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我队耿希武同志,在术革新运动中,创造了一种安全提引接手,经试用,效果很好.其接续方法如图所示,安全提引接手套在提引梁上,提引环系在提引绳上.其使用方法是,在钻机智上杆时,将提引梁搁上,拉完后摘下即可.该种提引接手由于提引环系直接系在提引绳上,故操作轻便;没有提引钩,减少了撞刮横轴齿轮及搭板的现象;接续简单,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2.
孙孝刚  卢忠友  张涛 《探矿工程》2016,43(11):15-20
在岩心钻探施工过程中,钻遇岩(矿)心脱落需要补取岩心,或钻具脱落、埋钻和烧钻需要绕障时,人工造斜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钻孔较浅,造斜孔段刚好在变径后的位置,且上部孔壁稳定,易于扩孔和下套管,宜选用异径偏心楔人工造斜;钻孔较深,不能改变口径,造斜孔段岩层硬度较大,宜选用同径偏心楔人工造斜;钻孔较深,造斜孔段岩层硬度不大(如煤系地层中的煤层、泥岩等),宜选用同径自然造斜。选用偏斜楔造斜时,偏斜楔长度、偏斜角大小和导斜槽直径的合理选择,偏斜楔下入钻孔过程中的正确操作;选用同径自然造斜,水泥浆灌注孔段位置确定、水泥浆凝固后达到一定的强度和造斜过程中合理的钻进参数,是造斜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队使用的钻机全是北京型转盘钻机,在使用泥浆洗井时,泥浆常漏入转盘,致使大、小伞齿轮、心管轴承和横轴轴承很快损坏.常因此停钻待修,耽误生产.为了解决转盘进泥浆问题,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修理组工人对转盘进行了改制.通过现场实际观察,我们看到泥浆主要是从大盖与罩盖之间,罩盖与心管之问漏入转盘的.针对这一情况,将大盖与罩盖密封区加  相似文献   

4.
(?)科文科苏联地质保矿部中央设计局根据(?)科文科同志的建议设计了用于KAM-500型钻机上的带升降机齿轮罩封闭帽的移动手把。这种手把与工厂所做的不同,它的齿轮罩的封闭帽将带有回转齿轮的横轴完全封闭住,从而保证了工作人员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5.
我队在江西萍乡大屏山地区钻探时,使用偏重管防斜,试钻几个钻孔,取得了较好的防斜效果(表1)。   相似文献   

6.
可以通循环水的随钻可提式造斜器,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造斜工具。国内有的地质勘探队已经普遍使用此种造斜器,并且加以改进,例如增加了底部卡固装置。开滦煤矿地质勘探队利用这仲造斜器曾进行过数十次人工定向造斜,均获得成功。目前在国内地质勘探部门钻孔孔底动力钻尚未普及的情况下,推广应用此种造斜器是具有经济意义的。这种造斜器突出的优点是:它可以一次造斜后很快随钻提出,比较安全;它可以通水,避免因孔内岩粉影响造斜,保证在孔底出新眼,而不会出现“裤叉”;造斜器提出后,容易顺小径延深钻进。如果再在底部增设卡固装置,完全可避免造斜器转动位移。现选此一节译短文刊出,谨供从事钻探工作的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普安县江西坡地热井在钻进到井深907.91 m时遇到了卡钻事故,解卡失败后,进行倒扣处理,剩余75.53 m“落鱼”无法取出,“鱼头”位置井深832.38 m。为绕开“鱼头”位置继续钻进,必须进行开窗侧钻。在已经下套管固井的情况下,选用了DXQ210/H型导斜器作为导斜工具,使用KCXZ216型铣锥作为磨铣开窗工具,进行了套管内侧钻开窗作业。在分析事故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导斜器的工作原理和套管内开窗侧钻的技术方案,总结了施工作业中的注意事项,最终侧钻成功并顺利钻进到2364.56 m完钻。  相似文献   

8.
高鹏举  董耀 《探矿工程》2016,43(9):20-25
采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轻便岩心钻机的动力头三维几何模型,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中,得到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分别分析动力头内关键零部件的动态特性等机械性能要求;分析齿轮在钻进过程中啮合时的受力变形情况,证明齿轮满足强度、刚度等机械性能要求,并分析齿轮间接触区域的接触情况;模拟钻探工程中提下钻、加压钻进、减压钻进3种工况,分析主轴的受力变形情况,为主轴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分析箱体在提下钻、钻进工况下的受力变形,证明箱体具有良好的刚度、强度,并对箱体进行模态分析,得出箱体固有频率,验证箱体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9.
浙桐地1井是部署在浙江省桐庐县百江镇境内的一口页岩气地质调查井。该井旨在通过钻取地层岩心及测录井等工作方法探索下扬子地区页岩气新层系奥陶系胡乐组、宁国组泥页岩含气性。文章详细介绍了该井基本情况、钻探施工工艺以及孔斜超标处理方法。在孔深140 m时孔斜严重超标达9.3°,水泥封孔重钻。项目组通过钻压、转速、泵量等钻进参数优化组合并采用底喷同心圆尖齿组合型钻头,克服了地层强造斜性引起的易井斜问题,完钻后测得最大井斜5.5°,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过去使用升降机卷筒下测斜仪测斜时,每测一次将耗费4—5小时,为此我队设计了一种适用于KAM—500型钻机的测斜卷扬器,每测一次仅需几十分钟。现介绍如下:一、构造(如图):测斜卷扬器由主动齿轮(1)、被动齿轮(2)、卷筒(3)三个部分组成。用轴承(4)安装在钻机后部变速箱机架  相似文献   

11.
在煤层气钻井施工中,基本上采用石油钻井工艺。根据煤层气开采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对钻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如针对井斜因素的防斜措施,在工开钻进时的井液控制,煤层钻进时的钻进参数调整;下套管深度及接箍位置以及固井方法。这些措施,可有效提高钻效,提高成井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钻孔导斜过程中,一般说来都是能成功的,但有时也因失误而造成失败。现就导斜成败的原因作一粗浅的分析。一、导斜失败的主要原因(一)偏斜楔子的加工质量不符合要求,在地表又未进行认真地检查。(二)下钻时操作不当切断铆钉、楔子脱落后卡死在中途。(三)不按导斜程序进行操作,下到孔底的楔子没有安装好,没有卡紧卡牢,造成钻头骑在楔子头上,将楔子钻坏或转了向。(四)卡料投得太多,机上余尺算错,钻坏楔子头未发觉。  相似文献   

13.
507队铁矿小队598机,用的是KA-2M-300型钻机,用H-22柴油机带动。当柴油机达到约420转/分的速度时,钻机立轴转数仍仅为90转,因而钻进效率很低。我们根据横立轴齿轮内孔和厚度尺寸完全相同的情况,将原横轴14齿齿轮与立轴22齿齿轮相互调换安装。即横立轴齿轮转速比从14:22=0.64,变成22:14=1.57。  相似文献   

14.
水平孔绳索取心钻进时, 钻具回转轴线与自身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地面孔口加压, 受地层软硬或岩层产状作用下, 钻孔轨迹都会发生偏斜, 目前暂无有效办法实现随钻定向纠斜。针对此问题, 开展了小直径水平绳索随钻定向仪器的推送、固定、打捞机构研究, 创新形成一套水平绳索定向钻进器具和定向技术, 并在川藏铁路多吉隧道水平钻孔进行随钻定向纠斜, 成功抑制钻孔上漂趋势, 并降斜3°, 为地质勘查水平绳索取心定向钻进轨迹控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景龙  王彦静  李伟  廉欣  刘超 《探矿工程》2015,42(10):21-25
承德闫营子地热井钻遇地层坚硬、造斜、岩性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期间,采用了螺杆钻具完成事故处理、纠斜、复合钻进工作。分析了螺杆钻具在3种工况下的使用效果;应用MD钻头解决了硬岩钻进常规钻头磨损严重的问题;最后针对钻进中存在的钻速低、钻铤断裂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KA-2M-300型钻机是手把式钻机的一种,构造简单,搬运轻便,容易安装拆卸,能打0-90度和垂直向上的钻孔,因此除地面钻探广泛采用外,亦可用以进行坑道钻探,此类钻机主要是由机架、横轴箱、立轴箱、升降机及掣动闸等机件组成。上图说明动力由工作轮经横轴螺旋齿轮和小摩擦轮传达到立轴螺旋齿轮和大摩擦轮,分别带动立轴和升降机。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工程中实现井内井斜角、压力、温度等参数测试的重要意义;结合大陆科学深钻预研究项目的各项指标要求,对井下仪器设计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在大陆科学深钻现场的试验表明,随钻测量系统能满足井下高温、高压和强振动等恶劣工作环境下的高精度测试,获取了钻井轨迹的连续参数.与国外相关仪器对比结果表明,不仅检测结果正确、精度高,而且还具有起钻和下钻过程中的双重测试效果,另外该仪器在测试井斜的同时,还可监视泥浆温度、压力的变化,由于实现了随钻检测,因而无需为测斜而停钻,大大减少了辅助作业时间和钻井费用.  相似文献   

18.
钻压是进尺的相关函数,但与井斜也密切相关。一味地加大钻压,虽能提高进尺,但却会引起钻杆弯曲,造成井斜。1982年,我公司在“化16”井的施工中,由于不明确钻压与井斜的关系,在井内254—258米段,采取超压钻进,井斜由上部  相似文献   

19.
文中提出了用螺杆钻造斜时,在顶角、方位角增量的计算上,作者主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钻井技术的关键是预防及控制孔斜,通过对目前常用4种防斜钻具组合的适岩性、井深、井斜及钻效等指标对比,在冻结造孔施工中选用了适用地层广、防斜性能好并具有纠斜作用的偏重钻铤。为发挥偏重钻铤的防斜作用,宜增大转速,并使钻铤减去部分的重量应位于离轴线尽可能远的部位。在淮南丁集冻结孔施工的三十多口钻孔中,井斜一般均在0.5°以内,钻效超过2400m/台·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