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豆荚状铬铁矿的成矿规律兼论西藏铬铁矿的勘查与找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豆荚状铬铁矿及其有关的超镁铁岩的形成过程,主要与上地幔的部分熔融程度和流变强度两个因素有在,属于大洋岩石圈构造演化的一部分。矿体分布受壳-幔边界控制,并在上地幔顶部塑性剪切带中形成2-3个主要含矿。其成矿岩相以高熔度的纯橄岩-低辉方辉橄榄岩条带状杂岩为最有利,而单一的大型纯橄岩相,不论其在因如何均不利于形成商品位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广东新洲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德贤  曹建劲 《矿床地质》1997,16(3):254-259,288
新洲金矿带产于震旦系云母石基片岩的层间断裂带中,矿床中有金矿床带10条,第二,三矿化阶段为金的主要矿化阶段,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研究表明,金属矿和硫来自围岩,流体主要是变质水,矿床是产于区域变质岩系中,与岩浆热动力变质作用有关,属浅成中温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
新立金矿床地处渤海莱州海畔,含矿蚀变隐伏于海水之下,矿床位于三山岛断裂带(主要控矿断裂)由NE向转为NEE向的拐弯部位。三山岛、仓上金矿床也分布在该断裂带拐弯地段。根据胶东地区金矿主要受NE向断裂控制,构造产状变化或构造交汇部位易于成矿,以及金矿床具有等距分布的特点,今后找矿的重点地段应是仓上金矿床北部和芙蓉岛-潘家屋子一带。  相似文献   

4.
初论郯庐断裂的成藏成矿效应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郯庐断裂是多次活动的深达地幔的断裂带,在其形成与演化过程中伴随有不同类型矿产形成,古生代以来郯庐断裂性质由张裂-压扭-扭张变化,相应的岩浆活动由超基性、基性-酸性-基性、碱性演化,与之有关的矿产由金刚石、铬、镍、铜、铁等岩浆矿床→金、钼、钨、锡、铅、锌、汞、锑、银的热液矿床与石油与烃类气藏→金、银、石油、烃类气、非烃气藏及宝石矿床等演变。郯庐断裂两侧的成矿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偏对称性、交叉性和两侧成矿的差异性特点,是郯庐断裂带本身纵横特点、郯庐断裂穿越地块性质以及与其交切的东西向褶断带性质联合控制的结果。郯庐断裂两侧不同部位、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矿产形成过程中,壳幔作用程度不同,地幔流体有不同程度的贡献,而强烈的壳幔交换作用导致的地幔流体和地壳流体的联合作用常是大规模热液矿床矿集区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其隐伏矿预测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对会泽铅锌矿成矿构造体系、构造控矿型式进行研究,认为小江深断裂带和曲靖-昭通隐伏断裂带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背景,矿床严格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阶梯状”和“多字型”构造是矿区具有普遍性的控矿构造型式,北东构造带是主要的成矿构造体系,提出麒麟厂矿床主矿体向南西向侧伏,通过工程验证新增铅锌矿金属储量近100万t。  相似文献   

6.
传统型铂族矿产,系指与镁铁质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铂族矿产资源。华力西运动时期,扬子地台西南缘沿超壳深断裂带发生的大陆裂谷作用,为来自上地幔的镁铁质(拉斑玄武岩质)岩浆的上涌和侵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含铂基性超基性岩的时空分布,受到大陆裂谷作用的主要发生发展时期和裂谷活动带的控制。通过对典型矿床特征及其成矿作用的探讨,论述了扬子地台西南缘主要的铂族矿床类型;并从四维成矿的角度,阐述了对区域成矿规律的一些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7.
刘腾飞 《广西地质》1997,10(3):15-22
广西云开地区属我国粤西-桂东重要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区内有金银矿床(点)近80处,受搏白-岑溪深断裂带控制,产于前寒武系变质-混合杂岩内,沿NE,NNE向呈带状展布。在论述该地区地质背景基础上,分析了构造控矿特征,赋矿地层及岩浆演化与金银矿化的关系,矿床成因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等矿床地质特征,在总结该区金银矿成矿条件,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了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8.
胶北地区内生金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宏骥 《山东地质》2002,18(3):72-77
胶北内生金矿是壳幔混源岩浆期后热液成矿,受复合基底EW向构造的早新华夏系和郭家岭超单元控制,蚀变,矿化分阶段连续进行,分为焦家式,灵山式,玲珑式及上庄式四个亚类型,金矿床区域上东西成行,南北成列,汇集成片呈棋盘格局;矿带内矿床沿走向等距分布,沿横向对应出现,矿床类型横向具分带,走向有变化,倾向相对稳定,矿体在控矿构造引张扩容段和构造叠加段赋存,并具斜立,侧伏,尖灭再现,斜列,瓦叠等产出规律。  相似文献   

9.
四川平武绿柱石宝石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川平武产出世界上十分稀少和珍贵的无色透明扁平板状绿柱石宝石。在野外详细调研和系统分析、测试基础上,全国总结和介绍矿床成矿地质环境,绿柱石宝石产出特征,绿柱石宝石矿物学、化学成分、结晶习性及晶体化学、谱学特征、包裹体特征,花岗岩与Be及W,Sn矿化关系和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从而,确认该矿床为岩浆期后气成-热液型绿柱石宝石矿床。  相似文献   

10.
苏北东海超镁铁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北东海超镁铁岩分为南、北两带。北带以变质橄榄岩为主,南带以洋壳堆积超镁铁岩为主,是“肢解的蛇绿岩”。推测蛇绿岩形成于中-新元古代扬子古大陆板块北缘苏北-胶南地体与胶北地体间的洋盆环境。变质橄榄岩为高温超高压下原始地幔岩经中等程度熔融后的残余地幔橄榄岩。  相似文献   

11.
唐雪莲 《云南地质》2005,24(2):218-224
对河北大麻坪宝石级橄榄石物理化学及宝石学特征进行研究后,初步提出矿床成因模式,对于相似地区的碱性玄武岩地区的橄榄石宝石矿床的勘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Gem-quality chrysolite (peridot) from a phlogopite deposit related to the Kovdor ultrabasic-alkaline massif in the Kola Peninsula, Russia, was studied using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optical mineralogical microscopy, chemical, Mössbauer spectroscopy, and photoluminescence) to determine its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Fe2+/Fe3+ ratio, refraction indexes, density, as well as to examine inclusions in it. Much attention was devoted to the microprobe identification of crystalline inclusions in the host chrysolite (apatite, tetraferriphlogopite, amphibole, and magnetite), its exsolution products (diopside and magnetite), and the daughter phases of melt inclusions in this mineral (which were subdivided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genetic types). The daughter phases of these melt inclusions are silicates (forsterite, diopside, tetraferriphlogopite, clinohumite, and serpentine), various carbonates (Ca-dominated carbonates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imary inclusions, whereas Mg-rich carbonates were found only in the secondary inclusions), magnetite, djerfisherite (alkali sulfide), and Ba-Sr-REE carbonates. The presence of melt inclusions testifies to a magnatic genesis of the gem, and the simultaneous occurrence of these inclusions with crystalline inclusions can be used as an additional identification feature of gem chrysolite from the Kovdor Massif.  相似文献   

13.
张勤  杨玉华 《云南地质》2012,(2):139-143
眤博铜镍多金属矿处于哀牢山地体、红河裂陷槽、屏边西畴山弧交汇派生的北西多条线性断裂收敛区,辉长橄榄岩为铜镍钴容矿岩体。重磁推测基性岩体规模巨大,有较大远景。矿床类型为岩浆深部熔离—单成贯入式铜镍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4.
云南哀牢山蛇绿岩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南哀牢山蛇绿岩由变橄榄岩、堆晶杂岩、火山熔岩和硅质岩等四个单元组成,其主要矿物有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尖晶石、斜长石、角闪石、石榴子石等,这些矿物均已不同程度地遭到蚀变、橄榄石、斜方辉石的化学成分显示蛇绿岩中的二辉橄榄岩为原始地幔岩;是石的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中的橄榄岩为深海橄榄岩;单斜辉石的成分反映二辉橄榄岩经历过熔融作用,堆晶杂央才基性熔岩具有火山弧和洋底玄武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邹金汐 《地质与勘探》2013,49(4):713-722
云南香格里拉县洛吉地区出露由洛吉组玄武岩和基性岩墙群组成的基性杂岩,其母岩浆起源于亚碱性-碱性系列的拉斑玄武系列,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基性杂岩体形成于构造变动的复杂环境,并与不同源区岩浆混合及一定程度的壳幔混染有关,其中的碱性玄武岩与基性岩墙属具有相似性OIB玄武岩,是深部地幔石榴石橄榄岩与尖晶石橄榄石小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大陆内或陆缘裂谷转变为盆缘造山带的过渡环境,亚碱性玄武岩属于E-MORB并有向OIB过渡趋势,由源区相对浅的尖晶石橄榄石熔融形成,为洋中脊向大陆过渡环境的蛇绿岩质分子,属甘孜-理塘结合带残余产物。  相似文献   

16.
吉林红旗岭铜镍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旗岭铜镍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和吉黑地槽系接触带———辉发河断裂带内 ,属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矿区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呼兰群变质岩系。呈北东向展布的辉发河断裂具有切割深度大、继承性活动频繁等特征 ,由该断裂构造活动派生的北西向构造构成区域性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 ,控制超镁铁、镁铁质岩体及铜镍硫化物矿体在空间上呈北西向产出。与铜镍矿成矿有关的岩体具有复合杂岩体特征 ,多属辉长岩—辉石岩—橄榄岩型镁铁—超镁铁质岩。铜镍矿体呈似板状、脉状、透镜状及囊状等赋存于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内。岩矿石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反映其为地幔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且矿石与镁铁—超镁铁质岩具同源性 ,矿床属岩浆深部熔离分异成因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辉石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炳 《地质与勘探》2017,53(5):867-879
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在矿床规模、成矿时代及成矿区带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辉石作为最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广泛赋存于该矿床的各岩相中,在橄榄岩相中多为填隙相,而在辉石岩相及辉长岩相中多呈堆晶相;总体上,斜方辉石含量大于单斜辉石含量。辉石Cr_2O_3含量在橄榄岩相、辉石岩相、辉长岩相具有依次降低的趋势,说明从早到晚含矿的橄榄岩相、辉石岩相、辉长岩相先后结晶,并非所有辉长岩相的结晶均早于橄榄岩相和辉石岩相;单斜辉石SiO_2、TiO_2及Na_2O含量之间的关系显示夏日哈木矿床母岩浆属拉斑玄武质岩浆,较高的Al_2O_3含量(2.55%~10.61%)暗示岩体形成过程中与富铝围岩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郝梓国 《地球学报》1991,12(2):73-83
本文将西准噶尔地区蛇绿岩分为两类:一类是变质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组合(简称PPG系列),它们遵循富Ca的演化趋势,发育冶金型铬铁矿床;另一类是变质橄榄岩+橄长岩+辉长岩组合(简称PTG系列),它们遵循富Al的演化趋势,发育耐火型铬铁矿床。两类蛇绿岩中变质橄榄岩的成因机制是上地幔岩的部分熔融,而铬铁矿及纯橄岩的出现则是高度熔融的残余;堆积杂岩中出现辉石岩+辉长岩和橄长岩+辉长岩的不同组合则与岩浆房的出露深度和氧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9.
流体一超镁铁质岩相互作用与硬玉岩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敏  向华  钟增球  周汉文 《地球科学》2011,36(3):511-520
俯冲带中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以及流体循环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硬玉岩(翡翠)作为高档宝玉石材料,其成因一直备受关注.硬玉岩产于与俯冲带有关的蛇纹石化超镁铁质岩中,是俯冲带中流体与超镁铁岩相互作用的特殊产物.岩石组合、岩相学、显微结构及矿物化学特征表明:橄榄岩与流体的作用可以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蛇纹石化→(绿泥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