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苏联专家们,尤其是近年来,从事着发展和推行用振动法打椿,打筒子和管子以及钻孔的巨大工作。振动法的创始人是Д.Д.巴尔金,他首创了工业振动器的构造和振动打入理论。Д.Д.巴尔金的首批著作对发展振动方法和在建筑、钻探工作中推行这种方法有具大的影响;同时,在这些著作的影响下出现了许多著作和研究者。  相似文献   

2.
打桩振害机理与监测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打桩振动的危害性、打桩振动的应力波、能量传递规律和打桩振动导致振害的各种制约因素及打桩振害的机理,同时提出了打桩振动的监测方法、评定标准和减振隔振措施,并结合两个工地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打桩振动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1975,(4):14-14
我们修配站担负着六个中队十九台钻机管材的加工任务,每天要有40~50根管子加工。这些管子都是钻机上退来的旧管子,经压直校正后才能使用。如需加工丝扣,不经压直上管床加工困难,操作不方便。过去是靠螺旋直管器、压管器来压直管子,每天只能压直20根。在压直时,人的体  相似文献   

4.
地质勘探用标准钻杆强度性能的降低主要原因之一是钻杆及其丝扣的表面磨损,分析钻杆报废原因的实际资料表明,约75%的管子拆断是由于过度磨损引起的,因此保持钻杆强度性能和降低其消耗量仍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管子》     
《管子》相传为春秋时代齐国的管仲所著,经后人研究,认为是战国乃至汉代的著作,但反映了春秋时代齐国的许多史实.《管子》有不少篇章涉及到地理和地质矿产、土壤、  相似文献   

6.
苏联发展钻探机械制造业初期,岩心钻探用的工具、套管及钻管的主要尺寸列于表1。然而,由于广泛推行钻粒钻进,便产生了修改原有标准的必要。现行岩心钻探的套管及钻管规格系采用1946年标准(表2)。新标准增加了整套管子直径间的空隙和管壁厚度,大大改善了使用质量,特别是起下套管的条件。自从改用现行地质勘探的工具规格以来,已过了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队施工区测井仪器常常被卡的情况,我们测井组利用废岩芯管制成了简单而有效的测井仪器被卡事故处理工具。简介如下。该工具由岩芯管(1.4米长)、锁接手、铁棍及护圈制成(见图)。管子下端呈喇叭口状,并磨钝。一方面可防止外层护圈滑落,另一方面下钻时防止管口擦破电缆。为了使电缆能方便地放出管中,在管子和护圈壁上开一个通天窄口。护圈套在管外,并可以转动。使用时,先把管子与护圈窄口对齐,将电缆放入,旋转护圈,使其销钉眼与管子销钉  相似文献   

8.
直径为70毫米的侧壁刻槽取土器用于从孔壁采取软岩石的样品。取土器(见图)由带安放括刀开口的圆柱形外体(管子)1组成。管子直径应小于钻孔直径5-10毫米。管子内部安有纵向导轨4,刮刀5可自由地沿导轨移动。刮刀的前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回归法求解爆破振动速度衰减公式参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准确分析场地爆破振动衰减规律是爆破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通过考察爆破振动速度衰减公式中参数的线性回归方法和非线性回归方法,提出了线性残差平方和与非线性(亦即标准残差平方和)的概念,给出了求解衰减公式参数的非线性回归法,并详述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结合工程实例,以标准残差平方和作为爆破振动实测数据与衰减公式拟合值偏差大小的判断依据,分析了线性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得到的萨道夫斯基公式和其修正公式的标准残差平方和。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明显高于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的萨道夫斯基公式和其修正公式的标准残差平方和非常接近,因此,采用两种形式的公式拟合爆破振动衰减规律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张家玲  徐光辉  蔡英 《岩土力学》2015,36(4):1141-1146
针对现行路基压实质量评价指标的不足,基于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压路机振动轮与路基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分析,把拾振传感器采集到的振动轮加速度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并经模数转换后将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把这种经过处理后的振动轮加速度信号作为连续压实测试指标--振动压实值(VCV),提出将其作为路基连续压实质量的评价指标,实时判断路基压实质量。通过对两个试验路段的VCV和平板载荷类常规指标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变形模量EV1和EV2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振动压实值与平板载荷类常规指标间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可以根据常规指标的压实标准确定连续压实测试指标的控制标准,为连续压实路基质量的检验和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三峡堤防工程基础开挖为研究对象,对堤防工程基础开挖爆破地震波的振动监测方法和监测物理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爆破振动监测结果的回归分析,确立了爆破振动速度的传播衰减规律。结合工程实际,对基础开挖爆破产生的地震波的振动频率与爆区周围建(构)筑物的自振频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经对比分析,此次开挖工程爆破引起的振动频率远大于周围民房结构的自振频率,从而保证了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同时,结合该堤防工程开挖爆破施工,从建(构)筑物的安全振动速度和爆破振动的安全距离两个方面确定了爆破振动安全控制建议标准。研究分析表明,本次爆破工程的振动速度和安全距离都在爆破振动安全控制标准的范围内,从而说明了本次爆破工程圆满安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保证了爆破时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其研究对指导基础开挖爆破施工和保证地面建筑物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波对沿线建筑结构的影响不可忽视,适用于高速铁路线路周边建筑结构的振动评价方法具有重要工程意义。首先,基于萨道夫斯基公式与简谐激励作用下建筑结构响应的原理,建立了等效质点峰值振动速度(peak particle vibration velocity,简称PPV)计算式;随后,开展现场土体监测试验,分析了振动信号质点峰值振动速度的衰减特征,并通过小波包变换分析振动信号的频带能量特征,理论计算得出了等效PPV;最后,以现有交通振动作用下建筑容许振动值为评价标准,进行高速铁路线路周边建筑结构的振动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除局部放大程度显著的位置外,高架桥桥墩地基中高铁振动波质点峰值振动速度衰减公式对实际质点峰值振动速度的整体拟合结果较好;基于等效PPV的振动评价方法发现,在振源距45 m处,G924次列车的0~10 Hz等效PPV值大于1 mm/s,超过了振动敏感和具有保护价值建筑的振动容许值;与现有振动评价相比,等效PPV的振动评价方法具有振动敏感性大、可针对特定建筑结构进行振动控制、可在高铁线路周边建筑选址前进行振动评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刘博  李海波  冯海鹏  周青春  王秒  宋全杰 《岩土力学》2012,33(10):3073-3080
结合某核电站地基加固工程,在强夯试验期间运用多种原位测试方法,对不同能级强夯下防渗墙的振动强度以及防渗墙的安全状态进行了实时监控。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各能级强夯振动对邻近的海工防渗墙抗渗性能和各段间搭接面完整性的影响;结合现场条件,提出了防渗墙的振动速度控制标准,并用于指导正式强夯期间的施工。长期监测结果表明,采用的监控方案合理可行、原位测试方法准确可靠,为类似工程的强夯振动安全性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冬  高文学  孙宝平  刘丹卉  周世生 《岩土力学》2016,37(10):3011-3016
基于原有隧道改扩建拱顶塌腔段扩建开挖,系统研究了多临空面条件下岩体爆破振动规律。采用完全重启动数值方法和拉格朗日算法分析岩体爆破振动规律,模拟爆破振动对隧道塌腔加固区和既有隧道围岩的影响,并获得了特征点的振动速度和衰减规律。数值模拟的最大振速符合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的要求,从而验证了爆破设计的可行性,并指导了爆破施工。同时,对隧道塌腔段开挖进行爆破振动监测。通过对比分析现场振动监测数据,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结果吻合。结果表明,采用拉格朗日算法和完全重启动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描述隧道多孔毫秒延期爆破破岩和质点振动传播规律。该研究结论对隧道多孔毫秒延时控制爆破工程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管子牙钳经长久使用钳口牙尖磨损后,就咬个住管子,出现打滑现象,同时不但费力,而且浪费时间,影响生产效率。过去我队曾采用锉锐淬火法修理,但因锉齿加工困难,加上野外队条件差,淬火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地铁环境振动对某中心城区拟建住宅办公楼的影响,本文使用高灵敏度测试仪TROMINO对该建筑场地进行了24 h环境振动测试,得到了场地3个方向加速度和速度的实测数据。采用1/3倍频程分析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不同时段场地振动变化规律,并将分析结果与国际标准ISO 2631关于此类建筑场地的振动限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地铁运行时的环境振动峰值远大于无地铁运行时;无地铁运行时,地面振动加速度幅值介于10-5~10-1 gal之间,且无明显振动主频;有地铁运行时,振动幅值介于10-4~100 gal之间,并在晚高峰时段达到最大值0.8 gal;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主频介于40~50 Hz之间。低频段内(2~8 Hz)场地振动加速度最大值约为0.030 gal,中高频段内(8~250 Hz)场地振动速度最大值为26.715 μm ·s-1,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用标贯击数确定抗液化振动挤密砂桩的间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了抗液化振动挤密砂桩的侧向和竖向加密的同时,又考虑了砂桩的充盈系数对加固作用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抗震规范的液化判别方法,根据标准贯入击数确定抗液化振动挤密砂桩间距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常用的关于地铁引起的环境振动评价标准是基于单列车的计算分析结果和实测数据。而随着国内迎来了轨道交通建设的黄金时期,大量近距离多孔交叠隧道不断出现,仍沿用基于单列车的环境振动评价方法将无法真实反映实际的振动环境。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与4号线工程在洪(洪山广场站)中(中南路站)区间为4孔紧邻交叠隧道,根据实际工程特点,将其中部分隧道简化为不同净距的四孔垂直隧道,建立其三维计算模型,分析了紧邻多孔交叠隧道在不同净距、不同埋深以及不同列车数量作用下的环境振动及其频谱特性,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建议了近似经验公式,确定了环境振动影响范围。论文研究成果可供今后类似工程的环境振动预测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埋地管道应用广泛,而在管道铺设过程中穿越的大范围可液化土层,面临着地震作用下管道液化上浮和变形破坏等风险。依托某临海火电站直埋管道工程,采用室内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法,分析了海洋液化地基中输水管道的变形特性和动力响应,探究了砾石压重法和排水板加固法的抗液化效果。结果表明:海洋饱和砂土地基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发生液化,不同深度土层加速度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上部土层加速度衰减幅度最大且沿深度减小;不同土层中土体超孔压先快速上升达到峰值并维持稳定直至振动停止;在振动过程中,管道发生了明显上浮,且上浮速率逐渐降低,当振动停止时达到最大上浮位移;砾石压重法对于管道抗液化效果不佳,加速度和超孔压时程曲线与标准工况基本一致,中上层砂土出现明显液化现象,但超孔压峰值存在一定下降,且管道上浮与标准工况相比下降65.4%;而宽、窄排水板加固法效果更加显著,整体土层液化现象得到抑制,超孔压峰值与标准工况相比较小,且在振动期间持续降低,平均峰值与标准工况相比分别下降48.30%和38.91%,同时管道竖向位移与标准工况相比降幅均超过100%。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推荐使用排水板加固方案,同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排水通道宽度。  相似文献   

20.
曹厚明 《探矿工程》2004,31(2):25-25
通过对振动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检测,介绍了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测试技术在软弱地基土复合地基处理效果评价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