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峰  唐世杰 《探矿工程》2008,35(5):60-63
在丰沙线35号桥加固工程的4、5号墩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采用回转滚刀钻进卵漂石地层,为确保孔壁稳定,对桩孔壁进行了双液注浆.在注浆孔成孔、压浆管安放、孔口架桥封堵及双液压浆过程中遇到了较多棘手问题,经施工现场多次试验和改进,解决了双液浓度及注入配比、架桥封堵孔口、双液分离注浆、窜浆处理和合理压浆量控制等技术难题,并取得了理想的注浆效果,确保了钻孔灌注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1 引言后压浆旋挖钻孔灌注桩是近年来伴随钻孔机械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桩型 ,它包括旋挖钻孔工艺和后压浆施工技术两部分。旋挖钻孔施工工艺是通过钻杆带动特制的旋挖钻头 ,在孔底全断面切削土层 ,用旋挖钻头在孔底直接取土后由钢索提升钻杆至地面 ,如此循环成孔 ;后压浆施工技术 ,是通过预埋压浆管 ,在灌注混凝土之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 ,用适宜的压力对桩侧或桩底进行压力注浆 ,以提高桩的承载力 ,从而减小桩径、桩长、降低工程造价。它在石家庄会堂工程及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桥墩桩基础的成功应用便是例证。2 工程概况石家庄会堂位于石家庄…  相似文献   

3.
聂新明 《探矿工程》2019,46(3):51-56
在钻探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要求,必须对钻孔做孔口压水试验,根据钻孔吸水量、压力数据,检验钻孔的漏失及其他情况。传统孔口压水试验使用的孔口装置,必须把孔内钻具提出孔外,严重地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分体式不提钻钻孔压水试验孔口装置的研发,可在不提钻的情况下完成孔口压水试验作业,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钻探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研制的分体式不提钻钻孔压水试验孔口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并与传统孔口压水装置进行了试验对比,验证了分体式不提钻孔口压水试验孔口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及优势。  相似文献   

4.
张浩  施成华  彭立敏  雷明锋 《岩土力学》2020,41(4):1313-1322
针对常规注浆施工中串浆、跑浆严重,对地层加固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模袋袖阀管注浆技术开始在隧道超前注浆施工中得到应用,但目前模袋注浆压力的确定多以经验为主。考虑模袋在注浆过程中始终保持柱形扩张,同时在周围被挤密土体中形成一个由弹性区和塑性区组成的应力影响区。基于弹塑性理论,考虑在周围土体的塑性影响区内采用非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得到了表征模袋注浆过程中浆体初始半径R0、浆体现时半径Ru和土体塑性区半径Rp之间关系的表达式,由此可以解出模袋注浆压力P的理论计算公式。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模袋注浆压力值受土体弹性模量、内摩擦角、黏聚力和初始应力的影响显著。将所得的模袋注浆压力理论计算公式应用于人民会堂站的模袋袖阀管注浆工程中,由浆体扩张半径Ru随注浆压力P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出:当浆液对周围土体的挤密效果最佳时,模袋注浆压力 ,浆体最终扩张半径R' = 20 cm。注浆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模袋注浆膨胀构造的止浆岩盘成功实现了对浆液扩散的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控域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5.
桩侧和桩端后压浆应在钻孔灌注桩成桩后3~7天进行。压浆过程中应控制灌浆压力以避免过分压裂土层。压浆量是影响后压浆质量和提高单桩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在渗透性小的地层后压浆机理主要是压密注浆,在渗透性大的地层的后压浆机理主要是渗透注浆。通过桩侧和桩端后压浆,瑞通广场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提高了67%。  相似文献   

6.
孙华伟  欧健 《江苏地质》2006,30(3):216-219
通过在钻孔灌注桩中预埋注浆管,对地基土进行注浆加固,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两个工程实例,分析了地基土及注浆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成本比较肯定了该工艺技术的经济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解决建筑物下压煤与矿井开采之间的矛盾,近些年采动覆岩离层注浆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覆岩离层注浆工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类跑浆事故,影响矿井生产和安全。分析了采动覆岩离层注浆工程钻孔压水p-t曲线,针对性的采用了高压气-液联动通孔技术成功疏通已下入注浆管的ZK-2钻孔,并结合采矿情况合理确定了钻孔注浆时机。在此基础上,以工作面跑浆事件为案例,从地质构造、采动影响裂隙发育、支承压力等方面对跑浆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从封堵浆液压入量计算经验公式、堵漏时机、浆液材料及配比、具体实施方法四个层面制定了跑浆综合处置方案,经检验封堵效果良好、处置方案科学有效,后续注浆过程中未出现类似事故。  相似文献   

8.
何宗义  汪潜平 《探矿工程》2007,34(12):36-38
由于持力层紧密砂层应力松弛,实际单桩极限承载力未能达到预估极限承载力,应用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技术,不仅解决了砂层应力松弛问题,且提高了单桩承载力,节约了工程成本,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介绍了上海裕景明珠广场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的设计、注浆参数、施工工艺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层建筑和大型桥梁的兴建,钻孔灌注桩在工程中已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钻孔灌注桩的固有缺陷,例如孔底沉渣、孔壁泥浆、端阻力、侧阻力发挥不同步等,限制了其承载力的发挥并且沉降较大。由此,钻孔灌注桩压力注浆技术应运而生,并被逐渐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所以,对桩的后压浆施工工艺、受力机理等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国内外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基础上,通过对苏通大桥Ⅱ期的试桩工程施工,详细阐述了桩端后压浆技术的具体应用。同时,利用钻孔取心及CT检测技术分析后压浆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进 《探矿工程》1992,(3):62-62
在岩石注浆领域内,80年代取得的屈指可数的几个重大进展之一是新型多层注浆系统(MPSP)的发明。由意大利Rodio集团公司研制的MPSP系统可克服在破碎、坍塌、泄漏及其它复杂地层中钻进所遇到的问题。在亚洲、欧洲几处高坝施工中,该系统均成功地用于加固孔壁。在用水泥浆加固孔壁时,该系统能改进岩石的力学性质。MPSP系统很大程度上是由用于上层中的密封注浆管衍生出来的,但二者又有所不同。利用该系统进行注浆作业时,水泥浆首先进入到钻孔内的塑料注浆管或钢制注浆管中,然后再由注浆管上的出浆孔(直径为4mm)压入到岩石内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个成功的钻孔后压浆桩工程实例,介绍了钻孔后压浆桩的优点、承载力计算方法和施工措施.桩基的静动载检测结果表明,施工中通过合理布置压浆管、控制压浆顺序和压浆量可使软弱土层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本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注浆技术在封堵地下涌水和加固岩体工程中应用甚广,利用钻孔成桩技术是在地面注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地基进行处理而形成的一种注浆法。它将注浆技术与钻孔桩放了工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基坑挡土桩施工的压浆成桩新工艺,发展了现行传统桩基础施工法。  相似文献   

13.
钻孔灌注桩的孔底沉渣和桩侧泥皮限制了灌注桩的应用,而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结合工程实际,叙述了后压浆技术的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控制措施,分析了影响注浆管“开塞”的因素及确保成功“开塞”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压密注浆技术在涵洞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焦晋高速公路K10+420涵洞主体建成后,经雨水浸泡,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现象。根据钻孔与探井取样资料,设计5排注浆孔进行加固,其中2排沿涵洞内壁两测向涵洞外侧倾斜,斜距分别为2m和4m。加固选用两种注浆参数;即单液浆(0.6:1:0.015)或双液浆(0.6:1:0.3),并根据不同位置采用单液注浆、双液注浆或组合注浆,注浆压力分别为洞内0.8-1.0MPa,洞外0.4-0.6MPa。本次加固工程共施工422个孔,经钻孔取心检验及沉降观测,加固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毛坪铅锌矿勘查钻孔涌水治理实践为背景,针对金刚石钻进钻孔高涌水压力和大流量涌水的工程实际,对多种涌水治理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依据实测的涌水量及涌水压力等参数,提出了可控注浆堵涌工艺。论述了SJP水泥浆基本组成及其性能特点,可控注浆止涌的工艺技术,分析了止涌注浆孔口压力变化与孔内浆液处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止涌注浆压力变化中的“零起点”和“零末点”及h值等新概念,以及利用压力变化判断涌水通道类型的方法等。经3个涌水钻孔的注浆止涌的实践表明,按研究成果对大涌水量钻孔进行治理,有效封堵了这3个强涌水钻孔,保证了工程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6.
通过钻孔灌注桩桩端桩侧高压注浆新工艺在上海地区的首次试用及试桩资料的分析比较,探讨了该新工艺方法提高单桩垂直承载力的机理,强调了长径比较大的钻孔灌注桩采用桩端压浆,特别是桩侧压浆,对于提高单桩垂直承载力具有明显效果,。并详细介绍了该新工艺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山西潞安集团黑龙煤矿副斜井在经过迎头预注浆后,在预注浆段内掘进时再次发生涌水现象,导致井筒被淹。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初次注浆形成的软粘土与浆液共同的裂隙充填体稳定性差。对于涌水裂隙采取分流泄压再堵水的总体治理方案,即变不可控涌水为可控水后再注浆处理。涌水点注浆堵水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通过布设检查孔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分析注浆质量较好,为类似有软粘土充填裂隙岩体的注浆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钢天津响螺湾工程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娟  李洪厂 《探矿工程》2014,41(3):68-72,79
中钢天津响螺湾工程基础桩采用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最大桩长达76 m,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达15000 kN。阐述该工程钻孔桩的施工工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孔口钢筋笼直螺纹对接技术、后压浆施工工艺。通过现场试验,全部桩为Ⅰ类桩,单桩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极限承载力实测值最大为35000 kN,为工程桩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9.
钻孔桩桩底压浆技术是向钻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和围岩土体内压入一定量水泥浆,使桩底沉渣和桩底一定范围土体孔隙内充满水泥浆液,经物理、化学作用使其强度大幅提高,从而实现单桩竖向承载力的提高。结合高铁钻孔桩桩底压浆施工实践,介绍了2种压浆工艺过程,阐明了提高压浆工效、保证注浆质量关键技术措施实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杨述起  王自强 《探矿工程》2005,32(7):31-32,35
河北省某铁矿竖井采用钻井法施工,拆除井筒钢护壁后出现井筒漏水。先后采用井内填土、井底注浆,横向钻孔、壁后注浆,砌筑混凝土止浆墙等治理措施,最终达到了止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