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第七届国际矿床成因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八月十八日至廿二日在瑞典中部城市律勒欧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所属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主持召开的。该协会的主席(1984~1986年届)是瑞典地质调查所的主要负责人G·考斯基博士。会议由瑞典、挪威、芬兰三国的地质调查所负责组织工作。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00多人,来自近四十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我国的代表15人。会议邀请发言的九人,包括开幕式大会发言4人,分别介绍了芬诺斯堪的纳维亚地盾区前寒武纪及显生宇成矿作用和火山岩中矿床成因模式;分组发言4人,介绍了前寒武纪金矿  相似文献   

2.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核工业部、有色金属总公司和国家建材总局等单位共二十五人组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1984年11月14日至12月3日参加了在印度举行的第十世界采矿会议在1957年由波兰发起组织。我国是最早成员国之一。现在这个组织成员国发展到三十六个。世界主要的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参加了。过去十一届会议分别在十一个成员国家召开。这次会议在印度召开,共有四十多个国家参加,外国代表约七百余人,印度代表一千人。  相似文献   

3.
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n Genesis of Ore Deposits)1964年建立于新德里,同时成为国际地科联下属的矿床专业学术组织,每四年举行一次学术讨论会。1986年第七届讨论会由瑞典、芬兰和挪威地质调查所以及瑞典 Lule大学共同主办,Nordic 地球研究院、矿山工业部和 Nordic 部长委员会赞助。讨论会于8月17日至22日在瑞典 Lule大学召开,会前(8月12日至16日)和会后(8月23日至29日)分别组织了十条路线的地质考察。十条路线是:①奥斯陆古裂谷与成矿;②斯堪的纳维亚加里东造山  相似文献   

4.
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于2000年7月31日至8月3日在秦皇岛市召开。这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此类会议。这次大会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共同主办。英、美、德、法、日、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智利、巴西、南非、挪威、瑞典、俄罗斯、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多位学者参加了大会。其中有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瑞典皇家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的7位院士和我国的4位院士。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北京石油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4日-16日在中国北京顺利召开。共有260余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他们分别来自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挪威、德国、韩国以及国内的18个科研院所和34个油田公司。这次大会提交的会议论文和摘要116篇,其中大会主题报告28篇,分会交流34篇。[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和亚太经社理事会(ESCAP)共同组织,由地矿部探矿工程装备工业公司和亚太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中心(RMRDC)共同筹备的“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钻探、取样、测井研讨会(简称国际钻探研讨会)于1985年11日5至16日在我国江苏省无锡市湖滨饭店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亚太地区代表有来自孟加拉、斐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西萨摩亚、斯里兰卡、尼泊尔、泰国、越南和南朝鲜的代表十七人。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瑞典的国际专家四人。有专程来华主持会议的ESCAP和RMRD  相似文献   

7.
亚太地区铀矿地质界的盛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90年5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地区铀成矿省技术委员会会议是亚太地区铀矿地质界一次规模空前的盛会,也是近几年来世界上铀矿地质领域较大的一次国际技术交流活动。参加会议的有亚太地区11个国家主管铀矿资源的政府机构的代表和专家学者;法国、西德、瑞典、美国、苏联等国也派出政府部门官员或专家参加了这次会议;加上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国际铀协会的官员,共有17个国家的32名外国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  相似文献   

8.
夏祖春  夏林圻 《地质论评》1988,34(4):387-388
全国海相火山岩学术交流会于1988年3月29日至4月2日在古城西安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委员会及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共同发起的,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负责会议的组织工作。有8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他们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部、核工业部、黄金部队、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及有关的编辑出版部门。  相似文献   

9.
《岩土力学》2005,26(4):512-512
国际合作项目DECOVALEX-THMC第三次研讨会(The3rd Workshop of the International DECOVALEX-THMC Project)于2005年2月20日至25日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组织承办,来自瑞典、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芬兰和东道主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的4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冯夏庭研究员任组委会主席,并与本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Yucca Moutain核废料研究地下实验室项目负责人Chin-Fu Tsang和国际…  相似文献   

10.
参加“地下水资源未来危机”国际学术会议的报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加“地下水资源未来危机”国际学术会议的报导1994年6月13日~16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市,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命名为“地下水资源未来危机”的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系由芬兰环境部、国家水与环境委员会、芬兰科学院、国际水计划(IHP)国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芬兰挪威斯堪的纳维亚地盾,属波罗的地盾的最西部分,从北东芬兰和科拉太古代地核向西南挪威晚元古代省,依次过渡为年轻造山带。这后一个省通常称为瑞典挪威造山省(Kartz等,1968),但其在瑞典部分多使用Dalsandia这一名称(Magnusson,1960)。放射性测年表明,瑞典挪威期造山运动发生在1200—850m.y.,恰与加拿大地盾格林维尔造山运动的时代相当。  相似文献   

12.
朱敬民 《岩土力学》1989,10(2):88-89
第六属国际岩石力学大会于1987年8月31日—9月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持下,并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加拿大国家小组、加拿大冶金采矿学院和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协助下召开的。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577人,来自中国、美国、苏联、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南非、冰岛等3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13人(台弯1人)。这次大会的召开正值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成立25周年,所以格外  相似文献   

13.
今年四月一日在塞浦路斯首都尼克西亚召开的国际蛇绿岩会议是一次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讨论会。它是根据“国际地球内部化学”、“火山学委员会”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三十九项,由“蛇绿岩委员会”倡议召开的。 这次会议有四十个国家,三百多名代表参加。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南斯拉夫、西德等代表团规模较大,达四十多人,我国地质学家代表团共七人,属中等规模。此外还有阿根廷、智利、加拿大、瑞典、南非、澳大利亚及阿拉伯等国家。参加这次会的有四十多名女代表,还有研究生、大学生随导师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1993,(4)
全国地下水情报网与黑龙江省水利厅共同举办第四届地下水交流会,于1993年7月9日至12日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地下水情报网网员单位的代表、情报网技术顾问及特邀专家等共129人。水利部地下水领导小组副组长原水政司司长柯礼丹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13份,内容包括地下水资  相似文献   

15.
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 (IOPC- )于 2 0 0 0年 7月 31日至 8月 3日在秦皇岛国际饭店成功召开。这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此类会议。这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共同主办 ,标志着我国植物学学术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 ,并证明我国古植物学的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占有了重要地位。自 30日起 ,操着不同语言 ,有着不同肤色的全球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2 1 0多位学者纷纷聚集到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 ,代表了英、美、德、法、日、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智利、巴西、南非、挪威、瑞典、俄罗斯、波兰、捷克、罗…  相似文献   

16.
《岩土力学》2006,27(3):364-364
第一届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国际会议于2005年12月11日-13日在新加坡富丽华宾馆召开,本届会议由多国岩土工程减灾与修复联合工作组织(JWG-DMR)主办,亚洲岩土工程学会岩土工程灾害专业委员会(ATC3)和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岩土工程学会以及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等单位协办,来自美国、英国、挪威、加拿大和亚洲各个国家专家代表共98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全国冶金工业学大庆会议,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一九七八年一月十六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冶金工业战线的领导干部、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的代表三千三百多人,冶金地质系统的一百四十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盛会。华主席、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关心和重视这次会议。经华主席、党中央批准,王震付总理和唐克部长向会议代表隆重颁发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批示“鞍钢宪法”的手迹。  相似文献   

18.
《地质论评》1980,26(1):87-88
中国地质学会河北省分会和唐山地区地质学会于8月22日至28日在秦皇岛市共同组织召开了“冀东前震旦纪变质铁矿学术交流会”。会议检阅了近年来对冀东地区前震旦纪变质铁矿科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参加这次学术交流会的除我省的代表外,还有各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临近省、市(辽宁、内  相似文献   

19.
流动注射分析学术交流会议于1986年9月11—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冶金、地质、环保、科研、高校和仪器厂家40多个单位的6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及实验报告23篇。这次会议是由中国有色金属情报网、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石矿物分析测试委员会、新疆有色金属学会共同委托新疆有  相似文献   

20.
全国重点防洪地区通信工作会议于1992年2月21~25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水文司、水利部水文水利调度中心共同主持。7个流域机构和21个重点防洪省(区、市)的防汛、水文、通信等部门的代表和部机关有关司(局)的同志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交流了全国重点防洪地区通信、防汛和警报网络建设、管理、使用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