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引言目前,我国的主要气象刊物有《气象学报》、《气象科技》、《大气科学》、《高原气象》、《热带气象》、《气象》、《军事气象》、《航空气象科技》、《卫星气象》、《农业气象》、《中国气象》、《气象知识》和《农业气象科技》,以及各省的气象刊物。除此以外,尚有各气象专业院校的各种气象刊物,同时在《中国科学》B 辑、《科学通报》、《海洋预报》以及地方上有关综合性刊物中不时有气象方面的一些报道  相似文献   

2.
谢在永 《气象》1987,13(12):17-17
气象出版社1988年计划出书144种。其中教材、教学参考类9种,如《卫星气象学》、《大气化学》等,编著类33种,如《世界气候》、《中国牧区畜牧气候》、《海南岛气候》、《中国太阳能、风能资源及其利用》、《我国粮食产量气象预测预报研究》、《中国西北天气》等;译著类6种,如《气候环境学概论》、《山地天气和气候》、《气候与沙漠化》  相似文献   

3.
我社在1988计划出书144种.教材教参类9种,如《大气化学》、《卫星气象学》等;编著类图书33种,如《世界气候》、《海南岛气候》、《中国太阳能、风能资源及其利用》、《我国粮食产量气象预测预报研究》、《中国西北天气》等;译著9种,如《气候环境学概论》、《山地天气和气候》、《气候与沙漠化》等;文集12种,如《地震气象文集》等;工具书10种,如《俄汉大气科学词汇》等;公用书8种,如《少年BASIC语言入门》、《机  相似文献   

4.
1 《湖北气象》是以气象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 《湖北气象》立足部门,面向社会,辟有《学术园地》、《工作研究》、《科技动态》、《气象与各行各》、《东西南北》、《云天文苑》等栏目,欢迎各界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5.
气象部门担负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施放气球管理办法》、《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河南省气象条例》、《河南省防雷减灾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的执法任务,因此必须造就一支能够依法行政、统一规范、纪律严明的合格的气象行政  相似文献   

6.
王鹏飞 《气象》1975,1(4):1-2
《吕氏春秋·十二纪》包含有“立春”、“东风解冻”、“候雁北”、“桃李华”、“蟋蟀居宇”、“地始冻”等节气和物候的内容。我国气象界在研究节气和物候史时,往往都要提到它。因为除《夏小正》等少数几篇东西外,几乎所有系统地谈节气和物候的古书,例如《礼记·月令》、《逸周书》的《周月解》和《时训解》、《准南子》的《时则训》和《天文训》等,都是秦代以后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科学发展历史看,作为自然科学的气象学就是从观云测天开始的。《史记》、《相雨书》、《观象玩占》、《乙已占》、《三辅黄图》、《农候杂占》、《武备志》、《田家五行》、《农政全书》等著述中,都有丰富的观云测天记录,诸如测风、测雨、测湿、观云和察看虹、晕、露、霜、雪等自然景象的记载,莫不俱备。我国气象观测记录之早,积累资料之长,观云测天方法之多,群众预报经验之丰,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竺可桢教授就是继承我国气象科学优  相似文献   

8.
打开杭州数字电视,选择63频道,你将进入目前国内唯一的气象频道。该频道主要提供杭州最新的天气预报与气象生活指数,国内外主要城市天气预报与重要气象新闻;同时,将大容量播出以气象科学知识为主的自然科学科普影片。气象频道也是一个涉及交通旅游、农业能源、健康保健等众多相关领域的地方性24小时播出的专业气象资讯频道。目前栏目有:(1)气象预报节目:包括主持人节目5套,分别为《杭州气象》、《第一气象站》、《谈天说地》、《气象现场》、《旅游气象》;无主持节目9套,分别为《都市气象》、《少儿气象》、《杭州市区天气》、《全国城市天…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第 6届全国气象科普作品评审工作于 9月份在北京落下帷幕。辽宁省气科所副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王奉安的科普专著《撩开地球的神秘面纱》获全国优秀气象科普作品一等奖。本书是王奉安担任常务副主编、气象出版社 1998年出版发行的《新编气象知识丛书》8本中的 1本。本书从《感悟大气》《云海多姿》《雾露霜凇》《烟雨茫茫》《雪雹识趣》《光电奇谜》《纵横说风》等 7个方面 ,以科学小品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大气的基本知识、光怪陆离的云和天气现象 ,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已再版 2次。王奉安的科普专著获全国优…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了解气象国情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气象局,都在负责编纂《气象志》。《气象志》作为《地方志》的专志之一,是《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创举,责任重大但缺乏经验。虽各地曾提出过编写专志的普遍原则,但并未提出过编写《气象志》的特殊原则。而此项特殊原则系编《气象志》所不可或缺的。为适应此项需要,本文特阐述编纂《气象志》的四个总体大原则,即时代先进性原则、志实原则、统属原则和体例原则。至于编纂《气象志》的一些具体原则,如叙事原则、供资原则、存史原则、传人原则及著录原则等将另文阐述。  相似文献   

11.
支鹏宇 《青海气象》2007,(F06):9-10
1 提高认识,健全防雷减灾组织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青海省气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对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管理、监督、检查职责。依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务院412号令),《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后,  相似文献   

12.
袁玉江,正研级高级工程师,1955年2月生,山东省菏泽县人。198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地理系。1982年至现在,在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前身新疆气象科研所)从事树木年轮气候、年轮水文及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现为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变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气候与绿洲冰雪研究室主任,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德干旱环境研究中心(兰州大学)客座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现任《干旱区地理》、《干旱区研究》、《沙漠与绿洲气象》编委,《科学通报》、《生态学报》、《地理学报》、《冰川冻土》、《第四纪研究》等稿件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13.
论证了《九宫八风》与《洛书》、《八卦》的关系,并对宫名和八风进行了较详细地考证。最后论述了《九官八风》的真正含义和用途.  相似文献   

14.
《干旱气象》2008,26(1):94-94
根据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7版)》,《干旱气象》2006年影响因子为1.023,较2005年的0.418有了大幅提高,遥遥领先其他省级气象刊物,超过《气象》、《气象科技》的影响因子,接近《干旱区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2007,35(4)
欢迎订阅《气象科技》、《气象科技合作动态》、《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气象科技》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及大气探测技术中心联合主办,报道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刊载反映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报道内容包括:预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2009,(3):262-262
最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公布了最新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气象科技》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即第5版)之大气科学(气象学)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多所高校图书馆及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相似文献   

17.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要求,全国气象台站都要组织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嘉兴市气象局于2008年初开始与市规划设计院合作,在省气象局业务职能机构的指导下,以嘉兴气象观测站为实例,进行了《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经过数月的努力,《规划》已获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成为全国首个由地(市)级政府批准的《规划》,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作用。本文介绍了《规划》编制的技术思路、《规划》主要内容、观测场四周障碍物控制的技术方法,《规划》完善和报批过程,提出了《规划》编制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书介绍     
《庭院致富指南》这套丛书共包括《庭院种植业》、《庭院养殖业》、《庭院加工业》及《庭院手工业》四本,主要选介了适合庭院发展的新门路,新技术一千多项目,它既提供了致富信息,又介绍了具体实用技术,是广大乡镇居民脱贫的向导,致富的指南。全套书价约17.85元。  相似文献   

19.
经国家科技部科技期刊管理部门的批准,《应用气象学报》与《气象科技》均从2002年第1期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并以新的面貌出现。 《应用气象学报》是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合资主办,气象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学术性刊物。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影响因子已接近创刊70多年的《气象学报》,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中国科技期刊排名中名列58。目前《应用气象学报》稿件积压严重,出版  相似文献   

20.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在举国上下喜迎香港回归的欢庆气氛中,恰逢《新疆气象》出版200期,我代表《新疆气象》编委会和《新疆气象》编辑部,热烈欢迎领导和同志们有百忙中前来参加“祝贺《新疆气象》连续出版200期座谈会”。在我们最近收到的贺词、贺信、贺电中,以及刚才领导和同志们热情洋溢的发言中,都对《新疆气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新疆气象》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自治区气象部门各级领导、各族气象科技人员的关怀与支持;《新疆气象》的每一点成绩,也都凝结着区内外广大作者的聪明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