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但人类和陆地对海洋的破坏在不断加剧,为了今世后代能长久的利用人类愈来愈倚重的海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我国“蓝色国土”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海洋——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以及海洋教育——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选修模块“海洋地理”的设置,正是基于人类对海洋关注的日益加强,其目的是要使学生了解有关海洋的基础知识,认识海洋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增强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3.
运用广告词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如八年级上学期“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时,学生情绪低落兴趣索然。我就将有关海洋环保的公益广告词“人类因为有海洋而呕歌、海洋不该为孕育人类而哭泣”导人新课后,又接着设问:为什么人类要对海洋讴歌?海洋为什么又为孕育人类而哭泣呢?学生兴趣盎然带着问题积极愉快地投入到海洋教学之中。又如在对我国四大牧区优良畜产品介绍时,引入“恒源祥羊毛衫”、“蒙牛纯牛奶,我爱大草原”、“彼阳牦牛壮骨粉”的广告词,让学生猜出这些广告中的产品出自我国哪些牧区,  相似文献   

4.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视角下海洋本体的解构与研究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天宝  杨芳芳  韩增林  彭飞 《地理科学》2019,39(8):1321-1329
在揭示人海辩证关系与海洋社会属性的基础上,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视角,解析了海洋的构成。第一海洋(自然海洋)是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中自然存在而非人为构筑的海洋部分,其核心要素是地理位置、物质构成和空间形态。第二海洋(人工海洋)是人类海洋实践中所建造的设施及相应的物质、能量及信息流动,包括基地设施、人类主体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和人类与海洋之间的采集排放活动。第三海洋(关系海洋)是不同人类主体在海洋实践中形成的互动关系,核心内容是主体构成、内容组成以及表现形式。第四海洋(观念海洋)是人类对海洋及海洋实践活动的认知,核心是在处理人类与海洋、陆地与海洋和人类主体之间关系时所秉持的理念。现实中,自然海洋、实践性的人工海洋和关系海洋与构想性的观念海洋相互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海洋世界。随着人类海洋实践的深化,关系海洋和观念海洋与自然海洋和人工海洋一并成为了研究与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正迎来第四次浪潮。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21世纪,“海洋革命”将开启人类“蓝色经济”时代。2012年丽水世博会的主题是:生机勃勃的海洋和海岸。倡导通过创新型科学与技术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与人类的和谐共存,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馆以“人海相依”为展示主题,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从海洋和海岸开发与保护、海洋科技、海洋文化三个角度,介绍我国的海洋事业发展成就和发展目标,传达中国人民关爱海洋、构建人与海洋和谐关系的海洋事业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构成及其研究重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天宝  韩增林  彭飞 《地理科学》2017,37(10):1527-1534
在全球化和人类活动向海洋扩张的背景下,作为总体性人地关系一个组成部分的人海关系正变得日益复杂和重要,亟需对其进行基础性的理论解读,以整合和指导具体研究的展开。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包括人类、海洋和陆地3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中,人类具有自然和社会2种基本属性,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海洋和陆地具有自然、社会和关系3种基本属性。人类与海洋、人类与陆地和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中最基本的相互关系,其不同组合和演变塑造出了具体、多样的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当前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重点包括海洋观、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国际海洋关系、陆海统筹和海洋社会5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辽宁海洋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耀光 《地理学报》1994,49(2):139-148
我国是海洋大国,有相当陆域国土面积三分之一的海洋国土。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不断发展,海洋经济区逐渐形成。在全国划分经济区时,不应忽视海洋经济区。沿海省区在划分经济区时,更应把海洋列入到省级经济区内。辽宁是我国沿海省区之一,通过对辽宁海洋经济区划分的研究,探讨海洋经济区及其划分的有关理论、实践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中,如山脉、丘陵、平原、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矿产、地形、地质结构等,当遭受到自然或人类的严重破坏,并造成地质环境恶化、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的损毁时,称为地质灾害。我国国土辽阔,且70%是山区和高原区,地质条件相当复杂,加上人类的一些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地质灾害的种类多、分布广、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近岸海域环境的模糊模式识别及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新世纪。海洋是大连的最大优势,大连的建置和发展得益于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大连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首次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大连市近岸海域水质环境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能够全面反映水质环境的真实状态,大连湾近岸海域水质较差,大连南部海域水质逐渐变好,大窑湾海域水质较好。文章最好提出了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陆地资源日渐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人类陆地生存的空间和条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于是世界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世界开始进入一个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陆过渡带——岸海洋环境特征与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颖  季小梅 《地理科学》2011,(2):129-135
海岸海洋是陆地与海洋过渡的地带,位居亚洲与太平洋之交的中国海岸类型丰富,河海交互作用与人类活动影响使海岸海洋环境与作用过程独具特色.河流的贯通作用,使得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河流流域的作用,亦在海岸海洋地区表现出来,并对海洋环境形成显著的影响.历史与现实实例表明,在海岸海洋的开发利用中需重视研究海陆交互过渡带环境特征,尽...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理学对于海洋的研究方兴未艾,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尤其如此。过去我们对海洋的地理认知比较偏重自然方面,海洋地理大部分是自然地理。对于海洋人类活动,我们的认知总体上不多,“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仍是多数人的认知模式。事实上,随着20世纪以来海洋科技进步和海洋经济的发展,特别是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出台,海洋领土化趋势以及伴随的海洋人类活动增加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海洋世纪必然来临的立场,从世界资源和环境的发展态势及海洋经济大省的内涵出发,论证建成海洋经济大省对福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突出和特殊的重要性。亦即,在福建省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加速海洋开发,发展蓝色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大省”之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一、21世纪是海洋经济大发展的世纪当今的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五大难以克服的问题。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资源的无止境的消耗造成了陆域生存空间的日益有限和陆域资源的日渐衰竭,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在这个严峻的事实面前,人…  相似文献   

14.
大陆架在国家可管辖海域划界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陆架是地质地理学研究的内容,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大陆架已成为国家在海洋权益维护方面重要的内容。该文阐述了大陆架制度的形成以及在可管辖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并对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以及大陆架在我国可管辖海域划界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占地表面积70%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它在藏着丰富的动力、化学、生物和矿产等资源,拥有最广阔的空间,又是人类至今认识尚浅、开发利用不多的一个十分主要领域.特别是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人们纷纷把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希望在那里找到解决矛盾的出路.另外,行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个海洋世纪,开发海洋的时代,海洋经济将成为临海国家重要的经济部门.在这种形势下,临海国家都争先恐后地制定、调整自己的产业政策和机构,使开发海洋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奔腾不息,冲击着世界沿海各国,包括改革开…  相似文献   

16.
刘启恒 《地理教学》1997,(5):8-9,21
在世界人口从现在的56亿到2050年可能达到90亿的历史进程中(较保守的估计),在人口膨胀、陆地资源开发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向海洋要资源、要食物、要空间已成为人类关注海洋的重要原因。开发海洋也引起全世界人民越来越密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2007,(6):43-43
最新数据表明,随着海洋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已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据初步核算,2006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为20958亿元,同比增长13.97%,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01%。全国涉海就业人员已达2960.3万人。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10,(21):59-60
人类探索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可以为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地球家园提供不少借鉴。例如,自古以来,人类不知为恶劣的天气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价,而对好天气提供的机遇却把握得并不充分。事实上,在太阳系中恐怕没有一颗行星的气候比地球更复杂了。人们很不容易查明,海洋、陆地、大气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如何相互交织和彼此消长。假如能找到一些比较简单的全球性气候系统,例如只有陆地没有海洋,或者只有海洋没有陆地,或者整个大气的温度恒定不变,那就比较容易弄清海洋、陆地、大气各自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研究复杂的地球气候就会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19.
海洋权益直接影响着沿海国家的兴衰荣辱.影响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发展。当人类发现海洋可以利用时.对其争夺就开始了,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以海洋为目标的战略筹划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生命的源泉、资源的宝库、人类新的生存空间和未来的希望,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地理学科应肩负起时代的责任,很好地开展海洋教育,特别是应该加强海洋国土观、价值观和防卫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