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为TPTC防污机理的进一步探讨,报道了Mg~(2+)对藤壶线粒体ATP酶有激活作用,适宜的Mg~(2+)浓度为6μmol/ml。TPTC对藤壶线粒体ATP酶有抑制作用,情况与寡霉素类似。  相似文献   

2.
梁志  庞景梁  孙恢礼 《海洋学报》1983,5(4):526-529
为了评价防污涂料的毒性和了解水质的污染情况,一些作者已研究了汞、铜、锌、镉等重金属对苔藓虫、双壳类动物、石灰虫等污损生物的幼虫和成体以及其它一些无脊椎动物幼虫的毒性[1-3],但是,对一种常见的海洋污损生物藤壶幼虫的毒性却研究得不多.藤壶是南海最主要的污损生物之一,并且是一些海区污损生物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3.
于1991年4月-1992年五月,以金藻和扁藻为材料,用室内一次培养法研究三苯基锡(TPTC)和三丁基锡(TBTC)化合物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有机锡对两种藻均有影响,在0.2—0.4μg/L的浓度时有轻微毒性;浓度大于0.5μg/L时,能使光合色素明显减少。对于两种藻叶绿素a72hEC50影响结果:TBTC和TPTC对金藻的均为0.59μg/L;对扁藻的,TBTC是0.87μg/L,而TPTC本出现半效应浓度。对于两种藻的类胡萝卜素72hEC50影响结果:金藻,TPTC是0.57μg/L,TBTC是0.49μg/L;扁藻,TBTC是0.89μg/L,TPTC也未出现半效应浓度。认为,两种有机锡对光合色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机锡从60年代开始曾被广泛用作海洋防污涂料的活性成分,它是人为引入海洋环境中的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近十年来,国外关于有机锡对海洋动物的毒性已作了大量的研究(Bryan et al.,1986; Alzieu,1991; Triebskorn,1994),有机锡对海洋藻类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集中于有机锡对单种藻的生长、光合、营养吸收、毒性积累等方面(Evansand Smith,1975; Wong et al,1982; Thain,1983)。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从海藻群落的角度来研究有机锡的毒性效应,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些探讨,了解有机锡对海洋生态系统中微藻群落结构变动和优势种演替的影响,为在我国制订有机锡海水水质标准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洋生物的有机锡化合物污染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在工农业上,特别是在海洋防污涂料方面的广泛应用,有机锡化合物已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环境,使海洋生物普遍受到污染。有机锡化合物是迄今为止由人为活动引入海洋环境最毒的化学物质之一,也是目前已知内分泌干扰物质中惟一的金属化合物,它对多种海洋污损生物具有长期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陈新  唐敏  刘秋妤  卓文  李紫薇 《海洋科学》2017,41(7):150-156
藤壶是最常见的海洋污损动物,也是材料防污性能检测和评价试验中最主要的动物模型。藤壶附着从腺介幼虫探索适宜基底开始,到随后分泌藤壶胶进行固着,期间受自身及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本文从藤壶腺介幼虫的黏附行为、影响黏附的因素和藤壶胶的特性3个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在藤壶黏附领域的研究进展,期望为新型防污产品的研发和检测评价提供较系统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海产腹足类有机锡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长江  雷瓒  董巧香 《海洋学报》2005,27(4):174-180
三丁基锡(TBT)等有机锡化合物因其毒性及结构上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船舶、网箱渔排等的防污涂料中.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水体中持久地释放出可以有效杀死海洋污损生物的毒性物质,从而达到防护船舶、渔排等体表的目的[1],然而进入海洋环境的有机锡化合物在防污的同时也会影响到许多非靶生物,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严重的危害,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为引入海洋环境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2~4].因此,检测海洋生物体内的有机锡含量成为对有机锡污染生态效应调查与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5~7].  相似文献   

8.
三丁基锡(Tributyltin, TBT)是一种有机锡化合物,曾广泛用作船舶防污涂料杀生剂。尽管已经于2008年全面禁止在防污涂料中使用有机锡化合物,但环境中有机锡含量仍处于很高水平。TBT可以导致鱼类、哺乳动物体内脂肪积累增加,具有"肥胖因子"效应;TBT暴露可以使腹足类发生性畸变,对鱼类、哺乳动物造成生殖损伤。然而,关于TBT暴露对生物生殖能力的多世代毒性效应还未见报道。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在土壤中广泛分布,在分解有机物和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秀丽隐杆线虫生活史短,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子代,是理想的三丁基锡的多世代毒性效应研究对象。因此,本文以秀丽隐杆线虫为实验生物,研究TBT对其生殖能力的多世代毒性效应。研究结果如下:1 ng/L、10 ng/L、100 ng/L、1000 ng/L TBT暴露秀丽隐杆线虫48 h,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殖能力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可以传递到未暴露的子代(F1-F3代)。与对照组相比,1000 ng/L TBT暴露组F0代、F3代怀卵数分别减少23.53%、15.15%,子代数分别减少23.53%、15.15%;且阴门结构畸形率显著上升。推测子宫内怀卵数减少是子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阴门结构的畸形可以使产卵行为受损,进一步加剧TBT对秀丽隐杆线虫生殖能力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有机锡防污涂料的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船底防污涂料目前仍然是舰船预防附着生物最普遍、最有效的手段,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海军的战斗力,海运事业的发展和海洋设施的保护。因此,国内外对防污涂料的研究十分重视。 一种优良的防污涂料必须具备两个特点:适当的渗毒率和良好的持久性。如漆膜封闭性太强,毒物渗出率过低,就起不到应有的防污作用;反之,如果防污涂料渗毒率太高,涂料中的毒物很快就释放完毕,则达不到持久的防污效果。 影响防污涂料渗毒率的因素十分复杂,如防污涂料的组成、使用的海域、舰船的航速、防污涂料的配套、施工条件和质量等,对它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防污涂料的组成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研究防污涂料中各成份对毒物渗出的影响,掌握毒物的渗出规律,合理调节渗出率,可以达到改善防污涂料性能和节约人力物力的效果。本文就几年来防污涂料试验中关于防污涂料某些成份对渗铜率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于1991年4月-1992年1月,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三苯基氯化锡(TPTC)和三丁基氯化锡(TBTC)培养扁藻和金藻,测定24,48和72h两种藻的净光合速率和生长速率。结果表明,TBTC对两种藻的毒性大于TPTC;TPTC和TBTC在浓度为0.2μg/L时,对两种蕉的光合作用有轻微影响;浓度大干0.4μ/L,两种藻的光合作用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扁藻对有机锡的耐受力大于金藻:扁藻用两种锡处理后,第一天受害最严重,第二天和第三天光合速率开始恢复;金藻经TPTC处理后随时间加长光合速率稍有恢复,而经TBTC处理后则未出现恢复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海洋污损生物对国防、航运、沿海工厂冷却系统及水产业的危害性,并介绍了国内、外已经应用和正在探讨的防除方法。化学的防除方法有防污涂料、电解海水、注氯、无水硫酸钠海水去氧、防污橡胶及其它物理的有砂滤、机械刮除、超声波、热处理;生物的有藤壶胶、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细菌粘膜、利用天敌和利用淡水港等方法。表1,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12.
我国辣素防污漆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辣素防污漆,这是一项国家科技部的创新项目成果。 2003年1月1日起,所有船用油漆涂料企业禁止生产、海洋船舶禁止使用含有有机锡等有毒防  相似文献   

13.
藤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蔓足目,种类很多,分布亦广。布纹藤壶(Balanus amphitrite communis Darwin) 是附生于船底的一种。它是青岛附近海区船底附着生物中最多而又最顽强的种类之一,为害甚大。防止它的附着或生长是航运和军事部门的共同要求,了解它的生活史为防除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便成为目前急需进行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有机锡化合物是迄今为止人为引入海洋环境中的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有机锡被大量用作海洋防污涂料的活性成分,它的广泛使用给世界各国沿海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周名江等,1994)。国外关于有机锡对海洋动物的毒性影响已有大量的报道( Bryan & Gibbs,1986; Wade et al,1988; Axiak et al,1995),而有机锡对海洋浮游植物的毒性研究则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有机锡对藻类生长、初级生产力(Callow & Evans,1981; Wong et al,1983)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以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为实验生物,系统研究了有机锡对等鞭金藻生长、光合、呼吸、细胞色素含量以及细胞C,N,P含量的影响,为评价有机锡对海洋浮游植物的毒性效应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海洋生物污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海洋生物污损的危害、形成机理、研究进展以及4种典型新型防污涂料的应用,并根据研究现状对涂料的发展前景做了合理的展望,认为研究开发环保、广谱高效、经济耐用的海洋防污技术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藤壶科DNA 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围胸总目藤壶科的分类系统经历了二亚科系统(小藤壶亚科 Chthamalinae,藤壶亚科 Balaninae)、三亚科系统[藤壶亚科(Balaninae),巨藤壶亚科(Megabalaninae),凹藤壶亚科(Concavinae)],现在采用的是四亚科系统[藤壶亚科(Balaniae)、纹藤壶亚科(Amphibalanus)、巨藤壶亚科(Megabalaninae)和凹藤壶亚科(Concavinae)],但各亚科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尚未进行过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许多藤壶科物种存在趋同进化的趋势,致使传统的形态分类存在困难,不能正确地进行鉴别.本文测定了藤壶科3个亚科里个代表种的线粒体 COI,16S 和12S 基因的部分序列,结合 GenBank 中藤壶科其他物种的12S,28S和18S等基因序列,比较了不同基因片段作为鉴别藤壶科物种的条形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联合16S和12S序列初步分析了藤壶科各亚科之间的一些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OI基因的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有明显的间隔区, COI最小种间距离为0.122,远大于最大种内距离0.023,而16S基因的种间与种内距离存在覆盖,最小种间距离为0.018,小于最大种内距离0.023,因此表明,线粒体基因 COI能更准确地鉴定藤壶科种间以及种内关系,并得出阈值为种内差异小于0.023,种间差异大于0.1.ML和BI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支持4亚科的分类系统;巨藤壶亚科形成明显单系群,支持率很高,而两种纹藤壶和管藤壶聚成一支,形成一个单系,本结果支持Newman & Ross的假说,即纹藤壶属和管藤壶属应合并.  相似文献   

17.
舟山海区几种藤壶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山海区五种藤壶的食性成分分析表明:其胃含物可分为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有机碎屑及无机颗粒四类。浮游动物以挠足类为主,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不同大小个体的藤壶摄食偏向有所差别:大个体藤壶较多地摄食大型的烧足类等浮游动物,而小个体藤壶较多地摄食小型的硅藻等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藤壶食物成分种类与其生活海区中的浮游生物种类相一致,并随海区中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变化而变化。通过测定发现,分布于外海的三角藤壶的食物颗粒度明显大于近海虾塘中的纹藤壶的食物颗粒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浙江沿海贝类体内有机锡的存在形态及分布特征,采用戊基化格氏衍生GC-FPD方法测定了沿海六县(市)采集的双壳贝类体内3种丁基锡和3种苯基锡化合物含量,并采用风险系数法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表明,苯基锡是贝类体内有机锡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范围为nd~203.6 ng·g-1(干重),以二苯基锡为主。丁基锡总含量范围为nd~8.2 ng·g-1(干重),以三丁基锡为主。贝类中贻贝对有机锡的富集能力较强。不同区域贝类体内的有机锡主要来源于海运船舶的防污涂料。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浙江沿海贝类对食用人群的健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高尚德  吴以平 《海洋学报》1995,17(4):112-117
研究了不同浓度(0.2、0.4、0.6、0.8、1.0μg/dm3)的三苯基氯化锡(TPTC)和三丁基氯化锡(TBTC)在不同温度(18、20、22、26、28℃)下,培养不同时间(12、24h)对扁藻(Platymonas sp.)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 zhanjiangensis)呼吸作用的影响,指出温度越高,2种有机锡的毒性越大;培养时间不同,2种藻呼吸速率发生不同的变化;扁藻对有机锡的耐受力大于金藻.  相似文献   

20.
三烃基系有机锡化合物的制备及防污效果优选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17种三烃基系有机锡及其酯的制备方法和含锡量的测定结果。用它们与沥青和高分子聚合物这两种膜物质配制成两个系列共34个防污涂料配方,进行了主污效果优选评价实验。海上静态挂板历时2年3个月,经历了3个生物繁殖附着旺季,筛选出三丁基氟化锡D-21,LIR107三苯基氢氧化锡LIR109等,3个防污效果最好的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