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发动群众,分析研究问题魂国民机场自施工以来,曾先后使用重庆双缸30马力柴油机和无锡3110型30马力柴油机。现场的几个柴油机工人,虽然过去学习了一些柴油机理论知识,但由于他们实际操作时间短,缺乏实际经验,所以对柴油机的性能和维护还是不夠熟悉的。因此,在起初一个阶段,机场也经常发生柴油机事故和运转不正常现象。如:喷油咀喷油不正常;油源柱塞调油不灵敏;马力不足等。达样有时就迫使钻机停止生产,有  相似文献   

2.
在地质队中X2105柴油机多见于和XU300-2型钻机配套使用,另外也常用它来带动BW250/50型泥浆泵运转。X2105柴油机正常运转时,其排气要求应该是用肉眼看不见颜色的。如果X2105柴油机燃烧情况不好,排气就完全有可能带烟。产生冒烟的原因很多,但是根据烟色的不同,就其排气冒兰烟而言,则主要是由于机油窜入燃烧室燃烧而造成  相似文献   

3.
华道生 《探矿工程》1977,(2):47-49,4
柴油机的维护,是指使用过程中,对各部分进行必要的清洁、润滑、检查、调整和更换机件等维护措施。目的是防止发生故障、延长机器使用寿命,并保证机器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各种不同型号的柴油机都有使用说明书,对保养的时间、操作的项目以及具体的调整规格都有详细规定,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由于各种型号柴油机的构造和马力的大小各不相同,因此在保养维护的具体内容上也有所不同。现以X2105型柴油机为例,介绍使用柴油机时一般保养的主要项目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队用大连产25马力柴油机做钻机和水泵的动力。这种柴油机机油经常从飞轮端甩出来,大大的增加了机油消耗量。每台柴油机一个班要从飞轮端甩出0.3~0.4公斤机油,一昼夜要多消耗一公斤机油。过去对付的办法是把油毛毡压紧一点,多换几次,既耽误时间,又影响柴油机的功率。现在我们在三个地方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这一办法是行之有效的。过去压油毛毡还漏油,现在不压油毛毡也不漏油了。见图1(未改革的)和图2(已改革的)。  相似文献   

5.
1.柴油机性能好坏简易判断法选用柴油机,首先要使柴油机的马力和钻机或水泵所需要的马力配合恰当,避免过大或过小。一般的钻机或泥浆泵的使用说明书中都规定了所需柴油机的马力数,以供使用者去选择适当功率的柴油机。  相似文献   

6.
工作完善的X2105柴油机,其两个气缸发出的功率应该一致。根据规定,各缸发出的功率的差异不应超出3%。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可以察觉运转的声音有所变化。变得不均匀了,甚至产生了新的响声,这就说明各缸平衡被逐渐破坏了。钻探机场在没有试验设备和仪表的情况下,如何来调整各缸的平衡呢?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下面的办法可供钻探工人或修理工参考。  相似文献   

7.
柴油经过预热,使进入高压油泵和油咀的柴油之浓度、粘度变稀,油中含有的水份在预热中汽化,因而无水进入油泵和油嘴,加上燃烧充分,不易积炭,油泵油嘴使用期限均能大大增长。广东七二三队车间发电机组的一台3110型45马力柴油机,装上如图介绍的预热器以来,经过3000多小时的负荷运转,高压油泵和喷油嘴保持了良好的工作性能,没有一个需要更换。附图介绍的两种预热器,是723队一分队修配组根据不同机型设计制做的。一种配于衡阳2105型(24马力)柴油机  相似文献   

8.
495型柴油机体积小,轻便,操作简单,适于地质部门使用,是我队钻探生产的主要动力设备。但在使用中发现,这种柴油机机油耗量较多,一般每昼夜耗机油7~8公斤,大大超过该机出厂马力小时耗机油4克的规定(一昼夜为4.8公斤),浪费很大。1977年初,我队党委提出了改革节油的战斗任务,依靠群众,迅速攻克了这个关键。  相似文献   

9.
650米自动鑽机所使用的苏联德特—54马力柴油机,它的四个汽缸头是一整体,进排气门座是不带镶圈的,柴油机使用到一定时期后,进排气门座的周围和进排气门就要磨损,减少了发动机的马力,如不及  相似文献   

10.
华道生 《探矿工程》1981,(5):57-58,56
不对称交流电低温镀铁工艺简称低温镀铁,是一种新的电镀修复工艺。实践证明:这种工艺是恢复磨损零件尺寸的一种很好的修复方法。通过几个月的生产性试验,我们已较成功地采用碳钢或球墨铸铁件的镀铁工艺,修复了曲轴、齿轮轴、花键轴等共20多件,最厚镀层可达3毫米,硬度达HRC48以上。有一根修复的4110型60马力柴油机曲轴运行近1000小时后检验,磨损只0.03毫米,效果良好。现将我们的认识及其作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295、495柴油机的优点已广泛得到肯定,但其缺点是机油消耗多。我队一机台的495柴油机曾达10.5公斤/24小时(9.7克/马力小时),相当于扬州柴油机厂允许最高标准(5克/马力小时)的两倍。一、造成消耗机油过多的原因通过一年多的观察和分析,我们认为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气门与气门导管的润滑受摇臂机构压力润滑过剩的支配,当气门与导管的配合间隙增大至0.15毫米以后,吸排浪费机油逐步严重,配合间隙不大时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同从事钻探、山地、机械工作技术工程和柴油机管理员的同志们讨论一件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的“柴油机马力不足的问题”。但因本人技术水平有限,本篇文章中的错误论点在所难免,为了与从事这项工作有关的同志们共同讨论共同提高,特提出柴油机马力不足的原因初步意见作为讨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1977,(4):14-17
我队试用了临潼东风电热元件厂和陕西省地质局综合研究队协作制造的低温电镀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5个。因加工不慎,报废了一个,试用的4个钻头共进尺306.44米,平均钻头进尺76.61米,最高钻头进尺108.04米。一、试验条件和钻孔结构1.机械设备6号机开始使用XU-300型钻机,立轴最高转速480转/分,配备3110-45马力柴油机,WX200型泥浆泵。后改用高速XU-600型钻机,立轴最高转速1,020转/分。12号机使用自行改制的高速XU-300型钻机,钻机立轴共八档,最高转速1,000转/分,  相似文献   

14.
张国平 《探矿工程》1978,(4):41-41,45
柴油机在运转过程中,加强维护保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一台运转性能很好的柴油机,不认真做好保养工作,那么这台机器设计得再好也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高原勘探用的柴油动力设备,由于空气稀薄,设备出力不足(海拔每升高1000米,功率下降10%左右),严重影响了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柴油机的增压改革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涡轮增压器是增压改革的重要部件,它依靠柴油机排出的废气驱动涡轮机,同轴带动压气机叶轮高速旋转,以较高的压力空气送入气缸,从而达到提高功率恢复设备出力的目的。我队工区地处甘南,在海拔3500米地区施工。发电站的柴油发电机组,设备输出功率仅为额定值的65%左右,75千瓦的发电机只能发出45千瓦的功率。  相似文献   

16.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4,39(2):158-158,198,244,283,304
由马力等十余位专家联袂合著的“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2 0 0 4年春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正文共 865页 ,约 1 67万字 ,可谓是一部洋洋洒洒的巨著。正文之前为马力写的“导言” ,介绍了课题由来、主要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 ,通过此轮研究对中国南方的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 ,评价了该区海相古生界和三叠系的油气地质条件。正文之后有马力写的“结语” ,从 1 2个方面对全书进行了系统总结。正文共 2篇 1 1章。上篇“中国南方盆—山基本构造与沉积格架及其演化史” ,分 5章 ;下篇“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地质” ,分…  相似文献   

17.
华道生 《探矿工程》1978,(4):37-38,66
衡阳探矿机械厂生产的X4105柴油机为电起动。其电起动主要设备包括蓄电池、起动电动机(俗称起动马达)、充电发电机和调节器等。由于该厂生产的X4105柴油机在出厂时配用的充电发电机型号不完全统一,因而目前地质队广泛使用的X4105柴油机的电起动可分为电路电压为12伏,单线制正极搭铁和电路电压为24伏,单线制负极搭铁两种电起动接  相似文献   

18.
一、该队四号钻机在57年内使用过五种规格不同的柴油机,他们在设备变动的情况下,保证了柴油机正常运转,在一年内未发生任何柴油机事故。主要是;机班重视机械维护保养工作,全机人员大力配合,使柴油机专责人员能安心处理柴油机,增加了工  相似文献   

19.
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及经济效益,以往各地质单位设备管理多注重技术管理(如完好率、事故率、大修计划完成率等)。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加强设备经济管理,(如利用率、维修效率、经济寿命、改造与更新等),更具有重要意义。1设备更新选型设备更新选型,应根据所在空间可变因素不同和有限的资金合理选购适合本单位的技术装备,以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现以通用设备动力性相同的柴油机选型为实例,做如下经济分析。1.l经济性能对M表1)WIMotwebeedFkW没柴油机经济寿命为6年,每年运转7个月,每月以持续功率动转200台时,维修…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北部历史时期地质环境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控制和影响地质环境发生变化的因素和地质环境变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于古地理,古水文,古植被和古土壤等几个方面,其主要标志有河道变迁,湖泊洼淀演化,海岸线变迁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植被土壤的演化等。本文从以从几种标志入手,分析和恢复历史时期的地质环境演化,并对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和环境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