度评估,进而探讨泥石流预防治理体系,浅析减轻泥石流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条 为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6,(4)
阿图什市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阿图什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显现,通过对阿图什市水资源及其利用分析以及区域地下水埋深分析,得出阿图什市地下水还有一定的开采潜力。地下水合理利用不仅对阿图什市具有增加水量作用而且还有治理和减轻区域盐碱化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土工合成材料治理道路翻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各种土工合成材料的排水、隔离、渗滤、加筋等功能作用。根据路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水力性能与土工合成材料的材料特性,决定采用复合土工膜、沥青玻璃布、沥青棉胶布、竹排等,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了土工合成材料后,大大减轻了路基冻害现象,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理路基翻浆冒泥的方法。土工合成材料治理道路翻浆,可以使路基的破损程度降到最低,为车辆运行提供平坦的路面。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量调查数据对平顶山矿区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区内主要有地面变形、水资源系统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矿坑突水、瓦斯突出、水土流失等环境地质问题,其环境地质问题十分突出,已严重制约了矿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平顶山矿区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措施.避免、减轻或得以治理.并对防治投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滑坡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如果滑坡危及城镇、交通干线或其它重要设施,则其致灾损失可能非常巨大。由于不稳定斜坡变形有一个累进的过程,因此在发现斜坡出现滑坡变形迹象后尚有一定时间采取应急措施躲避或者减轻滑坡所造成的损失,甚至阻止滑坡灾害的发生。通过四川省丹巴县建设街滑坡应急治理工程布置的分析,探讨活动型滑坡治理措施布置的合理性及时效性,可为广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被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周国华 《物探与化探》2003,27(6):473-475,489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吸收、降解、挥发、根滤、稳定、泵吸等作用机理,达到去除土壤、水体中污染物,或使污染物固定以减轻其危害性,或使污染物转化为毒性较低化学形态的现场治理技术.植物修复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在累积与超累积植物的寻找筛选、植物对重金属等有害物的耐毒和解毒机理、植物修复现场环境调控及根际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发展有可能使植物修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使用多期、多源遥感影像数据,选择青海省木里煤矿区开展了荒漠化遥感监测及变化趋势与采矿相关性分析研究。根据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矿业活动区信息。采用多期TM遥感影像,分别利用光谱混合像元分解和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方法,提取了多期土地荒漠化信息。对采矿扰动下荒漠化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矿业活动区内开采面、矿山占地增长驱动了荒漠化,矿山关停、复绿治理则扼制并减轻了荒漠化;矿业活动区外荒漠化主要受人类活动、道路修建、保护治理政策等因素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矿区荒漠化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婷婷 《地下水》2005,27(4):293-295
陕西三门峡建库以来,渭河下游灾害额发.近年来通过渭河下游治理工程的建设实施,减轻、减缓了洪涝渍、盐碱灾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流域"的探讨和开发建设已逐步提上日程,目前"数字黄河"工程已经启动,"数字渭河"的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分析,提出渭河治理的发展方向是要依托工程建设,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从建设渭河"数字防汛"开始,逐步实现"数字渭河"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0.
危岩崩塌是贵州省煤矿开采引发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之一,为了正确地分析该类危岩崩塌的稳定性、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护措施,以保证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减轻地质灾害治理成本,以某煤矿内老鹰岩危岩体为例,在分析其稳定性的基础上,采用RocFall数值模拟分析滚石的影响程度及范围,提出了“整体稳定、局部崩落”的总体结论并制定了“被动网+落石槽+监测”的被动防护措施,治理效果良好,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