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丁焕峰  陈烈 《山地学报》2002,20(3):307-312
大城市边缘山地旅游对大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城市边缘山地旅游系统的提出是为了增强山地旅游的竞争优势,实现山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大城市边缘山地旅游创新系统的内涵及其构成进行了阐述,同时对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周均清  黄光宇 《山地学报》2003,21(4):449-455
我国自1980年代初以来就开始重视山地城市问题的研究。随着国家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和数字城市建设热潮的兴起,我国山地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数字鸿沟问题在近年来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扩大化趋势,山地城市的数字化研究与建设工作相对于平原地区城市而言严重滞后。为了合理利用城市资源,促进山地城市的发展,缩小与平原城市之间的差距,有必要对山地城市的数字化研究与建设工作引起重视。山地城市数字化研究与建设的重点应该强调以资源高效整合利用为核心,突出山地城市特色,突出山地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的空间资源利用的复杂性,重视前瞻性的山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背景下全新的城市问题研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因地制宜的集中发展重点项目等措施,及时开展山地城市的数字化相关问题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针对怀化地区山地制度建设问题,通过建立山地档案制度,使山地产权制度、使用权流转制度和山地开发管理制度更趋规范化、科学化,消除由于流转不规范而影响山地开发的隐患,对促进山地的集中,规模开发和利用,提高山地生产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山地环境研究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钟祥浩 《山地学报》2006,24(5):525-530
对国内外山地环境研究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对国外山地环境研究发展特点和国内山地环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对山地环境概念和山地环境系统特点做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山地环境研究的前沿领域:①山地表层环境过程及其变化的综合模型研究;②山地环境演化动力学研究;③山地环境脆弱性与山地环境保育研究;④山地环境与全球变化研究。对开展这四个领域研究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金华山地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金华山地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四面都有名山。随着以回归自然、休闲度假为主流的国内旅游的蓬勃兴起,金华山地旅游资源迫切需要整合开发。分析了金华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阐述其特色和资源优势,商讨了金华山地旅游整合开发的若干问题,并尝试给出相应的金华山地旅游发展建议,旨在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金华山地旅游发展和山区人民经济水平改善。  相似文献   

6.
加强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山区发展的严重滞后、山地环境与社会问题日益增多以及山地科学综合研究工作严重不足的背景,提出加强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在阐述山地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山地人山关系地域系统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人山关系除具有平原、城市人地关系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山地所特有的3个特点:1.人山关系动力系统复杂性和不稳定性;2.人山关系物流和能流循环系统的不完整性;3.人山关系利益公平分配的困难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学科分类体系,对现代山地科学体系中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所包含的学科作了界定.最后,对山地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与现代山地科学学科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关键理论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区考察中发现,汶川大地震暴露出山区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山地科学研究现状存在很大缺憾.针对所暴露的问题,重新对山地科学研究的丰富内涵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指出无论是山地科学体系构建,还是山区资源环境的保护利用、山区发展布局、灾后重建,山地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科学体系及其山区发展中的安全等问题,都需要尽快建立起一个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控机制,进而科学指导编制山地科学研究分期计划,加强布局,调动和协调国内相关研究力量,形成山地科学研究的合力,整体上促进山地科学的发展,推动山地科学基础理论与技术创新和重大突破,从科技创新方面支撑和促进山区又好又快又安全的发展.最终引领世界山地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五日在纽约州的新波尔茨芒克山居,召开了关于探讨山地资源开发问题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是国际山地协会首次以其组织机构的名义,邀请专家们对山地资源的研究与开发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会议确定了下列专题:(1)对目前山地开发问题的综合评价。(2)估价过去十年在保护山地环境方面的进展。(3)把现有认识如何变为行动的问题。(4)未来开发的决  相似文献   

9.
山地开发利用的研究是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世界人口总数增加了1倍,社会生产力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过去受到忽视或经营粗放的山地,日益成为重视的目标。另一方面,山地调节环境生态的作用,由于过度开发或利用不当而受到削弱,以致降低了山地本身作为资源的质量,也影响到平原低地的生产与安全,出现连锁性的不良后果。 上述两种原因,大大提高了山地研究的重要性,吸引了地理、生物和环境科学的许  相似文献   

10.
山地资源的特点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地资源基本内涵重新认识基础上 ,讨论了与非山地资源相比较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其开发与山地环境演变的关系和现实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山地资源开发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山地灾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地开发利用不当,就会引起生态系统失调,山地灾害频繁发生。这成为我国以及许多国家在山区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山地灾害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现象,其包括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冰雪害、冻土以及发生在山区的地震、冰雹等灾害。本文着重论及我国对泥石流、滑坡与崩塌等山地灾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近出版的《山地学概论与中国山地研究》一书,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著的学术专著。该书已于2000年6月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山地学概论,依据国内外山地研究历史和现状,对山地属性、山地学研究对象、内容、任务和目标进行了系统论述,勾划出山地学基本理论框架,指出加强山地研究、建立和发展山地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科学发展的必然;下篇为中国山地研究,对中国山地形成的地质背景、山地地貌特征及其利用、山地气候与水文、山地生态系统、山地自然资源、山地土地与人口承载力、山地灾害与防治、山地城镇建设与规划,以及山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其中既有反映中国山地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特点的大量的翔实的资料,又有对中国山地研究面临的一些重大课题的深入分析,并对现状同题解决的途径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本书对中国山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促进山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全书50余万字,定价55.00元,适合从事地理、生态、环境、资源、国土等学科的科技人员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参阅,欲订购的单位和个人请与《山地学报》编辑部联系。 地址:成都人民南路四段9号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山地学报》编辑部联系人:冯海燕邮编:0041  相似文献   

13.
在干旱区,水是形成绿洲的根本要素。干旱区高寒山地是维系西北干旱区绿洲存在、是当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稳定的水源地,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涵养水源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气候变化将改变山地生态系统结构、组成和水循环,加剧水资源短缺,威胁干旱区绿洲安全。回顾并综述了干旱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干旱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在干旱区山地仍需要评估优于1 km空间分辨率的气候变化趋势,从多尺度、多界面、多学科、多方法开展气候变化对干旱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水文过程影响的综合研究,以促进干旱区山地生态学的发展,为干旱区管理部门提供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科学的制定气候变化条件下水资源管理方案、实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奠定理论基础,促进干旱区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地科学的重点问题与学科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面临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山区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后备地将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山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山地灾害防治以及山区国土整治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的指引.从山地的概念和属性人手,论述了山地科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讨论了山地科学与山地学的联系与区别,构画了山地科学的学科框架,提出山地科学近期应关注的5个重点领域:1.山地环境演变过程与作用机理;2.山地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3.山区城乡关联发展模式;4.山地自然灾害形成机理与减灾途经;5.数字山地与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山地基础科学问题和分支学科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并为山区资源和环境的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山地生态学的研究进展、重点领域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山地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不仅对陆地生态系统格局与功能产生较大影响,而且也显著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明确山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上山地生态学研究进展的全面综述,阐明了现阶段山地生态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前沿科学问题.对我国山地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讨论了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作为世界第一山地大国,我国山地生态科学研究应得以重视和发展,以应对全球变化对我国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在期待中 ,还是在不知不觉中 ,2 0 0 2年已经正步踏入人类纪元历史的活动舞台 ,正在并不可阻挡地继续演绎出纷繁无穷、奥秘莫测的世事 !2 0 0 2 !对《山地学报》的作者、读者、编者而言 ,对山地国家和地区而言 ,对联合国讲台而言 ,是一个多么有纪念意义的 (年份 )数字 !2 0 0 2年 ,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山地年。它意味着山地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殷切关注 ,山地将从其厚重文化中获得崭新的内涵 ;意味着国际社会特别是山地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及其他有识之士 ,世界各地的山地科学工作者 ,依托山地生存的山地居民和直接、间接依赖山地资源的一…  相似文献   

17.
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亚大陆是山地垂直带谱多样性和复杂性最集中的区域,在世界山地垂直带谱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当前山地研究数据集成相关的研究计划和山地垂直带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进行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探讨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框架体系,包括数字集成的方法、数据库框架结构与内容、技术流程等;详细阐述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分类系统的建立、数据提取、元数据建设、数据存储方式等技术流程;建立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据库,包括5个专题空间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指出了该数据库对山地垂直带谱及相关研究的意义;总结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展望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地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特色鲜明,不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而且大部分山地既是风景区,叉是自然保护区,是开展各种旅游与科考活动的极佳场所。长期困扰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混乱。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已加大对山地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整顿的力度,促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逐步迈上科学、和谐发展的轨道,其特有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得到初步体现。文章在分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开发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稿约     
《山地学报》2012,(1):29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对山地资源需求压力的加大,山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特别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山地灾害损失加重。为使山地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在建设21世纪新山区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做出更大的贡献,提出本刊近期选题的重点领域如下:①山地环境演变过程与机理。主要内容:山地主要自然过程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与机制,山地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指的川东,包括涪陵、万县两地区。总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60万。探讨本区的生态系统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对四川盆地平行岭谷和盆周地区,乃至我国亚热带山地丘陵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自然条件与生态学问题 从地貌上看,本区西部属四川盆地平行岭谷区,东部属盆周山地。区内山地占总面积51.5%,深丘占30.9%,浅丘和平原占17.6%。交通上,东部有长江三峡的夔门作入川的门户,南北有高山耸立作为四川的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